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中稱,今年春季,日本學生校服漲價,漲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人特愛吃火鍋」,對羊肉的需求量增加,從而導致食用羊養殖量增多,用於製作校服的綿羊養殖量減少,校服生產成本上升。
消息一出,有網友大呼:「怪我咯?」還有網友表示,「這鍋我們不背!火鍋也不背!」
據《朝日新聞》的報導稱,4月是日本新學期的開始,日本新學期學生服普遍漲價,不少家庭因此負擔增加,不得不申請國家補助或重複利用舊校服,以節約開支。比如:東京都新宿區的一些服裝店出售的學生服價格較去年上漲了大約5%-10%,購置全套的夏裝校服、襯衣和運動服等需要8萬日元(約4800元人民幣)。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數據,今年1-2月份東京都男學生校服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約4%,大阪地區則上漲了約8%。對此,東京資源糧食研究所和日本羊毛產業協會指出,校服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羊毛價格上漲。那羊毛漲價和中國人吃了太多羊肉又有什麼關係?
文中給出的原因是:中國羊肉進口量暴增,而中國國內的生產能力有限,就導致羊肉進口增多。羊肉大部分進口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是這兩個國家的農民紛紛都去養「食用羊」(價格高),「羊毛用羊」的養殖量減少,羊毛的生產量自然也就減少了。
羊肉進口量確實逐年上漲
日本校服漲價,中國該不該「負責」?還是得用事實說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對羊肉的需求確實是不斷上升的。特別是2010年以後,進口量開始井噴。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羊肉進口量為8.6萬噸,但2014年,這個進口量數據已經達到28.3萬噸,僅僅4年時間,羊肉進口量就增長超過2倍。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牛羊肉69.7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0%,價值189.9億元人民幣,增長27.6%。
中國羊肉進口看似增長快,但在全球羊肉產量當中佔比很低。根據FAO(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數據,2013年底,全球羊肉年產量為1396.17萬噸,中國羊肉進口量(2013年為25.32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不到2%,因此中國進口的增加,對羊養殖大格局的影響非常小。
安微省牛羊產業協會秘書長張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羊肉主要分為肉羊、綜合利用羊(皮用羊、毛用羊)。肉用羊全球供需雖然基本平衡,但仍存在一定缺口。
但他強調,不管是肉用還是毛用,都有各自的市場範圍,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核心羊養殖國布局產業時會立足整體,不可能只針對中國市場布局產業。「雖然沒有考究過日本的羊毛進口究竟來自哪個國家,但個人覺得(日本媒體的)這個說法不靠譜。」張樸表示。
本土養殖「壓力山大」
由於牛羊肉供需失衡存在,我國牛羊產業總體發展趨勢主要是「國內挖掘潛力,國外進口調劑」。但往往因為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人煙稀少,養殖成本低,所以在價格上,進口羊肉價格也比國內自產羊肉低。
從價格上來看,「國內自產羊肉出廠價相對進口羊肉價格要高出20%~30%。這還只是正規渠道的價差,如果是走私羊肉,價差將達到70%~80%。而中國市場上,走私羊肉非常普遍。」安徽省牛羊產業協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從養殖成本來看,受限於養殖場資源,隨著土地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2000年初至2014年底,國內羊養殖成本已經翻了一番。但是養殖場的盈利情況卻並不樂觀,「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加上房屋折舊等等核算下來,如果沒有政府補貼,估計100個養殖場裡,100個都是虧損的。」安徽省牛羊產業協會人士表示。
比如天山生物(300313,SZ)近日披露的2015年業績快報也顯示,去年公司營業總收入增長102.5%,但淨利潤同比下滑13011.4%。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0%,同比下降了17%。公司的牛羊肉產品銷售價格也受市場波動影響,銷售均價同比下降19%,其中羊產品和牛肉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0%和23%,嚴重影響了公司肉品銷售毛利水平。
在內外原因的作用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市場羊肉價格一路下跌,直到最近才有所回調。中國本土羊養殖場可謂「壓力山大」。
從上面的案例不難看出,即便中國本土羊肉價格比進口的高,但整個產業仍面臨盈利難題。一旦放開低價羊肉進口,對於中國的羊肉產業將帶來巨大衝擊。
「從國家保護產業的角度而言,也不可能大規模放開羊肉進口量。」張樸認為。這也意味著,中國進口羊肉太多導致日本校服漲價這樣的可能性,在中國的產業政策限制下,就不太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