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7月16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舉行峰會,這也是川普上臺一年半來美俄總統的第一次正式峰會。對即將上演的「普特會」,《南德意志報》稱之為「新加坡會晤續集」,即本月中旬川普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選擇在第三國舉行如此重要的會晤凸顯美俄關係當前的艱難和敏感,從烏克蘭內戰、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協議到對俄制裁、北約軍演等,克裡姆林宮與華盛頓幾乎都發生激烈衝突,尤其是美國「通俄門」調查陰影持久不散,兩國關係處於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
美國很多人希望川普藉機向普京施壓,但同時又認為這不可能出現,甚至擔心普京成為峰會贏家。這次峰會還牽動著大的地緣政治格局,歐洲害怕川普與普京達成「和平協議」,不論是縮減或取消北約軍演,還是放寬或停止對俄制裁,歐洲都覺得承受不起——「金特會」後,川普出人意料地宣布暫停美韓軍演曾轟動世界。
為什麼是赫爾辛基?回顧歷史會發現,美蘇(俄)領導人經常在這裡上演類似一幕:1975年福特與勃列日涅夫、1990年老布希與戈巴契夫、1997年柯林頓與葉爾欽都在這裡舉行會晤。莫斯科大學教授馬諾伊洛28日對俄媒稱,赫爾辛基靠近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且芬蘭在俄和西方之間所有爭議問題上均保持中立。芬蘭廣播公司28日報導說,一名資深外交官匿名表示,無論從後勤還是安全考慮,赫爾辛基都是理想的峰會舉行地。峰會可能在赫爾辛基蒙奇涅米地區的希爾頓酒店舉行,這裡靠近海邊,隱蔽性好,許多高級國際會議都在此舉行;也可能在總統府舉行。
「峰會將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28日,川普最喜歡的媒體福克斯新聞為他歡呼,並鼓勵他忽視國內不可避免的批評,「不管怎樣,除了儘可能地與普京的俄羅斯打交道,川普政府別無他法。與對手會談是展示力量、靈活性和責任,而非示弱」。美國《國會山報》則不無譏諷地稱,「川普將創造更多歷史——這次是跟普京」。報導稱,川普可能喜歡上了這種被全球聚焦的感覺。報導引述參議員格雷厄姆的話稱,如果不施壓普京就會讓人覺得軟弱。
俄議員普什科夫表示,將舉行「普特會」本身說明:美國再怎麼歇斯底裡,也無法孤立或忽視俄羅斯。另一名議員科薩切夫認為,舉行普特會時機已經成熟,這是俄美乃至全世界都需要的。俄《觀點報》28日稱,與普京會面對川普更為重要,標誌著總統寶座上的川普從「受困」轉向「解放」。
「川普和普京之間的交易將成為歐洲噩夢。」德國《世界報》的報導憂心忡忡。英國《泰晤士報》28日稱,英國擔憂「普特會」達成「和平協議」。英國內閣大臣擔心川普被說服降格美國對歐軍事承諾,取消或改變北約的軍演計劃,「任何此類舉動都可能引發北約29個成員國的生存危機。自1949年以來,北約依靠美國的軍力確保安全」。文章稱,28日晚歐洲領導人將在歐盟峰會上討論川普對西方團結構成的威脅。
責編:張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