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少兒編程小碼王的人多嗎?老師怎麼樣?
小碼王在2016年5月成立,到現在為止成立三年,我們獲得了B+輪投資,有55家校區,做「線上+線下」。我本人是1995年開始做開發的,也是一個軟體開發人員,2003年進入到編程教育的行業,經歷過幾家公司來教大學生學習編程。孩子出生後我就辭掉了工作當奶爸,陪他到五歲半,我用五年半的時間思考怎麼教小孩,學了很多課程。這一切加在一起就恰好促使我想要做少兒編程。
編程是在所有學科裡唯一的一個要學會如何教才會成為很厲害的人,他知道那個知識,他理解那個程序邏輯的算法不夠,還需要把這個東西告訴計算機按照他的想法做出來,那麼他的程序才是真的正確的。這是一個思考的學科,要學會如何教小朋友。基於這個,我們去考慮了我們對於課堂,對於課程內容和老師這些環節。
學少兒編程小碼王的人多嗎?小碼王編程是如何培養少兒編程老師?
我們首先知道行業裡面有一個痛點,很難找到少兒編程老師,特別古老的傳統原因是師範院校不教,沒有地方產生少兒編程老師。我們一直堅持一個原則,去找大學裡面學編程的那些畢業生。把這些大學畢業生找來後,又發現特別嚴重的問題:如果對標英語,英語機構裡面的老師天然會說話,學編程的老師卻天然不會說話。
我們找Scratch老師還容易,因為對於Scratch老師,我們不要求他技術那麼好,但找C++算法的老師就非常可怕了,這些人就是標準的理工男。我們花兩個月的時間去培訓考核,讓老師把這個課給我們試講一下,那個老師拿話筒看著PPT又看了看我們,說:「這個挺簡單的是吧,要不我們直接翻到下一頁?」
我們做了一個畫像,需要什麼樣的人去給孩子們講編程。首先必須得有足夠的計算機編程知識,其次得自己有編程的能力。有的編程門類要把一個老師的編程能力培養到一定程度,非常難。我們教孩子算法,一個老師上到研究生發現他們解不了學生的算法問題,另外得懂孩子。這些因素,就造成了編程的老師非常難找。怎麼辦?
首先,我們招了很多人。我們發現從社會上招人招不到,因為篩簡歷是星星點點的篩,很難找到熱愛這件事情的人。所以我們現在的做法就是和大學合作,在大學裡面招聘。同時,我們做了一個創新,我們不是在大學裡面做宣講收簡歷,我們和大學合作三天的招聘環節,把新員工的培訓前置到大學。把願意來的人找到,然後把一個標準課的錄像和課件交給這些大學生,讓他們回去準備,準備完了給我們講,講完之後我們點評,他們回去再準備,我們再聽再點評再折磨,經過三天能活著留下來的人是我們真正要的人。我們找到一個群體,可培養的一群人。
K12教育中,老師平時是閒著的,周六周日會非常忙,從早到晚,兩天連續在幹活,有可能會加上周五晚上。但小碼王的老師周一到周五是滿負荷的工作狀態,他們每周要錄30分鐘的備課錄像提交給我們,我們有60人的教學質量審核小組,每個老師看他們的錄像,看他們這周的備課狀態是否在線。
第二是日常帶教和督導過程。我們比較有特色的是做家長溝通。這些老師是沒有能力做家長溝通的,但是家長還是會很認這些老師,因為我們每周有半天的時間做模擬家長溝通的訓練。班主任會收集很多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拋給老師。周一到周五會有很多這樣的環節,這些環節促使我們老師能夠快速成長。這是初級的帶教課過程。
我們有高級的帶教課,我本人每三個月會聽我們所有的老師講一遍課,每個老師三個月的周期以內會給我講一堂課,我會去點評他可能提升的東西是什麼,每個老師是不同的。我們對於一個兩年的老師和對一個月的老師,訓練和要求都是不同,帶教的環節,沒有特別標準化的東西,需要有人特別敏感地感受到這個老師目前處在什麼狀態。去管理這些老師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第三,需要做教師文化建設。為什麼?說一個相對比較專業的詞叫「反射弧」,幹一件事這件事對你的反饋是多快?我們機構裡面招生的人,CC(Course Consultant),他的反射弧有多快?招生人員他的反射弧是一個星期,這個星期學了有狀態了,到周末就出單了,沒有狀態了這個周末就掛零了,這是他巨大的壓力。如果這麼說,教師反射弧有多長?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反射,你把一個班招出來了,放到一個屋子裡面,讓這個老師開始教,把門一關,我也不知道這個老師講什麼,一個PPT,一個內容,一個知識點,他可以說一句話,可以說十句話,沒有辦法監控這個過程,一旦有反饋了,就是這個班出事了。
學少兒編程小碼王的人多嗎?如何進行少兒編程課程研發?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出來課程研發背後的邏輯:
第一,要讓課程有探究的環境。這個在中國超級有挑戰。編程本身是讓孩子利用程序探索和實現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們的老師都是知識灌輸環境下長大,讓他放手讓孩子去探究,這是很難的。
第二,要有批判性思維。我們為什麼要教小朋友學編程,不是需要一個技術,而是利用那個工具去培養背後的能力。我們強調每節課必須要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們討論,為什麼要發明這個程式語言。
第三個是內驅力。這個行業有一個特點,小朋友非常喜歡玩遊戲,但是小碼王的課程裡面只有20%是跟遊戲有關,我們覺得遊戲是一個感官刺激,能夠吸引孩子,但是不是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來源於孩子經過不停的挑戰,獲得成就感。
小碼王少兒編程怎麼樣?學的人多不多?
我們請了美國最好的三個STEAM老師做了一個培訓,他提出來這樣一個東西,一個孩子只去聽講,只有50%的吸收,如果他教給別人就有90%的吸收。編程有一個好處,如果他實踐了有75%的吸收。
我們不是教編程,我們利用編程訓練孩子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我們找到16種能力,探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包括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提升的創造力,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甚至會花半個小時的時間討論我們為什麼可以通過編程培養他的創造力。
我們把20課變成80課最主要的邏輯就是,20課學會了Scratch,後面的60課幹什麼,是利用Scratch幫助他創造作品。對小孩子教育這件事本來就不存在,就是承認定義的東西,小孩子喜歡玩的東西是塗鴉、沙子和編程序,這三樣東西允許孩子創造個性化作品。我們不是教技術,我們是利用技術作為一個培養工具來教給孩子。
我們會傳遞一個價值觀給老師,更好的老師需要更好的方式把知識和程序的流程講得清清楚楚,舉例特別適合,這是我們中級老師的標準,高級老師要有好的表達能力,控場的能力,確實有一系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