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三年級男生期末分數全年級第一,怎樣讓孩子不膨脹?請高人指點?
英語、數學滿分,語文差5分,科學差1分。
一個著名大學畢業的顏學姐的回答是這樣的:
然後家長看過之後評論:謝回答,你太天真了!
看來這個家長對顏學姐的回答不滿意。
三年級需要考試的科目一共有四門英語、數學、語文、科學。這個家長的小朋友其中兩門功課是滿分。綜合排名全年級第一,暫且不論全年級多少人,單從分數來看,這個小朋友的成績已經很棒了。
做家長真的太難了,孩子考得差吧,要給孩子找補習老師,難!
孩子考第一吧,又怕孩子驕傲,難!
那麼站在老師的角度,假設這個小朋友是我們班的,我會建議家長怎麼辦呢?
一、表揚是少不了的。
如果一個孩子經過努力,考了第一名,老師(或家長)連表揚都不給,孩子就會很沮喪。要表揚,而且在全班表揚,現在不是提倡公開場合要表揚學生,批評學生請私底下。也就是要給其他小朋友樹立一個榜樣作用。我們身邊就應該有榜樣,也就是家長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努力做成別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二、追求完美,揍孩子一頓吧!
家長如果不贊同表揚,我們同樣可以批評,再不濟就可以揍一頓。
有的朋友或許會說:考了第一名還要揍一頓?
筆者也曾聽聞有家長揍孩子,雖然孩子考了第一名,但是孩子錯的題目確實比較簡單,揍孩子不是因為他考第一,而是因為他錯了不該錯的題。
當然揍一頓也只是象徵性的,痛在肌膚,記在心裡。必要的疼痛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個只能家長來執行了,老師下手沒輕沒重,一不小心就成了體罰學生。起不到警示效果,反而給自己惹來麻煩。
三、家長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意思就是學生因為學習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補足自己的不足。越是愛學習的人越愛學習,這就是為啥學霸更愛學習。一個人的知識容量就像一個圓,當這個圓越大,面積越大,也越會發現自己不懂得太多。
四、問一句:還能進步嗎?
作為家長,不要低估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要高估學生的自制能力。大部分孩子都貪玩,當然那種超強自制力的孩子除外。特別是寒假到了,孩子們面對太多的誘惑。有太多比學習有趣的事兒: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和小夥伴一起耍……
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成績肯定之後,問一句:還能進步嗎?記得有人問巴西球員貝利:"你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答道"下一個"!
所以當家長問孩子:你最滿意的一次考試是哪一次?孩子回答:下一次。家長再問:為什麼?學生:我還可以做的更好!
總之,祝賀這個孩子考第一的家長,你的孩子遺傳了你的聰明基因。但後天的培養也是少不了的,一顆好種子,除了本身是好種子之外,還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呵護與鞭策!
對於考第一的孩子,大家還有哪些防止學生驕傲的方法一起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