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和其他英國搖滾樂隊

2020-12-23 鳳凰網

隨著"披頭四"在1964年第一次登上美國大陸取得成功以後,英國其他搖滾樂隊也紛紛來到搖滾樂的故國演出。搖滾樂已不再是美國的專有產品。在後來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搖滾樂的有些重要傾向是由美英兩國共同建立,甚至是從英國首先開始的。

如前所述,"披頭四"的音樂中既有溫和的一面,又有粗獷的一面。它反映了麥卡特尼和列農兩人不同的創作個性,但也多少啟示了日後訪美的英國搖滾樂,以至整個搖滾樂的兩大類型,即,一類比較溫和、精美,很少反叛性;另一類更加粗獷、猛烈,發展了主流搖滾中的強勁風格。可能由於披頭四早期的可愛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把英國另一個重要的搖滾樂隊"滾石"當作是後一種搖滾樂類型的代表。

"滾石"(The Rolling Stones)樂隊

"滾石"樂隊是由主唱麥可-賈格爾(Michael Jagger,生於1943年)和吉他手兼創作者凱思-理察(Keith Richard,生於1943年)為核心於1961年成立的。他們倆人都對節奏布魯斯有著濃厚的興趣。後來,又吸收了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吉他手)、比爾-懷曼(Bill Wyman,貝司手)和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鼓手)共5人,並以布魯斯歌手馬迪-沃特斯的一首歌曲《滾石》(Rolling Stone)作為樂隊的名稱。

最初,"滾石"的創作只是模仿披頭四的風格,連穿著打扮也和披頭四一樣。後來,他們決意脫掉披頭四式的服裝,穿上街上最隨便的服裝,把頭髮留得比披頭四還長,亂蓬蓬的,樹立起"粗魯、叛逆、威脅"的形象。在音樂上,他們與"披頭四"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在黑人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強化布魯斯音樂的濃烈風格,突出搖滾樂的厚重節拍。1964年,"滾石"發行的一張唱片《滾石》表明了強勁的節奏布魯斯音樂在英國的真正出現。同年,他們兩次來到美國;1965年第三次訪美。1969年,"滾石"再一次來到美國,並在西海岸舉行了一場類似"伍德斯託克"(Woodstock)的音樂會。由於安排不當,現場出現混亂,造成4人死亡的惡性事件。

70年代,仍然是"滾石"的全盛時期,他們到處巡迴演出,從他們的表現和樂迷們的行為來看,它已成為搖滾樂壇最叛逆、最反社會、最享樂主義的典型。

"滾石"是世界上最持久的一個樂隊,成立迄今已有30多年,影響波及三代人,但它的音樂總的來說比較簡單。"滾石"與"披頭四"雖然都基於同一塊土壤,即50年代的搖滾樂,但卻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披頭四"走上了革新的道路,"滾石"則繼續主流搖滾風格,突出和強化節奏布魯斯最原始、最基礎的部分。"滾石"為70年代的硬搖滾(Hard Rock),朋克搖滾(Punk Rock)以及80年代的重金屬(Heavy Metal)開闢了道路,在這方面,它的影響比其他任何樂隊都大得多。

60年代來到美國訪問的英國搖滾樂隊中,風格比較接近"披頭四"的有"赫爾曼的隱士們"等樂隊;風格比較接近"滾石"的有:"誰"、"動物"和"新兵"等樂隊。

"赫爾曼的隱士們"(Herman's Hermits)樂隊

"赫爾曼的隱士們" 樂隊成立於1963年,共五人,領隊是彼特-努恩(Peter Noone,生於1947年)。"赫爾曼"的搖滾樂比較溫和,很少創新,被稱作"泡泡糖搖滾"(Bubble gum Rock),主要表現十幾歲年輕人的愛情等日常生活。1965年,他們第一次訪美演出。到當年年底,他們的唱片在美國銷售量超過1400萬張。

"誰"(The who)樂隊

"誰"樂隊由4人於1963年組成,核心人物是彼特-湯申德(Peter Townshend,生於1945年,作詞作曲兼吉他手)。他們以反叛的形象、演奏硬搖滾贏得觀眾的喜愛。他們把布魯斯和搖滾樂的強勁力量與自發的極端主義和幾乎反對一切的傾向結合起來。他們酗酒、吸毒、說髒話,表演作風無法無天。演出時,總是要把聲音的分貝提高到震耳欲聾的地步。1965年,在一次音樂會中,作為他們瘋狂行為的高潮,湯申德搗碎了他手中的吉他,而鼓手凱思-穆恩(Keith Moon,1947年出生)接著也敲爛了他的架子鼓,引起了觀眾的狂熱反應。自此以後,每次音樂會上他們都這麼做,一直保持到1978年穆恩因服毒過量去世為止。1969年,"誰"推出一部90分鐘長的搖滾歌劇《湯米》(Tommy)引起了極大地轟動。

"動物"(Animals)樂隊

"動物"樂隊原是1960年成立的一個小型伴舞樂隊。1962年,埃裡克-伯登(Eric Burdon,生於是1941年)加入後成為英國60年代迅速發展的搖滾樂中的一個重要樂隊。1966年,樂隊解散。伯登成立了"新動物"(New Animals),參加吉米-亨德裡克斯樂隊的工作,然後又成立了自己的"戰爭"(War)樂隊。

"新兵"(Yardbirds)樂隊

"新兵" 樂隊由五人組成,其中有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生於1945年)、吉米-佩奇(Jimmy Page,生於1944年),傑夫-貝克(Jeff Beck,生於1944年)等十分重要的吉他手。起先,他們只是演奏傳統的節奏布魯斯,接著逐漸轉向搖滾樂。克萊普頓發展了即興募洳宥危╞reak,一種插在歌聲暫停時演奏的片段)形式,使它可以延續30分鐘之久。這種長時間的器樂獨奏成為60年代舊金山樂隊的典型手法之一。從"新兵"的一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追尋出從最初的布魯斯到以布魯斯為基礎的搖滾樂、最後到重金屬這樣一條發展線索。1968年,"新兵"解散。吉米-佩奇重新組成"新新兵"(New Yardbirds),後改名為"萊德-澤普林"(Led Zeppelin)樂隊。

相關焦點

  • 歐美六支殿堂級搖滾樂隊,滾石樂隊最長壽,披頭四影響力無法取代
    :原來搖滾也可以保持寧靜、優雅的風度R.E.M.樂隊(快轉眼球樂隊),成立於1979年,是過去的20年裡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作為起家於地下的草根樂隊,他們在組團初期就開著大篷車穿梭美國,將音樂理想和精神傳播於鄉鎮、學校和酒館。
  • 從壞小子到壞老頭 堅如磐石的滾石樂隊
    當天的演唱會門票一度被炒到5000元,不少知名人士——包括搖滾圈內和圈外的——都前來一睹滾石的現場風採,其中就包括中國搖滾之父崔健。溫文爾雅與滾石樂隊沒半點關係,你所見到的只有粗糙和放蕩不羈以及對社會問題的嘲弄與批判。如果說披頭四是英國搖滾樂裡的紳士,那麼滾石樂隊就是十足的混蛋,這樣鮮明的對比或許在一開始有刻意為之的宣傳策略,但不管怎麼樣,滾石樂隊用自己身體力行告訴世人搖滾其實不止有披頭四一種。
  • 全球最傑出5支搖滾樂隊,英國皇后樂隊,愛爾蘭U2樂隊,中國…
    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全球最傑出5支搖滾樂隊,英國皇后樂隊,愛爾蘭U2樂隊,中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滾石樂隊   滾石樂隊,他們確定了搖滾樂的四項基本原則:態度決定一切;豐富的搖滾根源;節奏吉他是必要的表達手段和耐人尋味的歌詞。
  • 一九六八、滾石樂隊與約翰•列儂
    披頭四  披頭四(The Beatles)和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是六○年代英國,甚至全球,最偉大的樂隊。英國《泰晤士報》社論就說:「滾石樂隊顯然是因為他們的道德名聲,而非他們真正的罪,而被判刑。」  一九六八年三月十七號,在英國倫敦的美國大使館前,一場反對美國越戰的上萬人示威運動正在盛大舉行。遊行的帶頭者是從當時至今都是英國最閃亮優雅的女演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和從當時至今都很活躍的左翼知識分子阿里(Tariq  Ali)。
  • 披頭四最搖滾 《滾石》評出史上最偉大搖滾巨星
    《滾石》評出史上最偉大搖滾巨星 2004年03月29日 09:10
  • 查克貝裡去世滾石樂隊悼念搖滾樂壇獨具匠心的作曲大師
    查克貝裡去世 滾石樂隊悼念搖滾樂壇獨具匠心的作曲大師。美國搖滾樂先驅、傳奇巨星查克·貝裡18日在其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據當地警方稱,急救人員18日中午來到貝裡的家中,發現他已不省人事。經過40多分鐘的搶救之後,醫務人員宣布貝裡死亡。
  • 漲知識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總有一種搖滾風格讓你欲罷不能
    搖滾是流行音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鼓和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風琴、鋼琴、電子琴或合成器。其他樂器,比如薩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風琴或定音鼓有時也被應用在搖滾樂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鈴或錫塔琴等弦樂器也被使用過。搖滾樂經常有強勁的強拍,圍繞電吉他,空心電吉他,以及木吉他展開。
  • 《唐頓莊園》有望迎來大牌粉絲 滾石樂隊或參演
    滾石樂隊  騰訊娛樂訊(文/嘟嘟)一個是音樂史上最傑出的樂隊之一,是搖滾史上最成功和最長命的樂隊之一,而另一個則是風靡全球的古裝電視劇。作為各自領域傑出代表的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和英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這兩者結合起來會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
  • 滾石樂隊再創不老傳奇 海德公園LIVE表演震撼全場
    Keith Richards And Ronnie Wood英國當地時間,2013年7月6日、7月13日,英國老牌搖滾傳奇樂隊——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在倫敦再次為眾多搖滾迷崇拜者奉獻了
  • 世界十大搖滾樂隊 林肯公園居然沒上榜
    搖滾樂隊一般是指一隻主要演唱搖滾樂的樂隊,滾石雜誌曾評選出全球百位最偉大的藝術家,一起看看全球十大著名搖滾樂隊有哪些?9「誰人」樂隊這也是一支英國搖滾樂隊,已經售出唱片超過1億張,最有個性的樂隊之一,英國搖滾三位一體之一,甲殼蟲樂隊和滾石樂隊,是世界十大搖滾樂隊之一。
  • 滾石樂隊要求川普不要在集會中使用其歌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原因美國Deadline網站報導,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滾石樂隊要求美國總統川普不要再在集會中使用其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組織Broadcast Music, Inc.(BMI)應樂隊要求通知川普競選團隊,未經作者許可而使用歌曲將違反許可協議。
  • 攝影師特瑞·奧尼爾逝世:他是讓披頭四和滾石樂隊「成名」的人
    英國攝影大師特瑞·奧尼爾(Terry O'Neill)於英國時間11月16日晚在家中因前列腺癌併發症離世,享年81歲。在近60年的攝影生涯裡,奧尼爾曾為英女王、曼德拉、披頭四和滾石樂隊等諸多名人拍下經典鏡頭。
  • 這十支偉大的搖滾樂隊!有你喜歡的嗎?
    深紫樂隊是英國的硬式搖滾/重金屬樂團,1968年成立於英國哈特福。樂隊被認為是重金屬音樂和現代硬式搖滾的開拓者之一。   相信大部分搖滾樂迷都對那張「總統山」的專輯封面印象深刻,其中Child in Time這首單曲可以說是搖滾樂最偉大的單曲之一。
  • 《D站風雲榜》第43期:歐美搖滾樂隊MVP是誰?
    候選人1號: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是一支來自英國的搖滾樂隊,成立於1962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延續著傳統藍調搖滾的路線。樂隊成立時共有5名成員,其翻唱和創作的單曲多次在英國及美國打榜。
  • 泰勒斯威夫特與滾石樂隊同臺 演唱樂隊經典歌曲
    泰勒斯威夫特與滾石主唱與Mick Jagger  周一晚,在著名搖滾樂隊The Rolling Stones (滾石)的芝加哥演唱會中,鄉村小天后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也登臺加入其中,與樂隊共同演唱了他們的經典作品《As Tears Go By》。
  • 「沒什麼大不了,讓風繼續吹」—飽受非議的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
    隨著流行音樂在美國的壯大,與美國使用同樣母語的英國也逐漸掀起了流行音樂的狂潮,其中以披頭四、滾石和皇后樂隊為代表的搖滾樂隊,稱霸了當時的歐美市場。在當時的官方樂評裡眼中,是不太接受皇后樂隊的,因為他們認為古典樂才是官方音樂,但是在大眾眼中,皇后樂隊標新立異的作品、主唱弗雷迪·摩克瑞的唱腔、以及樂隊的獨特的表演風格受到民眾的喜歡。這也使都皇后樂隊一直以來都在搖滾樂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豐碑。
  • 滾石樂隊再來華演出 曾與披頭四合作
    距離滾石樂隊上一次、也是首次來華演出已有8年,樂隊吉他手羅尼·伍德仍然對中國心有惦記。3月12日,這支搖滾樂歷史上最長壽的偉大樂隊將再次來華,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14 ON FIRE」巡演中國站。雖然「期望能讓中國歌迷看到一場世界級的、最棒的搖滾演唱會」,但伍德又表示:「我們不會提前講出現場會有什麼驚喜,那樣就不夠特別了。」
  • 搖滾巨星小理察去世:他是搖滾建築師 披頭四樂隊的靈感來源
    備受讚譽的搖滾歌手、詞曲作者和鋼琴演奏家小理察(Little Richard)——原名理察·韋恩·彭尼曼——美國當地時間本周六不幸去世,享年87歲。小理察的密友比爾·敏森牧師向美聯社證實了他的死訊,敏森還表示他和小理察的兒子、兄弟都交流了,但是家人們並沒有透露他的死因。
  • 風靡世界的搖滾樂隊,聆聽皇后樂隊必聽的10首歌曲
    《The Show Must Go On》作為專輯的最後一曲,為整張專輯寫下了一個帶著抗爭和希望的結尾,弗雷迪·莫庫裡也罕見的貢獻更加堅強的嗓音。   隨著主唱弗雷迪·莫庫裡的身體狀況繼續惡化,皇后樂隊沒能在現場演出和MV中表演這首歌,專輯發行9個月後,弗雷迪·莫庫裡就因病情惡化而去世。
  • 不能忘記的搖滾樂歷史:槍花、滾石、大敵、老鷹樂隊、PANTERA
    搖滾樂的歷史,是由每一個藝人和聽眾組成的。我們開始這樣的一個欄目的意圖是想告訴每個人,即使是在今天,即使是在搖滾樂文化並不發達的中國,我們沒有忘記那些創造、改變了搖滾樂歷史的人們;沒有忘記那些經典的音樂和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