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公開課|麼梓鑫:誰不是一邊喪一邊燃

2021-02-21 南農園藝

大二的我,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這時的我雖然在社團和學生會還有職位和工作,但是相比於大一,任務減輕了很多。但是學習任務卻只增不減。由於大一的基礎沒有打好,所以到了大二我在學習生物化學的時候格外吃力。大一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使我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課下又不能自主理解課本的內容。而此時的我,還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謂「刻苦學習」,不過是上課不怎麼聽講,下課自己死記硬背。學起來十分痛苦。

後來我迷戀上了追星,不得不說,偶像成為了我當時在黑暗裡摸爬滾打唯一的寬慰。事實證明,偶像的力量是強大的,追星對我來說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解壓和提升自己的方式,因為追星,我自學了日語,自學了視頻剪輯,還在b站上發表了自己的作品。同時在我心情不好或者學到壓抑的時候,我所愛的他們總會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逐漸,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純粹:學習、工作、追星。我在這三者之間循環,慢慢找到了一個較為平衡的點。至此,學習對我來講才變得沒有那麼痛苦和折磨人。

在第三學期時,我的種種努力都得到了回報。首先我在學期初由於大一的優異表現獲得了優秀學生幹部的稱號。其次,在第三學期結束時,我的GPA已經超過了3,我深知我這個成績完全是很普通的,但是由2到3這個過程,更加堅定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也讓我明白,一時的失敗算不了什麼,「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一切都還有機會。

第四學期,專業課明顯多了起來,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對於並不擅長理科的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僅如此,我還很幸運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充分利用電腦及記憶音樂進行背誦。因此這學期期末的成績在我看來是十分理想的。儘管很理想,但我也覺得那是我自己的進步,和別人相比,成績依舊不值一提。尤其是獎學金,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一個GPA2.35的人,不把「欠下的債」越滾越多就已經很欣慰了,獎學金那種「好學生」才能得到的東西,怎麼可能會輪得到我呢?然而,對於獎學金毫無欲望的我,竟然拿到了三好學生二等獎學金,並再一次拿到了優秀學生幹部的榮譽。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也給了我很大動力一點點的朝著自己的夢想靠近。

曾經還是新生的我,以為大三就已經半隻腳進入社會,大三很遙遠。但是眨眼之間,時光如白駒過隙。大三的生活相較於前兩年枯燥了很多,同時也要思考很多很現實的問題:我的出路在哪裡?

考研、出國、找工作……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顧慮,很難辨別哪個才是最好的,我也一樣,迷茫中看到很多同學都選擇了考研,也就默認自己要考研了,可是,考哪個學校?還考園藝專業嗎?種種問題漸漸浮現,拖延的我沒有及時判斷,而是選擇逃避,「以後再想吧」,我跟自己說。

當時,另一件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就是六級。儘管我高中的時候英語是優勢科目,但自從大一上學期考過四級之後,我的六級考了三次都沒過,我想要在大三暑假參加學院去日本千葉的訪學項目,而這個項目有一個要求是六級要通過。所以大三上學期是我唯一的機會了,我格外努力,報了輔導班,還每天背單詞、做真題。我想:「曾經掛過科的我都能拿獎學金,一個六級還能難住我嗎?」終於,事實證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這股勁下,我六級得到了562分。剛剛查到成績的我簡直不敢相信。六級的成績給我帶來喜悅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榮譽,我不僅參加了千葉大學的訪學項目,還在綜測中加了分數,還獲得了單科獎學金。

日本千葉大學

後來,在與父母商量之後,我決定要出國讀研,去瓦赫寧根大學深造園藝專業。這對我來說無疑是目前為止我做過最大的決定,同時我也下了很大決心,由於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我也一直都在受學校的資助,才沒有給家裡很大的負擔,聽到家裡就算借錢、砸鍋賣鐵也要讓我實現學習園藝的夢想的時候,我很感動,也有一些愧疚。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向父母索取,而他們也是一直無條件的支持我的每個決定,而我並沒有非常優秀,這無疑讓他們失望了,儘管如此,這次他們還是信任我支持我。這時一個小小的種子在我心裡開始萌芽:也許,我努努力,可以拿到更大的獎學金?比如……國勵?

我知道這是很艱難也很有挑戰性的一件事,畢竟我是一個曾經掛過科,還是掛了兩科的人,能夠拿三好學生二等獎學金已經是很難得了,我卻還想拿國家勵志獎學金,那不是痴人說夢?但是,不試試又怎麼能知道呢?

大概人總是要逼自己一把才能知道自己能有多刻苦吧。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冬天,每天複習到凌晨兩點的自己走在玉蘭路時,只有一個聲音在我耳邊迴響:「我要拿國家勵志獎學金!」;那個冬天,南京下了很罕見的大雪,當我穿梭在片片雪花中時,我在想:「它們就是我努力過的證明。」我清晰的記得,考完最後一科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平靜,沒有考完後的如釋重負,也沒有沒出成績的不安。我很平靜:盡人事,聽天命,我奮鬥過了,我不後悔。最後,我那一個學期的GPA是4.02,在班裡排第四。

大三最後一個學期,我為了給大四騰出更多時間,選了很多選修課,同時我還要準備雅思,課業壓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此時的我已經不再懼怕任何挑戰了,甚至我有些愛上了挑戰。我知道,只有挑戰才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只有逆境才能讓一個人更加強大。沒有任何社團和學生會的事務,我可以更加專注的學習。

同時,我們的SRT也接近尾聲,整個的SRT實驗,結果其實並不算成功,但是我們做SRT的目的卻達到了。SRT畢竟只是科研工作的初體驗,作為一個實驗小白,我在SRT裡的確學到了很多平時上課老師不會教的東西,也讓我對於整個專業領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讓我更加了解園藝專業在實踐生產中的操作以及整個國際局勢的就是暑假在日本的那些日子了。那些日子裡不僅我的專業素養有了很大提升,而且我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都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再拘泥於綜藝節目和新聞的認識。我欣賞他們的細心嚴謹,也擔心他們過於壓抑的工作環境;我喜歡秋葉原的多元和繁華,也沉浸在明治神宮的靜謐和鳥語花香。這段歷程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我人生中最珍貴最難忘的回憶之一。

大四開學後,很快就有綜測評分了。直到綜測排名出來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好像……可以拿國家勵志獎學金了?說實話,我之前從未真的想過那會是什麼感覺。然而真正拿到時,我卻沒有太大感覺——因為那段奮鬥的時光已經結束,結果無論好壞,都不重要。

 

現在的我,依舊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著,不僅僅是出國,我每一天的夢想都是想要變成更優秀更克己的人。儘管大學這段旅程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是人生的結尾,即使結束也不能說明什麼。但是,我在大學的這些經歷,不論是歡樂還是遺憾還是難過,都是我人生寶貴的財富。三年半的時間,我經歷起起落落,喪失鬥志過,重燃希望過。但仔細想來,誰又不是呢?人生就是這樣,大多數人都在挫折和順利中徘徊,一時的失意說明不了什麼,一時的鬥志也不能成就什麼。唯有兩者的起伏交替,才能真實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卻堅定存在。誰不是一邊喪一邊燃,但無論如何,第二天太陽還是會升起來。

相關焦點

  • 成年人,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一邊崩潰一邊自愈。一會能想通,一會又想不通。不管是否只是路過,我都會在終點等你。成年人的喪,到最後總要靠自己治癒。成年人的世界裡,誰不是深夜一個人崩潰到痛哭,白天又鬥志昂揚,笑容燦爛。總是想對誰訴說著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最後連說都懶得說了。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突然有個人想闖進自己的生活,就會滿身是刺的防備著。
  • ...極的韓劇《我的大叔》:誰不是一邊頂著千百種喪,一邊躲在角落裡...
    但如果非要要用一個字形容這部片子就是喪,什麼都喪。看不到頭的未來,蜷縮在辦公室邊角的四方格;家庭喪,不信任的夫妻生活;生活喪,念了那麼多年書,還是被離職、被退休,片中呈現的韓國中下層社會充滿了挫敗與無奈,但在喪中你又能感受到那真心實意的溫暖。
  • 當媽後,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治癒
    當媽後,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治癒生孩子是件特別糟糕的事,當了媽以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委屈,委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什麼身材走樣, 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有時候就在想原來的自己已經S了,試問,哪個媽媽不是左手撐著全勤的工作,右手抗起正在輔導功課的娃。一邊崩潰,一邊治癒,因為,我們都知道熬過去,就是美好。
  • 誰不是一邊沮喪崩潰,一邊努力堅持?
    九點半,好不容易忙完手頭所有的事情,以為終於可以喘口氣,結果孩子突如其來一陣咳嗽,就把剛吃完的藥吐得滿床都是。認命地開始清理衛生,又因為過於著急,手指不小心割到玻璃碎渣,流了很多血。十點鐘,孩子睡下,世界終於安靜下來。我關掉檯燈,丟開抹布,癱坐在地板上,看著眼前流著血的手指,忽然就陷入了無法言喻的沮喪中。
  • 踏著荊棘,誰不是一邊掙扎,一邊偉大?
    在痛苦中還能堅持學習並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魏祥完成了「心勝」,而她的母親則是用行動履行了母愛的承諾,扛起了魏祥成長的天空,母子「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質,「活成了讓我們都尊重和崇拜的樣子」。世上縱有千萬條道路,對魏祥和她的母親來說,唯獨沒有退路,所以在他們眼裡和心中,痛苦從來都不是只有一面,希望也必在其中,再苦,也必然昂首挺胸,一往無前。
  • 汐文七丨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成長,誰不是一面流淚一面努力奮鬥
    #勵志語錄#看不到的傷痕最痛苦,流不出的淚水最辛酸,默默隱藏的委屈才叫委屈,笑著笑著哭了的才叫心疼而成長的代價,是一份美麗的痛,總要陪伴我們一起去成長,抬起頭,看著刺眼的光芒,好像一切又開始了看著你的臉頰,帶著風的路,誰能知道你膝蓋上的淤青
  • 誰不是一邊追求光和熱,一邊被現實按在塵埃裡
    是啊,沒有誰生來就是成功的。只有忍得住冷嘲熱諷、無奈與尷尬,妥協與苟且,才能堅持走到最後,才能讓光照進生命的縫隙,成為更好的自己。誰又能想到,他們當初做這行可沒少遇到麻煩。他們剛剛花了半年的時間穩定了生源,房東卻臨時要收回房子。兩口子用了足足3天的時間,把最重要的東西打包分裝,僱了輛大卡車把東西先放回了娘家。然後馬不停蹄地找房子。不論白天晚上,只要有合適的房源掛出來了,他們就趕緊過去看房。
  • 《兩隻老虎》:誰不是一邊遺憾,一邊成長的大人?
    《兩隻老虎》的兒歌人人都會唱,《兩隻老虎》的電影卻不是人人都能看懂。打著領跑賀歲檔的旗號,一看喬杉+葛優+範偉的陣容,以為是一部荒誕喜劇,後來才發現,《兩隻老虎》並不是什麼喜劇,相反戳中心窩的感人瞬間太多,很多人都說這個電影太好哭了。
  • 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呢!想明白了,你就不會那麼累了
    一邊哭一邊跑向橋邊。警察上前攔住,小夥坐在地上崩潰抱頭痛哭,說自己壓力真的很大,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只是想哭一下,發洩一下。一邊是老闆同時等著加班,趕業績一邊是無限的生活瑣事纏身,每天被生活裹挾著前進,分身乏術,疲憊不堪。
  • 為人父母,誰不是一邊付出,一邊遭嫌棄?
    父母一邊付出一邊遭嫌棄的主要原因是:兩代人持家、帶孩子的觀念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也不同,很容易引發爭執。但所有的觀念又都沒有對錯,認同的人覺得是對的,否認的人覺得是錯的,就看各自的認知了。不是你生了孩子就算是父母,子女也要多學習、多注重和孩子親子溝通,這才是對孩子負責任的做法。4. 啟發孩子有孝心年輕的父母要啟發孩子有孝心,懂得照顧老人,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把關心和被關心顛倒一下,關係就會變化。一旦孩子找到了一個ta關心的對象,ta的責任意識就會增強。5.
  • 一邊實習一邊參加秋招,很難麼?
    最近準備開學的大四同學都身兼數職前幾天有同學在群裡講他的操作「想一邊考公一邊參加秋招一邊考雅思>再一邊實習」「想一邊考研一邊考公一邊秋招」基本上就是考研一邊準備考研,一邊參加秋招,是很多考研黨準備做的事兒,當然還有準備找工作的同學,一邊實習一邊參加秋招的。覺得自己留了一手,覺得要麼能考上研究生要麼轉正要麼秋招拿offer。但是現實和理想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好事哪能讓你一個人都佔了?
  • 誰不是一邊說著別人人心不古的話,一邊自己卻做著用人朝前不用人朝...
    一邊一邊這個套式最近用的比較多,我發現這個套式還的確好用。有的人一邊辛苦的勞作一邊收入卻少的可憐有的人一邊人前無限風光一邊背後又無限哀愁有的人一邊在外面溫順的像只綿羊一邊在家裡兇猛的像頭獅子有的人一邊在講臺上批判吃喝嫖賭一邊又明目張胆的包養小三
  • 誰不是一邊夢想財務自由,一邊活在枷鎖之中啊
    原創文/七稜鏡鏡子物語:財富,既不是自由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以前一個朋友,每次工作太累,不順心,或又受了老闆的虐,就跟我抱怨一通,然後總會加上一句:「我這麼忍,還不是沒錢,為了生存嗎?等我有錢了,我才不受這份氣呢。」為了能實現「有錢」的目標,這個朋友一年跳了幾次槽,有一次還差點要去做傳銷,被家人和朋友生拉硬拽才阻止了。
  • 怎樣才能對悲傷的事情一邊笑一邊忘記?上帝回答:把自己弄得瘋掉
    若是夢想不可擁有,沉迷註定錯過,我又失去了什麼?我不敢知道。我僅知道,我在成長,但很迷茫。一天天的成長,是一天天走向毀滅?我不知道。總覺得,再多的言語也無法企及自己思緒裡的荒蕪,再多的表情也見證不了自己內心的蒼涼。你希望有人懂,不要很多。你希望有人陪,不要很多。你希望有人談,不要很多。你希望不多餘,只要一句話:在我的世界裡,你是最獨特的。
  • 一邊愛情,一邊麵包,該怎麼辦呀?
    一邊愛情,一邊麵包,該怎麼辦呀?就大部分人而言,我們成長到一定年齡時,都會遇到此類的問題,而且更多時候是針對於女性。如果選擇愛情意味著丟棄麵包,如果選擇麵包意味著放棄愛情?此事自古難兩全。所以我們總是說一切皆是有跡可循的,並不是空穴來風。
  • 《這就是街舞》張藝興一邊喝水一邊往外漏,網友扒出杯子同款後樂了
    《這就是街舞》張藝興一邊喝水一邊往外漏,網友扒出杯子同款後樂了文/聽歌打娛《這就是街舞》四位隊長的世紀battle名場面,全員興奮到尖叫的程度。隊長王一博標誌性的「單腿後旋轉」動作重出江湖,行雲流水的舞步讓人忍不住讚嘆!感覺有他們在的地方,全場的氣氛都瞬間升溫了。
  • 當媽的女人,誰不是一邊想衝動辭職,一邊又拼命工作
    還要時刻擔心自己和社會脫節,和老公差距拉大;經濟不獨立,手心向上問老公要錢,沒有尊嚴容易變成黃臉婆,頂著被丈夫嫌棄的風險;她們極度缺乏睡眠,疲憊得情緒一點就燃對媽媽們來說,最明顯的壓力,還是來自於「孤軍奮戰」,孩子雖說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但在育兒這件事上,她們卻總像是一個人扛起了所有的重任。如果家裡有一個好爸爸,媽媽們就會輕鬆很多。
  • 冬至正能量句子:誰不是一邊追求光和熱,一邊被現實按在塵埃裡
    是啊,沒有誰生來就是成功的。只有忍得住冷嘲熱諷、無奈與尷尬,妥協與苟且,才能堅持走到最後,才能讓光照進生命的縫隙,成為更好的自己。人活著,總會遇到那麼幾個大坑,把我們摔得鼻青臉腫,一身爛泥。與其抱怨環境的糟糕,不如把這種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支撐自己爬起來繼續往前走。
  • 大馬青年李嘉輝:一邊做中醫師一邊做中醫學講師
    大馬青年李嘉輝:一邊做中醫師一邊做中醫學講師
  • 矛盾的國產機用戶:一邊說晶片性能過剩,一邊又要跑分高
    相信這麼說的人,其實心裡也是矛盾的,一邊在說服自己晶片性能過剩了,跑分不重要;一邊肯定又在看跑分,心裏面肯定也是認為跑分高才是性能強,這不矛盾麼?過去的許多年,國產機為何這麼強,原因就在於性能高,配置強,但是價格低,怎麼來體現的,那就是手機一出來,先跑個分,誰跑分最高,自然性能最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