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做一個旅者,穿梭於各個城市,領略各族人民不同的風採,歷經滄桑,嘗盡人間百味,也是一種人生姿態。
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旅安兒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我國的城市,各有各的特點,令人矚目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產業鏈發達的溫州、無錫,在強省會發展模式下扶搖直上的杭州、鄭州,當然還有網紅打卡旅遊地張掖、洛陽,諸多城市勾畫出了我國一幅美好的藍圖,使得城市的發展百花齊放,城市故事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座山東的地級市。
提及山東,作為人口大省,最讓人記憶猶新的當屬青島啤酒和趵突泉,這兩種特色對應的恰恰是山東的招牌城市青島和濟南,青島依靠著強大的工業底蘊和旅遊業的持續上升,依舊是山東公認的「一哥」,而省會濟南憑藉著區位優勢和資源扶持,在吞併萊蕪後實力大增,發展潛力不可限量,當然山東的煙臺、濰坊企業資源豐富,威海、日照環境優美適合宜居,都是山東知名度很高的地級市,而今天我們要著重介紹的則是聊城,這座地級市看似平平無奇,卻有著很多故事要講。
聊城市,作為山東的地級市,位於省內的西部地段,地理位置相對優越,與省會濟南、泰安隔黃河相望,和東部的德州相鄰,其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名勝古蹟數不勝數,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具備「江北水城」的獨特魅力,素來有「中國北方威尼斯」的美譽,轄區面積8715平方千米,人口約609萬,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地級市。
單論經濟實力,其實聊城在省內的表現並不出彩,GDP總量只有2259.82億元(2019年),在地級市中排名倒數第三,甚至落後於城市規模更小的泰安、東營,如果按照增速來看近幾年還會被日照超越,排名繼續下滑,有著「江北水城」的名號的聊城顯得有些「尷尬」。
聊城經濟實力一般的原因,除了省會濟南的虹吸效應,人才外流的因素,聊城的交通也是一大原因,在大力發展高鐵、地鐵的時代,背靠濟南這棵「大樹」,聊城境內的交通並不順暢,和濟南之間並沒有重要的客運鐵路幹線,導致過路車非常的少,同時作為地級市,至今還沒有高鐵地鐵的運行,火車站周邊人潮擁擠,線路繁瑣,許多當地居民出行都需要乘坐客運汽車,多少有些不便利。
雖然高鐵地鐵還在修建,但聊城的房價卻有著相當高的提升,聊城在GDP數據不亮眼的情況下,房價卻高達萬元,在5年的時間內,房價平均從5000左右一平米一躍達到了1萬1平米,超過了經濟實力更強的淄博(8800元左右)、德州(8900元左右),已經和旅遊城市日照差不多了。而在收入這一方面,在山東諸多地級市經濟下調後,聊城的人均GDP直接奔著倒數去了,收入低而房價高,聊城也被人稱為是山東一座「尷尬」的地級市。
當然聊城的未來有著不錯的發展潛力,京九鐵路與邯濟鐵路的「十」字交匯處正是聊城,伴隨著鄭濟高鐵的即將開通,以及多條鐵路的建設規劃(聊泰鐵路、德單高速)和聊城機場項目的推進,聊城的區位優勢將會逐漸顯示出來,再加上省會濟南的經濟輻射,聊城將受益頗多。
一部分網友認為:看房價不能單看眼前,還是要看有無升值空間,鄭濟高鐵一旦開通,加上濟南的扶持,聊城的發展將會再上一個臺階,到時候聊城的房價就不算高了。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論地理位置和旅遊資源,德州、淄博、泰安相對更好,聊城的房價確實是有些過高了。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山東的城市處在百花齊放的狀態,青島和濟南的「雙城模式」促進了山東諸多地區的發展,而聊城的交通一旦成型,配合上自有的優勢產業,勢必會擺脫掉「尷尬」的帽子迎來全方面的進步,你們認為聊城的房價在山東什麼水平,聊城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呢?中國特色城市很多,以後的文章會為大家一一講解。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城市旅遊資訊請關注旅安兒,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留言評論、點讚並分享,感興趣的可以添加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