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上講,凡有病症,必有病因。有些時候,一些症狀表現依據中醫辯證理論可以解釋的通,但是依靠現代檢測手段挖掘最終的病因,卻需要更加深入的排查。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時候很難決斷是否需要採取恰當的治療措施。但是,在B肝的治療方面,依然建議大家綜合中醫辯證以及精密檢查設備的結果,來確定是否需要治療,具體如何治療。最近遇到了一個難題,看大家有沒有同樣的經歷,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
在網絡問診過程中,遇到有這樣一類B肝病毒感染者,多數兩對半檢查為B肝小三陽,也被綜合判定為B肝病毒攜帶者,可是總是出現一些肝炎或者其他相關症狀,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吳先生,今年42歲,十年前檢查兩對半為B肝小三陽,多年來並沒有不適症狀。但是,最近吳先生總感覺右腹部隱隱的疼痛,疼痛症狀並不明顯但能感覺到,也是偶爾一下。謹慎起見,吳先生進行了肝功能和腹部彩超的複查,結果發現不僅肝功能正常,且肝膽脾胰均提示沒有問題。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隱隱的疼痛症狀呢?吳先生想尋求我們醫生的幫助,詢問他這種情況需要吃點什麼藥。
網絡本身指導用藥就有限,且吳先生目前的診斷也十分不明確,並不清晰目前腹部隱痛症狀與B肝小三陽的關係。一般情況來講,如果是小三陽原因導致的腹部隱痛,或伴隨肝臟形態的變化、或伴隨肝臟炎症的發生、或伴隨有肝膽異常的出現,但是吳先生的肝功能檢查和腹部彩超結果提示均正常。從中醫理論上講,肝膽脾胰胃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疼痛症狀既有可能來自於肝膽脾胰,也有可能來自於胃腸等。但是,為了解決吳先生的問題,我們還是安排了面診。
吳先生到院後,通過觀察舌苔、膚色、脈搏以及其他方面,均未發現明顯的肝病外在表現,腹部也沒有任何叩痛、按壓痛症狀。吳先生的情況,讓我們十分不解,準備進行更為詳細的檢查。吳先生先後進行了肝功能、hbv-dna定量、肝纖維化掃描、CT、MRI以及胃鏡等的檢查,從各類檢查結果來看,除去B肝病毒含量稍高(2.1E+04IU/ml)、極輕微脂肪肝外並無提示異常。也就是說,從所有的檢查結果來看,吳先生是嚴格意義上的B肝病毒攜帶者,始終無法找到腹部隱痛的原因。那麼,針對吳先生的情況,是否需要開展治療,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呢?
在此,也尋求各位醫生朋友的幫助,看吳先生的情況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曾推測是否為心理因素導致,是否為潛意識形態的疼痛感受。但是,通過對吳先生具體情況的了解,以及其家人的側面了解,吳先生一向是一個開朗的人。吳先生出現該症狀後,也尋求過當地一位中醫,開了幾幅中藥,服用後並未明顯效果。
當然,對於一位臨床醫生來說,任何治療都需要依據一定的病因,所有有效監測均無法判斷病因的情況下,均提示正常的情況下,並不能對吳先生建議任何診療方案。不過,依然相信「有症必有因」,只不過還未被我們發現。不知道,在廣大的B肝病毒感染者朋友中,或在醫學界同僚中,有無遇到同樣情況者,之後是如何解決的,還望大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