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寺作為日本平安時代之前的首都平城京,保存了大量相當於 中國 唐代中前期乃至隋朝和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遺存;而其中,東大寺便是唐風寺廟中的代表建築。
東大寺是 日本 華嚴宗大本山,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東大寺位於平城京(今 奈良 )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 東大寺,1998年作為古 奈良 的歷史遺蹟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宏偉的南大門。整個建築體量巨大,高聳向上;幾根立柱通天徹地,撐起整座建築,大門的上部空間敞開,近十根巨大的梁枋互相穿插,同時還穿過立柱,組成了建築的骨架,顯示出其與我國南方穿鬥式建築樣式之間的淵源。然而,這麼大規模且複雜的穿鬥式鬥拱,在國內我印象中也是難得一見。
穿越南大門,走在寺廟的中軸線上,除了可以感受建築群昔日的宏偉氣派外,也能同時感受周遭的小鹿帶來的宜人舒適感。
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而在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盧舍那佛,也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型雕像。大佛殿裡有一根底部有洞額柱子,總有一群小朋友排著隊等著鑽過去。據說,順利鑽過去能帶來好運;但萬一鑽不過卡在洞裡就…………該減肥了?
藍天白雲下,怎麼看都是一副絕美的圖畫。
古老的木質走廊。
關於日本東大寺也有一些傳說。
相傳唐朝的時候,高僧鑑真接受日本使團的邀請遠渡東洋,去到日本傳授佛學文化,水路漫長,為了防止寶貴的佛經免受使船上老鼠的啃噬,鑑真和尚便攜帶了一批「唐貓」上船擔任守護經書的重責。
平安抵達日本之後,「唐貓」和經卷一起養在了東大寺的正倉院,日日接受佛法的薰陶。後鑑真和尚傳授的佛法和帶去的佛經為日本佛教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受日本人的尊敬。相傳,日本人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因此守護佛經、日日陪伴鑑真和尚的「唐貓」便慢慢被日本民眾賦予了靈化的形象,他們相信「靈貓」擁有守護、保護的能力,能給人帶來好運,這便是正倉開運貓最早的由來!
長久下來,正倉開運貓也慢慢衍生出了幾種不同的形態,形成了「靈貓天團」,它們分別是主開運的阿福,守運的大胖、招運的小豪和主轉運的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