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杭城近千輛計程車從早上開始停運,部分計程車司機聚集在杭州湖州街一路口。IC供圖
據21世紀經濟報導
8月1日清晨,數千輛計程車聚集杭州九堡客運中心、汽車南站、汽車北站等地暫停運營。計程車司機呼籲:減少 「份子錢」(承包運營租金)、提高起步價、降低運營規費等。
當天下午,杭州市交通局宣布,初步計劃在10月底前完成計程車調價工作。8月1日起至調價結束前,將由財政對上路計程車進行臨時補貼,每做一筆生意補一元錢,直接發放到每一位司機。運價調整後不再實施補助。
現狀:招不到司機
「私家車多了,路堵了,油費、份子錢和物價都漲了,計程車沒法開了。 」來自河南安陽的馬師傅說,他2002年開計程車,白班時每月收入約3600塊,日均120塊。但現在因為白班招不到人,只能開「統班」(全天候運營)。
45歲的馬師傅算了一筆帳:開「統班」一天約用60升油,400元油錢。每天還要交360元的「份子錢」給計程車公司。刨去這兩項,每天收入只有100多元(目前杭州市政府對97號汽油補貼1.83元/升,但每天只補45升,也就是每輛車只能補約82元錢/天)。
幾年前,馬師傅只開白班每天就能收入120塊。現在開統班,每天開13個小時,反而還少賺20塊。
擁有1000多輛計程車的蔡海良同樣愁腸百結。他的中潤計程車公司在石祥路租用了一個外貿倉庫,三四十輛計程車停在那裡。
「很多司機都走掉了,現在招不到人,只能暫停運營了。 」蔡海良說,以一輛車每天交班費360元計算,40輛車停運一天損失就達到1.4萬餘元,其中還不包括車輛的折舊。
杭州市計程車協會曾做過一份統計,2000年至2005年期間,每4公裡起步價為10元,4公裡以上2元/公裡,8公裡以上為3元/公裡,那個時候司機平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
2006年,杭州計程車起步價漲至3公裡10元錢,3公裡以上2元/公裡,10公裡以上3元/公裡。 2007年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但司機收入基本維持在3500元不變。
「四五年前杭州市區租間房只要三四百元,現在同樣地段都要上千元了。」計程車協會秘書長蔡關堯認為,計程車司機收入未變,而生活成本大增,他們的生存問題值得關注。
對策:企業化直營
據調查,杭州大約10%的計程車暫停運營。如何激活這些運力顯得尤為迫切。
「通過漲價提高司機收入,可以有效改善計程車行業的運營狀況。 」蔡海良對本報說,杭州打車費從2006年調整後一直沒變,為了留住司機,今年該公司已將 「份子錢」原來410元/天降到360元。
據了解,杭州和國內不少城市一樣,政府對計程車行業收取經營權有償使用費。此費各年份不同,2000年時最高,38.5萬元十年,2002年是26萬元十五年,2007年是15萬元十年。各計程車公司獲經營權後,為減輕資金壓力,將大部分車轉給「二老板」承包。
目前,杭州主城區現有74家計程車企業,1125戶個體經營戶,18000餘名計程車司機,由各公司直營管理的車輛總共才1380輛。由於經營權多次轉包,絕大多數司機被抽取了「份子錢」,其利潤被層層剝離。
但這些「二老板」的日子並不好過。蔡海良說,現在油料成本佔去45%,收入成本佔30%,保險佔去8%~10%,他們的抗壓成本空間基本沒了,而牌照經營權的無形增值空間也隨之降低甚至消失。
去年以來,不少承包司機跑路,老蔡索性將承包出去的400多輛車都回購回來,為此付出了2億元的代價。不過,回購可使公司對駕駛員進行員工制管理,統一招聘、培訓,每月每輛車可增加毛利6000元,部分新利潤可用作職工社保和其他福利。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一川也贊同企業化直營管理。他表示,要以今年初投放的600輛新車為契機,規範經營產權關係,使杭州計程車朝公車公營的方向發展,車子歸企業所有,企業與司機籤訂勞動合同,為司機購買勞動保險。
(責任編輯:UN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