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快速成像,深圳先進院成果應用在國產高端磁共振成像設備

2020-12-14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深圳先進院研究團隊通過大數據來學習最優的參數和實現快速在線重建,提出的智能快速成像技術,在獨立數據集的第三方測試中誤差最小,參數量最小,該技術將推動新一代從醫學圖像數據採集到輔助診斷的智能醫學影像全鏈條解決方案的推進和應用,」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梁棟博士在南山書城舉辦的「創新知行薈」上透露,這項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經費支持。

△梁棟博士在現場

梁棟博士介紹,磁共振一個很重要的瓶頸問題,就是掃描速度慢,檢查一次需要半小時到40分鐘的檢查時間,嚴重製約其掃描流量及重大疾病相關的高級臨床應用。因此,快速成像技術是磁共振的重要共性核心技術,也是國產磁共振走向高端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卡脖子」技術。

十餘年來,針對磁共振成像速度慢等缺點,深圳先進院梁棟博士帶領研究團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前期提出了基於壓縮感知的多類先驗信息融合快速成像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成像速度,攻克了三維頭頸聯合快速斑塊成像、超快速心臟實時電影成像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且在國產高端磁共振成像設備上實現了規模臨床應用,如今他們進一步將人工智慧方法應用於快速磁共振成像,提出了智能快速成像技術,有力地推動新一代從醫學圖像數據採集到輔助診斷的智能醫學影像全鏈條解決方案的應用。

記者了解到,深圳先進院擁有一支科研實力強大的磁共振團隊,員工已超過40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磁共振技術研發團隊之一,他們曾參與研發了我國第一臺自主3.0 T磁共振設備。

據介紹,「創新知行薈」是由南山區科協、中科創客學院、深圳市慈善會社會影響力公益基金主辦,深圳市中科鉅弘文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承辦,市科協、深圳先進院和建行深圳市分行支持的科普活動,邀請國際科技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合成生物、腦科學、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機器人等戰略新興產業,做專題演講、圓桌對話以及進行科技成果與產業界對接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高端醫學影像團隊成果掠影
    同時在這臺醫療健康「國之重器」中也實現了源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的近百項專利技術。11年前的9月,29歲的鄭海榮回國加入深圳先進院,從零開始組建高端醫學影像團隊和平臺,凝聚起劉新、梁棟、楊永峰、李燁、鄒超、朱燕傑、邱維寶、馬騰、葛永帥等一批團隊骨幹,用專注創新的激情和服務產業的熱情,推動一個又一個創新技術在全國各地成功轉化應用。
  • 深圳先進院等在低劑量光聲成像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中心研究員劉成波團隊、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研究員梁棟團隊,與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教授鄭傳勝團隊合作,提出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低劑量光聲成像方法,該方法有望推動光聲成像技術進一步臨床轉化。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MRI)行業發展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在近40年的時間裡,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與X線成像、超聲成像、核醫學成像並列構成影像學四大檢查手段。磁共振成像對軟組織分辨能力高、無輻射損傷的優勢使其在嬰幼兒發育和骨骼韌帶勞損等方面獲得了無可替代的應用。磁共振成像除了提供可顯示解剖特徵的質子密度圖像之外,還可藉助磁共振原理精確地測出原子核弛豫時間T1和T2,進而能將人體組織中有關化學結構的信息反映出來。
  • 專利轉化率百分之二十四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曬出亮眼「成績單」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公布了其在智慧財產權與成果轉化工作方面的最新進展。2019年,深圳先進院專利申請總數達到1516件,智慧財產權投資實現股權轉讓收益4.66億元,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數366件。
  •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術(二)信噪比
    上一節介紹了磁共振檢查中序列掃描時間的影響參數,可以通過減少序列的採集次數,減小序列的重複時間TR以及減少相位編碼的步級數實現掃描時間的縮短
  • 關於磁共振成像技術學習的點滴體會
    對於醫技人員而言我們學習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通過這些技術知識讓我們能更好的使用磁共振設備,能更好的解決臨床問題,這才是我們的目的和初心。牢記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我們該從哪個方面下功夫學習磁共振成像技術了。很多老師學習技術之初會被一些概念徹底搞崩潰,特別是很多原理書上又會給出一大堆的公式。
  • 磁共振成像信號 及 脈衝序列-斯坦福課程
    這裡推薦斯坦福公開課程-MRI Signals and Sequences(磁共振成像信號和脈衝序列)。
  • 高分辨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
    介紹一種新技術,它就是高分辨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高分辨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臨床工作中,用於血管成像的方法較多,但是都只局限於對血管通暢程度以及狹窄程度的描述,包括彩色都卜勒(CDFI)、MRA、CTA、DSA等。
  • 顯示SAR值低於實際 東芝醫療在中國召回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89套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代理人佳能醫療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醫療)報告,東芝醫療系統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芝醫療)對其生產的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主動召回。同類產品國內廠商形成生產據了解,根據磁體類型的不同,磁共振成像系統可分為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統、常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和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目前醫學影像診斷中主要應用永磁型磁共振和超導型磁共振。
  •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深圳的科研情緣
    原標題:邁向創新之都 諾獎大師來助力   「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全球矚目,很高興能在此成立實驗室。這是我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個科研實驗室,今後我們會在這裡開展腦科學領域原創性研究。」諾貝爾獎獲得者厄溫·內爾教授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3月,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授牌。
  • 貝斯達: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新銳代表
    當前公司產品以磁共振為核心,同時覆蓋醫用X射線設備、核醫學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醫療信息化軟體等共五大系列,擁有超四十款產品。公司磁共振產品線齊全,品類豐富,2017年國內銷量和保有量均為國產品牌第二。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及佔比分產品情況如下: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用 X 射線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等設備銷售、軟體及相關服務收入。
  • 高唐縣人民醫院先進設備(十)|美國 GE LOGIQ E9高端彩超
    我院特檢科擁有的美國GE LOGIQ E9是目前世界最高端的全身應用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業內穿透力最好、成像鏈最先進、最完善的超聲設備。該高端彩超的投入使用,必將為我院彩超診斷技術與醫學科研活動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
  • 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品牌任重...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日趨迅速,功能也日趨完善,醫學影像學科目前在臨床的應用也日漸重要。   醫學影像設備主要包括數字X線成像(DR)、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乳腺X線成像、數字腸胃機、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核醫學類(PET、SPECT、PET-CT、PET-MR)以及超聲和內鏡等。
  • 中山一院引入全國首個最強生命感知磁共振系統
    以往預約檢查磁共振需要等待1~2個月,現在將縮短至10天左右。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中心二區舉行啟用儀式,該院引入了4臺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磁共振影像設備,其中包括國內首臺裝機的西門子Vida 3.0T MR設備。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需要指出:本共識只針對「術中磁共振成像」這一特殊情況,其它使用情況不在此範圍。隨著磁共振條件下麻醉的廣泛應用,共識會做適當修改和補充;共識雖然具有指導性,但不具有強制性,各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制定最符合本單位具體情況的規章制度和規範;順利實施術中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的核心是安全管理。
  • 吳恩達團隊最新成果:利用MRNet進行膝關節磁共振成像異常診斷
    文章主要介紹了深度學習模型MRNet在膝關節磁共振成像異常檢測上的應用,研究發現,該模型顯著降低了健康患者被誤診為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概率。原文連結:stanfordmlgroup.github.io/projects/mrnet/。
  • 心理所等通過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評估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脊髓磁共振成像為非侵入式研究脊髓病變提供可能,但在這種體積較小且不斷隨生理節律移動的結構上成像,具有技術挑戰性。該研究為單中心臨床磁共振成像研究,運用多模態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quantitative spinal cord MRI)技術,招募多發性硬化症患者、MOG-Ab疾病患者、AQP4-Ab疾病患者和健康志願者共80人,獲取其頸部等區域脊髓的截面積、病灶分布、纖維束各向異性分數和磁轉化率等定量指標(圖1),用於區分三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並評估其與殘疾指數和病理性疼痛等臨床指標的關聯性。
  • 高唐縣人民醫院先進設備(二)|美國 Revolution 寶石能譜超高端CT
    極速瞬切高壓發射系統極速瞬切高壓發生系統可以在0.25ms內完成一次高低壓的瞬時切換和掃描,實現80kV和140kV的同時性、同源性和同向性(三同原則),保證在原始數據空間內實現心臟和全身能譜成像。微克級精準能譜成像微克級精準能譜掃描是指能譜應用的全面性、低劑量、精準性和迅捷性。實現了腫瘤成像、血管成像、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骨骼系統等全身各部位的低劑量、迅捷精準能譜掃描,使醫生能更早的發現病變並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 上海交大聯合聯影醫療共建「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 領跑高端...
    >   央廣網上海3月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今天(3日)籤約共建「上海交通大學-聯影醫療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志在開發出適合國情、滿足民眾需求的特色技術,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醫學影像設備前沿研究和創新轉化高地,為中國生物醫學研究、高端醫療設備行業發展,以及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輸送世界級人才和創新技術成果
  • 【基礎理論】造影劑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維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是通過靜脈內快速注射順磁性造影劑,利用造影劑在血管內較短暫的高濃度狀態形成明顯縮短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