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

2021-01-09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題: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

新華社記者傑文津、屈婷、袁汝婷

2020年全國兩會落下了帷幕。

特殊時期召開的大會,舉世矚目。近5000名代表委員議國是、獻良策,面對挑戰尋新機,察變局開新局,「人民至上」「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民法典」「兩個1萬億」等一系列「熱詞」激蕩在兩會、熔鑄進歷史。

透過這些兩會「熱詞」,我們能「拼」出一幅怎樣的藍圖?

(一)

習近平總書記22日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新冠肺炎患者,戰「疫」故事,都是時代註腳。

「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

「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

「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

「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

「全國近3億人領取養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承諾的背後,是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人民至上」裡有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未來於變局之中,要拼疫情防控、要拼破局發展、要拼保障民生……我們的底氣在哪裡?是人民,人民是最大的底氣。

人民至上,聚萬眾一心;依靠人民,成磅礴偉力。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挑戰,以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我們定能危中尋機,在變局中開啟新局。

(二)

1萬餘字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僅「就業」被提及39次之多。

這是為什麼?

緩解疫情衝擊,發展經濟、保障民生,落實「六穩」「六保」,就業是重中之重。

從數位化就業到情感勞動,從遠程就業到共享員工,越來越多的新就業機會從方興未艾的「數字經濟」與新消費需求中被發掘出來。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

財政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其實就是根本六個字——保就業保民生。

兩會上,代表委員談論「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如何讓這些新模式快速成長,活力蓬勃,發揮其對「穩」和「保」的積極作用?

答案是,順勢而為,補齊短板勢在必行——

數位化時代造就了豐富的就業潛力,但勞動力市場尚未培育出足夠適應新業態的數位化人才,相關規範也仍待填補。

注意完善相關就業配套法律政策,運用市場化和公共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勞動者技能提升、人力資源配置和社會保障政策,讓拼就業、拼事業者奔跑無憂。

特殊形勢下,守住了「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

(三)

「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這話切中根本。

黑龍江潤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文波代表告訴記者,面臨國內外經濟因疫情下行「雙重暴擊」,他的企業差點兒「背過氣去」。

好在,一系列優惠貸款、稅費減免政策讓企業緩過來了,產業鏈上不少相關的中小微企業也保住了。

穩住上億市場主體,政府工作報告列出紓困發展的政策清單:

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一批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各類租金優惠政策;還有坐著政策「直通車」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兩個1萬億」……

非常之時,非常之策,收非常之效。我們欣喜地看到,截至5月1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職工復崗率分別為99.1%和95.4%,基本達到正常水平。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也都在逐漸恢復當中。

想拼贏穩住上億市場主體這場硬仗,「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正是我們選擇的不二良策。

(四)

「這個『金扁擔』,我就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可謂一語中的。

湖南益陽安化縣青峰村的肖又香代表,靠紅皮小籽花生產業帶著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梨樹鄉的種糧大戶孫斌代表,靠網際網路、軌道車等現代化手段消解疫情影響,順利完成春耕。

毫不誇張地說,農業現代化,不僅是農民們的「金扁擔」,更是打開鄉村振興大門的金鑰匙。

當前,在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裡,不少問題與當地農業現代化程度低有關。農業現代化程度高了,農民致富就穩了,鄉村振興就快了。

今年還有200多天,貧困人口還有551萬。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節奏、大決戰狀態,立足已取得決定性成就,今年兩會已釋放出堅決奪取全面勝利的鮮明信號:

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扶持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加強農戶社會化服務;

支持現代農業設施、飲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農業興、農民富、農村好,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無論啥時候,吃飽肚子拼發展,多大風浪也不怕。

(五)

這是召喚一本「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密碼——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還有人為了這部有1200多條條文的百科全書奮鬥66年,成了百歲「磨法師」。

民法典,民法多一「典」,意義可不止大一點。

民法問題本質上就是民生問題。遇上高空拋物、霸王合同咋辦?疫情期間,家長隔離在外,孩子在家該誰管?民法典對此前長期存在的社會「痼疾」加以治理,更對未來生活中的問題作出回應。

全國政協委員袁愛平律師告訴記者,民法典中增設「居住權」,能以法律賦予選擇「以房養老」方式老人安全感,有可能催生新型養老模式。

另外,像懲治網絡侵權、防範性騷擾、保護個人信息……民法典聆聽時代的聲音、聚焦百姓生活之需,既展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高度,也將推動提升我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一言以蔽之,民法典將為所有在新時代中懷揣夢想、矢志拼搏的人們提供最堅強的法治保障。

(六)

今年兩會期間,還有兩件事令記者印象深刻。

一件在會內,72歲老院士張伯禮代表說起戰「疫」淚灑會場;一件在會外,中國登山隊成功衝頂珠峰,60年後再次徵服世界新高度。

兩件事,講出同一個道理:「難」在前進道路上是永恆的問題,說出一個辦法:踏破艱險、砥礪前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代表委員認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來看,發揮我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潛力和作用,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

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經濟新的發展動能加速轉換——

線上零售、線上教育、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等,不僅保障了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網際網路+」,正打造出「數字經濟」新優勢。

5G、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賦能生產、消費和社會治理;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等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補齊發展短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

初夏時節,生機湧動。兩會勝利閉幕,希望的未來已鋪展開來。(參與採寫:梁建強、張辛欣、楊思琪、白田田)(完)

相關焦點

  • 漫畫:這些兩會「熱詞」,「拼」出一幅怎樣藍圖?
    近5000名代表委員議國是、獻良策,面對挑戰尋新機,察變局開新局,「人民至上」「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民法典」「兩個1萬億」等一系列「熱詞」激蕩在兩會、熔鑄進歷史。透過這些兩會「熱詞」,我們能「拼」出一幅怎樣的藍圖?
  • 兩會教育熱詞 全都與你有關—給孩子的兩會新聞(4)
    兩會教育熱詞 全都與你有關—給孩子的兩會新聞(4) 2020-05-2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會第一天 最熱詞是「協」
    楊璐嘉製圖     □川報全媒體集群記者文婷曾東平  1月13日,四川開始進入「兩會時間兩會每天議程中有何重點?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是什麼?線上線下的四川人最關心啥?川報觀察在兩會期間特別推出「兩會詞雲」欄目,幫你看懂當天最熱的詞。  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1月13日在成都開幕,崔保華代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協商」「建言」等成為報告中的高頻詞,其中「協商」一詞出現46次,「建言」一詞出現14次。
  • 【地評線】從「兩會熱詞」的更換看民生期待變遷
    在過去17年的人民網「兩會調查」中,「反腐」議題8次成為最受網民關注的熱門話題,今年「正風反腐」再度處於熱詞榜榜首,釋放的是人們對公平的焦慮與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期待。  全面依法治國備受關注,躍居熱詞榜第二位,體現的是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愈發深入,把權力關進籠子、讓權利得到法律保護,已成為全民共識。
  • 兩會十大「高頻率熱詞」折射中國發展新走向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記者李柯勇、蘇曉洲、許祖華、黎華玲) 黨的十八大之後召開的首次全國兩會臨近尾聲。回眸近半個月的會期,5000多名新一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共商國是,為13億人民代言,為中國發展貢獻智慧。  會場內外,一些高頻率出現的熱詞引人注目。
  • 經管人@兩會 | 新華社《兩會聲音》:朱巖解讀兩會熱詞之「數字經濟」
    經管人@兩會 | 新華社《兩會聲音》:朱巖解讀兩會熱詞之「數字經濟」 2020-05-3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語聚焦海南市縣兩會] 盤點2019三亞「兩會」十大熱詞
    隨著「兩會」落下帷幕,一批熱詞映入人們的視線,它們與「兩會」緊密相關,不僅體現了政府工作的著力點,更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記錄了時代發展的軌跡。《三亞日報》梳理出了「十大熱詞」,供讀者以一個新的視角看「兩會」。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未來全省工作的重心,也是三亞打造「標杆」當好「排頭兵」的踐行重點。「兩會」確定了今年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於真抓實幹,方能無愧於這個時代。
  • 2021全國地方兩會|省級地方兩會拉開大幕,防疫和未來五年經濟藍圖...
    1月17日,政協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鄭州召開,標誌著河南率先進入全國省級地方兩會時間,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就此拉開大幕。與以往不同,過去的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有怎樣的「成績單」,引人關注。
  • 【聚焦兩會】基層統戰人士關注的兩會熱詞
    5月21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正式開啟。新冠肺炎疫情、「十三五」規劃收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個特殊時期、特殊節點召開的全國兩會,也必將承載著特殊的期待,吸引著特殊的關注。
  • 習近平講話數提五大發展理念將成兩會熱詞
    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啟幕,「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將成為今年兩會熱詞。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今後五年,要在已經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等新的目標。
  • 兩會展望:一文看懂房產行業五大熱詞
    來源:創商網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之一,房產行業在每一年的兩會上都受到格外關注。眼下,2020年兩會召開在即,今年的兩會對房產行業會有著怎樣的關注?又會提出哪些關鍵詞?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疫情之下,無論是像恆大、碧桂園這樣的開發商巨頭,還是貝殼、安居客、居理新房這些購房平臺,都先後推出「線上售樓處」在線賣房。一時間,線上賣房成為房企逆境中的一棵「救命稻草」。雖然實際效果仍然有待長期觀察,但在這些企業的引導下,用戶網上買房、房產交易線上化,儼然已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 兩會熱詞接地氣/大公報記者 蔣敏
    圖: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解放軍女代表在天安門廣場自拍留影/中新社  2015年全國兩會,「四個全面」、「新常態」、「有權不可任性」、「獲得感」、「網際網路+」、「創客」……這些兩會熱詞高大上兩會,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和全民聯繫到一起。  2015年全國兩會,主旋律是「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嚴格來說,「新常態」並非今年兩會上的最新詞,但它顯然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李克強總理的一句「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一夜間引發萬千網民點讚。這句「兩會新語」,可謂「大紅大紫」,老少皆知。
  • 兩會涉農十大熱詞盤點 展望三農發展前景|農業觀察·兩會聚焦
    全國兩會日程近半,連日來,圍繞三農相關話題的熱詞頻頻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網《農業觀察·兩會聚焦》梳理發現,糧食安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增收、農村「新基建」、農村電商等詞熱度不減,讓我們一起透過兩會熱詞看三農發展前景。
  • 兩會涉農十大熱詞盤點 展望三農發展前景
    全國兩會日程近半,連日來,圍繞三農相關話題的熱詞頻頻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網《農業觀察·兩會聚焦》梳理發現,糧食安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增收、農村「新基建」、農村電商等詞熱度不減,讓我們一起透過兩會熱詞看三農發展前景。
  • 去年兩會十大熱詞承載的期盼變成了海南沉甸甸的收穫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這十大熱詞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個凝聚「經濟晴雨表」「民生暖心劑」的兩會熱詞,承載著代表、委員的拳拳之心和老百姓的殷殷期待。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年後,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海南各級政府把群眾的要求和意願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收穫。
  • 中國將啟「兩會時間」 四大政經熱詞受關注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題:中國將啟「兩會時間」 四大政經熱詞受關注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王舒 郭曉瑩  作為外界觀察中國政治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2017年全國兩會將聚焦哪些政經熱詞?2月27日,位於北京梅地亞中心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啟用。
  • 拼圖、拼圖,拼過才能看到人生藍圖
    當女兒完成一幅拼圖的時候,整個過程就像學生完成任何一個數學題、物理題或者化學題等科目的推理題型一樣,可以很好地鍛鍊和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每一個主題之下,孩子可以進行創意拼擺,不同的組合產生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樂趣。皮亞傑認為,2-7歲屬於前運算階段,兒童形成很多概念,同時語言快速發展,開始用語言表示這些概念。早期語言和認知發展息息相關,語言快速發展同時抽象思維也在發展。
  • 2020全國兩會什麼時候結束?今年全國兩會精神和時間
    今天是全國兩會的第四天,2020全國兩會什麼時候結束?今年全國兩會是精神有哪些?2020年全國兩會熱詞,了解了這些,保您能妥妥地看懂兩會熱鬧之後的本質。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5月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將於27日下午閉幕,較原來計劃縮短了4天半。
  • 蠻拼精神成為新年熱詞
    原標題:新華網:蠻拼精神成為新年熱詞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發表了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他說,2014年是令人難忘的。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
  • 習近平帶火的12個熱詞:蠻拼的 年輕人不要總熬夜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語言,讓「中國夢」等熱詞響徹大江南北。兩年多來,習近平鮮明的語言風格和人格魅力逐漸被民眾熟知。他樂於分享自己的生活愛好,和民眾交流時有情懷接地氣,時不時冒出的流行語萌動中國;談反腐,他鐵面無私毫不留情;談國家戰略,他高瞻遠矚,有責任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