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這個概念到底存不存在
中醫的「宮」範圍更廣一些,叫【胞宮】,除了包括子宮的實體之外,還包括兩側的附件(輸卵管、卵巢)。「寒」是中醫學科裡的一種致病原因,即貪涼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襲,貪食寒涼之物可招致外來「寒邪」侵入人體,停滯在人體的經脈、臟腑之中,所以需要明確「宮寒」只是一種致病的原因,而不是一種病。
所以去看醫生的時候,先不要給自己下診斷「醫生,我宮寒,所以來月經有血塊」「醫生我去按摩人家說我宮寒怎麼調理」。
關於「宮寒」的坊間傳言
1.常說吃冰激淋,穿低腰褲會導致宮寒
此「寒」非彼「寒」。「寒冷」在中醫裡面,是一種陽虛的表現,屬「寒證」範疇。在中醫養生中,女生體質屬陰,不可貪涼,因為腹腔、盆腔內的血液佔人體血流70%左右,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食入後,會消耗陽氣,導致寒邪內生。
2. 又說月經量少,有血塊是宮寒
月經有血塊是血瘀的一種表現,且血塊常表現為暗黑色。但血塊不僅是因為宮寒所造成,因為氣滯也可以導致血瘀,如情緒變化,生氣後導致氣機不暢,此時就會出現血瘀,形成血塊。
另外溼熱也會導致血塊,溼熱阻礙體內血液運行,導致血行不暢,促使血塊出現,所以宮寒的其中一個表現是月經有血塊,但是有血塊不都是宮寒的表現。
3. 還說痛經是宮寒
不一定。經血是子宮內膜脫落,因為子宮的收縮將經血排出,當腸胃溫度下降,子宮的收縮就會變差,因此經血難以排出,於是形成血塊,子宮為了將血塊排出,只能加大收縮力度,人就會因此感覺到「痛經」。
4.都說手腳冰涼是宮寒
宮寒的其中一個表現是手腳冰涼,但手腳冰涼不一定就是宮寒。
很多女性手腳冰涼,其實是陽虛的表現,女性中以陽虛偏多。在症狀方面更突出表現為平素怕冷、神疲乏力、手腳冰涼。陽虛體質的人火力不夠、陽氣不足,怕冷要吃熱、穿暖。而且我們人體的體溫調節,受到大腦中樞的控制,如果天氣寒冷,外界溫度低,為了把熱量供應給我們最重要的器官——心臟和大腦,四肢的血液就會優先流向這兩個部位,血液循環減少,自然就會感覺到冷啦!
5.不孕也要賴宮寒
這個說法有理解誤區。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排卵障礙、輸卵管不通、精液質量差等。「宮寒」,主要指腎陽虛,腎陽虛導致衝、任、督三脈氣血流通不暢,陽虛出現內寒,在生殖問題中,腎陽虛的女性會出現月經方面的問題,但並不能說明陽虛就一定能導致不孕的發生,很多陽虛的女性一樣能正常懷孕。所以,宮寒並不是導致女性不孕的主因。雖然如此,但是「百病起於寒」,寒氣入侵會降低抵抗力,尤其對於女性來說,陰道內衛生環境會下降,是引發各種婦科疾病的隱患,不可不防。
宮寒只是大眾樸素的說法,真要理解還需要從氣血陰陽寒熱虛實來談。總的來說,「宮寒」是會表現為以月經推遲、變少有血塊為主的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同時還伴有小便清長、手腳冰涼、喜暖、面色暗沉等症狀。但不是說,只要出現了這裡的某些症狀,就一定是宮寒。
哪種人更容易宮寒
1、有過人流:人流會使子宮受到損傷,尤其是頻繁人流或不規範人流,可導致子宮內膜損傷過度,造成宮寒,使肥沃的土壤變得貧瘠,生命的種子難以著床。
2、氣血兩虛:有一些女性沒有婦科疾病,但一到秋冬季節就手腳冰冷,臉上長斑長痘,性慾減退,提早衰老,這些都是因為宮寒導致氣血兩虛的症狀
3、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囊腫患者:女性患有婦科腫瘤,機體會被腫瘤細胞侵害,體內陽氣被損耗,導致寒邪內生,加重病情。
一般來說,宮寒的人偏於安靜沉穩,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其實「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但單靠自我緩解天氣變化調整,是不夠的,從飲食調理體質入手,才是又快又好的方法。
注意飲食健康
四逆湯以回陽立治,當歸四逆湯則以散寒通脈立治。所以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細辛、通草而成。方中當歸養血活血,桂枝、芍藥調和營衛,細辛溫經通末,通草通經通脈,更以大棗、甘草益中氣、助營血,諸藥配伍,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理血劑,具有溫經散寒,養血祛瘀之功效。主治衝任虛寒、瘀血阻滯證。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後,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
經過聖愛中醫院的權威解讀,你是不是對宮寒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只有正確地認識這些知識,才能更好地調養自己的身體,讓健康常伴身邊。
婦科專家推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