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暴躁的孩子不好教,家長要善用這四種方法,幫孩子養成好脾氣

2020-12-22 迎迎炫育兒

有些家庭的孩子是一個令人很憂愁的存在,因為脾氣暴躁,在學校裡讓老師頭疼,經常和同學打架,被老師批評之後還憤憤不平,頂撞老師。在家裡也因為各種事情不符合自己心意就大發脾氣,比如作業不會做,吃飯時沒有自己想要的菜等等。

相信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的這個問題,並想要通過很多方法去解決,比如向孩子拋出福利,少發一次脾氣,就獎勵一件小東西,或者跟孩子講道理等等。但是這些效果都並沒有很明顯,有些家長也甚至在抱怨,試了多少種方法都沒有用,自己也深深地迷惑到底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子。

很多家長對暴脾氣孩子沒辦法管理的時候,可能都會說:"這孩子可能天生就這樣吧!"。但是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仔細觀察會發現,一般暴躁的小孩子,其實小時候的性格是溫和的,而這種暴躁性格是在成長中發現的,那麼想要解決這種現象,那就要從原因找起。

孩子暴脾氣形成的原因

1. 嬰兒時期父母陪伴少

孩子還在嬰兒時期的時候,不會說話,唯一能讓人察覺到自己情緒的方法就是哭鬧,比如嬰兒的尿不溼溼了,他就會感到不舒服,這個時候他就會開始大聲啼哭,等待父母的注意,哭鬧中的嬰兒大腦會產生一種叫"可的松"的激素。但是如果父母一直沒有過來看孩子,那孩子的反應只會更加激烈,這其實是出於大腦的求生模式,紙尿褲溼了,會讓嬰兒感到緊張,害怕,從而激發了神經系統,產生一系列的反應,當這些反應沒有得到回覆後,大腦的可的松飆升,對嬰兒造成傷害,更有甚者可以激發或者抑制某些基因,對寶寶將來大腦的抗壓能力造成很大影響。

所以如果嬰兒時期父母陪伴不到位的話,對孩子的暴脾氣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2. 逃避錯誤或者受到挫折

相信生活中很多這種現象,很多孩子犯錯以後,家長還沒有開口對他進行責罵和批評,孩子卻自己一個人在大哭大鬧發脾氣了,其實這是因為孩子自己認識到了錯誤,但是不想面對家長的責罵,所以只能通過哭鬧的形式來轉移家長注意力。除此之外,一些孩子在經歷失敗,遭受挫折時,也容易情緒暴躁,因為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無形中給了孩子一點壓力,在孩子嘗試做一件事結果失敗了的時候,因為沒有別的發洩方式,只能選擇最直接的哭鬧,發脾氣來解決。

孩子脾氣暴躁是無形中形成的,父母也不必太過自責,找到事情的原因就可以很好地解決。

幫助孩子改善暴脾氣

很多家長在面臨自己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總會認為孩子是故意這樣做在挑戰自己,有很多家長對此使用嚴厲的手段,給孩子加以懲罰。然而,其實孩子本性都是單純善良的,只不過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不足,需要父母不斷地進行引導和幫助。

1. 避免引起孩子暴躁的因素

只要對孩子足夠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多與觀察,就可以發現,有一些孩子脾氣暴躁時的共同因素,例如,孩子正在看電視,父母命令他立刻回去睡覺,這時孩子可能會發脾氣,通過這些生活瑣事,仔細地記錄下來,發現引起孩子煩惱的一些原因,就可以找到孩子在發脾氣前都有的一些徵兆,比如發脾氣前就會有不耐煩,沒興趣的情緒發出,幫家長一發現這些現象的時候就趕緊介入,趁孩子爆發之前趕緊給他順毛,減少孩子發脾氣的次數。

2. 教育孩子時,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

孩子性格發展跟家庭環境關係密切,當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情緒消極的家庭中,不管這種情緒針對的是誰,孩子都會受到影響。換句話說,孩子會潛移默化地模仿父母的性格,當父母比較暴躁時,很可能就會帶動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情緒暴躁,反之,如果家長的情緒夠溫和,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積極和樂觀的情緒。有些父母在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自己也上火,這個時候經常會出現父子"大眼瞪小眼"的狀況,但其實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暴躁面對孩子,否則,兩個情緒暴躁的人,怎麼可能解決事情呢。

3. 與孩子進行溝通,教孩子發洩情緒

孩子經常發脾氣,就很好地說明了他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去釋放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最直接的哭鬧。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應該給出更多耐心,跟孩子好好溝通,找出孩子暴躁的原因,理解孩子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帶著孩子進行一些運動,比如跑步,遊泳等,通過這些方式來釋放壓力。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立即制止,因為哭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

4. 轉移情緒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平復他的情緒,比如當孩子想要發脾氣的時候,讓他在心裡默念數字,從一到十,如果這個時候他還是很想發脾氣的話,可以接著往下數,直到情緒平復為止,或者教授孩子唱歌,畫畫等溫和的方式,讓孩子發洩他的情緒,在想要發脾氣時,轉移注意力。

有些孩子經常發脾氣的時候,會在地裡用樹枝畫土地,經常畫著畫著就不暴躁了,然後又跟沒事人一樣去玩耍了。這也是一種情緒轉移的方式。

總而言之,在孩子發脾後,父母不應該以暴制暴,而是要尋找正確的方法轉移孩子注意力,或者教給孩子一些別的情緒發洩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多關注自己的孩子,不要忽視。很多時候孩子脾氣暴躁也是父母的不夠重視導致的。同時,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應該控制住自己,儘量少把一些負面的情緒展現在孩子面前,這樣做才有利於孩子養成好脾氣。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脾氣大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家長試試這3點,幫孩子養成好脾氣
    寶寶脾氣大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家長試試這3點,幫孩子養成好脾氣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裡人都非常寵孩子,從小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事事順著孩子的心願,不管孩子提什麼,都答應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養成了孩子只要說出來,家長都會實現的習慣,
  • 怎麼避免孩子養成脾氣暴躁的性格?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面對孩子的暴脾氣,家長們一定要重視。我們來看下導致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原生家庭環境因素眾所周知,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優秀的人格的基礎。
  •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家長學會這6個方法讓寶寶不再脾氣暴躁!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脾氣大、脾氣暴躁,非常讓人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大怎麼辦呢?家長有什麼方法讓寶寶不再脾氣暴躁嗎?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脾氣大脾氣暴躁的原因主要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生活環境有關。家長學會以下6個方法,通過教育引導、行為矯正等,都可以改變。
  • 【家長必看】孩子多動暴躁,如何培養孩子的好脾氣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孩子多動易怒,專家提醒很可能是多動症在作怪! 多動暴躁不僅對他自己的身體不好,也會影響到他的社交情況,這對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是不利的。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的脾氣,各有不同,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他們有的溫順乖巧,有的暴躁易怒,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些孩子中,亂發脾氣的孩子又佔了主流趨勢。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從不考慮後果。想要怎樣,就要怎樣,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有求必應,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假如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這真是讓父母們左右為難啊。
  • 孩子脾氣暴躁?家長不善加引導,反而會害了孩子
    如此年幼的孩子為何會如此暴躁?暴躁的孩子又怎麼教育呢?為什麼孩子脾氣暴躁?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性格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點,但是這些孩子真的自出生就有這樣糟糕的脾氣嗎?這一作用以後也將影響著他的發展,影響著他的一生,決定著他的幸福,正如弗洛伊德所說:「童年的經歷影響人的一生。」所以,孩子的脾氣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原生家庭,來源於他的成長環境,來源於他的父母,而不是天生。那麼怎麼樣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呢?
  • 孩子的「脾氣」來自父母遺傳?看心理學家解釋,讓孩子擁有好脾氣
    旁邊的家長等到奶奶走了之後就開始議論,這個孩子太沒有家教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教育的,居然還動手打奶奶。其中有一個家長就說了:「他們家就住在我們家樓上,兒媳婦的脾氣特別不好,平時都是奶奶在帶孩子,媳婦還經常回家摔摔打打的指責奶奶孩子帶的不好。」大家也在嘆息孩子是隨了媽媽了。
  • 父母暴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家長想要孩子脾氣好,需要做好這幾點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一直以來,關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都有這樣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孩子身上的某些特質在一定程度上都和父母有直接關係。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暴躁不已,其實,這和父母本身的脾氣也有一定的關係。
  • 孩子脾氣暴躁?是什麼原因?家長要留心啦
    當孩子成長到了一定階段,脾氣會變得非常暴躁,因為一丁點的事情就大發脾氣,並且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對於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要充分了解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不要等到孩子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學習積極性。
  • 孩子脾氣暴躁?跟我學,教你如何教育情緒暴躁的娃
    這一作用以後也將影響著他的發展,影響著他的一生,決定著他的幸福,正如弗洛伊德所說:「童年的經歷影響人的一生。」所以,孩子的脾氣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原生家庭,來源於他的成長環境,來源於他的父母,而不是天生。那麼怎麼樣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呢?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相信有些媽媽總會被家裡的小惡魔給折磨瘋,我也是一樣,孩子脾氣暴躁,後來想想原因,應該是我平常的情緒管理做的不好,孩子有樣學樣。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引導,讓小惡魔重回小天使。1.大人先調整,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先冷靜,深吸一口氣,在心從一數到十,感覺自己可以控制住脾氣了再說話,如果不能繼續數數,直到可以控制脾氣為止,大人尚且做不好情緒管理,孩子又怎麼會做好呢?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任何人都有心情不好、脾氣暴躁、易怒的現象,但是人們會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儘量平衡自己的心緒,不良情緒的出現,會影響到自己做事情的狀態和身體的健康孩子的性格一方面和遺傳基因有些關係,但和後天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有些夫妻忙工作、忙做生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溺愛孩子,所以很容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孩子寵的「上了天」。那麼小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呢?
  • 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學會4個方法,引導孩子改善情緒問題
    導語:平時生活中孩子一直是在家庭佔有主導地位,很多家庭都是圍繞著孩子轉。這樣也經常看到孩子亂發脾氣,家長對於孩子沒有很好地辦法。現在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下總是挑戰父母的底線,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對父母還有長輩發脾氣。孩子認為自己是家中的寶貝,做什麼都要聽他的,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暴脾氣無可奈何。
  • 身上有這四個特點的孩子,長大脾氣可能會很差,家長要想著糾正
    脾氣與性格有時候相同,溫柔的人一般也不會發脾氣,而暴躁的人總是發脾氣。然而有點時候,又不同,有些表面溫柔的人,其實脾氣也很大,而表面暴躁的人又會理智的管理自己的脾氣,偏偏沒有脾氣。而控制脾氣這個能力,代表了一個人的修養和情商。其實,脾氣好壞,是從小養成的。
  • 孩子脾氣差是原罪嗎?其實不是孩子的原因,應該家長來改正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如此暴脾氣呢?這並不是天生帶來的,而是後天家長養成的。現在幾乎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更加重要,如果說一個家庭裡面只有一個孩子的話,家長就會對他非常的寵愛,所以有的時候過度的愛就成了溺愛了孩子就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想要什麼家長就會給自己買什麼,所以說如果有一次家長不會給自己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孩子的脾氣就會變得非常差,所以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讓家長妥協。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回事
    以上就是伯爵書院給各位家長分享了的小孩子脾氣暴躁易怒的原因,相信每一位家長看過之後都會有一定的了解。孩子通常會在2歲、7歲和青春期這三個階段脾氣大,家長一定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好好安慰,不要一味指責和打罵孩子。
  • 孩子脾氣暴躁,蠻不講理,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引導
    孩子脾氣暴躁,蠻不講理,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引導馨馨是個上幼兒園大班的小女孩,因為馨馨的媽媽就屬於比較強勢的女人,所以馨馨在和別的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也像媽媽一樣,特別強勢,總是希望自己來安排其他人。媽媽覺得這是她的原因,因為她自己本來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可能在馨馨面前也沒有收斂,所以就導致馨馨也模仿了媽媽這個壞習慣。
  • 面對喜歡耍脾氣的熊孩子,家長這樣做,幫助孩子迅速改掉暴脾氣
    很多家長,只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大,卻不知道小孩的脾氣是出生時就有的。這種「天生的脾氣」,我們用專業一點的詞彙,將他稱之為「兒童氣質」。這四種氣質,相對穩定與生俱來,在成長過程中會隨著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發生一定變化。
  • 正向教養修煉——如何理解孩子的脾氣暴躁
    您的孩子會經常大吼、大叫、打罵、哭鬧,甚至大打出手,摔東西、砸東西嗎?這些都是脾氣暴躁的表現,您的孩子是否常常會有這些行為呢?當您看到孩子脾氣暴躁,您的第一感受是什麼?您會馬上做出什麼反應?這樣做會幫助到孩子或者會幫助到解決問題嗎?您覺得孩子這樣做是在表達什麼呢?比如孩子放學回家,您讓他寫作業,他就會發脾氣,摔東西或者戳斷鉛筆,您知道他在告訴您什麼嗎?
  • 孩子脾氣不好易暴躁,面對困局,家長不妨試用「LAST原則」
    這些情況都告訴我們,孩子脾氣不好易暴躁,甚至在行為上非常暴力,並不是個案,需要家長無比認真地對待。輕易滿足孩子,為了不讓孩子哭鬧,只要是他提出來的要求一律答應。當時的確能哄住孩子,可孩子一旦意識到,這是種可以要挾家長的手段,必將後患無窮。2.偏袒孩子,在孩子犯錯時,家長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糾正,而是幫孩子逃避懲罰,甚至會為孩子找藉口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