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屏 通訊員 黃方毓
光谷實驗小學校長孔德勇和學生們在校園裡談心
9月1日,武漢市光谷實驗小學迎來約3500名學生,較前一年增加約500人。這一辦學規模,已位居武漢東湖高新區同類學校前列。
對光谷實驗小學來說,過去這一年,碩果纍纍:她成功創建武漢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和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獲「全國班級文化建設先進學校」「全國傳統文化基地校」「東湖高新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示範學校」,僅在去年12月就獲得了「全國五子棋推廣計劃示範單位」等20餘項榮譽。
其實,這所學校2016年才開辦,去年底更名,一直面臨著學生人數大幅增長、生源結構複雜、新教師佔比高的困難。之所以能實現超常規發展,校長孔德勇說,該校創新性地提出了「為認同而教育,因教育而認同」的辦學理念並做實做透,凝聚了人心,師生、家長、社會力量同心同行辦教育,便生發出昂揚的教育生態。
認同「星」空光彩熠熠
走進光谷實驗小學「同真樓」一樓大廳,便走進了「認同『星』空」——這裡懸掛著大量優秀師生的照片,既做表彰,更做「榜樣認同」的標杆。
要成為「認同教師」和「認同之星」並不容易,學校制定了六維評價標準,對老師,是「儒雅的文明形象、孝悌的言行品格、嚴謹的求知精神、擔當的職業素養、誠信的為師風範、愛國的終身情懷」;對學生,則是「守孝悌、明禮儀、愛祖國、勇擔當、樂學習、講誠信」。
有指向,也有通向它的道路。
光谷實驗小學設立年度師德考核制度,建立個人自評、教師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的師德考評機制,打造「領雁」名師示範工程、「雛鷹」青年培養工程、「青藍」師徒結對工程、「春暉」名優班主任工程、「雁群」優秀團隊工程等五大工程,推行「認同教育教師銀行存摺」,還出臺了學校科研工作制度,培養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科研型、智慧型、創新型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更全面推行「穿戴整潔衣得體、微笑問好有禮貌、輕聲慢步靠右行、做好兩操有精神、果皮紙屑不亂扔、誠信守時待人真」等六大好習慣,精心設計春季科技節、夏季藝術節、秋季閱讀節、冬季英語節等「四季四節」,夢想起航月、誠信教育月、雷鋒精神月等每月主題月,在全學科開展「共生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打造高效課堂,確立心理、學科、藝術、健康、未來五大課程體系,支持學生全面發展。
同行同道者越來越多
辦一所師生認同、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現代化學校,是光谷實驗小學的目標。「我們要以現代化的制度、現代化的管理、現代化的手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做到走出光谷、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孔德勇說。
這一目標正在漸漸實現。
因為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家長、服務區單位與學校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光谷實驗小學真正實現了開門辦校,各種活動均隨機邀請家長代表「圍觀」,像荊楚教育名家養成之光谷交流會、國培校長團參觀訪問等教育專業活動也不例外,疫情期間,該校的「家長課堂」沒有停止,家長們繼續在「雲端」為孩子們授課,家長志願者活動也持續進行,課本發放工作中,活躍著他們的身影……積極向上的家校共育氛圍,令師生們深受感動。
服務區單位積極投入到了學校發展中。2019年10月,武漢曙光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0萬元,向學校捐贈60臺計算機用於編程教室,捐贈24臺電子平板用於智慧課堂;2020年1月,「認·童」——光谷實驗小學2019學生美術作品新年展在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3號廳成功舉行。
如今,學校已迎來了全國各地的朋友。僅2019年,該校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考察團1000餘人次,孔德勇校長受邀開展「認同教育」的工作匯報達60多場次;疫情期間,光谷實驗小學與石家莊東風西路小學開展「書信抗疫」活動,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等國家媒體的關注,在全國引起了較大反響。
「『認同教育』是我校探索教育規律的創新之舉,我們在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中前行,努力將它做實、做透、做大、做強。」孔德勇說,在今年大年初三便全面啟動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全體教師參與學校在線網課到崗率100%、57位優秀教師參與東湖高新區空中課堂錄播的同時,該校教師仍完成專著《新時代呼喚認同教育——認同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組稿、編審工作和德育校本教材《在認同中點亮自己》的初稿。未來,他們仍將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