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書展(London Book Fair)由英國工業與貿易博覽會創辦於1971年,1985年由勵德展覽公司承辦,該書展是版權交易以及印刷、音頻、電視、電影和數字渠道內容的銷售和分銷的全球市場。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業界人士齊聚於此;同時,研討會及其他活動項目將貫穿整個展會。本屆書展於3月12—14日在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機構參展,訪客超2.5萬人次。
英國紙質書市場規模穩定,有聲書銷量增長顯著
在倫敦書展前夕,2019年量子大會如期在倫敦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意聯盟:洞察力」,會上的兩大亮點無疑是英國標誌性出版社費伯出版社執行長史蒂芬·佩奇以及丹麥哥本哈根最古老的出版社居倫達爾(Gyldendal)掌門人莫騰·赫塞爾達爾(Morten Hesseldahl)的演講。佩奇呼籲出版商不能只盯著經濟效益,而是要關注出版業在文化生態體系中所扮演的獨特的、重要的角色。赫塞爾達爾的演講則從6個方面探討了出版業的發展趨勢。
在量子大會上,尼爾森圖書公布了2018年英國圖書市場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紙質書市場整體規模穩定,銷量同比增長 3%;但其他形式的圖書增長則更為迅速,有聲讀物銷量同比增幅達13%,相比2014年更是增長了87%,發展迅速,在整體圖書市場中佔據5%的份額,在小說類圖書市場中所佔的百分比翻番。40%的有聲讀物銷售額是由訂閱模式貢獻的,年輕男性是有聲讀物最大的消費群體。2018 年非虛構圖書的受歡迎度大幅提升,在整體圖書市場中佔據40%的份額,相比2014年增加3個百分點,其中增長最快的類別是政治類圖書,同比增長170%,銷量增加到180萬冊。
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動蕩局勢對於英國學術出版界的影響較大,今年的倫敦書展設置了「脫歐語境下的學術出版」專題論壇。在奧林匹克中心的大廳裡,作家和出版商們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和失望,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政治的不確定性並未對商業產生重大影響——至少目前還沒有。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Random House)英國執行長湯姆·韋爾登(Tom Weldon)表示,雖然就供應鏈和物流問題而言,英國脫歐對出版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在達成交易方面影響不大。然而,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還是加劇了出版人的擔憂,英國出版商可能失去部分歐洲出口市場,在全球英語版權獲取的競爭力也將減弱。因為版權代理商們有可能尋求美國出版商達成全球英語版權協議。對於參加 2019 年倫敦書展的英國出版社來說,這意味著要抓緊籤訂合同,而不是等待稍後敲定交易。
有聲書在去年倫敦書展上就是熱門話題,今年的熱度依然不減。2019年倫敦書展開幕當天,美國音頻出版商協會(U.S. 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執行理事米歇爾·科布(Michele Cobb)在一個專題討論會上用一組圖表展示了有聲書銷量的迅猛增長。他表示:「過去6年,我們見證了有聲書市場兩位數的營收和銷量增長。」科布指出,推動美國有聲書市場增長的因素之一是「產品數量的增加」,從2013年至2017年,有聲書的年出版量翻番至4.6萬種。2017年,有聲書銷售額的增長首次超過了銷量增長。根據音頻出版商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聲書的聽眾都是年輕人,他們可以在多種設備上通過多種應用程式聽書。科布透露54%的美國聽眾年齡在18歲到44歲之間,這跟20年前的情況大相逕庭,當時有聲書的受眾大多50歲左右。數據還表明,大多有聲書聽眾同時也是紙質書讀者:大約83%的有聲書聽眾去年至少讀過一本書;剩餘17%的人群多是通過播客轉移到有聲書上來的,這對出版商來說是個好兆頭。播客聽眾的聽書量通常是非播客聽眾的兩倍。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智能音箱的興起,也助推了有聲書銷量的增長。
國際圖書行業卓越獎揭曉,中外出版交流成果豐碩
2019年倫敦書展「國際圖書行業卓越獎」於3月12日,也就是書展開幕首日揭曉。該獎項自2014年起由英國出版商協會主辦,全球各國出版機構參與競逐。這一獎項在2016年開始特設「年度最佳書店獎」,面向英國以外的獨立書店或連鎖書店進行評選,迄今為止已有13家書店入圍該獎項。中國連鎖書店品牌——方所書店獲得2019年年度最佳書店獎。這也是獎項設立以來中國乃至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書店。
此外,來自芬蘭的埃斯波城市圖書館(Espoo City Library)獲得年度最佳圖書館獎。今年新設立的國際書業記者獎頒給了《出版瞭望》(Publishing Perspective)總編輯波特·安德森(Porter Anderson)。來自阿聯的書呆子(Booklava)出版社獲得年度最佳有聲書出版商獎,這是書呆子出版社連續第二年獲得該獎項。在烏克蘭基輔舉辦的阿森納圖書節摘得了年度最佳文學節獎。貝斯塔裡·布安娜·穆尼(PT.Bestari Buana Murni)出版社獲得最佳大眾青少年兒童圖書出版商獎。今年的無障礙閱讀國際傑出獎(僅面向英國)頒給了藍花楹出版社(Jacaranda Books)。文學翻譯創作獎授予了印度圖利卡出版社。
書展期間,中國參展商籤署大量版權交易協議,中國出版在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中外出版界的交流合作碩果纍纍。
作為中國專門從事對外傳播的機構,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此次展出圖書 600 多種,其中外文圖書佔 90%;其舉辦的「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主題活動和中英互看主題圖書精品書展成為倫敦書展首日一大亮點。書展期間,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稱「外研社」)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共同舉行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首批新書全球發布儀式。除中國出版業收穫豐碩的圖書版權交易成果之外,其他一些中國元素也得到本屆書展的高度關注。
本屆書展設立「聚焦中國兒童教育娛樂市場」論壇,探討中國兒童教育出版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國際出版商開拓中國市場提出實用建議。中國參展商如外文局、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等都帶來了題材廣泛的書籍,涉及歷史、文化、社會、中文學習及各類雙語教材。這些書籍普遍印刷精良、裝幀精美,很多書的封面設計富有中國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