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世界裡面,一個最基礎的定律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無法強求。
在確定懷孕之後,我才算正式加入了「寶媽」這個大圈子。可是自從加入寶媽圈之後,我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才發現原來世界上竟然存在這麼多才藝出眾的全能女性。
有女孩會各式各樣的烘焙技能,會做出非常精美的小蛋糕;還有的會手工,三兩下就能剪出超好看的紙片花、隨便下手捏的粘土、燒出來的陶器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件件的工藝品;當然,必備技能就是燒得一手好菜,味道絲毫不亞於《舌尖上的中國》;她們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去觀看自己的孩子做早操,完全跟我不一樣,我每天都是匆匆忙忙把寶寶送到學校門口,在臉蛋上吻一下,說一聲「寶貝乖,要聽老師的話,下班媽媽就來接你哈」,之後便快步轉身趕著去上班。她們看起來非常從容而優雅,永遠都妝容精緻得體地站在校門口,迎接自己的寶貝撲到懷裡的那一刻。
我自己特別害怕的是周圍人用著饒有深意的眼神說:「**媽媽平時工作很忙的」,言外之意卻是我沒有盡到一點母親陪伴孩子的責任,沒有抽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自己的子女。所以,當我家寶貝問我:「媽媽,媽媽,我們班**同學的媽媽會做小蛋糕,你也會嗎?」
我瞬間很緊張,我不會做蛋糕,但是我怕說出來之後她會失望,我會擔心她因為失望降低對我的信任和依賴。
我立馬拿出手機準備網購一堆烘焙書籍,但在跳轉界面,準備輸入付款密碼的手指開始猶豫:為什麼我要去學這些?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覺得驕傲麼?她以後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技能,不論是手工、音樂、舞蹈、寫作還是繪畫……我都不可能每一種都做到完美,每一次都能滿足她的期待,要讓她從現在開始就要漸漸學會接受我不是一個全能超人媽媽。
父母,本身就會陪伴孩子人生中的一段路程。最重要的是長久的親情,我們不需要去勉強自己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來維繫她對我的愛。當然,媽媽更不需要在孩子面前隱藏起自己的弱點,放大自己的優勢去獲取她的崇拜和仰視。在這段長久的陪伴關係中,我們互相都應該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最自然最舒適的相處模式,表現最真實坦然的自己。
於是,我把她抱在懷裡指著大學時期做的手帳本以及曾經出版的幾本書:「媽媽不會做小蛋糕,但是會講小故事,我們每天講一個新故事聽好不好?」我每個周末都會帶她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美術課,做不同主題的小活動,她教我唱在學校裡新學習的兒歌。
漸漸地,她沒再提小蛋糕,我也沒有勉強自己做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任務。我們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最舒服的相處模式。當再聽到「**媽媽很忙的」這句話時,也會坦然的接受,並且微笑著回答「確實工作有點忙,但我一定盡力多抽時間陪寶寶。」
在「媽媽」這個領域,完全不需要拿自己的不擅長和別人的優勢去做對比,更不需要刻意去討好誰。作為一個新手媽媽,也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引導寶寶接受大人的不完美,媽媽也不用再擔心會失去寶寶的崇拜和依賴。
其實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如果你有「我該不該變成他喜歡的樣子」這種顧慮的話,那相信你已經在心底裡有了自己的答案。生活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所有不舒服不適合的姿勢都不會堅持太久,就像依靠遷就和偽裝來獲取的感情,都跑不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