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劇《大秦賦》的熱播,很多秦朝的歷史人物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討論範圍內,而李斯作為秦朝的丞相,他的所作所為,也讓後世之人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李斯是秦朝的罪人,如果不是李斯秦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李斯作為一個爭議很大的歷史人物,他的一生都註定不平凡。#李斯#
在秦為官之前的李斯
年輕時的李斯曾在楚國當過一段時間小官,那時候的他鬱郁不得志,滿腔的抱負而無施展之地。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說的是,有一次他在廁所看見老鼠在吃裡面的東西,而老鼠看見有人進來就瘋狂地逃竄而去,但當他來到糧倉後,看見裡面的老鼠在舒適的環境中,安逸的吃著糧食,看見人也會不慌不忙的離開。李斯感慨道:「一個人的成就如何,就如同老鼠一樣,是受自己所處環境決定的」,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學」的由來。
此時的李斯已經認識到,目前的所處的環境和平臺是無法實現他的遠大抱負的。而李斯曾拜荀子為師,在那裡他學會了「帝王之道」,而他用所學之道對當時社會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在戰國七雄的逐國中,最後選擇了秦國。也正是此舉,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李斯的功績
李斯秦國仕途之路的開始之初是在呂不韋的手下為官,而當時呂不韋的滔天權勢也讓李斯有了可以接近嬴政的機會,而秦朝一統天下的壯舉,也是在李斯的提議下開始的。《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也正是此次,開啟了秦朝一統天下的大門。
在對六國的徵戰中,李斯出謀離間各國的君主,大力推動了統一的進度,可以說在合併六國的過程中,李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天下統一後,李斯被秦始皇封為丞相。
在成為丞相之後,李斯的政績也日漸突出。
協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權制度,廢除分封制,把之前的諸侯各國重新劃分為三十六郡,杜絕了分裂的風險,而這項制度也延續使用了近2000年。統一文字為秦篆,李斯的「書同文字」的建議被秦始皇大力贊同,李斯創作的《倉頡篇》也為當時的文字統一起到推動作用。統一貨幣,將原來流通在社會的貨幣廢除,統一以黃金、銅為貨幣材質。並且李斯開創的圓形方孔錢幣更是流傳使用到清代。統一度量衡,將原來所有單位廢除,將長度單位改為寸、尺、丈。重量單位改為銖、兩、斤、鈞、石。體積單位改為合、升、鬥、斛。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度量單位就是當時制定的,所以,這次的改革,意義尤為重大。
李斯的過錯
站在當時社會以及政權的角度,李斯的行為並不一定是錯的,但站在歷史發展的千年後再去看,就會有不一樣的定論。
李斯主張法制,同時也為秦國制定了很多殘酷的刑罰,對當時的犯人無疑是殘酷的,而且禍及幾代的做法也讓很多無辜人喪命。焚書坑儒,《史記·儒林列傳》的說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大量典籍和史料的損壞,讓我們的歷史出現了很多缺失。扶胡亥上位,與趙高密謀串改了秦始皇生前的旨意,扶持胡亥上位,害死了本應繼位的扶蘇和大將軍蒙恬,導致了秦朝的快速滅亡。如果當時繼位的是扶蘇,那麼,秦朝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李斯的結局
胡亥上位後,趙高得勢。趙高肯定不會容忍權勢和自己相當的李斯存在。
於是誣陷李斯謀反,最後,李斯死於自己制定的刑罰之下,割鼻、刺字、斷肢、腰斬,皆試於身,三族之內皆受牽而亡。
其實,相對於趙高,李斯更加能讓人諒解,你覺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