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強審查海外留學生和學者,影響幾何

2020-08-19 中國科學報

作者 | 黃福濤

前不久,日本政府召開綜合創新戰略推進會議,擬定了2020年綜合創新戰略草案。

草案涉及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的要點包括:首先,鑑於國際局勢的變化,日本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嚴格審查來日外國留學生和科研人員的接收,防止日本高端技術等流往海外;其次,加強審查和限制外國科研人員訪問日本有關「敏感」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第三,日本國內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在申請政府科研經費時,根據情況,需提交是否接受來自國外的科研資助等材料;最後,政府近期將組織調查,了解和把握日本科研人員、大學和科研機構等與海外進行合作研究等信息,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的審查和限制性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該草案涉及的許多原則性內容並非第一次提出。

實際上,日本經濟產業省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智慧財產權戰略大綱》,要求日本企業等採取具體措施防止日本高端技術、生產和管理方式等流往海外。

日本經濟產業省早先還參考美國的做法,制定了一份包括需要審查的海外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和其他組織等在內的名單,名單中包括國內68家企業、大學、研究所和其他機構。

2017年,日本經濟產業省和貿易管理部又專門針對日本大學和研究機構制定了《有關安全保障貿易敏感技術管理指南》,更為詳細地規定了日本大學和研究機構如何與海外相關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等開展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等。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兩國在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成果顯著。

首先,在中日兩國人員交流方面,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統計,日本高等院校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人數一直居於首位。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統計,近年來,日本來華留學生人數雖然呈減少趨勢,但直到2015年仍位居前五。

此外,日本未來工學研究所在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實施的全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日本國內大學共接收了6313名來自中國的短期或長期的各類訪問學者,佔所有各類外國訪問學者的16%,也居於首位。

同年,日本來華從事短期和長期學術交流的各類科研人員為17700名,佔日本赴海外訪學和從事學術交流等總數的10.1%,僅次於赴美人數。

其次,在中日大學交流方面,根據2018年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全國調查結果,截至2017年,日本大學與海外大學共籤訂校級合作交流協議41216份,其中與中國大學籤訂的校級合作協議最多,為7447份,佔總體的18.1%。

最後,根據筆者課題組在2017年針對日本四年制大學中專任外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除去最初來自中國、後加入日本國籍的專任教師之外,回答目前國籍為中國的被調查者人數最多,佔全體外籍專任教師的22.2%。

由於草案今年7月剛剛正式通過,加之新冠疫情影響,相關審查和限制性規定尚未真正開始實施。

目前很難準確預測這些措施或規定會對中日兩國的學術交流產生哪些具體影響。

根據筆者近日進行的簡單訪談結果來看,不少華人學者和從事中日交流的管理人員都擔心,這些措施或規定可能會對今後中日之間的人員和其他方面的交流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例如,一位私立大學工學院的華人教授表示,「對我而言,以後會減少或停止與中國方面的合作、停止或推遲對中國研究人員的訪日邀請。」

一位在日本頂尖國立大學負責國際交流的管理人員談到,該大學今年在以往日本政府列出的需要審查的海外大學和其他機構的名單基礎上,又制定了大學自身需要審查的名單,加強對接收留學生和外國研究人員的審核。

可以預見的是,有些教授會採取謹慎態度避免審核的麻煩與責任,減少接收與名單相關的留學生和外國研究人員。

校內教授的科研如得到日本政府的資助,有義務嚴格審查留學生,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個別教授會拒絕接收留學生。

此外,該校與中國的學術交流也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學校層面的合作研究、雙學位項目等。

該校個別教授還認為,目前建立在相互信賴關係之上的研究者間的合作可以繼續下去,但是與中國大學之間的大型項目應該避免。

一位來自中國、在日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任日本一所頂尖國立大學工學院、負責國際交流的管理人員告訴筆者,所在大學在接收留學生方面,一直嚴格遵守日本的安全保障輸出管理,來自審查名單中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留學生以及訪問學者的接收手續還是繁瑣一些,有的學科的教授根據研究內容不予接收留學生或訪問學者等。

例如,一位從事宇航方面研究的教授就明確表示,除非特別優秀,不招來自名單中大學的中國學生。

但是,如果手續沒有問題,即使來自名單中的中國大學,學生來參加暑期交流也沒有問題。

筆者所在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則認為,這些規定主要針對於理工科特別是有關軍事和其他敏感領域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對中日之間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影響不會太大。

不過,他又強調,今後在接收來自海外特別是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之前,負責接收的本校導師事先需要按照規定,向大學提交接收留學生和邀請來訪學者的有關信息,包括對方是否來自政府限制接收的大學、研究所或企業等,學習和研究內容是否涉及軍事或其他敏感領域等。相關手續會變得繁瑣一些。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日本政府早已制定了相關審查條例,有條件地限制日本國內大學和科研機構接收留學生和外國來訪研究人員等。

日本政府近日通過的2020年綜合創新戰略草案重點在於強化和進一步明確以往制定的相關審查措施,並根據今後國際形勢的變化,制定進一步的限制性措施。

目前來看,該戰略相關規定的實施將會對中日兩國高教和科研至少產生以下兩方面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國家層面,一方面,日本政府和相關部門會加強監控和限制日本與名單中的中國企業、大學和研究所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可能根據國際局勢以及中日關係的變化、調整,在名單中追加新的大學、研究所和其他機構組織等。

在某些敏感領域,兩國之間大型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將會受到明顯限制。

其次,日本大學尤其是身處國立大學理工類所謂敏感學科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在接收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與中國聯合培養學生以及開展合作研究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可能越來越多。

同樣,來華從事學術交流和相關研究的日本學者數量也會相應減少。

需要強調的是,除非國際或中日之間有重大事件發生,中日兩國的大學乃至兩國整體高等教育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等不會立即受到重大影響。

相反,鑑於新冠疫情影響,日本私立院校收入銳減。

可以預測,一旦兩國出入境正常開放,佔日本高校約80%的私立院校會更加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加強與中國相關機構的合作,通過增加學費收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

同時,由於大批日企開始從中國撤回或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日語或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人數不會出現斷崖式下降的現象。

由此,筆者認為,相關審查規定的實施和強化,對中日兩國高教和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影響是局部和有限的,最大的可能是在日本國立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相關敏感學科受到負面影響的同時,日本絕大多數私立高校繼續加強招收中國留學生和中日學術交流合作等。

(作者系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終身教授)

《中國科學報》 (2020-08-19 第4版 綜合)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相關焦點

  • 日本加強審查海外留學生和學者
    草案涉及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的要點包括:首先,鑑於國際局勢的變化,日本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嚴格審查來日外國留學生和科研人員的接收,防止日本高端技術等流往海外;其次,加強審查和限制外國科研人員訪問日本有關「敏感」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第三,日本國內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在申請政府科研經費時,根據情況,需提交是否接受來自國外的科研資助等材料;最後,政府近期將組織調查,了解和把握日本科研人員、大學和科研機構等與海外進行合作研究等信息
  • 超十萬留日學生或受影響?緊隨英美,日本宣布加強留學生籤證審查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劉俊寰留學生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就在前幾天,根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報導,從明年起,政府決定從向外國學生和研究人員發放籤證時,加強審查。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海外留學人員總人數約160萬人,美國以超40萬位居第一,接下來是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都超過20萬人。日本以12.4萬名留學生位居第五,排在非歐美國家第一。《2020日本留學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是日本國際學生最大生源,中國留學生佔該國整體留學生總數的近40%。
  • 英國加強留學生"敏感學科"申請審查,衝著中國來的
    英國加強留學生"敏感學科"申請審查,衝著中國來的 2020-10-02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本留學生籤證審查將加嚴 特別是中國留學生
    日本政府決定,從明年開始,向大學留學生和外國研究人員發放籤證時,從加強經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將進行嚴格審查。其背後原因是擔心與安保相關的尖端技術和信息通過留學生流向中國等地。■明年開始拒絕發放日本國家安保局和外務、法務、經濟產業、防衛各省等共享可疑人物的信息,並在負責籤證發放業務的駐外公館也可以使用該信息。如果收到外國人的籤證申請,將考慮拒絕發放籤證。日本外務省在2021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中,將2.2億日元計入審查嚴格化相關項目中。今年7月,美國司法部逮捕了我國4名留學生生,並對他們進行了起訴。
  • 日本對中國等5國留學生 採取更嚴格入境審查制度
    (原標題:日本對中國等5國留學生 採取更嚴格入境審查制度)
  • 日本強化中國等國留學生入境審查 當地學校:沒依據!
    圖說:日本對5國留學生強化入境審查遭批 網絡圖據《西日本新聞》20日報導,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2月向幾所日本當地日語學校通報,稱今後會對中國、越南等5國留學生採取更加嚴格的入境審查制度據法務省統計,2015年非法滯留日本的韓國人最多,但韓國並不在強化入境審查名單之列。劃定標準不清不楚日本法務省將中國、越南、尼泊爾、緬甸、斯裡蘭卡5國留學生列入強化入境審查名單。一名法務省負責人說:「這5國留學生人數多,非法滯留情況增加,此前有報告稱留學生在日本非法就業。」
  • 日本以防範學術間諜為由,命高校設置審查清單,專家:損人不利己
    幾乎每年,美國都會以防範「學術間諜」為由對中國留學生進行調查或者打壓,其中又以今年最為甚。上個月,川普頒發行政令,對海外留學生進行「一刀切」,要求將採取網絡教學方式上課的國際留學生驅逐出境,中國留學生更是被單獨設置條令。雖然最後該政策被迫做出修改,但結果還是對今年即將留學美國的國際學生設置了門檻。
  • 日本以防範學術間諜為由,命高校設置審查清單,專家:損人不利己
    上個月,川普頒發行政令,對海外留學生進行「一刀切」,要求將採取網絡教學方式上課的國際留學生驅逐出境,中國留學生更是被單獨設置條令。雖然最後該政策被迫做出修改,但結果還是對今年即將留學美國的國際學生設置了門檻。並且,即便此次風波已經落幕,美國官員圍繞中國留學生間諜以及竊取科學技術的聲音仍不絕於耳。
  • 留學生建言「一帶一路」:吸引海外人才存「重理輕文」現象
    身為馬來西亞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他注意到,以往中國人通常對歐美國家更感興趣,而「一帶一路」倡議使越來越多企業和學校把視線投向了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利用暑假,旅居世界各地的中國學生學者紛紛歸國。7月26日至29日,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主辦了第四屆「海外留學人員社團負責人論壇」。今年,留學人員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引起了與會11國海外社團負責人的熱議。
  •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留學生,僅4%中國學生表示放棄留學計劃?
    在疫情在海外爆發初期,很多人認為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留學生會取消留學計劃。但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權威發布《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報告,調研群體主要是來自中國,歐盟,印度和北美的留學生。有57%的準留學生表示留學計劃因疫情而受影響,其中中國準留學生中有66%表示也受到了影響,會重新制定留學計劃。
  • 外國「事業單位」系列之五:人才吸引專項計劃和訪問學者
    如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員佔比為5%,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外國人員佔比為21%,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外國人員佔比為27%。吸引和聘用海外人才主要包括四種方式,本篇主要介紹第三、四種方式——工作籤證/工作和居留許可證制度!
  • 全日本中國學生學者友好聯誼會:在日學子感謝祖國關心
    近期日本疫情迅速擴大,日本政府4月7日宣布東京、大阪等主要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要求居民除生活必需外減少外出、企業員工居家辦公、全國遊藝娛樂等消費業停業。疫情也給在日華僑、華人生活帶來了較大影響。全日本中國學生學者友好聯誼會會長楊東瀛表示,疫情發生後,留學生組織在中國大使館教育處指導下,通過微信平臺及時發布疫情提醒和防控知識,廣泛聯繫在日留學生,努力做到信息和服務全覆蓋。邀請醫學領域專家和學者為大家開展網上諮詢服務,傳遞祖國的關懷,並互幫互助、共克時艱。
  • 日本方面,留學生在留資格審查將更加嚴格。
    東京入國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入國管理局對在語言學校學習日語的留學生的在留資格審查將更加嚴格。伴隨著對不法就業行為展開的激烈應對活動,東南亞一部分國家的在留資格通過率一路激減,日本留學的大門一時間竟成了緊閉的狀態。根據法務省的數據,截止到2017年末,日本國內的留學生大約有31萬人,五年前相比增加了10萬多人。這些人中有以就業目的來到日本的,發現後被取消了在留資格。日本政府現在正在為擴大外國人來日就業修改入國管理法案。
  • 日本留學生政策的成果和不足
    1983年,有戰略眼光的中曾根內閣制定了著名的「留學生10萬人計劃」,旨在「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才培養做出貢獻」「加強國際友好關係」和「促進日本企業走向世界、推進投資貿易」。這一計劃的可行性,曾引發爭議。但是,兩年後的「廣場協議」帶來了推進契機。1985年,為緩解當時日益尖銳的日美貿易摩擦,五大發達國家(美、日、西德、英、法)籤署了有歷史意義的「廣場協議」。
  • 日本大學注重來華招生 中國生佔日留學生總數近半
    目前中日關係正處多事之秋,然而不少日本的大學依然希望擴大中國留學生比例,加強與中方高校的交流合作。2016年10月24日,日本上智大學在北京成立了聯絡處。該聯絡處是繼其成立上海聯絡處後的第2個中國聯絡處。為何日本的大學仍注重來華招生?
  • 日本大學注重來華招生 中國學生佔日留學生總數近半
    在日本,不同於很多歐美國家對於留學生學習期間禁止工作的規定,留學生可以勤工儉學,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一周最多可工作28小時。由於中日經濟關係密切,一般赴日留學生的就業狀況也較樂觀。無論是留在日本,還是回到中國日企工作,都有著較強的競爭力。
  • 華人學者陳天璽榮獲日本亞細亞太平洋研究獎
    中新網12月4日電在日華人青年學者陳天璽博士,日前獲得了首屆日本亞細亞太平洋研究獎。  據日本東方時報報導,亞細亞太平洋研究獎,是日本專門授於大學院的日本學生和外國留學生的,與人文社會科學有關的優秀博士論文(論著)的一項大獎。
  • 日本留學生獎學金制度介紹
    >在日本入學後,在日本國內參與應徵(大多數)l 目標級別和大概的團體數(面向學部和大學院的正規課程的獎學金居多)l 確認應徵條件:年齡、出身國地域、在籍的日本學校、指定專業領域(以留學生作為對象的獎學金,再申請的時候要滿足在留資格是留學資格情況居多)l 確認選考考試:以書面審查為主
  • 日本將給貧困外國留學生發錢 申請條件卻引發爭議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getty images)【海外網5月21日|戰疫全時區】日本政府20日表示,將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導致生活貧困的學生每人發放10萬日元,特別貧困的學生將給予不過,外國留學生如要申請,則需成績排在所在學校的前30%,此舉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21日報導,受疫情影響,包括外國留學生在內,日本很多貧困大學生都無法外出打工掙錢,但仍要支付學校夥食費、住宿費、學費等,使得生活陷入窘境。雖然國家和學校都給予了一些緊急支援,但仍有學生悲痛表示「不得不放棄夢想了嗎」「我不想退學」。
  • 「中國學術間諜」威脅論也甚囂塵上 日本也要對中國學生"下手"了
    ,提出了嚴加審查海外留學生和研究者等方針」。報導稱,日本已召集專家制定對策案,要「以防間諜的心態去審核校園裡的科研項目」,同時也會參考美國的做法。✪ iWuDaoKou|《五道口學人》近年,美國屢次以「學術間諜」的汙名抹黑我國海外留學生、科研工作者。而最近日本「中國學術間諜」威脅論也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