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特瑞·奧尼爾逝世:他是讓披頭四和滾石樂隊「成名」的人

2020-12-15 新京報書評周刊

英國攝影大師特瑞·奧尼爾(Terry O'Neill)於英國時間11月16日晚在家中因前列腺癌併發症離世,享年81歲。在近60年的攝影生涯裡,奧尼爾曾為英女王、曼德拉、披頭四和滾石樂隊等諸多名人拍下經典鏡頭。

撰文 | 王塞北

據英媒報導,曾為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等著名人物攝影的英國著名攝影師特瑞·奧尼爾(Terry O'Neill),上周六晚(11月16日)因前列腺癌併發症於家中病逝,享年81歲。多家媒體與藝術機構發文表示哀悼,讚揚他生前的傑出藝術成就。

特瑞·奧尼爾的攝影生涯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本來是爵士樂隊鼓手,後在航空公司工作,欲做「空少」而不果,被公司安排拍攝倫敦希思羅機場旅客的溫馨場面,就這樣陰差陽錯入行。有一次,他拍攝的英國內政大臣拉布·巴特勒(Rab Butler)的照片得到雜誌青睞,不久後更受邀到Daily Sketch 報刊擔任攝影師。編輯知道他喜歡音樂,便安排他拍攝音樂專題故事,最開始的人物便是拍攝當時剛剛起步的披頭四(The Beatles)。

1963年,奧尼爾為初出茅廬的披頭四樂隊拍下的照片

1963年初,披頭四正在Abbey Road Studios錄製第一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資歷尚淺的奧尼爾領著他們到錄音室後院拍攝。「我不知道該怎麼拍攝,當時沒有人拍攝過樂隊,那一刻我能想到的就是把他們帶到光線較好的戶外,拍攝他們手裡拿著樂器的場景。」說起大半世紀前的照片,奧尼爾說技巧上有所不足,但卻很純真。照片刊登在翌日報紙,獲得很好迴響,之後披頭四首張專輯一炮而紅,成為傳奇樂隊。回首往事,Terry地驕傲說,我的照片令他們成名(My Picture Makes Them Famous)。

奧尼爾鏡頭下,被認為像猴子的滾石五子

拍攝披頭四不久後,他又被經紀人安排拍攝另一支新樂隊:滾石(The Rolling Stone)。當時滾石樂隊同樣寂寂無名,他帶著滾石五子在倫敦不同地區拍攝,結果報社編輯覺得他拍攝的樂隊成員都像猴子,叫他拍攝另一樂隊。他四處打聽,最後找來剛成立的樂隊戴夫·克拉克五人組(The Dave Clark Five)。「他們穿著較時髦,當時編輯把他們與滾石樂隊的照片做跨版刊登,取名《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Beast當然是指滾石五子,這可把他們經紀人氣得半死。」但是效果卻出奇地好,這也是奧尼爾最喜歡六十年代的原因。

1977年,奧尼爾在費·唐娜薇獲獎翌日拍下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還有他為曾經的妻子,好萊塢影后費·唐娜薇(Faye Dunaway)留下的經典獲獎照。1977年,唐娜薇憑電影《電視台風雲》(Network )贏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當時兩人並無交往,因為奧尼爾不想拍攝那種拿著獎盃站在鎂光燈下的刻板照片,於是說服唐娜薇在洛杉磯比佛利酒店的泳池拍攝,捕捉她獲獎後翌日的生活——地上散滿報導她得獎的報紙,早餐及小金人放在餐檯上,斜靠在泳池椅的唐娜薇則慵懶地兀自凝思,仿彿一切都很平常。這張經典照片脫穎而出,讓奧尼爾在美國名流中更廣為人知,相信這也是二人愛情故事的開端。1983年他們結婚,可惜只短暫維持幾年,奧尼爾曾說這是他人生最大的錯誤。兩人育有一子Liam,不過後來奧尼爾聲稱兒子是領養回來的。

奧尼爾在60年代走紅後,曾為包括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以及影星伊莉莎白·泰勒、朱蒂·嘉蘭(Judy Garland)、搖滾巨星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大衛·鮑伊(David Bowie)和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等諸多名人巨星留下經典照片。

奧尼爾最後一次出現在公共場合是上個月,他在白金漢宮獲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頒發CBE勳章,以表揚他對攝影界的貢獻,他領獎時表示:「這個勳章勝過所有在我生命中發生過的事情。」在他逝世的消息發布後,曾經與奧尼爾多次合作的英國殿堂級歌手艾爾頓·約翰在網上留言悼念,盛讚他的藝術成就。奧尼爾的經紀人公司亦發文悼念:「所有曾經有幸與特瑞·奧尼爾合作過的人,都可以證明他的慷慨和謙卑。身為近60年以來最經典的攝影師,其鼎鼎大名的照片將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作者 | 王塞北

內容編輯 | 餘雅琴

值班編輯 | 崔健豪

校對 | 翟永軍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攝影師特瑞·奧尼爾逝世,曾記錄下上世紀名人錄
    撰稿丨王塞北據英媒報導,曾為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等著名人物攝影的英國著名攝影師特瑞·奧尼爾(Terry O'Neill),上周六晚(11月16日)因前列腺癌併發症於家中病逝,享年81歲。
  • 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逝世,享年81歲
    英國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Astrid Kirchherr)去世,享年81歲。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是德國人,她早期給披頭四樂隊拍攝的照片幫助這支樂隊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樂團符號。披頭四樂隊歷史學家馬克·劉易森(Mark Lewisohn)宣布了她的死訊,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於周三因突發疾病去世。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在家鄉漢堡的一家夜總會裡第一次見到了正在表演的披頭四樂隊。並她開始與樂隊的原貝斯手Stuart Sutcliffe約會,甚至把頭髮也剪成與該樂隊著名的拖把頭。
  • 又一位攝影大師逝世,他曾為赫本、披頭四、滾石樂隊留下珍貴影像
    Terry O'Neill 他的逝世無疑是攝影乃至藝術界的一大損失。 滾石樂隊的幾個大男孩則意氣風發,勢不可擋。
  • 滾石樂隊再來華演出 曾與披頭四合作
    《閃亮之光》曾是第58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片,該片記錄了滾石樂隊2006年在紐約舉辦的兩場一票難求的演唱會,導演正是滾石樂隊骨灰級粉絲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自稱對音樂一竅不通,但滾石的作品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之一,那些音樂為電影《窮街陋巷》打底,更為他的經典之作《憤怒的公牛》《好傢夥》和《賭場風雲》提供了養料。
  • "滾石"和其他英國搖滾樂隊
    它反映了麥卡特尼和列農兩人不同的創作個性,但也多少啟示了日後訪美的英國搖滾樂,以至整個搖滾樂的兩大類型,即,一類比較溫和、精美,很少反叛性;另一類更加粗獷、猛烈,發展了主流搖滾中的強勁風格。可能由於披頭四早期的可愛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把英國另一個重要的搖滾樂隊"滾石"當作是後一種搖滾樂類型的代表。
  • 披頭四和滾石有什麼不同?
    其實這倆樂隊其實都蠻分裂的。   「   只說早期的話   披頭四是一夥太保少年(Teddy Boy),家裡都不咋有錢,但是穿成衣冠楚楚的樣子,唱一些沒營養的流行歌,很受那些中產家庭孩子喜歡。
  • 從壞小子到壞老頭 堅如磐石的滾石樂隊
    我們稱其為搖滾活化石毫不為過,因為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們就已經活躍在搖滾舞臺上,與披頭四樂隊屬於同一個時代的人。時至今日,披頭四樂隊早已解散,而滾石樂隊依然屹立不倒,2014年還第二次來中國開演唱會,一幫七十多歲的老頑童看起來仍然充滿活力。
  • 一九六八、滾石樂隊與約翰•列儂
    披頭四  披頭四(The Beatles)和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是六○年代英國,甚至全球,最偉大的樂隊。示威行動成為一場警察和抗議民眾間的嚴重衝突,民眾用石塊攻擊警方,警察則在煙霧彈中痛毆民眾。  在這場暴動中,有一個最閃亮的明星也在抗議的隊伍中,他是米克·賈格爾,滾石樂隊的主唱。賈格爾說:「你感覺到你是和一群想要改變世界人的在一起,而且你真的被群眾帶著走,不論他們要走到哪裡。這就好像在舞臺上,觀眾給你如此大的能量,你真的不知道如何駕馭它。」
  • 歐美六支殿堂級搖滾樂隊,滾石樂隊最長壽,披頭四影響力無法取代
    :原來搖滾也可以保持寧靜、優雅的風度R.E.M.樂隊(快轉眼球樂隊),成立於1979年,是過去的20年裡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作為起家於地下的草根樂隊,他們在組團初期就開著大篷車穿梭美國,將音樂理想和精神傳播於鄉鎮、學校和酒館。
  • 全球四大殿堂樂隊,披頭四第一滾石第二,中國有一個,不是Beyond
    說到搖滾樂,很多人可能會想到Beyond。是的,這支成立於上個世紀廣受歡迎的樂隊,至今仍是許多人心目中最喜歡的搖滾樂隊。很多去KTV的人都忍不住要放一首Beyond的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搖滾情懷。不過,在全球公認的四支殿堂級別的樂隊中,有一支是中國的樂隊,但不是Beyond樂隊,也不是是另一支大家熟悉的草蜢樂隊,那麼究竟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甲殼蟲樂隊是第一個入選的,他們當之無愧。因為作為一支美國搖滾樂隊,在媒體技術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的情況下,披頭四樂隊可以說是享譽全球。它依賴於樂隊本身的絕對實力,以及開創性的音樂作品。
  • 披頭四最搖滾 《滾石》評出史上最偉大搖滾巨星
    披頭四最搖滾
  • 竟讓披頭四、滾石成為他的死忠粉
    查克·貝裡是一位偉大的吉他手、作曲家和歌手,查克·貝裡通過他的音樂影響了後世眾多的搖滾大師。查克·貝裡有一首歌叫做Roll over Beethoven,這首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當年的披頭四樂隊都是他的死忠粉,披頭四樂隊他們在為樂隊取名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首歌,不過後來他們並沒有選擇這首歌作為樂隊名稱。
  • 攝影師特裡·奧尼爾去世 外媒:曾為甲殼蟲和滾石樂隊拍出經典照片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導 外媒稱,為甲殼蟲樂隊和滾石樂隊拍出經典照片的攝影師特裡·奧尼爾去世,終年81歲。據埃菲社11月17日報導,在時尚界和名流圈享負盛名的英國攝影師特裡·奧尼爾於11月16日去世,享年81歲。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當他四歲的時候,列儂的父母分居了,最後他和他的阿姨住在一起。列儂的父親是一名商船船員。他兒子出生時他不在場,小時候也沒怎麼見到他兒子。列儂的母親朱莉婭再婚了,但她經常去看望他。她教列儂彈班卓琴和鋼琴,還買了第一把吉他。1958年7月,當茱莉亞被一名下班警察駕駛的汽車撞死時,列儂傷心欲絕。
  • 披頭四樂隊在美國紐約首演
    披頭四樂隊作為全世界所有音樂人的偶像,每當大家寫不出好歌來的時候,就感慨地說為什麼寫不出好歌來?因為好聽的旋律都被披頭四寫完了。旋律大師、和聲大師都在這個樂隊裡,歌詞寫得好,琴彈得也好,唯獨唱得一般,但是合唱就非常好,非常陽光。
  • 搖滾巨星小理察去世:他是搖滾建築師 披頭四樂隊的靈感來源
    小理察的密友比爾·敏森牧師向美聯社證實了他的死訊,敏森還表示他和小理察的兒子、兄弟都交流了,但是家人們並沒有透露他的死因。1963年,他和披頭四樂隊一起在英國巡迴演出,這期間他們形成了深厚的友誼。披頭四樂隊將小理察視為他們的靈感來源,該樂隊的保羅·麥卡特尼還曾向小理察請教演唱技巧。小理察生前入選了「搖滾名人堂」和「創作人名人堂」,而且還獲得了「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和「節奏布魯斯基金會」的終身成就獎。
  • 關於披頭四樂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如果你是披頭四的樂迷,你一定會對艾比路、Hey Jude、佩珀軍士和屋頂演唱會如數家珍,甚至最近還入手了一套樂高牌黃色潛水艇模型。但是你很可能並不確定喬治·哈裡森長什麼樣兒,披頭四和後披頭四時代的他都做了些什麼。這也難怪,他是最沉默也最神秘的披頭四,他像一座孤島,透著獨有的微光。
  • 披頭四終於「來了」!
    《Please Please Me》披頭四樂隊首張錄音室專輯。在2012年滾石雜誌評選的500張史上最偉大的專輯中排名第39位。《Meet the Beatles!》《Beatles for Sale》從這張專輯開始,披頭四音樂中多了黑暗音樂的情緒以及帶有個人內省的歌詞,例如約翰·列儂的一些自傳性質歌曲《I'm a Loser》和《No Reply》。這張專輯也能看出鄉村音樂和鮑勃·迪倫對他們的影響。
  • The Beatles披頭四樂隊28張經典專輯上架網易雲音樂 披頭四樂隊介紹
    ­  3月22日,英國傳奇搖滾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樂隊音樂作品正式登陸網易雲音樂,迅速在平臺引發歌迷強烈反饋,不少歌曲評論量短時間內突破999+。這也意味著,整整55年後,The Beatles經典作品正式登陸中國。­  據悉,55年前的3月22日,The Beatles發行第一張正式專輯《Please Please Me》。
  • 「力邁推薦」你還記得披頭四和他們的夢嗎?
    相信很多人念到這些詞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即使不知道原唱是誰,但這經典的旋律就是會縈繞在耳邊。這就是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魅力。8月8日,披頭四一行四人和攝影師伊恩·斯圖爾特·麥克米倫(Iain Stewart Macmillan)來到艾比路的斑馬線拍攝封面,在10分鐘拍攝的6張照片中,麥卡特尼最終選擇了排著隊自左向右走過斑馬線的一張。於是,成就了這張世人爭相模仿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