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誰,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還是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聽音樂,隨著年齡增長和經歷的變化,形成了聽音樂的偏好或者偏好發生了變化,但研究發現,高智商的人他們喜愛的音樂更偏向於器樂。
聲樂與器樂
在這裡解釋下聲樂與器樂。聲樂,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聲樂是以人的聲帶為主,配合口腔、舌頭、鼻腔作用於氣息,發出的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器樂是相對於聲樂而言,完全使用樂器演奏而不用人聲或者人聲處於附屬地位的音樂。演奏的樂器可以包括所有種類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有的器樂曲也應用部分人聲作為效果,但部分作曲家有時也加入一些人聲。
器樂包括沒有歌詞的所有內容,例如環境音樂,古典音樂,柔和的爵士樂,大型樂隊或一些電影配樂。對器樂情有獨鍾,你是這類人嗎?你身邊是否有這類人呢?
高智商的人他們喜愛的音樂更偏向於器樂
結論來自對成千上萬的人進行的兩項調查,這些人被問及他們的音樂偏好並接受了智商測試。智力測驗的較高分數與偏愛器樂有關,包括環境或冷靜的電子樂,大樂隊爵士樂或古典音樂。發現較高的智力和對器樂的偏愛之間存在某種聯繫。
不論年齡、種族、性別、教育、家庭收入、信仰、目前和過去的婚姻狀況等是否相同,聰明的人比不那麼聰明的人更喜歡大樂隊,古典和易聽的器樂。」Satoshi Kanazawa博士認為,樂器音樂更像是「進化小說」,因此與更高的智商聯繫在一起。
研究具有局限性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智力只能預測器樂的喜好差異。與所有研究一樣,該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偏愛器樂並不能提供有關智力的信號。較高的智商對器樂偏愛的原因與對音樂的認知複雜性無關。就比如,歌劇通常被認為是複雜的,但它並沒有說明人們的智慧,也很難斷定大型音樂比古典音樂在認知上更複雜。
未來的研究可能會著重於弄清複雜性和新穎性之間的關係,以塑造偏好。發聲的複雜性是許多物種所偏愛的,這可能意味著它在進化上是熟悉的。對音樂喜好在人類生活的整個發展階段如何變化以及它們如何與眾多社會和個人變量(例如社會壓力和同伴關係)相互作用進行縱向研究,也將是一件很棒的事。
智力只是與音樂喜好有關的一種結構,還有許多其他特徵,例如個性特徵,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智力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應對新事物和陌生事物的方式,這導致與不那麼聰明的人相比,更聰明的人更傾向於新穎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