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倫敦書展:有聲書持續高熱,中國出版業備受關注

2020-12-20 中國財富網官方

倫敦書展(London Book Fair)由英國工業與貿易博覽會創辦於1971年,1985年由勵德展覽公司承辦,該書展是版權交易以及印刷、音頻、電視、電影和數字渠道內容的銷售和分銷的全球市場。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業界人士齊聚於此;同時,研討會及其他活動項目將貫穿整個展會。本屆書展於3月12—14日在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舉行,吸引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機構參展,訪客超2.5萬人次。

英國紙質書市場規模穩定,有聲書銷量增長顯著

在倫敦書展前夕,2019年量子大會如期在倫敦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意聯盟:洞察力」,會上的兩大亮點無疑是英國標誌性出版社費伯出版社執行長史蒂芬·佩奇以及丹麥哥本哈根最古老的出版社居倫達爾(Gyldendal)掌門人莫騰·赫塞爾達爾(Morten Hesseldahl)的演講。佩奇呼籲出版商不能只盯著經濟效益,而是要關注出版業在文化生態體系中所扮演的獨特的、重要的角色。赫塞爾達爾的演講則從6個方面探討了出版業的發展趨勢。

在量子大會上,尼爾森圖書公布了2018年英國圖書市場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紙質書市場整體規模穩定,銷量同比增長 3%;但其他形式的圖書增長則更為迅速,有聲讀物銷量同比增幅達13%,相比2014年更是增長了87%,發展迅速,在整體圖書市場中佔據5%的份額,在小說類圖書市場中所佔的百分比翻番。40%的有聲讀物銷售額是由訂閱模式貢獻的,年輕男性是有聲讀物最大的消費群體。2018 年非虛構圖書的受歡迎度大幅提升,在整體圖書市場中佔據40%的份額,相比2014年增加3個百分點,其中增長最快的類別是政治類圖書,同比增長170%,銷量增加到180萬冊。

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動蕩局勢對於英國學術出版界的影響較大,今年的倫敦書展設置了「脫歐語境下的學術出版」專題論壇。在奧林匹克中心的大廳裡,作家和出版商們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和失望,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政治的不確定性並未對商業產生重大影響——至少目前還沒有。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Random House)英國執行長湯姆·韋爾登(Tom Weldon)表示,雖然就供應鏈和物流問題而言,英國脫歐對出版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在達成交易方面影響不大。然而,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還是加劇了出版人的擔憂,英國出版商可能失去部分歐洲出口市場,在全球英語版權獲取的競爭力也將減弱。因為版權代理商們有可能尋求美國出版商達成全球英語版權協議。對於參加 2019 年倫敦書展的英國出版社來說,這意味著要抓緊籤訂合同,而不是等待稍後敲定交易。

有聲書在去年倫敦書展上就是熱門話題,今年的熱度依然不減。2019年倫敦書展開幕當天,美國音頻出版商協會(U.S. 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執行理事米歇爾·科布(Michele Cobb)在一個專題討論會上用一組圖表展示了有聲書銷量的迅猛增長。他表示:「過去6年,我們見證了有聲書市場兩位數的營收和銷量增長。」科布指出,推動美國有聲書市場增長的因素之一是「產品數量的增加」,從2013年至2017年,有聲書的年出版量翻番至4.6萬種。2017年,有聲書銷售額的增長首次超過了銷量增長。根據音頻出版商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聲書的聽眾都是年輕人,他們可以在多種設備上通過多種應用程式聽書。科布透露54%的美國聽眾年齡在18歲到44歲之間,這跟20年前的情況大相逕庭,當時有聲書的受眾大多50歲左右。數據還表明,大多有聲書聽眾同時也是紙質書讀者:大約83%的有聲書聽眾去年至少讀過一本書;剩餘17%的人群多是通過播客轉移到有聲書上來的,這對出版商來說是個好兆頭。播客聽眾的聽書量通常是非播客聽眾的兩倍。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智能音箱的興起,也助推了有聲書銷量的增長。

國際圖書行業卓越獎揭曉,中外出版交流成果豐碩

2019年倫敦書展「國際圖書行業卓越獎」於3月12日,也就是書展開幕首日揭曉。該獎項自2014年起由英國出版商協會主辦,全球各國出版機構參與競逐。這一獎項在2016年開始特設「年度最佳書店獎」,面向英國以外的獨立書店或連鎖書店進行評選,迄今為止已有13家書店入圍該獎項。中國連鎖書店品牌——方所書店獲得2019年年度最佳書店獎。這也是獎項設立以來中國乃至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書店。

此外,來自芬蘭的埃斯波城市圖書館(Espoo City Library)獲得年度最佳圖書館獎。今年新設立的國際書業記者獎頒給了《出版瞭望》(Publishing Perspective)總編輯波特·安德森(Porter Anderson)。來自阿聯的書呆子(Booklava)出版社獲得年度最佳有聲書出版商獎,這是書呆子出版社連續第二年獲得該獎項。在烏克蘭基輔舉辦的阿森納圖書節摘得了年度最佳文學節獎。貝斯塔裡·布安娜·穆尼(PT.Bestari Buana Murni)出版社獲得最佳大眾青少年兒童圖書出版商獎。今年的無障礙閱讀國際傑出獎(僅面向英國)頒給了藍花楹出版社(Jacaranda Books)。文學翻譯創作獎授予了印度圖利卡出版社。

書展期間,中國參展商籤署大量版權交易協議,中國出版在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中外出版界的交流合作碩果纍纍。

作為中國專門從事對外傳播的機構,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此次展出圖書 600 多種,其中外文圖書佔 90%;其舉辦的「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主題活動和中英互看主題圖書精品書展成為倫敦書展首日一大亮點。書展期間,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稱「外研社」)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共同舉行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首批新書全球發布儀式。除中國出版業收穫豐碩的圖書版權交易成果之外,其他一些中國元素也得到本屆書展的高度關注。

本屆書展設立「聚焦中國兒童教育娛樂市場」論壇,探討中國兒童教育出版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國際出版商開拓中國市場提出實用建議。中國參展商如外文局、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等都帶來了題材廣泛的書籍,涉及歷史、文化、社會、中文學習及各類雙語教材。這些書籍普遍印刷精良、裝幀精美,很多書的封面設計富有中國文化特色。

相關焦點

  • 2019倫敦書展落幕 中國圖書出版再受廣泛關注
    2019倫敦書展現場(梁弢 攝)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梁弢):當地時間3月14日,為期三天的第48屆倫敦國際書展在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閉幕。據主辦方介紹,作為全球圖書業最重要的春季盛會,倫敦書展今年吸引了130多個國家超過1500名展商,總計參觀人數達2.5萬人次。今年,前來倫敦參展的多家中國出版機構舉行了多場推廣中國圖書的活動,包括新書發布、籤約贈書、座談交流以及專業論壇在內的各項主題活動亮點紛呈。倫敦書展主辦方也主動策劃了與中國市場相關的多場推介會,中國圖書出版市場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 重磅丨《2020年度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發布
    (五)有聲圖書市場前景廣闊2020年1月,易觀發布的《2020年在線音頻平臺生態流量洞察》報告顯示,音頻正在滲透居家、出行、親子等場景,改變用戶生活方式。10月,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發布的《有聲書:席捲世界》白皮書顯示,中國將在2022年成為全球有聲書市場第一大國。
  • 倫敦書展結束 中國參展圖書九成為英文版(圖)
    本報記者 黃培昭攝  核心閱讀  4月10日,為期3天的第四十三屆倫敦書展在英國倫敦伯爵宮會展中心落幕,來自約100個國家的1500多家出版商和傳媒機構參展。中國參展的出版社達30多家,彰顯出豐富的中國元素。
  • 出版業借有聲書「梅開二度」 數百音頻App打響內容爭奪戰
    曾經風光一時的出版業在沉寂多年後又看到了「梅開二度」的希望,在數字革命的背景下,儘管風光多年的紙質書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但有聲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快速增長,一度小眾的有聲閱讀變得流行起來,讓出版業看到了再次雄起的希望。然而一場內容版權爭奪戰卻在音頻App平臺間展開。
  • 英文版《情調蘇州》驚豔倫敦書展 - 中國在線
    《蘇州城記》的作者大衛•弗格森在倫敦書展的蘇州展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當地時間4月17日上午,《蘇州城記》一書首發儀式和「書·城市·人」主題的相關活動亮相倫敦國際書展,這次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國家外文局和外文出版社、蘇州市人民政府舉辦。
  • 綜述:倫敦書展閉幕 中外出版交流結碩果
    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 綜述:倫敦書展閉幕 中外出版交流結碩果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梁希之 羅羽  為期三天的倫敦國際書展14日閉幕。書展期間,中國參展商籤署大量版權交易協議,中國出版市場得到全球出版界高度關注,中外出版界的交流合作碩果纍纍。  從書展首日起,上百家中國出版機構參與的幾大中國圖書展臺都格外忙碌,新書首發、籤約儀式、座談交流等各類活動亮點紛呈。
  • 親曆法蘭克福書展:愛讀書的德國人辦書展,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新華社德國人辦的法蘭克福書展,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赫赫有名。今年的書展正在舉行,持續到20日。最愛看書和最會看書的人辦書展,有哪些看頭?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出席法蘭克福書展開幕式媒體發布會。
  • 2012年英國倫敦國際書展簡介
    倫敦國際書展, 由英國工業與貿易博覽會創辦於1971年,1985年由勵德展覽公司承辦,該書展為版權貿易型書展,每年四月在倫敦西區Earls Court展館舉行,歷時三天。作為全球書業最重要的春季盛會,倫敦書展在時間上與秋季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遙相呼應,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擁有40多個國家、1400多個參展商的國際大型書展。
  • 有聲書成出版業新發力點 呈現更多元音頻內容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製圖:汪哲平核心閱讀閱讀可以有很多種樣式,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被稱為「耳朵經濟」的有聲書,三種形態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無論是上下班路上、做家務或者睡前放鬆,音頻在人們的生活場景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 2019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
    原標題:2019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   一、習近平重要著作及相關學習讀物持續熱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為傳播   2019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多語種版本陸續出版發行,相關閱讀研討活動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辦,受到各國讀者廣泛關注和普遍歡迎
  • 2018年故事驅動大會:聚焦內容產業,有聲產品勢頭強勁
    會場內的「故事驅動」展臺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除署名外)新趨勢:有聲產品備受關注本次大會特別關注有聲產品及平臺的創新。米夏埃爾特歐勒說,「2017年,我們的用戶聽了總計20億小時的音頻產品,我們有5500萬美國用戶每年聽書,平均每個用戶每年下載16本有聲書。」米夏埃爾特歐勒還從Audible進軍國際市場的經驗介紹全球視角下的有聲書市場:「2004年我們選擇德國,因為德國在傳統上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非英語有聲產品市場。
  • 博洛尼亞書展因疫情取消,圖書海外推廣怎麼辦?來這裡找答案!
    此前,為保障中國出版企業順利參加倫敦書展,語言橋向全國近300家出版企業發出了「倫敦書展服務解決方案」並收到了137家出版企業的參展書目,其中各類型防疫圖書66種。語言橋在本屆倫敦書展上設立了展位,本計劃由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憲超帶領倫敦分公司的7位員工駐展參加,無償幫助中國出版企業攜帶中國優秀圖書、文創產品、遊戲產品及動漫影視作品參加書展並與海外出版界進行文化交流及版權交易活動,幫助中國出版企業在海外成立分支機構,為深入挖掘海外市場提供便利。
  • 2016美國出版業:電子書發展放緩 有聲書強勢崛起
    2016年美國傳統出版業的總收入為143億美元,比2015年的152.6億美元下降6.6%。 從分類數據中可以看到,美國的紙質書市場依舊繁榮,電子書發展趨勢放緩,有聲書的崛起勢頭依舊很猛。雖然不是全部的數據,不過美國主要的傳統出版商基本囊括其中,因此這些數據也基本能看出美國傳統出版業的整體狀況。
  • 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
    原標題:國內首部紙電聲同步出版的圖書《AI迷航》上市後爆紅引發業界關注有聲書市場或成下個「藍海」1 2016年到2018年是有聲閱讀市場發展較快的三年,有聲書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 根據預測,未來中國有聲書收聽人群將進一步擴大,2019年將增至4.77億人。3 聽書群體年輕化。根據喜馬拉雅平臺的數據,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達到63.4%。
  • 紙質、電商、新興出版三方博弈:2019年度國際出版業報告
    紙質市場陰晴不定,電商巨頭一家獨大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世界主要出版大國紙質新書出版種數依次為美國、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等(由於統計口徑等原因,中國出版業的有關情況未與美國等國家進行定量比較。關於中國出版業發展的情況另見範軍主編、李曉曄副主編的《2018-2019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 三聯韜奮書店榮獲「國際出版業卓越獎」
    三聯韜奮書店榮獲2018年倫敦書展國際出版業卓越獎·「中國書店精神獎」第47屆英國倫敦國際書展(London Book Fair)於2018年4月10日在倫敦奧林匹亞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書展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120個國家的25000名參觀者及1500多家參展機構。
  • 何志勇:出版業未來十年的堅守與變革
    2019年歲末,在中國書業即將步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的特殊時刻,《出版人》雜誌專訪了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志勇,請他與讀者分享他對中國出版業未來十年的思考與研判。知識服務將成行業「風口」《出版人》:2010年~2019年是中國出版急速成長的十年,站在產業發展的視角上,這段時間應當如何總結?
  • 2019倫敦國際書展開幕 中國參展商表現「亮眼」
    2019倫敦國際書展現場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康炘冬):3月12日,第48屆倫敦國際書展在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開幕。作為全球圖書業最重要的春季盛會,書展吸引了全球眾多的參展商,中國參展商在書展開幕當天表現「亮眼」。
  • 外國同行拋來"橄欖枝" 中國出版人在倫敦收穫了什麼
    原標題:上百家國內出版機構參與 外國同行紛紛拋來「橄欖枝」中國出版人在倫敦收穫了什麼 為期3天的倫敦國際書展14日閉幕。書展期間,中國參展商籤署大量版權交易協議,中國出版市場得到全球出版界高度關注,中外出版界的交流合作碩果纍纍。
  • 2012倫敦書展:「中國風」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國際出版集團的精彩書籍展示4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倫敦書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而以「市場焦點」主賓國身份亮相此次書展的中國,更是以別具特色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也亮相倫敦書展,並帶來自己兩本著作的英文版,主打「公共外交」理念。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的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跨國對話:公共外交的智慧》英文版和外文出版社的《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英文版,是趙啟正對其公共外交理念的詮釋和實踐的總結。作為推動中國漢語教材「走出去」的代表,中國國家漢辦的展臺在書展上很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