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2020-09-19 薦課網綿陽站

近日,一位媽媽在家長群裡吐苦水:

「孩子才上三年級,語文都拿不到90分了,以後怎麼辦?」

引起其他家長附和贊同。

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決定高考的水平。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抓好小學前三年,比之後苦抓10年更有用!

一年級是道坎,高分是假象


有教育專家說過:


一年級高分是假象,其中有很大「水分」。


一年級學習的知識內容較少,加上許多孩子早已開始學齡前教育,似乎不用怎麼努力,輕輕鬆鬆就能考100分。


但其實對於一年級來說,高分知識假象,題目簡單、不考閱讀和作文、數學也只是簡單的加減法,換個大班的孩子來考試也能得高分。


那麼一年級的孩子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地基」打牢,為二三年級做好準備。


一年級孩子的思維模式還和幼兒園比較相近,愛玩,不懂學習。


家長就需要幫助他們「拗正」這樣的思想,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很好「哄」,好奇心就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大突破口。


採用一些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例如可以讓他當小老師,以「過家家」的方式將當日所學習的知識「教」給父母等等。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方式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壓力,也能讓他順利地從幼兒園的「玩」過渡到小學的「學」。


同時,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耐心也比較差,想要將書本的內容全部吸收進去比較難。因此,還需要培養他們「讀書」的習慣。



最好的「讀書」方式就是讀五遍!


第一遍:讓孩子讀準每個字的發音,此時最好讓孩子採用「指讀」的方式;


第二遍:讓孩子將課文內容讀「順」,讀「生詞」也不會磕磕絆絆;


第三遍:讓孩子讀通課文內容,就算合上書本也能說出大概有哪些內容;


第四遍和第五遍:就能夠逐漸記住課文的內容,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記憶力好的也能將課文內容背得七七八八了。


在一年級就養成了「讀五遍」的閱讀習慣,那麼孩子在日後考試讀題目時,就不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了。


二年級是個坡,狠抓學習好習慣


升到二年級,不少家長發現,孩子的「滿分優勢」沒了,分數總在95分上下徘徊。分析試卷時才發現,語文容易在看圖說話上被扣分,數學則直接暴露出孩子的「粗心」。


二年級是「糾錯」的關鍵時期,也是狠抓習慣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年裡,大人付出得多,孩子也能收穫得多。


如果說一年級是習慣的「開始」,那麼二年級就是習慣的「鞏固」階段,家長需趁熱打鐵。


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僅靠一年級的幾個月是不可能讓習慣完全成型的,因此二年級還得繼續。


孩子上了二年級,面對比一年級多了一倍的作業量,會開始出現寫作業磨蹭的現象,因此家長還需要教會孩子如何有計劃地學習。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一句話:


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只有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才能有半小時玩的時間;


幫助孩子把作業拆分,循序漸進地讓他們完成,無形之中減輕他們的壓力;


每天飯後,花幾十分鐘幫助孩子梳理當天所學的知識,讓他快速進入作業時間;


給孩子定好細緻的目標,讓他把繁重的課業壓力轉化為動力……


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們可以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嘗試。


另外,二年級的孩子在培養習慣上要比一年級容易很多,因為他們已經逐漸懂得何為學習,因此在這一年裡可以加大對他們好習慣的培養,為接下去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可以培養的習慣包括有:


  • 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
  • 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每天閱讀書籍的習慣;
  • 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
  • 善於記筆記的好習慣 。


有沒有發現,這些學習習慣都是在學校老師指導下必須完成的日常行為?所以家長只需要監督孩子做到就可以。


在這一年內儘可能多地去配合老師的教育,孩子會展現出他最好的學習狀態。


三年級是座峰,謹防「滑坡」現象


在教育界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不少家長也吐槽道:


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非常輕鬆,就算考不了滿分,也能考個95分96分,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可自從升上了三年級,好像一下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了,考試也難再上90分了!


其實這個情況就是非常典型的「三年級現象」,孩子到了三年級,不僅成績會出現滑坡,各方面的表現也都慢慢變差,也開始學會偷懶。



那麼為什麼到了三年級起,學習就變得這麼困難?


一二年級的學習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例如看圖說話,有圖有話,只需要將看到的描述出來就行;


而三年級起逐步變成了「邏輯思維」,同樣是作文,到了三年級就只會給你一段話一個主題,讓你去思考和發揮。


轉變太大,孩子跟不上,就出現了成績上的差異。


而學習興趣上的「滑坡」則是深受學習成績的影響。


回想過去一二年級,自己邊玩邊學都能考出好成績,現在卻經常聽不懂老師說的內容,漸漸地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了。


有人把三年級形容為孩子學習生涯的一次小高峰,那麼幫助孩子跨過三年級這座高峰,就變得尤其重要了。


特級教師王崧舟認為,具備以下三種品質的孩子,對「三年級滑坡」有強大的免疫力:


第一,效率;

第二,習慣;

第三,專注。


而效率、習慣和專注,這三個都是要在一二年級就必須培養的好品質!


如果孩子的這三種品質還沒有成型,也不必著急,三年級再重新培養一次也不會太遲,只不過我們所採用的方法,和一二年級會稍有區別了。



1、提高學習效率


想要提高三年級孩子的學習效率,家長就需要先了解孩子「磨蹭」的真相。


是不是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影響了孩子的心情,從而導致磨蹭?還是上課沒有聽懂,寫作業無從下手,才會在書桌前磨磨蹭蹭?


三年級的孩子都會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家長必須先了解他們在想什麼,才能從源頭上提高他的學習效率!


2、優化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不是一成不變的,家長需要適時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例如定期檢查他們的隨堂筆記,從中發現問題:


該記錄的沒記錄,重複的內容很多,家長要及時告訴他們什麼才是筆記的重點;


再例如孩子每天閱讀的書籍都是哪些?是不是太深奧了?或者太「低幼」了?


不要直接否定三年級的孩子,而是讓他知道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只不過還有優化的空間。


3、關注專注程度


無論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寫作業時喜歡「東摸摸西摸摸」,這些都是可以改正的!


如果我們沒辦法在課堂上關注到孩子的注意力,那麼回到家,就可以用自己的辦法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那就是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兒童心理學家肯尼斯·道奇認為:父母模彷、或塑造出一個有利的環境,能促使孩子朝正向行為發展。


房間的燈光一定要舒適柔和,書桌也一定要整齊且簡潔,一切會分散掉孩子注意力的東西都必須拿走!

(附:一至三年級學習計劃表)

家長最好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

要輕鬆愉快,不要過分緊張;

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

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教育孩子不能急於求成,務必從小抓起。家長的全力配合,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有人說,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決定高考的水平。


小學前三年不比之後,更多的還需要父母的引導和督促,狠抓這三年的黃金時期,比日後十年裡苦口婆心地喊他自覺學習更有效!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附學習規劃表
    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決定高考的水平。對於孩子來說,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一、一年級是道坎很少家長意識到一年級的重要性。二、二年級是個坡從二年級開始,孩子之間就悄悄拉開差距了。
  • 關於開學這點非常重要: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但對於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處於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學習也是萬萬不能停滯不前! 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反映高考的水平。
  • 家長抓好小學前三年: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昨天,一位媽媽在家長群裡吐苦水:「孩子才上三年級,語文都拿不到90分了,以後怎麼辦?」引起其他家長附和贊同。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反映高考的水平。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你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抓好小學前三年,比之後苦抓10年更有用。 一年級是道坎 很少家長意識到一年級的重要性。
  • 班主任提醒:一年級是道坎,孩子小時候是怎樣決定了以後能怎樣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抓好小學前三年,比之後苦抓10年更有用!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一年級時沒有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習慣的孩子,上了二年級會開始鬆懈。「二年級是個坡」,孩子能不能往上爬,就看家長怎麼抓。
  • 2020精選人教三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檢測卷,幫孩子越過三年級這道坎
    不少人都說,三年級是道坎,孩子在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還不錯,每次考試弄個90分左右,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到了三年級,學習就跟不上了,成績就下降了。於是,三年級是一道坎之說便風行起來。其實,三年級的知識體系,跟二年級的對接,與二年級跟一年級的對接,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學習上,孩子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抓好前三年勝過苦抓後十年!(父母必看)
    所以我身邊朋友們遇到的小學一年級的各種問題,我們都沒有經歷過。他們跟我吐槽的時候,一般我都當成是段子在聽。比如有個朋友說,她女兒在開學第一天的識字摸底測試中,班上最厲害的孩子已經認字上千,她家的只認得100個左右的字;數學課上寫0-9數字,她在田字本上都是歪歪扭扭的,0怎麼也畫不成橢圓;到了學拼音,更是如同地獄一般的生活。
  • 二年級小學生周記,質量參差不齊,老師急眼:不要敷衍好嗎?
    周記其實並不會作為考試內容之一出現在二年級的語文考試裡,二年級的語文作文考試仍然是以看圖寫話為主。給孩子一副圖,基本都能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幾個要素出發,來寫出一段完整的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要求孩子們能夠看著圖寫出一段話或者兩段話就可以。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在二年級就要學會脫離看圖寫話,去寫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 二年級小學生周記,質量參差不齊,老師急眼:不要敷衍好嗎?
    二年級小學生周記,質量參差不齊,老師急眼:不要敷衍好嗎? 今天的筆記淘氣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二年級孩子對於周記的寫作情況。上周末的時候淘氣老師給自己班級的孩子布置了作業,要求孩子周末的時候寫一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者人物,周一的時候交給老師批改,對體裁和字數沒有做具體要求。
  • 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初三是座峰!迎戰初中,從學邦出發
    01初一是道坎萬事開頭難,不要在一開始就鬆懈、掉隊。萬事開頭難。相當一部分孩子,進入初中後,以為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初一、初二、初三環環相扣,初一的如果基礎打得不牢,不能開拓思維,到了初二學習幾何證明,初三學習二次函數就會感覺很吃力,初三就更難趕上了。所以,孩子跨入中學大門開始,就要步步為營,佔得先機。02初二是個坡爬坡難,但落下後的追趕更難。
  • 一年級學霸,二年級普通生,三年級當差生?成績三級跳,不是偶然
    甜甜媽媽察覺到朋友的欲言又止,忙不迭地問原因,最後朋友才說,不知道普遍現象是不是存在,反正據我所知的一些孩子,上了一年級的成績確實不錯,可是二年級就成了普通生,三年級甚至連課程都跟不上,雖然說成績的好壞看孩子的努力程度,但是跟幼兒園也密不可分,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課程,不見的是好事。
  • 關於開學這點非常重要:三年級是道坎,四年級是個坡,五年級是座峰
    小學語文重難點特訓班(適合升3~6年級孩子)課程8月18日、8月21日開課199元限時9元報名課程教孩子全面解決閱讀、作文、古詩詞應試技巧為保證教學答疑效果只接受前100個咱們的老師,一個個拎出來都是扛起學科的帶頭人。👊有道精品課鄭重承諾:文章內宣傳的老師,就是為孩子授課的老師,絕不存在替換老師、虛假宣傳。
  • 三年級是道「坎」,全職媽媽焦慮又急躁,下定決心這樣做
    雙胞胎女兒步入三年級後,我發現題目明顯變難。就拿數學來說,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更高要求的考驗邏輯思維能力。語文同樣也是,不僅僅是字詞的要求,對課文的理解,閱讀理解也不再是在短文中就能找出答案,而是考察更深層次的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
  • 二年級升三年級:數學綜合計算題,共4000道,暑假練習,提高成績
    二年級升三年級:數學綜合計算題,共4000道,暑假練習,提高成績到了暑假,孩子如同放飛的野馬般玩耍,但是即便孩子玩得很開心,家長們也不要忘記孩子還有暑期作業的任務,要記得提醒孩子不要玩得忘乎所以。進入暑期,就以為新學期學生就要進行新的年級學習,學習難度也會隨之增加。一年級和二年級數學向來是數學基礎中的基礎,到了三年級之後,數學難度就開始增加。也有很多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數學成績很好,但是三年級之後數學成績就開始下降,甚至出現學不懂的情況。
  • 一年級、二年級學霸,三年級學渣。警惕三年級學習陷阱
    ​ 小學二年級時,鄰居孩子娃娃語文數學兩科可以拿90分以上甚至滿分,然而到三年級之後語文70分左右、數學60分左右,英語30分上下?不僅如此,她上三年級以後,變得更麻煩了:壞習慣增加了,敢跟大人頂嘴。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娃娃掉進了三年級「陷阱」。 首先我們來比較一下,三年級比一二年級多了什麼呢?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它是道坎!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它是道坎!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 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三年級是小學中的第二個「一年級」?那麼,三年級英語該怎麼學?
    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小學階段最難教的年級,首先是一年級,其次是三年級,再次是二年級,最容易的是高年級。所以,三年級又被稱為小學中的第二個「一年級」。為什麼會這樣呢?升入小學三年級,雖然孩子已經有了兩年的學習經歷,但也要經歷一個階段的「心理斷乳期」。這是因為一二年級是低年級,教學內容不僅較少,而且科目單一(只有語文、數學兩門考試科目);三年級是中年級,新增加了英語科目,而且所有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有了很大提高。
  • 贏了一年級,輸在二年級,小學語文超前學習的後果在三年級出現
    不少家長認為在上學前去銜接班,學上半年寫字和拼音,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孩子跟得上,學得快,有基礎。超前學習的問題,看似為家長減輕了輔導的負擔,又能讓老師對你刮目相看。但它帶來的學習後果,往往是家長想不到的。一年級的時候,家長確實很輕鬆,輔導作業也不難。可是到了二年級,突然發現孩子不會學習語文,甚至連字也寫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