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從牙牙學語到快樂長大,每一項技能、每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會暖化家人的心。父母都喜歡記錄寶寶的成長,分享寶寶的日常。前不久,一網友上傳了一段爺爺奶奶帶娃的視頻,視頻中8個月寶寶與奶奶的「對話」惹得網友捧腹大笑。
視頻中,奶奶與寶寶「隔岸開戰」,吵得不亦樂乎,原因是寶寶經常撓爺爺。只見奶奶對小寶說:「不許撓爺爺,再撓爺爺不喜歡你了,使勁打你」,邊說邊做出拍打的動作。小寶仿佛聽懂了一般,不甘示弱地瞪大眼睛,哼哼唧唧,與奶奶你一言我一語「頂起了嘴」。爺爺則懷抱小寶一旁觀戰,寵溺的眼神溢於言表。
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氣勢滿滿,剛強有力的小表情萌翻眾人,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網友議論紛紛:
@彩霞:寶寶說雖然不會說話,但陣勢上贏了。
@七彩百合:奶奶「嬰語」掌握了十級,溝通無障礙。
@燕子:寶寶嚴肅「對戰」的小表情太可愛了,又在騙我生二胎。
@歲月如歌:爺爺寵溺的眼神絕了,只有當過爺爺奶奶的人才能體會,「隔代親」一點都不假!
「隔代親」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血緣上的親情是斬不斷的。很多年輕父母由於各種原因,將孩子完全託付給老人,認為優秀的生活物質便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條件。
但事實上,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愛與陪伴,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長時間缺席,會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愛有什麼壞處呢?
將孩子完全託付於他人照顧,不利於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年,會對照顧他的人產生依賴,若此時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會錯過和孩子情感建立的最佳時期,將來也很難以彌補。
研究發現,成長過程中,父母陪伴過少、頻繁換人照顧等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其中,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表現最為顯著。而安全感是建立良好友誼的基礎,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過度依賴朋友,害怕關係破裂,進而給對方帶來強烈的壓迫感,使得彼此的關係越來越僵硬。
有的孩子從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很多老人對孩子寵愛有加,言聽計從。殊不知,這種溺愛和遷就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十分不利。反之,年輕的父母思想開放,在教育上能給孩子注入更多新的知識和理念。因此,缺乏父母陪伴和關愛的孩子,教育上可能會比其他孩子落後。
既然做了父母,就要承擔起對孩子的責任和義務。金錢固然重要,但愛和陪伴同樣重要,父母要保證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及質量,給孩子足夠的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