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智高為宋廣源蠻首領。其地在今鬱江上遊。由於其地距宋的邕州較遠,故常被交趾侵擾,儂智高曾率當地群眾與交趾進行鬥爭,並在其所據的儻猶州建立大曆國。不久又建南天國
皇祐元年(1049年),野心膨脹的儂智高北攻邕州的橫山寨,公開反宋,但又由於反抗交趾的需要而要求內附,宋廷為避免生事,拒絕了儂智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儂智高在廣州進士黃煒、黃師毖的策謀下,定下了攻拔邕州,進而佔據廣州"以自王"的策略。
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間,儂智高率眾五千,沿江東下,攻邕州橫江寨,殺死了宋之守臣張日新。五月,儂智高攻拔邕州,抓獲了知州陳珙,建號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改元啟歷。儂智高所向披靡,很快就佔領了橫、貴、藤、梧、康、端、龔、封八州,並包圍了廣州。攻封州時殺死了知州曹覲,攻康州時,殺死了知州趙師旦。由於廣州知州魏瓘有備,又加之知英州蘇緘赴援等,儂智高雖圍廣州五六十日,但終於未能攻下。七月,儂智高攻拔昭州,不久又攻拔賓州,嶺外大震
儂智高起事之後,宋廷先是命鈐轄陳曙鎮壓,繼又以餘靖為廣西安撫使,同提刑李樞與陳曙共"經制賊盜事".接著又以楊畋體量安撫廣南,發廣東鈐轄兵,合力鎮壓。不過,楊畋等久不能取勝。在這期間,儂智高曾寫信提出作"邕桂節度使"的要求,宋開始擬接受這一要求,以求邊事平息。梁適則表示反對,說:"若真的這樣做,就等於把嶺表之地獻給了儂智高,非朝廷有矣。"恰在這個時候,樞密副使狄青上表請求前去鎮壓,於是遂以狄青為宣撫使,提舉廣南經制盜賊事。本來,還曾任命入內都知任守忠為狄青之副,但為了號令專一,遂免去了這一副職,一切大權皆由狄青獨攬。
皇祐四年(1052年)十二月,狄青勒兵賓州。廣西鈐轄陳曙為了搶功,乘狄青未到,先率八千步兵與依智高戰被儂智高打敗於崑崙關,殿直袁用逃遁。狄青為嚴軍令,將陳曙、袁用等三十二人一齊處斬。
皇祐五年(1053年)春正月,狄青夜度崑崙關,直取邕州,儂智高敗,其母及弟被俘,儂智高本人逃入大理,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