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100個微信群後,我總結了微信社群賣課的8個套路 - 人人都是...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總結了社群運營的五個步驟——流量起盤->入群沉澱->儀式感召->體驗課設計->群體轉化。

筆者最近一直研究微信群轉化工作,除了自己實踐,也潛伏了100多個微信群,研究了4-5家依靠微信群賣課的在線教育產品,總結了社群運營的五個步驟,形成了如下完整流程:

流量起盤->入群沉澱->儀式感召->體驗課設計->群體轉化

其中,群體轉化有8個套路可以借鑑,接下來就按照這個流程,依次拆解這五個步驟,尤其是最後一步。

一、流量起盤

第一個步驟是獲取流量,俗稱起盤,簡單來說就是從某一渠道獲取種子用戶並進行裂變。

在這一過程中,實際在完成了從陌生到第一次信任的轉變,生流量轉成熟流量。

筆者發現用得較多的流量起盤方式有兩種:

1. 個人號起盤

個人號起盤的方式很簡單,從公眾號、微信群引流到個人號進行裂變,或者直接拉入微信群。

採用個人號起盤時,可以使用兩個動作,一個是提前告知簡要安排,讓用戶第一時間就清楚幹什麼,另一個是發布測試連結,測試用戶水平,然後拉入不同的群,提前分層運營,這樣可以保證後期的轉化精準高效。

案例:企鵝輔導就常用個人號進行起盤,添加好友後依靠個人號裂變工具以誘餌促使裂變,現在則改用微信群的起盤方式。

2. 微信群起盤

微信群起盤是另一種常用方式,從渠道引流到微信群後,提醒群內用戶轉發或者直接邀請好友。

案例1:跟誰學旗下的高途課堂是一個近期勢頭很猛的教學產品,它們最常用的就是微信群起盤,大概玩法是從公眾號和已經結束的微信群直接往活碼群灌量,然後促使轉發,這幫助其實現了流量上的短期增長和循環利用。

案例2:寶寶玩英語也是微信群起盤的長期使用者,它的套路是以免費送398元課的形式,號召群內成員推薦好友報名398元課,推薦人數不同,獎勵不同,並且限定期限制造緊迫感。

案例3:起點學院採用了與高途課堂大致的玩法,稍有不同的是,通過轉發審核的人會被拉入正式群,這其實產生了相對較好的體驗,對後期的留存轉化更有幫助。

二、入群沉澱

流量起盤的下一個環節是入群沉澱,即拉入微信群進行留存,避免因為起盤造成損失,常以群主引導和給資料的方式進行。

在正式拉群之前,一定要進行用戶分群,比如按年級和學科對這些群進行分類,目的是便於定期向群內推送,達到更高效精準的轉化效果。

1. 進群引導

用戶進群後,必須第一時間告知這個群是幹什麼的,有什麼要求,需要做什麼,不然用戶容易沉默,甚至流失。

案例1:寶寶玩英語在拉用戶進群後,會以公告的形式告知課程介紹、學習安排、學習福利、報名方式、學習規則等內容,讓群員們一目了然。

案例2:企鵝輔導在引導上就有著更好的方式,它製作了入學通知書和老師介紹的圖片,裡面標明課名、大綱、時間等,顏色鮮豔,更容易吸引用戶查看。

2. 發資料

用戶進群後,為了能進一步提升留存和轉化率,常以資料的形式給用戶發福利,一般來說,發資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關鍵詞領資料,一種是個人號領資料。

案例:筆者體驗過常青藤爸爸的群運營,它們和其他玩家有一個明顯區別的地方,就是發資料的方式不同,在用戶進群後,其會通知回復不同關鍵詞可以獲得不同的資料、文章、講座和課程,效果很不錯,並且提高運營效率。

個人號領資料另一個最常見的方式,其好處是方便沉澱用戶和直接轉化,而且從群到個人號的引導,只要通知及時,流失是比較低的。

案例:企鵝輔導和高途課堂就對新進群用戶進行資料領取的提醒,以及推送個人名片。

三、儀式感召

經過起盤和沉澱之後,就要就要正式的體驗營銷階段,那就是儀式感召,目的是通過塑造群成員的儀式感,引起重視,創造初期信任,而儀式感召的方式,主要包含如下幾種:

1. 開課儀式

開課儀式的常規流程是這樣的,先提前一天進行倒計時預告,引起群體注意,然後當天正式開啟儀式,一般包括規則介紹、課程介紹、老師介紹、學習安排、行為規則、行為獎勵、上課方式、有效期限等常規內容。

不過,有的開營儀式併入如此套路。

案例1:企鵝輔導,它的開營儀式非常簡單,就是由講課的老師在群內進行講座或班會分享,提前讓老師與群成員建立信任,為接下來的正式課程做準備。

案例2:寶寶玩英語,它沒有開營儀式,但有預熱環節,一般為三天,發布的內容為跟唱音頻和動作指示,為接下來的正課做準備。

開營儀式結束後,為了讓學習氛圍更濃厚,或者進一步激發活躍度,有的設計了「學習宣誓」環節,採用的是接龍的形式。

案例:企鵝輔導最近就採用這種玩法,讓用戶複製提供的文字,並加上名字和年級,發到群內即可,這種利用群體效應的玩法,非常適合微信群的環境。

另外,不止學習宣誓,就連籤到和打卡都可以採用這樣的形式。比如起點學院就讓群成員報上數字次序以及複製提供好的話術發至群內,就算完成籤到和打卡。

案例:寶寶玩英語的預熱環節也是如此,官方提供設計好的話術,群成員複製並加上跟唱編號,發群裡就算完成預熱學習。

需要說明的是,打卡、宣誓、籤到、自我介紹等從眾效應的接龍設計,可以在開課儀式之前發起,以一個小活動名義,給予小福利獎勵,提前製造良好學習氛圍,為轉化助力。

2. 結課儀式

結課儀式和開課儀式的作用基本一致,是為了最後的轉化做鋪墊。

結課儀式的常規環節有:對過去幾天內容的複習總結,稍微有點花樣地會採用接龍的形式;頒髮結課的榮譽證書,供群成員轉發朋友圈炫耀;發布彩蛋和福利,對完成打卡的學員發放獎勵等。

案例:寶寶玩英語的畢業儀式,就用到了複習接龍、榮譽證書、發放彩蛋和福利等形式。

當然,結課儀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還是核心產品的介紹,甚至正式學員的分享,不過這部分屬於轉化的最後一環,會在文末進行說明。

四、教學設計

基於微信群環境設計教學環節,是線上教育產品轉化的核心,主要包含選題和流程設計。

首先是選題,選題往往與要推廣的產品有很大關係,最好直接相關,也就是從原課程選取一部分內容,比如寶玩入門課、起點學院的社群體驗營;再或者選擇符合某一用戶群體痛點的內容,比如針對初二的物理公開課。

至於課程大綱和內容,由主講老師和教研老師把控即可,運營人員重點做好整個流程中,如何對學員進行引導轉化。

其次是流程,上課流程包含三個部分:預習課+課前測->直播->作業+複習+打卡

1. 預習課+課前測

預習課和課前測的目的,是為了讓學員簡單了解課程、老師,以及自己的水平,方便帶著問題和好奇準備正式的學習,產生期待感,也為老師的課程提供引子。

案例1:常青藤爸爸會設計類似預習的晨讀環節;

案例2:企鵝輔導每一次都會在正式課程(包括開營講座)開始前用小程序發布預習課和課前測,並要求打卡,還會發布老師錄製的學科短視頻。

尤其是短視頻,不同學科的視頻內容不同,比如數學老師會用切橙子講圓的知識、演算巧算題,物理老師演示簡單的小實驗等,很有新鮮感。

2, 直播

每天發布課前預習之後,會預告課程內容,並提醒群內成員正式上課,上課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直播和錄播解鎖,接下來重點說這兩種形式下的內容邏輯。

直播是目前非常普遍的形式,體驗好,互動佳,非常利於轉化,容易產生正經上課的感覺,一般直播的營銷邏輯是這樣的:拋出問題-指明痛點-題目舉例-給出方法-用戶證明-推薦課程-引導報名

當然,有的直播不一樣,會結合學科知識進行營銷,給予用戶成就感,流程如下:預習題講解-知識點-多個例題互動-多個例題講解-練習題現場檢測-練習題講解-知識總結-課後作業-課程推薦

除了直播,錄播解鎖也是比較常見的課程形式,多用於繪本、兒歌等語言類教育產品,比如寶寶玩英語和常青藤爸爸。

案例:寶寶玩英語為例,分成八天的課程,每天解鎖一節,除第一天是學前必讀外,後面每一節都分成「磨耳朵-學單詞-學句子」三個部分,每學完一個小環節才能解鎖下一個小環節。

3. 作業+複習+打卡

直播或錄播課程上完後,會留下知識點複習和課後作業,知識點複習一般用導圖卡片、文字整理的形式發給群內成員,而作業的具體形式就有很多,比如引導用戶在小程序做選擇測試題,讓用戶完成動手作業並拍照或錄視頻等。

除了複習和作業,還有打卡環節,用以證明用戶完成了課程的學習,並且生成圖片和話術,便於用戶轉發,有的還設置打卡獎勵,進一步刺激學員分享。比如寶玩就專門設計了打卡小程序,用於打卡話術和圖片生成、打卡截圖審核、打卡天數計算等。

其實在整個上課期間,運營人員每天都會通過@全員、私聊等形式提醒上課、查看回放、提交作業,甚至解答問題,這往往是一套標準化流程,當我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這一部分值得仔細琢磨、細化。

五、群體轉化

經過上一環節之後,就該對群成員進行轉化收割,一般來說,轉化的節奏往往在全部課程結束之後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用戶完成良好體驗之後,讓其自覺報名,但在實際執行時會發現,用戶比我們想的要雞賊一些,這就容易讓轉化率比較低。

目前大多數通過社群做轉化的節奏往往是這樣的:在整個學習活動進行的開頭、中段和結尾推廣課程;對於直播形式,在每次即將結束時進行推廣;在整個活動結束後的較短時間內,一對一、朋友圈進行最後的轟炸。這是一個大概的節奏。

實際上,要真正做到較高概率和效率的轉化,還需用到以下8種方法:

1. 倒計時+曬單

倒計時是群體轉化常用的手段,原理是利用稀缺效應造成緊迫感,促使用戶行動,表現形式為發布倒計時的圖片,或營銷頁面設計動態的倒計時時鐘,另外,與倒計時相結合的就是曬用戶購課時的截圖,這可以進一步增強緊迫感。

案例:寶寶玩英語就常往群內發布設計吸睛且數字放大的圖片,比如其推廣的精品體系課,就放了倒計時3天下架的海報,在下架的最後一天發布倒計時1天的海報,並以整理名單的名義在群內曬其他用戶購課截圖,只要這時群是活躍的,就會有用戶單聊報名。

2. 用戶證明

用戶證明是另一種常規手段,適合於很多場景,比如落地頁的轉化,在微信群的環境中,多表現為邀請學員進行學習課程後的效果分享,或者官方展示學員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習表現等。

案例:筆者曾在寶寶玩英語的群裡看到它們的營銷號在群裡發布很多孩子讀繪本、按照課程指示學習英語的視頻,並且也請過一兩位學員媽媽用文字的形式分享學習寶玩課程的經歷,這無疑能顯然提升可信度,增加轉化概率。

3. 權威效應

權威效應即介紹課程裡的專業要素,常用於開營儀式和閉營儀式的課程推薦環節。

群主會發布一系列文字和圖片告訴群成員,某課程老師很專業,名校畢業,科班出身,如來自牛津大學、杜倫大學等國際一流高校的多方面專家,某課程體系參考xx標準,xx科學方法,分成xx級,x個模塊等等,以此降低用戶決策成本,抬高預期,促成轉化。

4. 有獎問答

結課儀式是轉化的重頭環節,如果能以一場趣味活動形式進行造勢,對於轉化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案例:寶寶玩英語在這方面算是一個高手,其在畢業典禮上經常設計有獎問答環節,群主依序拋出設計好的互動性問題,群成員需要發消息搶答,答得對答得多的可以領獎。

這一環節的核心在於題目設計,一定要與被轉化的課程相關,比如出幾道趣味英語選擇題讓大家搶答,後面話術就可以直接引出英語課程,讓大家在娛樂氛圍中快速決策,主動詢問購買。

5. 限時拼團

筆者觀察了高途課堂、寶寶玩英語、新東方繪本館等社群營銷做得不錯的幾個玩家,它們推廣的課程均採用了拼團的方式。

這是因為,拼團是目前效果明顯、非常適合群體轉化的營銷玩法,尤其和稀缺營銷手段結合在一起,效果會更好,其底層邏輯是組隊購買能最大程度降低決策成本,讓轉化快速見效。

不過,在價格設計上可能需要好好琢磨,不能盲目設計和壓低拼團價格,儘量保證盈利空間。

6. 購課贈禮

當用戶付款下單之後,是否有空間進行更好的營銷設計?

答案是有的,這個方法是購課贈禮。

案例:常青藤爸爸就用到了這一玩法,具體流程是以倒計時、秒殺等限時手段促使用戶下單,然後引導購買者在群內曬付款截圖,同時回復關鍵詞領取轉發海報,用戶憑轉發截圖找群主或填問卷領取贈送福利。

7. 埋點+接龍

埋點指的是在一切與用戶接觸的環節,都植入要轉化課程的連結,比如歡迎話術、通知話術、提醒上課話術、打卡話術等,通過高頻率的展現,吸引用戶下單。

案例:起點學院就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其中讓人稱奇的,是在給學員複製用的打卡話術裡也放入了連結,每個用戶複製話術並發到群裡打卡時,就等於增加一次曝光,當許多用戶發布打卡話術時,就容易形成從眾效應,從而增加轉化。

另一個利用從眾效應的玩法是報名或預約接龍,簡單來說就是群主統計回復「已報名/預約」的用戶,並發布到群裡,每當有人回復,群主就發一次,每次都增加新的名字,或者由已報名/預約的用戶自己複製話術並添加名字發到群裡,其目的就是通過高頻率的曝光讓用戶焦慮,主動付費。

8. 錨點+附贈+閃群+秒殺

最後一套適合群體轉化的營銷玩法組合,即錨點+附贈+閃群+秒殺。

案例:企鵝輔導做群轉化時,曾推廣如下閃購活動:當天限時84元低價售賣原價599元課程;附贈一對一輔導課、名師專題課、包郵禮盒等福利;引導進群,限量20張領取15元優惠券。

分析這個活動可以發現,首先利用了價格錨點(599元就是錨)吸引用戶注意,然後列舉附贈清單增加價值感(一對一、名師、包郵)勾起用戶的下單欲望,最後利用進群秒殺(限量20張)促使用戶行動,整個營銷邏輯清晰流暢,值得學習。

除了群體轉化外,個人號單聊轉化、朋友圈營銷、銷售電話跟蹤,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截殺成交手段。

就個人號轉化而言,初級方式為統一群發話術+海報,中級一點為結合課程節奏+限時策略+製造焦慮進行營銷,高級一點則根據每個好友的上課表現進行分層管理,採取不同轉化手段、不同轉化文案,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轉化,實現效果最大化。

朋友圈營銷也是如此,初級為頻發統一話術+海報,高級為結合課程節奏+製造焦慮+用戶證明進行轉化。

銷售電話跟蹤則稍有不同,需要根據報名留下的信息以及學習情況進行溝通轉化,這可能需要在上課時添加診斷測試和學習報告的功能。

不過,無論以上哪種形式,都需要進行預演、設計、檢驗、迭代,以及團隊協作,這樣才能做到極致。

總結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微信群轉化流程,可以發現有很多細節值得學習、研究、推敲。

其實,這一玩法本質就是將一部分課程單獨拿出來,或者結合核心課程單獨設計內容,然後單獨建群進行轉化,這裡面還有很多可以設計的地方。

比如,在轉化環節設置分銷機制,讓用戶單獨付費給群主,然後獲取分銷連結,利用信息差,從整體上提升轉化效果。

當然,這樣的設計還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舉。總結一下本文的核心內容:

流量起盤:個人號起盤、微信群起盤;入群沉澱:進群引導、發資料;儀式感召:開課儀式、結課儀式教學設計:預習課+課前測->直播->作業+複習+打卡;群體轉化:倒計時、用戶證明、權威效應、有獎問答、拼團、購課贈禮、埋點接龍、秒殺。

#專欄作家#

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在線教育觀察家。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臥底100個微信群後,我總結了微信社群賣課的8個套路 | 人人都是...
    本文總結了社群運營的五個步驟——流量起盤->入群沉澱->儀式感召->體驗課設計->群體轉化。筆者最近一直研究微信群轉化工作,除了自己實踐,也潛伏了100多個微信群,研究了4-5家依靠微信群賣課的在線教育產品,總結了社群運營的五個步驟,形成了如下完整流程:流量起盤->入群沉澱->儀式感召
  • 臥底UR的企業微信群3個月,我發現了它在微信賣貨的秘密
    筆者潛伏在UR的門店社群3個月後,梳理總結出了門店用【企業微信社群】做轉化的8個技巧,以下enjoy:01 用戶引流進群環節門店引流到社群 從微信群遷移到企業微信群以UR的廣州東方寶泰店為例,我是從2月20日加入其門店的微信VIP社群,那時候還只是微信群,並未使用企業微信。
  • 「臥底」寶寶玩英語微信群,原來他們這樣做社群營銷!
    本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寶寶玩英語微信群是如何進行營銷的,以及其社群營銷結構是怎樣的。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寶寶玩英語團隊直接運營的群的數量每月新增 2000 ~ 3000 個,單月用戶超過 20 萬,累計服務用戶超過 150 萬;課程群內除了日常班務運營外,也定期會進行寶寶玩英語學員的課程經驗分享,可以看做是促成復購的途徑。寶玩英語是如何運營,管理微信社群的?帶著這個疑問,我潛入了他們的免費體驗課群,以下是我的總結和感受,供大家參考。
  • 唐昊:如何利用微信群尋找客戶?微信社群應該如何運作?(乾貨)
    大家好,我是唐昊。微信社群隱藏著巨大的商機。無論是哪個行業,都集中在微信群裡。市場營銷的使命是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也不例外。那麼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目標客戶集中在哪裡呢?答案是:大量用戶使用的超級應用。例如,擁有10多億用戶的微信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大量用戶的超級客戶群。
  • 微信群裡「陳果哲學課」?套路!
    原標題:微信群裡「陳果哲學課」?套路!復旦陳果哲學課火了。在微信群也是。抖音上,標註為「陳果哲學課」、顯示為上海浦東、復旦大學的帳號,用陳果的側顏照片做頭像。帳號目前集贊261個,粉絲60個。8個動態,每一個動態,都是同一張壁紙搭配不同的文字。
  • 人人必學的微信群賺錢法【完結】
    靠山圖書館 百度雲網盤下載課程介紹----我買了這個課程,如果你也有需要,歡迎聯繫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更有海量學習資源與你分享!每周更新100多門課程,全網課程都有!有需要的掃描下面二維碼找我。人人必學的微信群賺錢法【完結】-095 30天手繪訓練營,0基礎也能成為手繪大神(完結)-094.唐詩一百首倒背如流【完結】-093.下班後寫作,最有效的個人增值方法-092.
  • 100個群,8個社群轉化套路,月入5000萬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總結的這幾家機構的8個常用轉化套路。這是在社群轉化時最常用的手段,原理也很簡單:利用稀缺效應造成緊迫感,促使用戶行動。社群營銷做得不錯的幾個教育機構,他們在推廣的課程的適合都採用了拼團的方式。拼團的營銷效果非常明顯,同時也非常適合群體轉化的營銷玩法。
  • 微信群 微信群大全 微信群二維碼分享
    今天各地群聊在哪裡能找到   附近的群聊二維碼 、今日最新群二維碼歡迎加入哪裡找本地微信群聊 怎麼加附近的微信群聊微信群二維碼(每天最新更新)服裝交流群就能找到附近的群本地附近的群大全信息(2020年最新群聊)聊天群群聊00後二維碼,聊天群群聊90後,團購群群聊二維碼,團購群群聊名稱,抖音群群聊聊,抖音群群聊二維碼,粉絲群群聊二維碼,粉絲群群聊聊,土豪群群聊二維碼,文章群群聊聊
  • 如何挖掘微信群的8大商機?
    這需要結合第一個商機開發技巧,有了招商會,前前端課,就可以導入後期的收費課,做收費群。或者你有很高流量的渠道,比如公眾號,微博等,可以通過流量變現,開辦個人微課,收取學費。只有你有一技之長,懂得一點點的課程設計,同時有一定的演說能力,再加上文案配合,你已經可以把「微信群」成為一款提錢機了。有些事情,不是誰牛才做,而是誰做誰牛!
  • 15天,0預算,30個500人微信群,如何做一場轉化超千萬的眾籌活動
    如果你是賣衣服的,如何裂變?光衣服的成本,都可能虧的你底褲朝天。為了讓大家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微信裂變的本質,我結合之前做過的眾籌案例,通過還原項目底層的運營邏輯,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個進行裂變活動的方法論。
  • 如何利用大火的微信「拍一拍」,促進社群活躍度,瘋狂成交?
    這兩天微信上線了「拍一拍」的新功能,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微信群都在「拍一拍」。可能還有朋友收到「拍一拍」信號還是一臉懵。這到底是該怎麼玩呢?「拍一拍」功能操作起來很簡單。微信裡幾乎每個群都開始互相「拍一拍」,甚至還有人還為了好玩,特地為此改了名字,配合「拍一拍」提醒,妙趣橫生:僅需一行代碼,這個簡簡單單的小功能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讓微信群炸開了鍋,它給產品、給微信群起到的促活的作用,不容小覷。
  • 微信「群管理員」功能上線,有哪些新的社群玩法?
    8月16日,微信上線「群管理員」新功能,這個功能具有以下權限:設置進群方式及確認群申請;100人群聊可修改群聊名字;發表群公告;移除群成員。經過13-15年的嘗試,這種裂變建群賣貨的套路終於在2016年呈井噴式爆發。這直接導致我們現在一遇上推廣項目就想著做裂變,建大量的微信群。以前微信群的權限只能群主使用,當群一多起來,別說管理,看都看不過來。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群內垃圾內容或負面情緒處理不及時,進而引發破窗效應,群管理似乎岌岌可危。3.
  • 如何7天建立100個寶媽微信群團購 建群技巧分享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人需要重新找工作或者創業,而,我們發現,一幫寶媽反而通過微信群團購,做得有聲有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是怎麼做的!微信群團購其實只要發心對,做起來並不複雜!
  • 他用微信群賣水果,運營5000多個群,在資本寒冬融資數千萬
    這件事讓李文憲產生了興趣,「為什麼進口水果可以賣到這樣的價格?」經過調查,他發現除了運費之外,更多是因為國外的水果形成了品牌標準,這樣就有了議價空間。「後來我們就想,國產水果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機會呢?」李文憲認為,相對體系相對成熟的國外水果品牌,國內水果在品牌和標準化程度上都非常低。但同時,用戶對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
  • 《社群營銷實戰手冊》:為什麼99%的社群只是個「群」?這本書講透了
    5、具體策略:建群(三層)關注微信公眾號是第一層關注,加了運營者個人好友後是第二層關注,再拉到微信群裡面形成第三層關注。✔好處(三層連接):① 公眾號裡面有一次展示的可能;② 在朋友圈裡面,有一次被你看到我的文章的可能;③ 把這篇文章轉發到微信群裡面,又有一次被看到的可能。小結:情感依賴、極為快樂、現實利益是三個重要特徵,社群需要滿足其一。二、社群如何搭建·理論
  • 微信群賣貨的秘密
    今年「3·15」我們聚焦微信群賣貨的秘密,讓你消費得更明白。低價內購是真漏洞還是藉機刷單「您平常在微信上購物嗎?在我的省錢內購群嗎?最近物價上漲,精明消費愈發重要,我邀請您加入內部優惠群,很多是日常價格的2—4折。」日前記者接到一個入群邀請,邀請人表示這是一個電商平臺的內購漏洞群,可以低價領券買到電商平臺的正價產品。
  • 優食管家:如何用 5000 個微信群賣水果、食材?
    (原標題:優食管家:如何用 5000 個微信群賣水果、食材?) 優食管家是一個基於社群銷售食材的 C2B+O2O 直供平臺,這家 2014年7月 創建的公司此前叫做 「水果管家」,顧名思義——只賣水果,而它已經在近期更名,上線土雞、雞蛋等產品,希望包辦用戶廚房裡的精品食材
  • 社群新零售:母嬰實體店+社群應該怎麼玩?母嬰社群前景如何?
     一、確定目標用戶群也就是流量池的選擇,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佔成交的比例80%以上,因為如果你用戶群都選錯了,那再好的產品都賣不出去,我這個朋友她之前做的就是9.9元體驗1次小兒推拿加1次艾灸,可以進寶媽育兒交流微信群,群裡會有每周的寶媽課堂講育兒知識,寶寶的餵養知識。以及寶媽的冬秋季節的預防,甚至還有寶媽的心理輔導課程,這些東西隨便學會了一招,運用在生活中就會有很高的收益!就算帶著試試看的心思,反正就是10塊錢還不夠寶媽買一包尿不溼,而且還有一次小兒推拿和艾灸。
  • 優質社群的七個特徵和五個要素
    很多社群在活動結束以後,都變成一個一個廣告群或者死群。我們要走出一個誤區:「微信群」不等於「社群」。而什麼是真正「社群」呢?如何打造優質社群?來看下文。「社群」這個詞對於網際網路並不新鮮。崛起了一批自媒體,人們圍繞一個個微信公眾號結成粉絲群。而近一兩年,以「微信群」為代表的社群運營方式開始變熱,這是為什麼呢?
  • 微信一新功能,微信群裡也可以直播!?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曉程序速報(ID:xcxsubao),作者:棚子,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2020 年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播帶貨在今年呈現出井噴式火爆發展,幾乎人人都可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