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 中文翻譯被頻頻吐槽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 中文翻譯被頻頻吐槽

  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自1949年我國譯製了第一部前蘇聯影片《一個普通的戰士》至今,譯製片幕後的工作者們已經默默耕耘了68年。可是近年來,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製幕後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但卻也因為了解不夠,產生了很多誤解。

  近日,由甲骨易譯製主辦的「影視譯製藝術沙龍」舉行,八一電影製片廠翻譯賈秀琰作為上半場主講嘉賓及下半場主持人,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中國公司)創作總監、譯製導演、配音演員張雲明,國際翻譯研究專家、語言學博士伊夫·甘比爾 ,配音演員季冠霖等一起暢談了關於譯製片的那些事兒。張雲明表示,譯製片中文對白版不會消失,巧合的是,在之後舉行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首映式上,為波洛配音的上海電影譯製廠副廠長劉風也呼籲觀眾多多關註譯製版,他認為《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樣有味道的片子很適合欣賞譯製版,「即使喜歡看英文原版的年輕人也能去發現譯製片的美」。

  傳統的翻譯人員並不見得是好的字幕翻譯

  配音譯製片曾經風靡一時,童自榮、喬榛、丁建華等更是影迷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名氣絲毫不比那些在臺前露臉的演員低。可是近年來,隨著國內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譯製片人員的質量下滑等等問題,似乎看原版配中文字幕的電影已成為趨勢,一些家長,甚至在孩子跟不上中文字幕速度的情況下,也願意去看原版電影,使得影院裡孩子不停問,家長不停講,造成了觀影的矛盾。

  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觀眾不習慣看字幕版,因為他們覺得會讓人分神,也會讓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協調,影響觀影感受。也因此,中國電影在美國上映後票房不佳,業內人士曾認為翻譯得不好是一個原因。

  同樣,國際翻譯研究學者、芬蘭圖爾庫大學終身名譽教授伊夫·甘比爾也認為,對一部電影來說,翻譯工作非常重要,「沒有翻譯,就沒有文化交流」。他說各國的影視翻譯者都面臨著時間、內容、受眾接受度的多重考驗,這無疑是一種壓力,除了對內容把握之外,還需要在壓力下快速決策、分析、重組、壓縮。同時,譯者還要和譯製導演、錄音師、字幕員、配音演員及時溝通、合作、協調,才能製作出高質量的文字翻譯。而傳統的翻譯人員也許並不見得是好的字幕翻譯, 這需要很多因素綜合考量。

  迪士尼曾誇《海底總動員》中文版比原版還生動

  譯製片導演張雲明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他塑造了很多經典配音角色,如《西遊記》裡的唐僧、《末代皇帝》「溥儀」、《亂世佳人》「白瑞德」,《佐羅的面具》「佐羅」等等,在擔任華特·迪士尼創作總監後,他更側重於譯製導演工作。

  張雲明坦言,現在很多觀眾更加喜歡看原聲字幕版,甚至有觀眾認為譯製片中文對白版早晚要被淘汰。但是以他做譯製片工作至今已近30年的經驗而言,他認為,譯製片不可能消失,這種再創作的藝術形式會被觀眾認可、得到發展的,只是需要些時間而已。

  張雲明介紹,迪士尼公司在向全球發行電影是非常重視配音的,有40多個國家的語言配音,為了達到高質量的統一,前期會有創作說明、試音,後期錄音、混音的審查等一系列的流程,而這些恰恰是國內配音譯製行業所欠缺的。他認為,只有以更加規範化和高要求的製作標準、以精雕細琢的藝術創作態度對待這項工作,才會創作出觀眾喜愛的譯製片,譯製片才會繁榮。

  張雲明還舉例《瘋狂動物城》等電影中文版的成功,甚至早些年他導演的《海底總動員》的配音,得到了迪士尼電影部門美方負責人的高度評價:「感覺中文版比英文原版配得還要生動、形象。」張雲明堅信中國語言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譯製片更是有著永恆的藝術價值,在他看來,想讓觀眾喜歡配音版譯製片,自身一定要做好。

  「譯製腔」是時代產物

  上海電影譯製廠副廠長劉風曾為《哈利·波特》系列的斯內普教授、《功夫熊貓》阿寶等多部電影獻聲,此次為《東方快車謀殺案》大偵探波洛配音,他認為配音絕對是門藝術。好的配音相當經典,甚至可以增強影片的感染力,達到原版聲音無法達到的效果:「譯製版也承擔著弘揚我們中華語言發展等一系列的義務和使命,希望大家關註譯製片。」

  俞飛鴻為《東方快車謀殺案》米歇爾·菲佛飾演的哈伯德夫人配音,她也表示,配音並不容易,用聲音表演是另外一種方式:「有演員表演在先,你還不能隨意表演,需要貼切她的表演,然後用聲音,用我們的語言幫助她完成塑造這個角色。我覺得真的需要很大的努力。」

  季冠霖說,雖然自己為《甄嬛傳》、《羋月傳》、《神鵰俠侶》等多部影視劇配過音,但她最喜歡的還是為譯製片配音,這是一種情懷,而且譯製片也會給配音演員署名,有時在電影一開場就能看到。《瘋狂動物城》裡的兔子朱迪,《阿凡達》的涅提妮,《飢餓遊戲》的凱尼斯大表姐等等都是季冠霖最具特色的配音角色。

  而說起譯製片,人們往往會想到以前字正腔圓稍顯誇張的譯製腔,這個「譯製腔」也成為不少年輕人不喜歡看配音版的一個原因。對此,影評人周黎明表示,所謂「譯製腔」是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也是由影片題材決定的,現在的配音風格早就有所不同,「『譯製腔』是那個年代處理臺詞的方式,放在那個年代其實是對的」。

  張雲明認為,重要的是要掌握分寸,「如果太過了,人們會覺得怎麼這麼假啊,不像生活中說的話,如果一點兒都沒有,也不行。我們強調要根據原文的方向去表演,腔調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但要有藝術方面的加工。」

  季冠霖認為,譯製片中的人物也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一定要說人話,她特別喜歡接地氣的、生動幽默的臺詞本。最怕的是臺詞拗口,「不像人說的話」,口型和劇本頻率對不上,非常影響配音演員的情緒。一部好電影需要翻譯、譯製導演、配音演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翻譯似臨畫

  何為好的譯製片?影視譯製片的評價標準又是什麼?「影視譯製藝術沙龍」上半場主題即為「翻譯似臨畫」,這句話來自於翻譯家傅雷先生提出的翻譯理論,即「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是神似」。

  賈秀琰以其近兩年翻譯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敦刻爾克》為例,探討了影視翻譯在準確性基礎上怎樣做到「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把對白內涵及潛臺詞恰到好處地進行藝術轉換,讓目的語觀眾獲得源語言觀眾同等的藝術享受。

  賈秀琰認為,最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體會原著。創作者從醞釀、啟筆到完成,人物、性格、情節、主題已渾然成形,而譯者要通過對文字或臺詞的拿捏和控制,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氣氛和情調傳遞給觀眾。電影翻譯的獨特之處在於要受到口型和語言長度的限制,即便是字幕版也絕對不可以超出原對白長度太多。並且隨著觀眾英語水平的提高,若是為了中文對話方便而顛倒對白位置,造成英語臺詞和中文臺詞無法對位,會使得觀眾觀影不適。同時,譯製片具有瞬時性、無注性、聆聽性的特點,翻譯出的臺詞必須使觀眾能在影院的有限臺詞時間內聽懂、看懂。因此,這就需要譯者投入更多智慧,對臺詞字斟句酌。翻譯電影原聲字幕和對白臺本是一項艱苦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猶如為影片點染上明亮有神的眼睛,影片的靈魂、氣質、思想皆由此而生,譯者的尊嚴和價值也正在於此。

  張雲明則提出字幕版和配音版要區別對待,「字幕版本,除了精煉之外,要基本按照外語原意直譯,儘量不要在文字上做文章。配音版則一定要打破這種東西,臺詞要寫得有血有肉,不然演員自己配起來都會覺得沒味道」。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相關焦點

  • 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原標題: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可是近年來,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製幕後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但卻也因為了解不夠,產生了很多誤解。
  • 譯製片頻遭冷落與吐槽 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原標題: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可是近年來,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製幕後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但卻也因為了解不夠,產生了很多誤解。
  • 「翻譯似臨畫」,感受譯製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
    原標題:譯製片中文配音版真的會消失嗎?    本文作者:肖揚可是近年來,譯製片中文配音版越來越被冷落,而對電影的中文翻譯等又頻頻吐槽,影視譯製幕後流程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但卻也因為了解不夠,產生了很多誤解。
  • 進口片中文配音版回暖
    當時北京四環內民營電影院的中文配音版影片就已經寥寥無幾,而號稱生活著一半常住人口的五環外,各類新生代影院裡的譯製片時隔不久也成了稀罕物。如今的北京,常年只放配音版的影院,恐怕就只剩下中國電影博物館和中國電影資料館了。其他一二線城市的情形亦大致如此。  坦率的說,在今天市場的整體格局中,譯製片被邊緣化的窘境仍未得到太大改善,但目前其重獲關注的事實,又恰恰說明事情正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 冰雪奇緣中文配音是誰?為何譯製片中文配音不出名?
    冰雪奇緣中文配音是誰?大家都知道,曾經冰雪奇緣是非常知名的一部動畫電影,這部動畫電影的製作團隊也是相當的厲害,冰雪奇緣的演員也是非常的厲害,冰雪奇緣的非常多的角色也是留下了非常多的經典影像,尤其裡面的音樂原聲也是有著非常高的傳唱度。這個動畫電影改編自白雪皇后。
  • 譯製片的2.0時代:再說「噢!老夥計」你就過時了
    你是否還記得這被調侃為「仿佛喝了假酒」的譯製片腔調。幾十年過去了,這個腔調頻被吐槽,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選擇看原聲版,譯製片慢慢淡出人們視野。曾經,它有過輝煌的時期,產生眾多經典作品,現在卻備受爭議。在電影市場不斷發展的今天,譯製片有哪些變化,它又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 進口片中文配音版回暖 情懷使然OR經典傳承? – Mtime時光網
    從去年5月劉純燕代言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票房大賣,到今年年初為《功夫熊貓3》度嘴訂製的全明星國配陣容引發熱議,再到春季檔沿襲70、80後童年經典翻譯風格的上譯配音版《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的集體追看,無論是譯製導演、配音演員,還是媒體及觀眾,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國語配音的升溫熱度。
  • 進口大片翻譯屢遭吐槽 或因需為配音服務
    不過近年,受關注的除了引進片內容本身外,還有字幕翻譯。近日,迪士尼電影《復仇者聯盟2》上映後,翻譯再遭吐槽,引來翻譯劉大勇親寫回應,將翻譯時片方提供的原版臺本進行對比,並發到網上「叫板」網友。  其實,引進機構翻譯的專業性一直是有保證的,不乏如《魂斷藍橋》《葉塞尼亞》《鐵達尼號》這樣堪稱「信達雅」的經典譯製片。
  • 《鬼滅之刃》中文配音40秒勸退,網友稱尷尬的獵奇,山新發聲
    因為追番了日版的《鬼滅之刃》,所以中文版配音每周更新的時候都會推送一波,因為早就看完了原版,而且一向對國外動畫的中文配音不太感興趣,所以一直都沒有去關注。近日抱著好奇的態度去感受了一波,在彈幕區看到了很多小夥伴都是抱著好奇的態度來看中文版配音的,更有甚者用了「尷尬的獵奇」來形容這種感受,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很多日漫想要在國內以中文版的形式被認可還是比較難的。
  • 揭秘院線片譯製流程 專業翻譯公司進軍影視劇翻譯
    隨著越來越多的引進片走上國內大銀幕,觀眾對譯製片的口味也在變化,對外文原音中文字幕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影視翻譯機構發現,專業翻譯公司等開始進入影視劇翻譯界,翻譯的流程、風格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影視譯製60餘年 「老夥計」有了新夥伴兒 自1949年我國譯製了蘇聯影片《一個普通的戰士》至今,電影譯製已經有60餘年了。
  • 《信條》也有國配版,原來譯製片可以這樣打開
    二刷可以考慮國配版!不少觀眾在微博表示,二刷希望選擇國語配音版本,由「沒有看字幕的煩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劇情和解謎上。」《信條》國語配音版由長春電影譯製廠譯配,由王曉巍擔任導演,趙鑫、孟令軍、楊鳴分別為主人公、尼爾和凱薩琳配音。
  • 認字的人幹嘛還要去看中文配音電影
    然而,如果你有機會與老一輩人一同去看電影,你會發現他們並不習慣電影字幕,甚至還很喜歡那類獨特的配音。如果再倒退30年,那時的大銀幕,譯製片可謂是絕對明星的存在,我是說,看在上帝的份上,那時的配音譯製片可一點都不LOW。
  • 揭秘《復聯2》中文翻譯:10天譯全片薪酬2000
    在這場風波裡,所有矛頭都對準了該片翻譯劉大勇,甚至連此前因《環太平洋》和《銀河護衛隊》被捲入翻譯風波的賈秀琰也躺槍。   昨日,《法制晚報》記者找到該片翻譯項目負責人——八一廠譯製片負責人王進喜,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譯製片時間緊、流程任務重、薪酬超低……《復聯2》出現翻譯問題,「讓劉大勇一個人背負罵名,實在太委屈他了。」
  • 韓劇《繼承者們》中文配音遭吐槽 觀眾:太失望了
    不過,由於此次播出的是經過中文配音的版本,因此在網絡也遭到了不少粉絲的吐槽。對此,劇方首次給出正面回應,稱給李敏鎬、樸信惠配音的都是臺灣專業配音演員,質量過硬有保證。    「中文版」被吐槽不好聽    回應:為了配合嘴型做了微調    「求不配音,原來看劇的感覺都沒了!開心、生氣只聽得出聲音高低,完全沒有代入感,經常跳戲!
  • 配音導演談翻譯腔:為什麼有些配音聽起來很怪?
    2、3A遊戲近幾年3A大作越來越多,遊戲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以後的趨勢就是3A廠商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為滿足中國玩家需求也會在很多遊戲中加入中文配音。主流的3A大作主要是劇情向的遊戲(GTA5、《巫師3》、《刺客信條》系列等),很多配音導演會把3A遊戲簡單的理解為譯製電影的遊戲版本,所以在配音風格上比較傾向於譯製片,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遊戲跟電影的區別,在配音風格上多少也在借鑑譯製片的配音風格過來,加上廠商找的很多配音導演都是譯製片時代走過來的導演,很多成熟的配音演員也是那個時代過來的,還沒能理解新時代的遊戲配音該用什麼風格
  • 搜狐文化獨家梳理中國電影譯製片66年
    二、《葡萄熟了的時候》  從1950年開始,新中國的譯製片生產就像成熟了的葡萄一樣,進入了收穫的黃金時代。那時主要是中文配音版譯製片,也有少量的中文字幕譯製片。  進入本世紀,尤其2010年後,突然間,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的配音譯製片觀眾越來越不愛看,一、二線城市的電影院線已經基本不排配音版的譯製片。媒體、網絡上批評聲多於讚許聲。配音譯製片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究竟是為什麼?到底怎麼了?
  • 外語片翻譯頻被吐槽:民間高手難進 機構壟斷
    低級翻譯錯誤 網友集體吐槽   在《速度與激情7》創造了票房的歷史新高后,原本人們對《復仇者聯盟2》的票房寄予厚望,沒想到影片翻譯成了軟肋,讓觀眾吐槽不斷。   片中一堆低級的翻譯錯誤,引發網友集體大吐槽,名為「我叫三顆牙」的網友更是發微博喊話此片翻譯:「八一電影製片廠劉大勇,你四級過了沒?」還有網友調侃,「復聯2」字幕還不如網絡軟體翻譯出來的好,片中很多對話的臺詞本來風趣幽默,全被糟糕的中文字幕破壞了,變成了一杯寡淡無味的白開水。
  • 你覺得《生化危機2:重製版》的中文配音怎麼樣?
    所幸在這段時光裡我們還有著各大民間漢化組的陪伴,可以說國內一代玩家的遊戲生涯裡,漢化一定是一段抹不掉的記憶,而自從2013年遊戲機禁令解禁後,主機平臺與各個正版數字遊戲銷售平臺在國內逐漸普及,除開某些二十國語言無中文的頑固廠商,絕大部分的廠商對於中文本地化這件事情也開始看重起來,越來越多的作品開始自帶官方中文,但是中文配音卻依舊稀缺,我依稀記得我們曾經出品過一個
  • 譯製片可不是「老夥計」,《簡愛》《茜茜公主》等早期劇本檔案首次...
    上譯廠配音演員、譯製導演曹雷指著這些修改痕跡告訴記者,一部經典最基本的就是劇本,電影送過來,從翻譯成劇本到最後配音,中間最起碼要改好幾稿。尤其翻譯完後的初對,根據翻譯好的臺詞和原片對口型,達到口型和意思同步。「這項工作中有一個特殊的角色口型員,需要數出影片中外國演員講的每句話口型能裝多少中國字,翻譯人員據此調整每句話字數,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
  • 英雄滿編翻譯奇缺
    譯事三難:信、達、雅,這是嚴復所提出最為著名的翻譯原則和標準,用在電影翻譯上大概也是通用的。    然而,近幾年來引進片的「中文翻譯」頻頻遭到吐槽,最近又有《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以下簡稱「復聯2」)的翻譯被粉絲指「爛出了新境界」,連美國隊長的靈魂格言都能被翻譯成截然相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