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全國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幣制,統一度量衡,確認土地私有制。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命大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開始對匈奴作戰。蒙恬率領大軍,英勇善戰,勢如破竹,收復被匈奴侵佔的原秦,趙,燕全部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大將軍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五路進入南越,閩越地區。為了保障人員及戰備物資的運輸,組織人力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桂江,灕江。統一了東南,西南廣大地區,最終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大一統,並奠定了中國衍續至今的國土疆域。
秦始皇南徵北戰統一六國,他不僅奠定了中國的國土疆域。更重要的是奠定了以漢族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基礎。
他修長城,開靈渠,修直道,建阿房宮,建陵墓。這些規模宏大的工程,就是放到今天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他留給我們的遺產造福了兩千年後的一代代子孫。他頒布的很多法律,推行的郡縣制沿用至今。
靈渠,直道,長城,歷朝歷代都在發揮著作用。他的陵墓和長城至今還給我們新中國帶來滾滾財源。
今天的萬裡長城隨是明朝修建的,但是很多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成的。長城成為在月球上唯一能看到的人造建築物,成為世界保護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