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名」最失敗的大學,本是特色名校,卻總被認為是民辦學校

2020-12-16 勳哥工作室

上海的高校由於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的原因深受考生歡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所「改名」最失敗的大學,總被認為是民辦學校!

東華大學

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發展歷史

1951年創建——華東紡織工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

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服裝紡織行業巨頭;

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

說到東華的名字,很多畢業生心裡都是一把辛酸淚,

大概就是當別人問你考哪兒,你說東華的時候,別人會說:嗯?

在網上搜東華大學就可能會有,改名最…的大學。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東華大學的改名是非常失敗的呢?

其實東華是一所紡織特色大學,但並沒有以本校特色進行改名;

導致自身優勢並沒有得到凸顯,總被誤認為是民辦大學。

2017年教育部學科排名

從學科排名中可以看出,東華大學有20個學科參評,其中僅有一個A+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

學校整體水平在國內還是不錯的,畢竟是位於上海的211高校;

但是上海也有很多知名度高的大學,東華改名後在外省知名度不高

所以錄取分數線相對來說部分省份還是比較低的。

附:2019年東華大學理科各省錄取分數線

學校整理就業率是非常高的,「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本科生就業在國有企業的人數佔比高達21.22%。

小編建議

1、東華大學雖然是211高校,但是2019年在北京、山東、遼寧這三個省份是屬於二本批次招生,考生和家長要多注意本省招生批次。

2、學校整體來說地理位置較好,每年畢業生有70%留在上海發展,並且有較多一部分畢業生可進入到世界500強工作。

3、我還特意整理了上海各所大學各省錄取分數線,如果您需要,關注我!私信我!

相關焦點

  • 上海這所211大學「改名很失敗」,知名度下降,還被誤解成民辦
    文/素素根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們國家的大學院校已經超過了3000所,雖然大學的數量比較多,但是畢竟我們國家的學校是分為一本批次還有二本批次、三本批次和專科的。並且,不同類型的學校,在校名上也會有所體現,也是為了學生們在看到校名之後,就可以直觀地了解學校的特色專業。比如說醫學院或者是師範學院等,考生們在選擇院校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先被學校的名字所吸引,可見一所院校的校名是多麼的重要。
  • 江西「改名」最失敗的大學,本是行業名校,如今的名字卻引起質疑
    我國的高校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學生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時間是非常的有限,所以只能粗略地了解各個所學校。當學生拿到教育部門發的《招生指南》後,只是能夠根據學校的名字初步判斷報考的目標院校。因此,除了耳熟能詳的名校之外,哪所大學的名字越好聽,被學生看中的概率就越大。
  • 廣東改名最「失敗」的大學,本是行業名校,現被誤以為是「中專」
    ,其中就不難發現,有的高校改名後聽著很霸氣,但有的卻很失敗,甚至一度被人誤解是野雞大學。而在廣東就有這麼一所大學,改名前是行業的名校,改名後被人誤以為是「中專」,學生都不意思說自己學習的名字。,其中什麼技術大學的名字最多,記得當年報考大學時,身邊的同學都會聊,你們學校是不是野雞大學,民辦還是公辦,而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的名字就十分尷尬,很多學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廣東技師」畢業的。
  • 我國改名最為失敗的5所大學,改完就後悔!
    當時,實業家張謇與其兄張詧藉資生鐵廠和大生紡廠的房舍,效仿美國費城紡織專門學校,倡辦南通紡織染傳習所,成為"中國紡織工程師的搖籃"。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遷往上海,與交通大學紡織系等六所院校系組建成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學校改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校名變更為東華大學。
  •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兩所大學,聽起來像民辦三本,知名度大幅下降
    大學的校名對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學校實力不咋樣,但是仗著有個好校名,很多人下意識會覺得這是一所牛校,而有的學校實力很強大,但是校名卻很非主流,這樣的學校就很容易被人忽視。高校改名都想改成霸氣一點的名字,但是有些高校卻反其道而行之。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兩所大學,聽起來像民辦三本,知名度大大降低,如今也改不回去了。
  • 國字頭211大學改名像「野雞大學」,那些改名失敗的知名大學
    有高校改名成功了,儘管學校改名前後的實力依舊,但改名後名聲在外,錄取分數線直線提高。比如山東經濟學院前身是中國煤炭經濟學院,那可是稀罕的國字頭,但在市場經濟時代,「煤炭」兩字卻讓考生鄙視,無奈之下改成山東工商學院,結果錄取分數線很快就上來了。有改名成功的,也有改名失敗的高校,今天我們來盤點那些改名失敗的案例。
  • 改名失敗的2所大學,學生以為是三本院校,有一所還是211名校
    高等院校尋求發展,想要將自己的名氣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賴很多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的改校名。不過對於校名的更改,其中也是有很多利弊的,且也會形成失敗的結果。不過成功的更改校名還是很多的,要不然不會有那麼多大學奮不顧身都想要更改自己的校名,比如之前把學院更校名變成了大學,這學校的層次明顯是上升了一個等級的;又比如在校名字之前加入「中國」這樣的國字號,這樣會更加大氣,且還會讓不少的考生和家長認為這所學校一定是深受國家重視,學校也應該是很不錯的。
  • 河北改名最失敗的大學,曾被誤認為是三本,如今卻不得不改回原名
    大學改名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很多學校都經歷過改名,就算是清華、北大它們的名字也都經過了幾次的修改,所以說大學改名現在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了,但這些大學改名幾乎都沒有什麼例外,都是把名字從「難聽」改為好聽,可是在河北有一所大學,它的改名很獨特,從一個「好聽」的名字改為了「難聽」的名字
  • 中國大學改名「失敗」篇
    判斷一所大學改名失敗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是校名不能體現辦學特色,其次是校名不知地處何方,另外就是校名沒有與時俱進。按照這樣三條標準,梳理一下改名的大學,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大學的改名是失敗的。華東紡織工學院→上海紡織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東華」二字讓人云裡霧裡。該校一畢業生的話道出了他們的無奈:我上的大學是上海紡織工學院,畢業時是華東紡織工學院,我的同班同學畢業後繼續深造,碩士就讀於中國紡織大學,博士就讀於東華大學。其實都是一個學校。
  • 這所211大學本是國字開頭的世界名校,改名後經常被認為是山寨大學
    大學改名是一件很正常的現象,比如:學院改大學、市名改區域名等等。之所以改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擴大影響力;第二,合併了其他學校,綜合實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之前的名字已經不能夠體現自己了。今天的講的這所學校也有經過了改名但是這所學校卻是改名失敗的。
  • 中國大學改名之最失敗篇-東華大學是真不好聽
    作為一個語言學校,此等語法錯誤多年了才引起重視?可嘆!)NO。8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大學(莫名其妙!像所民辦大學!後來知道原來是創辦人的爺爺曾創辦「江南大學」。故不顧師生竭力反對硬是在2001年改名。)NO。7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好好的「華工」送給人家華南理工了)NO。
  • 浙江改名最成功的三本,曾經很像野雞大學,如今校名像重點大學?
    說到一所大學的校名其實對大學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對於很多人來講,往往會通過校名來評判一所大學的質量如何,雖然這種做法並不一定正確,但因為如今存在於我國的高校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讓人看得也是眼花繚亂的感覺,對於重點大學和知名高校往往很好區分,但對於普通本專科就很難了(如今本專科數量加總有2000多所)。
  •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
    國內改名最失敗的6所大學,明明實力強勁,卻往往被誤認三流大學中北大學一提到中北大學,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所什麼類型的高校。這所大學的前身是太原機械學院,曾經和南理工、北理工齊名。後來改名為華北工學院,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名字,至少還佔據著華北這一大片區域,名字也算是朗朗上口。但在高校改名潮之後卻選了中北大學這個名字,這就讓人看不懂了。不過改名後這所大學就銷聲匿跡了。中北大學依山傍水,學校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硬體設施非常齊全,其師資力量也非常強。
  • 中國改名最失敗的大學
    有這麼一所大學,她的實力非常強,可以說是行業中的「北大清華」,她擁有「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111計劃」等幾乎所有中國頂尖高校的頭銜,但是她又非常地「不知名」,好多人不知道她的存在,甚至許多人第一次聽說她名字還以為她是「野雞大學」,而實際上她是擁有5名專職「兩院院士
  • 改名最失敗的兩所大學,總是被人們以為是二本院校
    但是大學改名是個技術活,改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其結果卻和初衷完全不一樣,有很多實力不錯的大學都因為改名後反而無人問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所改名最為失敗的兩所高校。1、東華大學東華大學,位於上海市,學校創建於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東華大學被喻為改名最失敗的一所大學。
  • 傳說中的民辦大學?被名字誤解的名校!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4所因名字被誤解的考研名校,被誤認為是民辦大學。希望大家在擇校和選擇調劑時不要受到慣性思維的誤導。這所學校跟長安汽車也沒多大關係……「傳說中的四所民辦211」之一。長安大學坐落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 上海改名最「失敗」的大學,王牌專業丟了不說,連國字號也捨棄了
    上海不僅是我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同時也是高校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說到上海的高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復旦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還有同濟大學這些名牌高校。上海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好,上海的各個高校進步都非常大,在同類學校當中是比較受歡迎的。
  • 有哪些改名成功或者改名失敗的大學
    先說兩個改名失敗的:1、四川大學,教育部直屬985大學,妥妥的名校吧,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據說當年老川大與成都科技大學在合併的時候,對方不太情願,後被人和稀泥,校名改為「四川聯合大學」,這名字,一聽起來就讓人誤以為是「北京聯合大學」一個檔次的學校,招生連連受挫。
  • 上海這17所學校被批准改名!名校資源加持!對口片區變化
    其實學校改名,也並不是新鮮事,上海每年都會有一些學校因為各種原因更名,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學校重新建制,由一所小學或中學變更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或者民辦轉制公辦,校名上需要作出調整。這所學校和上戲在教學、生源方面的合作與聯繫一直非常緊密,這次更改校名,可以看出今後這所芭蕾特色的名校,附屬在上戲之下,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 盤點改名最失敗的4所大學
    大學改名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一項屢見不鮮的儀式,或是學院升格為大學,或是幾所高校合併另立「幡號」,總之由始至終從未變更過校名的大學在中國絕對是鳳毛麟角,絕大多少學校在校名變更時還是「循規蹈矩」,但總有一些高校在校名變更時靈感突發,但總讓人覺得這改過的校名其實挺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