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低年級滿分現象確實比較普遍,拿數學來講,一年級100分人數有時甚至達到一半,二年級大概三分之一,首先王老師建議家長們不要過於看重分數,畢竟已經是歷史。
數學能考100分,絕對離不開家長的付出!
課內成績反映一段時間內的知識掌握情況,一方面,滿分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低年級階段最重要的還是好奇心的激發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另一方面,課內滿分也不能反映孩子真實數學實力,影響一些家長的判斷,針對性查漏補缺,因材施教,選擇適合自己的提升素材才是重點。
最了解孩子數學學習問題點的應該是家長!
95分和99分表象之下,反映出來的問題點還是很大不同的。
從小學數學教學來看,一二年級是打基礎階段,三年級開始,數學學習進度明顯加快,會產生一些分化,三年級現象還是現實存在的。
確實是一道坎,一二年級經常考90多分的,一下子可能跌到80分,由於難度加大,上課不願意回答問題,作業錯誤率越來越高,……等等,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學習狀態。
為什麼之前成績挺好的,怎麼一下子跟不上了呢?
1,開始爬坡了,基礎不紮實的,步履會蹣跚,甚至滑坡!
計算和應用題佔據80%以上分值,王老師先從這兩個版塊具體分析下。
【計算準確率無法達到100%】
這個是最直接的表現,滿分的學生,首先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是可以保證的。
二年級計算練習大挑戰!看看30分鐘,孩子能算對多少分?
二年級計算很多孩子還是依賴口算,但是隨著數域進一步拓展,三年級認知萬以內的數,四則運算都必須要求筆算列式了。而數位和豎式步驟必須要掌握,這是基礎。
心算速度要達標,但也要讓孩子逐步適應筆算列式,正確率不高,一定要驗算。
和心算的直接提取數字事實不同,筆算列式是計算程序,需要反覆練習鞏固,才能養成嚴謹的做題習慣,不能怕費事,計算不達標,肯定是第一批分化下來的。
應用題沒有解題策略,不知道如何開始!
應用題是衡量數學真實實力的題型!
王老師建議基礎不錯的要從二年級開始逐步拓展,比如典型的和差倍問題,年齡問題,移多補少問題,排隊問題,周期問題,還原問題,植樹問題等等。
通過對不同場景數量關係接觸,才能拓展認知面,王老師二年級趣味數學課外培優版塊,應用題採用新加坡圖示建模的教學方法,引導孩子掌握思考工具,形成自己的解題策略。歡迎參考,系統學習。
應用題拓展越早越好,二年級接觸基礎題型,三年級進階,四年級是整數應用題匯總階段,將會出現更加綜合的複雜題目。
通過邊讀題,邊畫圖的圖示建模策略,可以把抽象文字轉化成直觀圖示,而且適合從基礎題型到進階題型的連續應用,是符合這個年齡階段認知特點的科學方法。
2,學習不積極,不專注,自主學習能力差
成績滑坡,首先是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出了問題。
激發孩子對於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培養數學學習興趣,不要低估孩子的學習潛能。
王老師不太贊成過度專注力訓練,主動專注才是根本,家長的數學學習觀很大程度影響孩子。
數學是好玩的,數學是有意思的。
同樣是練習專注力,可以嘗試下數獨遊戲,24點湊數遊戲,紙面邏輯掃雷遊戲等等思維益智遊戲。
結束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好不好是老師和學校的問題,事不關己,這種顯然是推卸自己應該肩負的家庭教育責任,低年級孩子優秀,離不開家校的配合,孩子也需要陪伴和鼓勵。
1,你每天有檢查孩子作業嗎?是否和孩子一起做過試卷分析?
2,你有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點嗎?
3,你有幫助孩子拓展數學認知面嗎?
4,你是否引領孩子走進美妙的數學世界呢?
王老師一直認為,小學生家長是伴隨孩子一起成長的,也要去學習的,遇到問題,不要看表象,要分析根本原因,當你眼中只盯著成績而不是孩子問題點,那麼方式方法必然是有問題的。
王老師匯總二年級下冊人教版系統複習資料,供家長粉絲們參考,溫故才能知新,要根據孩子的學習準備科學練習,成績好的可以一周一套綜合測評卷,掌握具體問題點,針對性查漏補缺。
關於課外培優,越早越好,不要以功利性為目標,願意學,學得進,能運用是標準,而不是那些和知識無關聯的固有觀念。文末附一套課外培優綜合測評卷。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及趣味數學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附1,二年級下冊系統複習及相應練習
附2,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期末測評卷
附3,二年級課外綜合培優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