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南
溪南八景
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東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塢鳳鳴、山源春漲
衷愛四月的徽州,除了因為文人筆下的煙雨濛濛,還有感受到徽州春日的勃勃生機,吹綠了岸邊的小樹,順著西溪南青石板古道隨意走動,小巷裡孩童的嬉鬧聲,感受徽州古樸的愜意。
依山傍水的西溪南,斑駁的灰牆黑瓦,迂迴的青石板路,穿越小樹林的陽光溫柔了一段純粹的時光。
西溪南古村落
西溪南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西郊,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緊靠高鐵黃山北站,南通黃山新城,東接徽州區府巖寺,距黃山風景區50公裡,距黃山市府屯溪10公裡,地理位置優越。西溪南村因傍豐樂河南岸,故又稱豐溪、豐南、溪南。
該村由後唐始建,經五代、兩宋鼎盛於明清,有 1200 年文明史。村內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屋閣和綠繞亭,先後躋身「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8年成功躋身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同年獲得全國最美特色小鎮50強、長三角最具魅力旅遊特色小鎮稱號,以「古鎮旅遊」+「創意產業」雙輪驅動為目標,文化、影視、設計、民宿為代表的創意產業在此交織匯聚。
西溪南雖地處皖南山區,因系盆地地貌,方圓數十裡一馬平川,堪稱徽州之上第一平原。由北始,黃山、金竺、天馬、黃羅、石耳、飛布、靈金諸山四周密布,遠峙數十裡外,稍一舉目,群峰畢現。由於近依黃山,千峰萬壑,溪泉眾多,水源十分充沛,有水則養萬物,有土則生萬物,故此地多良田美地,茂林修竹。
西溪南古村民居分布,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如棋盤格局。街巷縱橫,古民居粉牆黛瓦,馬頭矗矗,鱗次櫛比,石板街貫穿全村,號稱「千灶萬丁」。
西溪南山清水秀,環繞身邊的是鮮花、小鳥、野草、池塘、對於衣食無憂的徽商來說,這是一種回歸自然與安寧的方式,閒暇時觀賞著夕陽的餘暉,呼吸著青草與樹木的氣息,也是徽州人的精神,執著而實在,低調而倔強,對人文情感和美學的追求。
01 老屋閣
雖幾經磨難,卻依然在風雨變遷中倖存下來,經過修繕維護,如今仍完整地佇立在曾經富甲一方的西溪南村中。建於明代中期的老屋閣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佔地面積 342 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五間二進,呈口字形。建築整體線條明朗,風格淡雅樸素,透過粉牆黛瓦、窗欞門楣展現的是古人的審美形態和藝術品味。
02 綠繞亭
綠繞亭,始建於南宋,為兩浙運千裡人吳起隆建,為西溪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綠繞亭北臨漁翁塘,養魚和種植荷藕,亭朝塘有飛來椅,供垂釣。六月荷花盛開時,紅、白荷花爭奇鬥豔,此亭曾於洪武年間被毀。亭南北各三根雜木柱落在柱磉上,分南北兩披水,上部四周由縱橫梁構成,東西上端又託出兩披簷水,共四披水落地,飛簷翹角。亭頂成轎頂形,亭頂裝飾著葫蘆,四披水簷頭,均用石灰坐瓦頭,這樣,以保瓦片永固定在原址,不會被狂風吹動。方亭的脊檀上寫著「明景泰七年,吳斯和、吳期能重建」,以供行人休憩,東西穿亭通道,北端設兩段「飛來椅」,有靠背,整個方亭保存著清新雅麗,小巧玲瓏的輪廓,在徽派古典園林建築中可謂獨樹一幟。
03 果園
西溪南山清水秀,環繞身邊的是鮮花、小鳥、野草、池塘、對於衣食無憂的徽商來說,這是一種回歸自然與安寧的方式,閒暇時觀賞著夕陽的餘暉,呼吸著青草與樹木的氣息,也是徽州人的精神,執著而實在,低調而倔強,對人文情感和美學的追求。
04 楓楊林
沿河連綿數裡是厚厚密密的樹林,青青碧碧,鬱鬱蔥蔥,而沿河岸生長著大片楓樹林,足足有四公裡長,這就是西溪南楓楊林,和它的名字一樣,美得如詩如畫。豐樂河繞村而下,楓楊林溼地綿延數裡。掩映在這濃濃的綠林後面的西溪南村寧靜而古樸,漫步期間,仿佛不經意間輕輕拂開綠紗,就能去到裡面的童話世界。
坑上
坑上不僅是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山村,也是一個霧少、風輕、蚊稀、夏涼的好地方。坑上村的四周高山環抱,樹木蔥蘢,竹林蒼鬱,環境幽美,空氣清新。村前的豐樂河,水深面廣,起著天然調溫作用,因而地面大霧不多,大風很少。每當晨曦初露,河面霧氣靄靄,若雲若煙。
往來的行舟,劃破波光粼粼的水面,河裡漁家的鸕鷀東張西望,嚴陣以待;浮在水面養魚的網箱,像節日遊行的方陣,排列有序,整裝待發。當你登上小舟逆流而上,還能看到一對對鴛鴦偎依漫遊,一群群白鶴時飛時停。兩岸的山巒起伏,佳景處處,令人流連忘返。山上最多的是隨風搖曳的翠竹、蔥鬱茂密的灌木叢,綠色蘑菇般的茶園……匯成一首墨綠、翠綠、嫩綠交融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琶村
琶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尤其是在市、區黨委組織部門、新農辦的集體指導下,緊緊依靠村兩委,以及黨員、群眾緊緊依靠當地的幹部群眾,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和預定的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工作,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竦塘
竦塘村古時文化底蘊較深,在村莊境內有座山叫「和尚山」,以前有座寺廟,香火旺盛,佛教文化廣為流傳,後來文革時期遭到破壞,至今已不復存在。另外在山附近有座狀元橋,古時也出過狀元,至今,村莊每年也會出很多大學生,可謂也是個文化村啊。除此之外,竦塘村最出名為他的古徽派建築,代表的就是:」汪家大宅「,其實汪家以前是這裡的大戶,汪家大宅有三所,可惜其中兩所很早就遭到破壞,後來有些價值的房梁和柱子也被潛口名宅買走了,後來拍的」走出藍水河「部分劇照的場景就是由該房子原料重新搭建,幸運的是最大的一所還保留至今,它建於清鹹豐年間,保存良好,並且裡面住著多戶人家,人丁興旺。
金竺山
金竺山是黃山餘脈,橫跨於徽州區和休寧交界處。金竺山在竦塘西邊,且金竺山的許多傳說軼聞都和竦塘緊密相連,故此明朝成化年閘方信所編纂的《竦塘黃氏統宗譜》竦塘十二景中有兩個景點就在金竺山。其一為金竺朝霞,並有五絕一首「路入匡廬麓,九選憐屏風。朝日丹霞哄,青壓錦繡中』其二為錫杖月窟,同樣有五絕--首:「何代有神僧,卓錫雲中石。浮泉若承盂,德水映碧空」由此可見一斑。
品味西溪南
01 蜂蜜
徽州區屬全國特色農產品蜂產品重點產區之一,養蜂歷史悠久,境內蜜源植物達1000餘種,發展蜜蜂養殖條件得天獨厚,西溪南的養蜂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拌蜜、提取蜂王漿、收集花粉,這些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天,蜜蜂在釀蜜,養蜂人在釀造生活。
02 月餅
西溪南民風淳厚,民俗綿長,徽州傳統的月餅製作就是這裡的一種特色手工技藝。徽式月餅製作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它從選料、擀麵、稱量、包餡到烘烤,每一道工序都必須由手工來完成,月餅口感好、味道正。精選上等麵粉、農家菜油、純黑芝麻、桂花糖等優質原料,外形古樸,口味淳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具有徽州民俗時代記憶特徵。
徽州民宿
01 大旅小舍
大旅小舍,一個門裡充滿陽光粉牆黛瓦的大宅院,一個崇尚分享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和朋友分享心情,分享時光,分享美食。在精緻的宅院內鞦韆輕搖,聽流水潺潺,鳥語花香,一步一景;居於室內,可見一隅陽光,一片竹林花海,焚香品茗間有趣的靈魂得以安放。
02 金溪南岸
民宿擁有十套不同文化主題風格的傳統徽式別墅,展現了不同視角下的古徽州所呈現出的各具魅力的民宿風貌。使入住客人可以更加深入的體驗徽文化,品味徽州鄉村閒適的慢生活,是您深入黃山,體驗徽州的理想之所在。
03 觀塘居民宿
民宿依水而居、視野開闊、交通便利。距黃山北站(高鐵站)3公裡,高速出口2公裡。半小時內可到達屯溪老街、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呈坎、唐模、潛口等多個景區。在一棟徽派建築內,360平米,一樓為共享客廳、餐廳,徽州庭院。公共區域內設有茶臺、吧檯可供入住使用。
04 夢溪方會精品設計酒店
酒店距離巖寺高速出口約2公裡,地理位置優越,出行便利。
酒店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新徽派建築風格,共三層,室內以禪境為主題,揉入人文、時尚的元素,打造輕鬆、愜意、高端的宜居空間。
05 院子裡精品客棧
客棧為傳統徽派建築,小橋流水,客房寬敞明亮,裝飾環保簡約,房內設施用品高端,親子房內設有獨立兒童房。24小時熱水、暖氣,配有酒吧、diy自助廚房、棋牌室、體驗式農場等。是一家望得見星星,聽得見鳥鳴的精品客棧。
06 燕舍
民宿雅致的茶具及裝飾,古樸典雅、溫馨舒適;古家具、古器皿、古書架、名畫等等,被主人用心點綴在民宿的角角落落,仿佛在這裡,你可以用手去觸摸時代的變遷,感受那遙遠年代真實的生活氣息。民宿內設咖啡茶吧、供會議活動的公共區域大廳、休閒院落等活動空間,盡享溫暖的居家舒適之感。
07 豐樂草堂
黃山豐樂草堂客棧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的西溪南村,毗鄰保護的明代老屋閣景點。客棧房間配有免費寬帶,無線WiFi,獨立衛浴。客棧有酒吧,咖啡廳,畫廊,還有一個老院。
08 溪徑客棧
這裡好似一幅寫意的潑墨山水畫;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一片淳樸寧靜的田園風光。走進徽州,走進溪徑,正如走進中國人理想中的桃花源。
09 清溪涵月
清溪涵月•鄉紳別院,位於西溪南上村,有38間客房,及會議室,書吧,餐廳,多功能室,戶外遊泳池等,以及有機種植農田若干。可提供:有機美食、度假休閒、各種雅集、聚會、會議服務;垃圾分類處理實踐、採摘種植體驗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自己種植管理的有機食品和有機農產品銷售。
10 望山 · 荷田裡
「望山生活」倡導詩意棲居慢生活,並始終堅持「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舊共生、與民共榮」的理念,引導更多的人關注美麗鄉村、共建山水田園。望山生活致力於打造集文化交流、遊學、精品設計酒店、特色產品、休閒農業等為一體的鄉村文遊綜合體,營造望山得水居遊一體的新型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