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實行了市管縣的體制改革,部分地區將其管轄的縣市劃歸原有的地級市所管轄,還有一部分地區直接改設為地級市。中國區域行政網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地級市的數量共有293個。嚴格意義上來講,除了四大直轄市以外,其餘城市都是地級市,像深圳、廣州、成都、青島等副省級城市其實都是特殊的地級市。
而我們今天聊的中國地級市十強醫院,這些地級市只是普通的地級市,並不是副省級省會、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也不是地級市省會。按照行政級別分,福州、合肥、長沙等省會都是地級市,但這些城市作為省會,軟實力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既然地級市醫院要比較,最好是單獨存粹的普通地級市。
南方某機構就結合醫療水平、資源設施、學術科研等多個指標對我國各大醫院進行了排名,並單獨列了一份地級市醫院的榜單,我們就選取了前十強進行研究。
根據榜單,中國地級市十強醫院分別是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及徐州市中心醫院。地級市十強醫院的水平,基本也是達到了超高的水準,都是各自區域性醫療中心。
地級市十強醫院中,有四個醫院入圍了全國百強醫院。也就是說,這四家地級市醫院在與副省級城市、直轄市等高級別城市的醫療競爭中,強勢入圍了百強。雖然這四家地級市醫院,在全國排名中並不高,但已經是發揮了自身最強的實力。這四個地級市就是蘇州、徐州、溫州和煙臺,這四大地級市的經濟實力也都非常出色。
從省份分布來看,中國地級市十強醫院,江蘇和山東各擁有3家,廣東擁有2家,浙江和湖北各佔到1家。從地區分布來看,地級市十強醫院,有9家位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僅入圍了1家。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總得分864.25分躋身三強,也是讓不少網友意外。其實溫醫大的前身就是浙江第二醫科大學,溫州戶籍人口也是浙江最多的城市。溫州立足浙南地區,戰略意義突出。
地級市醫院排名中,第一和第二都是來自於江蘇。雖然江蘇的副省級城市只有一個南京,但江蘇的地級市發展依然非常全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912.19的高分穩居地級市醫院首位,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緊隨其後。我們認為,從地級市十強醫院的發展來看,徐州是最為全面的。徐州依託蘇北區域中心的地位,在地級市十強中入圍了2家醫院。
山東在中檔地級市的發展中,也是實力明顯。聊城市人民醫院位居中國地級市第5位,也是反映了當地醫療實力的強大。醫院的進步,是一個地區經濟建設的基礎。醫療實力與經濟實力,也都是相互促進的。那麼對於地級市的醫院發展,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