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8日 18:13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李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2002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
CCTV.com消息(東方之子6月18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李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李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李未
李未,1943年6月8日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2002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對於自己長期從事的計算機教學與科研工作,李校長流露出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特別強調,當前我國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並不亞於西方先進國家,我們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接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要多於外國學生,但和世界著名大學相比,基礎性、前瞻性研究以及創新能力和博士生培養還有較大的差距。這值得高等教育界的充分重視。
對於北航乃至整個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李校長表示充滿了信心。他說,中國的大學一定能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徵途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詳細內容:
這是2006年11月1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一枚名為「北航一號」的火箭。
這枚火箭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14位本科學生共同設計的,也是我國第一枚完全由本科學生獨立設計完成的探空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很多媒體都把這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未:14個大學,從設計開始,材料的選擇,到最終的製造,到最後的發射,一直到神州六號發射場發射了他們這個火箭,上升了12000公尺,這都是好的一些實踐課餘活動,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都非常好。
李未
1943年6月8日出生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1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
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實驗基地。現在,這些大學2年級的同學們正在製造承重飛機。
這座航空實驗基地是2002年創建的,考入航空學院的每一名本科生都要進入基地進行實踐。
李未:對我們來講,以學生為本的本科素質教育,第一要設立的就是學生的目標,那麼培養目標是什麼?我們就是創新型的科技領軍人才。
當學生們在基地完成設計、製作和地面試驗後,還要到外場進行飛行試驗驗證。因此,對於飛機各方面的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
李未:航空和航天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圍,比如說我們的航空上的自動控制系統,航空需要通訊,所以我們這個電子系統航空材料很重要。另外呢,空氣動力學對飛行的性質,在他們所長和將要發展的方面,更加強化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在,很多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在進入實踐基地後,都以四年造出一架飛機為自己的目標,這也和我國多年的大飛機夢想相切合。
為了培養航空高級人才,2006年11月,北航在國內首次創辦了大型飛機培訓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實踐。
李未:這個班我們一共從工業界請了6個專家,一共選了五十幾個學生,那麼這些學生呢和別的學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他們比如說有學航空的,有學發動機的,有學自動控制的,有學計算機的,加入到這個裡頭以後,他們學習的是整個大飛機的一個綜合訓練,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就等於說,就把過去原來的專業的知識認識到它整個在飛機工業裡的這個部分,但是這個部分在整體中的意義、作用這些方面。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完成學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還專門為本科學生配備了導師。
2007年6月7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工程學院舉行了導師聘任大會。此次大會是為所有高等工程學院大2的學生每人聘請一位導師。
李未:敏銳的專業洞察力,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積極的強烈的協作精神,像這些東西都不是在大課或者是通過政治活動能夠建立的,必須要有老師要耳提面命。所以我們才要設立這個導師制,通過導師來單獨給這些學生,根據每一個人的特點來進行,不斷地提高他們在這些方面的素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本科學生導師制,從2002年試行到今,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由於這項制度突破了以往的只有研究生才有導師慣例,所以當初在李未提出時,曾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李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對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所以,大多數的老師是贊成的。當然也有一些老師,現在呢因為我們是個研究型的大學,研究型的大學呢,比如說我們在實驗室裡工作的都是一些專職的研究人員,本科生呢他們就不一定帶。
為了保障制度得以實施,學校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大量徵求教師意見,認真分析導師制的優勢等等。
航空學院楊書記:我們跟老師交流過之後呢,老師覺得從他的總的來說,不會增加他太多的工作量,一個人我們也限定了人數,也不能超過5個,三個左右是最為合適。這樣的話,經過調研,我們覺得找了一個比較好的一種方式,老師這塊呢現在還是願意跟他交流。
現在,在試點的三個學院中,除高等工程學院的大2學生每人配備一位導師之外,其它兩個學院也實現了每3、4名學生就有一位導師,配備導師後,學生就可以進入導師的實驗室,和研究生們一起參與導師的課題。
李未:我們學校17個學院,現在有3個學院已經開始試點,我們想逐步推廣,從一二年級起,就有老師關心他們的成長,除了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學識。這樣呢,實行導師制以後,才能夠更加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
除了擔任北航校長之外,李未還擔任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航計算機學院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現在,擔任大學校長,繁忙的工作讓年過花甲的李未總是事務纏身,然而他卻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李未說,這個習慣讓他心裡格外的踏實。
李未:每天走在校園裡,早上走一圈,晚上走一圈,覺得非常愜意。看到我們學校校園一天一天地變化,整個的本科教育質量、研究生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我就是有一個感覺,覺得生活充實,我盡了我應該做的責任,作為一個老師。
更多精彩欄目推薦:
[焦點訪談]緊急洪災 緊急救援
[焦點訪談]廣東九江大橋被撞坍塌
[焦點訪談]保護民族的DNA
[焦點訪談]河南高考替考案 16人被查處
[焦點訪談]失蹤的基本農田
[焦點訪談]中紀委八項禁止性規定出臺
責編:嚴晉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