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服漲價怪中國人吃羊肉:牽強附會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調查:日本校服漲價怪中國人吃羊肉:牽強附會

  新華社記者

  4月10日,日本第二大報《朝日新聞》用將近3000字日文的篇幅報導了中國人大量吃羊肉導致日本學生校服上漲一事。

  這篇報導的邏輯鏈條大致是這樣的:愛吃火鍋的中國人「爆食」羊肉,導致進口羊肉量急劇增加——中國羊肉的主要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農戶因此改賣肉羊而非產毛用的羊——作為日本學生校服材料來源的毛用羊減少——日本校服因此漲價。

  然而經記者調查後發現,上述邏輯鏈條中的多個環節存在漏洞。

  「難道羊毛也被涮著吃了?」

  比如,日本校服只是部分由羊毛製成。

  在日本最大論壇2ch上有網民留言說:「BENCOUGAR(日本校服公司)製作的校服主要採用聚酯纖維;YAHVAN(日本校服公司)推出的校服為羊毛混紡。不喜歡混紡的。」「校服難道不是100%化纖嗎?我那時候的校服一靠近火就被烤化了。」

  另外,也有日本網民質疑,即便中國進口了大量羊肉,也不意味著羊毛產量就一定會下降。

  有人評論說:「難道羊毛也被涮著吃了?」「難道中國不僅吃肉,連羊毛也吃掉了?」「難道剪了羊毛之後再吃肉都來不及?」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方面提供的事實和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邏輯鏈條的漏洞。

  首先,羊肉出口量與羊毛出口量並非此消彼長。一隻羊的肉和毛都可成為產品。作為羊肉和羊毛的主要生產國,澳大利亞肉類及畜牧行業協會的官網介紹說,澳大利亞出產3種羊:肉用羊、毛用羊,以及肉毛兩用羊。即便是世界聞名的可產高質量羊毛的美利奴羊,它們的肉也會出口。而美利奴羊數量約佔澳大利亞整個羊群數量的八成。這也就意味著肉用羊和毛用羊並非嚴格區分,對羊肉需求的增加不一定會導致羊毛產量減少。

  其次,從數字來看,紐西蘭羊毛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即便有所減少,也不會導致價格大幅上漲。紐西蘭牛羊肉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紐西蘭羊毛出口量受季節變化影響有所波動,但總量穩定,平均價格也相對穩定。據記者了解,紐西蘭羊毛產量在全球所佔比重不到5%,因此不會對市場價格造成很大影響。

  此外,從1992年起訪華97次、從事智障兒童教育的日本愛愛美術館企劃部長池內巴裡指出:「中國很早以前就吃火鍋和羊肉。《朝日新聞》的報導現在才說中國出現『火鍋熱』。這是真了解中國嗎?說起『火鍋熱』,反而是日本正在出現『火鍋熱』。」

  漲價背後的多重推手

  那麼,造成日本校服漲價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即便我們承認存在「蝴蝶效應」,即在全球各國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今天,中國進口羊肉量增加與日本校服漲價存在一定因果關係,但毋庸諱言,這一現象背後還有多重因素支撐。

  《朝日新聞》這篇報導的標題是《羊肉爆食 制服漲價》,「羊肉爆食」後面還用一個黑箭頭指著「制服漲價」,試圖加深讀者對中國人「爆食」羊肉是制服漲價直接和最大原因的認識。

  然而,這篇報導完全沒有提及海外人工費等校服成本的提高,也沒有提到日本物價正在全面上漲的背景,更不提安倍經濟學提倡的擺脫通貨緊縮,推動日元貶值,以及在2014年4月1日將消費稅由5%提高到8%等重要因素的影響。在長篇大論後,報導只在段落最後輕描淡寫地加了一句:「此外,日元貶值也產生了影響。」

  在日華人顧女士指出,3年來,日本物價漲得厲害,人工費也在漲。公司食堂的飯菜看似價格沒漲,但量越來越少。例如魚的個頭越來越小,以前是一整條,後來切成3塊賣,現在又縮小了近一半,相當於只有原來的六分之一大小。以前飯館裡的餐巾紙和牙籤可以隨意用,現在只有主動向店員索要才會提供餐巾紙和牙籤,這顯然是由物價上漲、成本增加導致的。

  安倍經濟學引眾怒

  眾所周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臺以來,鼓吹並實現了日元大幅貶值。以前1美元兌換不到80日元,而安倍當政後,匯率曾一度達到1美元兌換120日元。顯而易見,這意味著進口貨物需要支付更高成本。

  其實,在報導中,日本羊毛產業協會專務理事長澤則夫也指出:「只要不是日元急劇升值,西裝等羊毛製品價格的上升趨勢暫時還會持續。」不過,在《羊肉爆食 制服漲價》大標題、《中國流行 餘波波及日本》的副標題,以及《澳大利亞等羊毛農戶轉產減產》的小標題下,這句話顯得很不起眼。

  報導將校服漲價的責任推給中國,日本網民普遍不買帳:「這是自民黨製造的地獄,去死吧,自民黨。」「這是託安倍的福。」「不要說謊,人們都認為這是由於擺脫通貨緊縮的措施而讓價格上漲的。」「這得感謝安倍經濟學。」「這只是由於安倍經濟學的效果,在擺脫通貨緊縮吧。」「《朝日新聞》能不能認真點,這是由於安倍經濟學導致物價上升而帶來的滯脹。」(參與記者:藍建中、田野、徐海靜、海洋)

相關焦點

  • 日本校服漲價怪到中國人頭上:誰讓你們吃太多火鍋
    4月10日,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中稱,今年春季,日本學生校服漲價,漲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人特愛吃火鍋」,對羊肉的需求量增加,從而導致食用羊養殖量增多,用於製作校服的綿羊養殖量減少,校服生產成本上升。
  • 日本怪中國人愛吃火鍋?這鍋我們不背!
    4月10日,日本第二大報《朝日新聞》用將近3000字日文的篇幅報導了中國人大量吃羊肉導致日本學生校服上漲一事。  這篇報導的邏輯鏈條大致是這樣的:愛吃火鍋的中國人「爆食」羊肉,導致進口羊肉量急劇增加——中國羊肉的主要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農戶因此改賣肉羊而非產毛用的羊——作為日本學生校服材料的毛用羊減少——日本校服因此漲價。  然而經記者調查後發現,上述邏輯鏈條中的多個環節存在漏洞。
  • 中國人牽強附會的本事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人參可是神藥一般的存在,據說可以「吊命」,就是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能把人救活,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植物的根長得跟人很相像,吃了它就可以多一條命……現在我們知道人參的有效成分,有什麼作用,但是你給我說古人也知道人參皂苷能活躍中樞神經?核桃。你是不是也聽說過「核桃補腦」?咱不去說那個廣告,「核桃補腦」的原因?因為它的樣子和人腦很像,此謂「以形補形」……紅棗。
  • 日本人為什麼不吃羊肉?分不清山羊綿羊,日本的羊羹又是怎麼回事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中國人似乎沒什麼禁忌,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羊肉都能接受,任何一種肉類食材放到中國,都能被做成美味佳餚。而學習了不少中國飲食文化的日本,似乎就沒有中國人這麼豪放,在日本,有一種肉類你基本上看不到的,市面上的餐館也不會推出這種肉類做成的菜餚,這種肉就是羊肉。日本人為什麼不愛吃羊肉呢?這還要從三個方面來說。
  • 日本人來到海底撈吃火鍋,被服務深深折服:免費擦鞋怪不好意思的
    海底撈大家一定不陌生,靠著極其出色的服務完全立足於中國的火鍋行業,不僅深受中國人的喜愛,甚至讓許多老外也慕名前來。有一位日本小夥就聽說了中國海底撈的知名,來到中國後就打算親自體驗一下海底撈的神奇之處。因為一個人吃火鍋,得到了娃娃的陪伴海底撈店門外會有服務員吸引顧客進店吃飯,並且態度很好,會讓人產生要進去吃一次的想法,日本小夥剛走進店裡一個細節就讓他感動了,因為他是一個人來吃火鍋的
  • 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中國校服與日本校服的差距多大?
    反觀國外的校服,穿起來那叫一個乾淨利落,帥氣迷人,不過這樣的校服價格也令人咂舌。好在西方國家都很開明,不會強制要求學生穿校服,這得益於西方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外國的那種校服成本在千元人民幣以上 最便宜也要幾百元一套 中國大部分都不會願意買這種校服 還有就是國家要求校服要顯眼...讓學生能更加安全 還有就是中國政府的收入一部分來自教育 來自學生 來自校服 老式校服利潤更加大 其實中國一些貴族學校校服也很好看 因為學校不差錢 學生上貴族學校也捨得花錢。
  • 日本人為何幾乎不吃羊肉,嫌棄還是吃不起?主要這個原因無法接受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肉類有豬肉、牛肉、雞肉、鴨肉和羊肉,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它們都能被做成美味。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吃的肉類似乎少了一些,豬肉、牛肉和雞肉是主要的肉食來源,鴨肉多出現在米其林餐廳裡,而羊肉,幾乎不會出現在市場或超市中。
  • 為什麼中國人愛吃豬肉,很少吃羊肉牛肉
    西歐人愛吃牛排,美國人愛吃雞肉,而中國人每年消費五千萬噸豬肉,而牛肉和羊肉大概只有豬肉的十分之一左右。為什麼只有我們國家偏愛豬肉呢?有人分析是豬這傢伙產量高,說是一頭牛一年只產一頭小牛,而母豬一年可以產兩胎,每一胎都有七八頭,十多頭小豬仔。
  • 各國校服比拼,日本校服最短,韓國校服最緊,看到越南:酸了!
    各國校服大比拼,馬來西亞的校服,看起來其實就是普通的裙子呢,馬來西亞的校服其實還是很好看的,不過看上去應該是非常舒服的那種,不過看起來總給人一種比較懷舊的感覺,和國內早期的校服是比較像的呢。印度的校服是卒子怪的,其實男孩子的還好,就是普通的短袖褲子,但是女孩子的就不一樣了呢,女孩子的校服偏偏多了一條帶子,並且還很長,有種禮儀小姐的感覺呢,看上去是有點怪怪的呢,看到這樣的校服還真的是挺逗的呢。
  • 日本人為何基本不吃羊肉?是嫌棄還是吃不起?看到原因你就懂了
    日本作為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其飲食文化也是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但如果在日本菜市場或者超市裡看看會發現這日本的肉類好像少了點肉,有雞肉豬肉牛肉,但好像少了什麼肉,很多人可能發現了就是缺少羊肉,這日本美食好像也沒有任何一個和羊肉有關,日本著名的羊羹則是素食做的點心。
  • 日本女生:穿校服,是一種「自豪感」?
    日本的女生們,不僅上學的時候,在學校的小院裡面喜歡穿校服,即使是節假日休息的時候,也依舊喜歡穿著校服出門玩耍,和好朋友們約著一起傳校服拍照,分享到朋友圈打卡。在她們眼裡,穿校服完全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在屬於自己的年紀裡面,穿校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年輕和青春的代表,在恰當的年紀穿恰當的衣服,校服的本身就是一種自豪感。不然,等到過了可以穿校服的年紀,在回過頭來穿校服,就有點「不倫不類」的尷尬感。穿校服,可不是什麼年紀都可以的事情。
  • 中國校服VS日本校服,忍了中學生,忍了高中生,卻忍不了小學生
    在很多人的學生時代,校服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對於校服,我們上學的時候十分討厭它,而當我們離開校園的時候,又十分懷念,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校服和日本校服的差別吧。
  • 校服毀掉了中國人的青春
    為什麼「面口袋」校服在90年代突然流行起來?是中國人的審美突然集體下線,還是另有原因?為什麼要穿運動校服同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經歷了一場「徹底的、決絕的」服飾革命,在階級鬥爭的大環境中,服裝脫離了本身特有的審美屬性,被賦予了濃重的政治意味。
  • 鄭州胡同裡的燒烤店,羊肉串只要一塊錢,11年不漲價,晚了吃不到
    說起燒烤,相信沒有幾個不喜歡的,但是,吃一次燒烤,沒個二三百是不算數的。鄭州有一家烤羊肉串,開了十幾年,羊肉串一塊錢一串,這樣的寶藏小店你知道不?保全街上的這家燒烤店,單看門頭,你一定會搖搖頭:專業老店?吹的吧。
  • 日本女生校服史!
    怪底近來渾自醉,一尊難發少年狂。說起日本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櫻花,春暖十分,看到年輕的女子在櫻花樹下穿著和服翩翩起舞,那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而日本的服飾則是對日本文化最大的體現,說起日本服飾,第一個令我們聯想到的便是女生校服!簡直不能忍啊!種類太多了!
  • 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你們學校的校服有多醜?
    學校為了避免我們早戀,實在是用心良苦啊,我們的青春,雖然也有美好,實在不忍直視……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你們學校的校服有多醜?身為90後真是感同身受,校服真的是從小學醜到高中,每次學校的校服一發放到學生手中就遭吐槽,但是學校領導才不管這些,反正必須每天穿。
  •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韓國/日本那樣漂亮的校服?
    許多中國評論人士已經評論了為什麼說-中國人更喜歡教育而不是長相-中國人不想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中國人不想看起來太挑釁這些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韓國和日本學生的學習水平和中國學生一樣多——有時甚至更高,因為他們的社會比中國的競爭更激烈
  • 探訪成都小關廟羊肉湯館:旺季提前了 今年羊肉湯不漲價-國際在線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羊肉湯店鋪門口人山人海的景象不再,多了些蕭條。  欣慰的是,雖然人流量下降不少,但今年氣溫下降比較早,作為滋補和禦寒食品,羊肉湯生意提前迎來旺季。不少店鋪稱,總體來看羊肉銷量甚至好於去年。但也有店鋪沒能撐到冬至到來。  今年會漲價嗎?
  • 豬肉、牛肉、羊肉統統漲價了!
    「望羊興嘆」  「冬吃羊肉賽人參」  一到冬天  羊肉就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不過如今有人調侃要「望羊興嘆」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羊肉均價為72.26元/公斤,環比上升4.6%,同比上升6.0%。
  • 燉羊肉時,別再加「這種料」了,羊肉又腥又柴,不好吃都怪它!
    燉羊肉時,別再加「這種料」了,羊肉又腥又柴,不好吃都怪它!燉羊肉是我們一年四季都比較喜歡吃的美味,尤其是北方人特別喜歡燉羊肉湯喝。而羊肉湯的熱量比較高,多喝羊肉湯,吃一些燉羊肉,可以增加熱量,排出體內的溼氣。這樣就不會經常上火了,而且嘴上長口瘡,喝點羊肉湯也可以幫助治療口瘡,羊油粘在口瘡上面還能止痛呢。這是很多農村人都會用的一種土方法。羊肉湯雖然美味,很多人在燉羊肉的時候卻往往用錯了調味料。難怪燉出來的羊肉又柴又難吃,而且腥味還特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