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李斯推動秦國統一,結果死於殘忍具五刑

2020-12-25 清靜一話吧

《史記》是我國一部極為重要的史書,一共記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事件。在這些眾多的歷史記載中,有一篇很有意思。因為它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和史學價值,還描述了十分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這篇就是著名的《李斯列傳》。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關於他的這篇《李斯列傳》幾乎設計了整個秦朝的興亡史,可見他在秦朝歷史上有多麼重要。

李斯對於秦朝統一大業有著功不可沒的功勞,可與此同時又在助紂為虐,與幫助趙高陰謀作亂,最終因被誣陷而殘忍處死,結局令人唏噓。

一直以來,李斯學習的就是「帝王之術」,在學成以後,他對當下的形勢做了一番仔細的分析,這才決定去到了秦國。

當時呂不韋在秦國的地位舉足輕重,李斯得到了呂不韋的器重,這就意味著可以更加靠近秦始皇。

完全被秦始皇器重,是因為李斯獻出的離間計。李斯向秦始皇建議,離間各國君臣,以此來達到吞併的目的。可就在這時,韓國派人到秦國,想要以修建水渠的方式來消耗秦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後來目的暴露,各國也藉此機會紛紛派人來到秦國,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於是秦始皇決定下逐客令。

逐客令中,李斯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當然不甘心就這樣離開。於是給秦始皇寫了一封信,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文章《諫逐客書》。正是這封信,讓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還因此重用的李斯,被封為了廷尉。

沙丘之變爆發,逼太子自盡

此時的李斯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官員,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丞相。在秦始皇病逝後,因為擔心朝堂局勢會有動蕩,於是決定秘不發喪。

除了胡亥和趙高,也就只有幾個宦官知道這件事情。其他被瞞在鼓裡的官員們還是和往常一樣奏事、上呈餐飯。

秦始皇本來想讓兒子扶蘇來主持大局,可是詔書一直在趙高手中,始終沒有送出,因為趙高有著自己的打算。

趙高一直很得胡亥的信任,也因為和蒙恬兄弟直接有過節,於是他開始遊說胡亥,讓他繼位,並且偽造了遺詔,讓扶蘇自殺。

趙高心裡很清楚,如果想要完成這個計劃,那麼肯定要得到丞相李斯的同意。趙高知道李斯是什麼樣的人,於是在會見李斯時,直接搬出了丞相之位。

以趙高的意思,扶蘇重用蒙恬,如果扶蘇登基,那麼丞相之位就會是蒙恬的,李斯只能辭官返鄉。面對權力的誘惑,李斯最終選擇站在趙高這裡,立胡亥為太子,逼扶蘇自盡。

被迫承認謀反,以五種刑罰處死

胡亥登基後,為秦二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殘忍君王逼得百姓起義的秦二世。除了逼死扶蘇,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其他兄弟姐妹也是從不手軟。

先是處死了十二個兄弟,又將六個兄弟和是個姐妹活活碾壓致死,完全沒有當時趙高跟李斯訴說的那般仁慈忠厚。

處理完兄弟手足,秦二世將目標放在了文武大臣身上。在趙高的胡編亂造下,秦二世相信了他的造謠,以為是蒙恬兄弟的遊說。

這才導致他一開始失去了太子之位,所以先後逼得蒙恬兄弟自盡。有了開頭,趙高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連地方官吏都要下毒手。

雖然已經身處高位,有了趙高的支持,可秦二世依舊不滿足,他開始和李斯暢聊未來。

當然,李斯也擔心有一天趙高的地位會高過自己,於是向秦二世進言,採用獨斷專權、酷法治民的治國方針。也是這一次次的進言,讓趙高起了殺心。終於,趙高決定下手除掉李斯。

經過一番計劃,趙高先設計讓秦二世對李斯引起不滿,而後藉機誣陷李斯有異心。隨後李斯反擊,上書揭發趙高的罪行,可此時的秦二世已經不再相信李斯。

在趙高一步步的誣陷下,李斯終於被捕。秦二世二年,李斯被處以「具五刑」。也就是在臉上刺字、割掉鼻子、砍斷左右腳、腰斬和剁成肉醬。而李斯的家人也一同被殺。

結語

在荀子的教導下,李斯的一生都在貫徹和實踐著法家的思想。特別是在收到秦始皇的重用後,他的才能終於得到了發揮,他的遠見也得到了認可,大力推動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這一點來說,李斯是功不可沒。

可是在秦始皇病逝時,李斯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是相信趙高,和他結盟。如果說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那麼李斯因為被趙高誣陷而亡也算是必然的結局。

以趙高的性格和做派,李斯是一時的盟友,一輩子的敵人,所以出掉他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最後死在了如此殘忍的刑罰之下,這樣的結局不免讓人感嘆。

相關焦點

  • 張朝陽對話陳士駿:微博戰略一失足成千古恨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張朝陽最新資訊 > 正文 張朝陽對話陳士駿:微博戰略一失足成千古恨
  • 居然有歷史學家說李斯死於「CIH電腦病毒」
    他發表於《文史知識》的這篇新作,切入的角度就很有意思,不妨一讀。李斯畫像(圖片來自網絡)李斯是被秦朝的權臣趙高讒害, 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 早已成為定論, 怎麼會死於「CIH病毒」呢?再說, 「CIH病毒」是現代社會資訊時代的電腦殺手, 說李斯死於該種病毒不是太荒謬了嗎?
  • 一失足成千古恨
    舉個例子,那時候我們學校附近有個老攤販,天天挑著擔子賣肉丸湯,五分錢一晚,滾燙香甜的大骨湯,上面飄著兩個大大的肉丸,撒點胡椒粉、蔥花,噴香,讓我們有機會「享受」時恨不得連碗一起吞下去!那可是每天吃沒多少油星的鹹菜乾下飯的我們最「奢侈」的「加菜」啊!
  • 歷史上的李斯是怎樣一個人?功在千秋,但統一天下與他沒多少關係
    雖然他身為楚人,但當年廁中鼠和倉中鼠的不同境遇給他留下了極深刻印象,他認為楚王不足以成事,而山東六國(除秦國以外的韓、趙、魏、齊、楚、燕六國都在崤山以東)皆弱,唯秦王有吞併天下的實力和志向。於是李斯向恩師荀子辭別,隻身跑到秦國謀職。 李斯初到秦國正好趕上了秦莊襄王病逝,莊襄王之子嬴政繼承王位。當時嬴政剛滿13歲,還屬於未成年人,所以軍國大事主要由相邦呂不韋主持。
  • 教育評論:「一時失足」不一定釀成「千古恨」
    「一時失足」不一定釀成「千古恨」教育評論:「一時失足」不一定釀成「千古恨」「一時失足」不一定釀成「千古恨」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對於這些學生,教師絕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動輒以「開除」做為懲戒的手段,將他們推向社會。
  • 早安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每天走在路上,時常有機會看見許多一起牽手逛街的小情侶、一起排隊出遊、一起看電影,看他們的年紀,應該跟我不相上下,而身為學生,就像蓋房子一樣,正在為未來鋪路,結交男女朋友,難免為喜歡的人牽腸掛肚、容易因此蒙蔽了雙眼,蒙蔽了雙眼會影響心情起伏,如果我們沒有好好扎穩根基,就算再大的城堡也是風一吹就倒了
  • 誰是秦國最不堪之人,是假太監嫪毐還是真太監趙高?李斯:是我
    司馬遷用這一段不足二百字的小故事,深刻地刻畫了李斯當時的心理活動,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其實就是李斯認為自己之所以混得不怎麼樣,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楚國的平臺不靠譜。於是李斯後來就決定辭去公職,到外面去尋找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來施展自己一腔的抱負。
  • 從文字學角度來說,李斯是否配得上千古一相的稱號?
    網上看到貶低李斯的人不乏其輩,有的人說李斯是小人,有的人說李斯是偽君子,有的則說李斯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有的則認為秦成也李斯敗也李斯,而我則一直認為:儘管李斯有諸多的可恥行為,但是李斯毫無疑問是千古一相。下面我就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文字是檢驗民族或文明存在的試金石,儘管我們揚言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 古代的奴隸五刑、封建五刑、氏族五刑是什麼?這15種酷刑有多殘酷
    氏族五刑:「黥、劓、刵、椓、殺戮」 黥刑又稱墨刑,是指帶有墨汁的針在犯人臉上刺字劓刑在夏商時期普遍流行,夏朝有上千不仁不義桀驁難馴的人被割鼻,秦始皇統一六國把抓到的俘虜處以了劓刑。劓刑割掉的只是露出來的鼻肉,真正用來呼吸的組織在鼻腔裡面,只要鼻孔還在就還能呼吸。 刵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刵,斷耳也」,用尖銳的石頭將耳朵割下,該刑罰還可以用於古代打仗,士兵除掉敵軍,把他們的耳朵割下來就能記功領賞。
  • 《徒手攀巖》如何正確解讀一失足成千古恨?
    100分鐘的電影片長,看完時叄爺腦海裡只有這一句老話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在沒有任何保護的前提下徒手攀登一座陡峭的巖體, 單靠四肢力量讓自己不摔下去,只要是攀登過程裡出了點小錯,腳底稍稍打滑,可能賠上的就是自己的性命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 我國古代奴隸五刑和封建五刑,10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有多殘忍?
    我國古代的奴隸五刑和封建五刑,10種刑罰到底是什麼,有多殘忍?無規矩不成方圓,形容沒有規矩,就不會有規整的方圓。出自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上,一定要有法律法規,不然就成不了社會。
  • 秦朝丞相,李斯真的是千古罪人嗎?
    ,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李斯作為一個爭議很大的歷史人物,他的一生都註定不平凡。李斯的功績李斯秦國仕途之路的開始之初是在呂不韋的手下為官,而當時呂不韋的滔天權勢也讓李斯有了可以接近嬴政的機會,而秦朝一統天下的壯舉,也是在李斯的提議下開始的。《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
  • 李斯是如何將自己的人生與秦國綁定的
    李斯這位楚國的有為青年,出身並不好,但眼光不錯。李斯的時代,秦國一家獨大,列國苟延殘喘,南方的楚國雖疆域最大,幾代國君與前代君主相比,已是相對庸碌之輩。30歲的的李斯,在楚國看不到前途,便隻身來到楚國謀生。此時的秦國,呂不韋以仲父之身,把持朝政。
  • 一失足成千古恨(民間故事)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金雞邑發展成了一個有百十來戶人家的大村落。官府在此建了驛館,人稱雞邑鋪,是上益州、下永昌的必經之地,也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戴枷寺更是遠近聞名,由於裡面供奉的是諸葛亮,靈驗得很,是過往商家的必拜之地。有「拜了戴枷寺,平安到永昌;不拜諸葛廬,到不了益州府」的傳說。
  • 李斯為秦國一統天下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為何最後被腰斬?
    六朝滅亡後,李斯又建議嬴政稱帝,並主張廢封、建郡,焚詩禁書,統一文字、車軌、錢幣、度量衡,北驅匈奴,南擊百越開嶺南,為秦帝國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奇功。但令人費解的是,作為秦帝國的頭號功臣,李斯最終並非善終,而是落得一個被腰斬,三族滅亡的悲慘命運。那李斯到底因何遭受如此殘忍的待遇呢?
  • 《大秦賦》:大結局秦國統一六國算劇透嗎?李斯拍視頻告訴你真相
    《大秦賦》大結局我知道「秦國統一六國」,這不算劇透吧!究其原因,還是出在演員選角上面,張魯一飾演的秦王嬴政被很多人吐槽沒有帝王之氣,而且太懦弱,其實都忽略了一點,他並不掌權,你讓一個傀儡不懦弱,是嫌秦王命太長嗎?
  • 二十年內,李斯帶領秦朝統一天下,內裡學問值得我們沉澱兩千年!
    他,使秦帝國統一的步伐,至少提速二十年;揚棄分封,走向郡縣,勵精圖治,中央集權,在他的點睛之下,淋漓盡致,揮灑如金;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高屋建瓴的智慧,令中國大地開出第一朵文明之花。一、李斯的價值觀,如何看?
  • 李斯《諫逐客書》究竟說了些什麼 讓嬴政回心轉意召回外客
    在秦王政時期,秦國統一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天下才子集聚鹹陽,但隨著秦國從邊陲小國各國派出的間諜細作也越來越多。隨著鄭國渠廢秦的計劃曝光,嬴政聽取宗氏意見下詔驅逐外客。李斯這才寫出了這篇奇文《諫逐客書》。
  • 李斯的故事你知道嗎?思維導圖趣讀歷史人物
    然而,在戰國末年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子為師,與韓非是同學。 當時,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學習的內容大多和「帝王之術」有關。學成之後,看到山東其他國家走下坡路,只有秦國在蒸蒸日上,於是到秦國謀求發展。
  • 李斯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為何最後被腰斬?
    六國既滅,李斯又建議嬴政自稱皇帝,並提倡廢分封、建郡縣,焚詩書、禁私學,統一文字、車軌、錢幣、度量衡,北驅匈奴築長城、南擊百越開嶺南,為秦帝國的創建和鞏固立下奇功。 李斯劇照 但令人費解的是,作為秦帝國的頭號功臣,李斯最後並未善終,而是落得個被腰斬、滅三族的悲慘命運。那麼,李斯究竟因何遭遇如此殘酷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