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8」暨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在哈工大博物館禮堂隆重召開。來自C9聯盟高校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共12所高校的代表齊聚哈工大,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共話面向2030的中國教育現代化事業,共同探索教育強國和新時代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之路。
研討會現場
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黑龍江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忠波,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閆為革,財政部科教司教育二處處長李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副校長鄭慶華,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希勤,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徐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怡,我校黨委書記王樹權出席會議。我校校長周玉主持開幕式。
孫東生在致辭中指出,當前,黑龍江省正處於爬坡過坎的攻堅期、有利發展的機遇期、大有作為的窗口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講話精神,迫切需要以人才和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依靠創新驅動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各校發展,誠摯邀請各高校與黑龍江省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教育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省校合作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拓展,努力打造有利於高校技術成果產業化、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熱情的良好政策環境、社會環境、發展環境和營商環境,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實現合作共贏,攜手各高校為實現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貢獻。
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致辭
徐忠波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排頭兵,12所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要率先發揮好在國內高校中的示範與引領作用,積極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拓展中國影響,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解決人類發展重大問題中展現一流,培養一流的創新人才,產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立足特色、發揮優勢、創新發展。要把握當前東北振興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對接和交流合作契機,深入開展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交流研討,努力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引領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提升、早日將我國建設成為高等教育強國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忠波致辭
王樹權在致辭中表示,哈工大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時的殷切囑託,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矢志不渝紮根祖國北疆,堅定不移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規格」的發展道路。步入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當有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中國道路辦學自信,再次為我們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力量源泉和根本遵循。哈工大願與各兄弟高校一道,攜手並肩,共同肩負起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擔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校黨委書記王樹權致辭
校長周玉主持開幕式
12所高校代表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路徑和思考」「新時代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角色和作用」3個主題分享了各高校在新時代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徵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與會高校共同肩負的歷史使命,也是與會高校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我校先後就「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路徑和思考」這一主題作了報告。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題為「南京大學新工科的思考與實踐」的報告中解讀了南京大學在與新工科發展相關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新型學科生態體系、新工科與專業體系方面的思索與認識。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的報告題目是「打開邊界,迎接變革」,報告介紹了北京大學是如何從打開「學校邊界、學科邊界、學習邊界」3個層面深化改革,迎接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與變革的。浙江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積極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校長吳朝暉在題為「建設創新型大學:發展路徑與實踐探索」的報告中闡述了浙大在戰略謀劃、發展路徑、實施推進等方面開展的系列探索。我校校長周玉的報告題目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構建一校三區格局」,分享了我校以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為目標,面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規格」百年強校建設,構建哈爾濱、威海、深圳一校三區格局的探索與實踐。
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作報告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作報告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作報告
本次研討會上,12所高校中有半數高校聚焦「新時代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這一主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6所高校代表依次發言。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以「新時代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上海交大的理念與實踐」為題,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為出發點,通過成果和案例闡述了上海交大在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方面的經驗和願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的報告題目是「紅專並進、科教結合、培養一流創新人才」,闡釋了中科大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圍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科教結合、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人才培養特色。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徐雷以「率先建成一流本科教育——復旦大學對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考」為題,介紹了復旦大學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始終把培養一流人才作為根本追求,並率先出臺《復旦大學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的實踐與經驗。香港大學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致力於吸引最優秀學生、學者和教育人才,並培育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人才,以應對環球重大挑戰,副校長高為元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港大」為題作了分享。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的報告以「立德樹人,守正創新,創建一流人才培養體系」為題,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所處的歷史方位、肩負的時代責任,剖析了創建一流人才培養體系面臨的四大挑戰,指出立德樹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守正創新是創建一流人才培養體系的必由之路。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怡作的「新時代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報告,提出今天的教育不應僅提供涵蓋科學、研究與創新範疇的有效培訓,還要致力培育與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創意思維及批判性思考,為全球問題提供嶄新解決方案,大學應為學生提供成就夢想的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作報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作報告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徐雷作報告
香港大學副校長高為元作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主持研討會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作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怡作報告
清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在此次研討中共同關注的是「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角色和作用」這個主題。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希勤的報告題為「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大學使命——清華的探索與實踐」,認為正確理解創新和一流大學的本質是合理確定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角色的前提,也是確立大學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使命的前提,由此展開介紹了清華大學從深化科研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開展的系列探索和實踐。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認為,大學作為知識發源及集中地,在參與建設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中走向社會,以發掘、提升及應用知識為謀,擔當重任,系統闡述了香港中文大學在推動研究交流、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上的舉措和成績,以及如何支持創新創業、推進學術界與工業社會的夥伴協作經驗。
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希勤作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作報告
「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始於2003年,每年召開一次,由各校輪流主辦。會議旨在推動我國一流大學建設,探討問題、交流經驗,推動校際合作,打造中國教育品牌。從2010年開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3所高校受邀參加研討會,12所高校校長圍繞會議主題進行報告和研討。各高校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各高校視察並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對照「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標準,相互學習和借鑑在「雙一流」建設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財政部科教司、黑龍江省學位委員會、黑龍江省教育廳有關領導,各高校相關部門負責人,我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熊四皓,副校長韓傑才、郭斌、徐殿國,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松全,校長助理甄良、劉宏,各學院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聆聽報告
校長聯誼會討論相關事宜
與會領導與嘉賓合影
文字 | 張妍
圖片 | 蘭銳
責任編輯 | 王餘茜
值班編輯 | 蔣欣彤 劉林倩 齊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