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為什麼殺李斯 他野心膨脹想得到丞相之位

2020-12-22 武漢熱線網

趙高殺李斯的原因,最根本的只有一個:他想要李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因為秦始皇在世時,胡亥就特別喜歡趙高,胡亥上位後將所有的朝野大事都交給了趙高打理,決斷之權都在趙高手裡,趙高的野心也因此不斷膨脹,雖然他已經掌握實權,但他的地位還不如丞相李斯高,於是他想要除掉李斯,取而代之。

沉重的徭役賦稅和殘酷的色政刑法,使人民苦不堪言;六國的舊貴族們也日夜謀劃著復闢江山。各種複雜的矛盾交織在一起,終於農民領袖陳勝、吳廣首先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揭竿而起;舊貴族的勢力也很活躍,他們紛紛招兵買馬,企圖利用農民力量達到復闢目的,李斯見狀屢次想要覲見胡亥,但胡亥不肯見他。

此時趙高故意陷害李斯,假裝說要替李斯注意皇帝什麼時候有空,但專門挑胡亥玩的開心的時候讓李斯進去,李斯每次進去都會惹胡亥不快,後來胡亥在跟姬妾廝混時被李斯再次打攪,勃然大怒:「李斯這老賊,竟敢拿朕尋開心!我閒著的時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飲正酣之時再三掃我興致。難道是看朕年輕,瞧不起朕嗎?」

趙高趁機火上澆油,說李斯的兄弟謀反,並且還說他參與了沙丘之謀,沒落到多少好處所以懷恨在心,胡亥一氣之下將其打入牢獄,並且還派趙高去審他,趙高心狠手毒,將其打的皮開肉綻。李斯最後承受不住趙高變態的酷刑,只能做了假供。

而且李斯在牢獄中不止一次給胡亥寫信辯白,但他不知道這些信都被趙高給攔截下來了,趙高將信全給撕了,還將自己的親信偽裝成御史、侍中等人去審他,如果李斯說實話就往死裡打,知道李斯說假話為止。

後來胡亥親自來審,李斯不知道,仍然照著假供狀說,胡亥得知後以為李斯真的要謀反,於是將其判了腰斬之刑,還對趙高感恩戴德:「如果不是愛卿,朕幾乎被丞相出賣了!」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計劃,李斯的罪名已經板上釘釘,再也沒有迴轉的餘地,被送上刑臺上的李斯,臨死前看到了大秦要滅亡的氣象,便說:「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鹹陽,麋鹿遊於朝也。」

wapbaike.net/hubei/9507.html

相關焦點

  • 秦王子嬰那麼容易就殺了趙高,秦二世為什麼做不到?
    大秦帝國就如同那個堅固的堡壘,他擁有無敵的鐵騎,大秦銳士之名,令東方六國膽寒!王翦、王賁、蒙恬、李信這些名將令六國殘存勢力不敢妄動。只要大秦不內亂,無論是六國的殘存貴族勢力,還是新生的農民起義軍,都無法在短期內打敗這個大一統王朝!秦國經歷七代明君,好運氣似乎已經用盡了。秦始皇駕崩後,胡亥在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的支持下登基為帝。
  • 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李斯與小人趙高為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殺公子扶蘇及其兄弟姊妹而被嬴姓宗親所恨;殺蒙氏兄弟而得罪了所有朝廷大臣;到頭來李斯也得罪了小人趙高,被其陷害處以腰斬。可謂是人死了還被人唾棄,可悲! 李斯原本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向天下名儒荀卿學習帝王之術,畢業後來到秦國謀職。
  • 扶蘇是李斯的東床快婿,為何還要聽趙高的立胡亥為帝?有何陰謀?
    沙丘宮變在歷史上是一個很讓人痛恨、悲哀的事情,痛恨的是趙高小人弄權,篡改始皇帝遺詔,廢扶蘇,立胡亥為帝;悲哀的是,作為扶蘇老丈人的李斯竟然附逆,讓扶蘇慘死,傲視山東六國十幾年的秦帝國就此走上了下坡路,最後李斯自己還被腰斬於市。為什麼李斯會如此選擇呢?胡亥究竟比扶蘇好在哪裡?
  • 胡亥、李斯、趙高,大秦帝國是怎樣毀在了這三個人手裡的?
    趙高說:「我請問丞相,您自己心裡衡量一下,和蒙恬相比,誰更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與長子扶蘇的關係更好?」 李斯說:「這些我都不如蒙恬。」 趙高說:「著啊。扶蘇繼位之後一定要用蒙恬擔任丞相。您的丞相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那也就意味著您最終也是不能善終退職還鄉養老的了。」
  • 秦始皇駕崩,李斯選擇趙高,幫助胡亥上位
    秦始皇在位期間,整合了六國,手下大將謀士,當真不是不少啊,蒙氏一族都是武將出身,李斯又位居丞相之位,能夠為秦始皇出謀劃策。說到李斯的智慧和格局,就不得不說一下,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幹出了什麼大事。李斯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沒有這麼大的格局觀,他就想著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斯和扶蘇,沒有過多的交際,關係也就沒那麼好。扶蘇上位後,李斯的丞相之位,很定保不住,扶蘇和蒙恬的關係很好,他會藉機把蒙恬扶植成為朝中宰相,這也就代表著李斯將會失去丞相的位置。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這個內廷是與丞相所代表的外廷相對的一個該I概念,我比較傾向於相信趙高是宦官出身,因為後面的一系列行為都表明,趙高與二世的關係,還有他拍馬屁的能力,絕對不是一個正常人能夠做到的事。比如說趙高曾經有一次犯了事兒,蒙毅判了趙高死刑,這要是普通人或許小命早就到這兒了,但趙高絕不是一般人。
  • 秦丞相李斯之所以能成功,得益於「兩鼠論」的啟發,真是這樣嗎?
    秦始皇本來就雄才大略,李斯說話又很合他胃口,便引為知己,委以重任。因提出離間六國的計策有功,遷為長史。緊跟著上奏「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大政方針,再遷為客卿。秦國請其他諸侯國的人來本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客卿,爵為左庶長。秦朝軍功爵位森嚴,左庶長是二十等爵的第十級,之前商鞅曾任此職。
  • 指鹿為馬的趙高,為什麼能夠左右秦二世,他的下場是什麼
    指鹿為馬的趙高,為什麼能夠左右秦二世,他的下場是什麼 文/成長新視點 指鹿為馬,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秦朝時期的宰相趙高,蒙蔽秦二世胡亥,通過欺上瞞下的手段,擾亂了胡亥的心智,控制了他的思維。最終,讓胡亥頭腦混亂,而失去了正常的認知判斷。
  • 秦朝丞相,李斯真的是千古罪人嗎?
    隨著電視劇《大秦賦》的熱播,很多秦朝的歷史人物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討論範圍內,而李斯作為秦朝的丞相,他的所作所為,也讓後世之人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李斯是秦朝的罪人,如果不是李斯秦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
  • 秦國丞相李斯之所以能發跡,真的是從兩隻老鼠身上得到的啟示嗎?
    ,幹點事業,就拜荀卿為師,學習帝王之術,他的同學還有韓非子。 李斯與趙高合謀,扶立昏庸無知的胡亥為秦二世皇帝,也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公元前210年,李斯以丞相之職,與中車令兼璽符令趙高
  • 大秦丞相李斯的遺言是什麼?追逐名利一生,為何到頭卻懷念這件事
    這是李斯在臨刑前,看到自己的兒子也在被殺的行列之中,一時心酸所說的話。簡單來說,就是李斯想要再次和兒子一起,牽著黃狗,一起出上蔡城東門打獵,可惜再也沒機會了。這一遺言很簡單,但是讀起來卻讓人感到有些傷心。人生匆匆數十年,李斯從一個窮光蛋,靠自己的學問,成為了輔佐秦始皇一統六國的大秦丞相。又從一位權傾朝野的丞相,淪落為即將被腰斬的階下之囚。
  • 李斯為秦國一統天下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為何最後被腰斬?
    從多種歷史資料綜合分析,可能有三個主要原因:權力過盛秦始皇為了報答李斯的恩情,不僅提拔李斯為丞相,對其言聽計從,而且還與李斯結為兒女親家,讓他的兒子們都娶公主,而女兒們都嫁給了皇子。對於李斯家族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榮寵,也是人臣所能達到的極限。
  • 李斯是怎樣的人?公心大於私心時,他是秦朝功臣,反之,則是罪臣
    不過,害死韓非這個競爭對手並不影響全局,秦國強大後,大把的人才投奔昔日的蠻夷之國,秦國不缺少人才,搞掉韓非也不耽誤秦國統一天下。但秦始皇駕崩時,李斯因為私心,贊同和勾結胡亥、趙高奪位的行為,就是徹底把秦朝送進了深淵,也為自己晚年的悲慘境遇打開了大門。
  • 趙高為什麼要毀掉秦國?
    在他彌留之際,他召集來自己平時非常信任的趙高,決定把自己的遺囑託付給他。他對趙高說,公子扶蘇,為人非常剛毅正直,有追求知上進,讓他回來主持政的喪事吧,趙高表現的非常悲傷,並且鄭重的應下了這件事情。秦始皇萬萬沒想到趙高會給他玩假公濟私這一套,趙高暗中扣壓下了始皇帝的詔書,並且與李斯商量好,以始皇帝的名義賜死公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
  • 一失足成千古恨,李斯推動秦國統一,結果死於殘忍具五刑
    這篇就是著名的《李斯列傳》。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關於他的這篇《李斯列傳》幾乎設計了整個秦朝的興亡史,可見他在秦朝歷史上有多麼重要。李斯對於秦朝統一大業有著功不可沒的功勞,可與此同時又在助紂為虐,與幫助趙高陰謀作亂,最終因被誣陷而殘忍處死,結局令人唏噓。一直以來,李斯學習的就是「帝王之術」,在學成以後,他對當下的形勢做了一番仔細的分析,這才決定去到了秦國。
  • 李斯被腰斬的時候,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呢?
    李斯是荀子的高足,李斯是大秦左丞相,而荀子的另外兩個高足分別是韓非子和張蒼,除了張蒼意外,其他兩個人都沒有善始善終,韓非子是被李斯害死的,而李斯則是被趙高滅了滿門。而李斯的謀略也是讓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成為這天下的霸主,而李斯也因此被稱為「千古一相」,但是誰能想到這個在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到頭來卻換的個身死家滅的下場,李斯說時候死的非常的悽慘,他曾經自己制定了刑罰,而又自己遭受了自己定下的刑罰而死,死的時候滿朝文武百官都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甚至還有人覺得李斯是該死的,那為什麼這些人對李斯都這麼的冷酷呢?
  • 《大秦賦》中的李斯,因滿腹才華而位及人臣,自私貪婪而腰斬滅族
    李斯晉升為大秦丞相的時候,距離他初入秦國已經過去了三十四年。從楚國小吏到相國舍人,再由郎官做到長史、客卿、廷尉,他見證了秦國掃滅六國的偉業,最後終於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在李斯權勢最盛的時候,他的長子李由受到重用被任命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川郡的郡守。
  • 李斯被「腰斬」時,滿朝文武大臣,為何沒有一人站出來為他求情?
    位極人臣四個字,當是李斯此時權勢的最好註解。但盛極必衰,李斯也沒能逃過這個鐵律。耳熟能詳的沙丘之謀,便是李斯跌落神壇的開端。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李斯頭一次被他以往瞧不起的宦官趙高牽著鼻子走,乃至心甘情願地和趙高、胡亥同流合汙,背棄了始皇帝遺言,賜死了賢明的公子扶蘇以及忠心耿耿的蒙家兄弟。最終,胡亥成了皇帝、李斯也保住了功名富貴,但收穫最大的,還是精明的趙高。
  • 奸佞小人趙高禍國亂政,發動政變殺死秦二世胡亥,被子嬰一劍斃命
    趙高因幼時隨父學習斷獄之法,入宮成為宦者後,得到秦始皇的寵信,成為皇帝貼身侍者。趙高很有心計,英明神武的秦始皇也沒看出他那顆深藏在心裡的復仇種子。還將其任命為中車府令、璽符令,還被委任為其幼子胡亥的老師,為趙高禍國亂政打好了基礎。秦始皇駕崩後,趙高夥同丞相李斯扶持胡亥為皇帝,開啟了權力的巔峰。
  • 滅秦必胡《大秦賦》,秦二世是如何被趙高給忽悠瘸的
    什麼道理嘛,別人見不到皇帝一面也就罷了,我堂堂一個左丞相,要向皇帝匯報工作還得讓太監轉交公文,真是豈有此理!鬱悶歸鬱悶,但李斯對胡亥毫不辦法。歸根到底地說,李斯不過是胡亥的一個高級職業經理,老總要罷朝不上鬼神都攔不住,你李斯又能怎麼樣?於是苦悶之極的李斯只好處到向人發牢騷,他的牢騷馬上被趙高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