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媽媽的悔過書》:我是如何親手毀掉自己的兩個孩子的?

2020-08-27 家庭教育讀書會



《媽媽的悔過書》

前兩天看到一本書:《媽媽的悔過書》,讀來頗有感觸。

作者李柳南是韓國首爾一所知名小學校長,只要是她帶的班級都能拿到年級第一,家長們擠破頭都想讓孩子分到她的班裡。

除了是備受家長追捧的老師,別人眼中的她也是位非常成功的媽媽:

兒子在名校常年排名前三,並擔任學生會主席;女兒就讀於知名女校,成績優異。

然而,突然有一天,兒子和女兒雙雙休學,成為「廢物」,與媽媽針鋒相對,並試圖自殺。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究竟哪裡出了錯?李柳南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於是歷經十年與自己的兒女和解,寫下這本悔過書。

原來,兒女的變化,早就在李柳南錯誤的教育中埋下禍根。那麼,李柳南到底錯在哪裡了呢?


01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

作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和校長,李柳南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成功人士。

「我的標準是,我的孩子至少要比我優秀,要比我教的學生中的最優秀的還要更優秀。」

光是念書好還不夠,還要拿很多獎,還得是學生幹部,因為這些都是媽媽李柳南的炫耀憑證。

為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驕傲,李柳南多年來對孩子實行高壓政策,強迫孩子們去參加學生會的選舉,逼迫孩子學習到深夜,只要孩子做的稍有不滿意,她就會大發雷霆,把孩子們貶低得一無是處。

另外,不管孩子的成績有多麼的優秀,媽媽李柳南從來都不會誇獎他們,因為在她心裡,孩子做得還不夠優秀。

高壓政策下的孩子,果然沒有讓媽媽失望,大家總是羨慕地說,「他們家孩子又會念書,口才又好,簡直完美。」每當聽到這種話,李柳南也不禁十分得意。

只是當時的她,並不知道這樣的教養方式是有期限的。


02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作為一個統治型媽媽,李柳南發現:她曾經沒有給孩子任何選擇的權利。

家裡經常會有因為爭吵而被撕裂的衣服,因為女兒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卻遭到了媽媽的強力「鎮壓」。

為了中考,她將孩子送入了偏遠的、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補習班:老師督促孩子們早上五點起床,晚上一直學習到十二點。

參加各種比賽,拿過無數獎項,在學校成績一直是前三名的兒子,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活到現在,從未感受過成就感。」

因為這些比賽,從來沒有一個是他自己選擇參加的。

女兒問媽媽:「我畢業以後應該要做什麼?」

媽媽毫不猶豫的回答:「小學老師!」

女兒不同意:「那是媽媽的夢想,不是我的啊!我不喜歡站在別人面前,也討厭小學生,要怎麼當老師啊?」

媽媽卻反擊道:「你是因為分數考不到才這樣說的,少囉嗦,快進去念書!」

正是因為這種以自我為主式的「為你好」,給孩子與父母之間帶來了無盡的爭執。

反思到最後,李柳南不無後悔地說,「原來,我並不是父母,而是管理者、監視者還有統治者。」這樣的教養方式,也讓孩子與她之間的壁壘越來越高。


03不會好好說話

回顧孩子幼年時期發生的無數事件,李柳南驀然發現:自己似乎從來不曾好好和孩子對話。

一直以來,他們的對話類型,都是「成為仇人的對話」。

女兒一年級時,經常腹痛、嘔吐,醫生診斷她得了神經性胃炎和腸炎。

李柳楠卻不相信:「你就是在裝病吧!什麼神經性胃炎,不想去學校硬要裝病吧?」

後來,女兒轉學到了她任教的小學,沒有交到任何一個親近的朋友。

李柳南卻說:「書念不好當然沒朋友,休息時間朋友不跟你玩的話,你就看書或者做題啊!」

上中學時,女兒被同學搶走了手機,卻得不到媽媽的一點安慰:「笨蛋一樣,手機為什麼會被搶走?」

媽媽的這些狠話,非但沒有讓孩子更優秀,反而產生了非常危險的想法:復仇。

「既然媽媽最重視的是學校,那麼報復媽媽的方法,就是休學。」

於是一系列的報復行為發生了。

作為成功的教師,李柳南竟然沒有明白:壞脾氣是可以遺傳的,你不好好對孩子說話,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

所以,李柳南最後心痛地發現,原來自己從未鼓勵誇獎過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好聽的話。


04做一個教練型媽媽

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李柳南轉變自己的角色,學習成為一個教練型父母

什麼是教練型父母呢?在《媽媽的悔過書》裡,關於說話之道,李柳南提到,教練型父母的標準是:

能讓孩子說話的父母;能從容聽孩子說話半小時以上的父母;當孩子說話時,能注視著孩子表示贊同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就是「教練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總會試圖理解孩子的內心,他們會習慣性問孩子:「你喜歡的朋友是誰?今天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你的夢想是什麼?」

而反觀自己,李柳南慚愧地表示,「別說三十分鐘了,我連三分鐘都不曾與孩子好好對話過。」對待兒女,李柳南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作業做了嗎?日記寫了嗎?書念完了嗎?考試考得好嗎?」這些話語,無一例外,都帶著催促、指示、控制的意味。

那我們來看看李柳南是從統治型媽媽變為教練型媽媽的呢?

李柳南得知女兒想學烘焙技術,雖然她打心底裡不認同這個想法,但她還是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沒有著急否定孩子,而是傾聽女兒的想法,並給予了支持

這樣的對話多了,有一天女兒竟然主動對媽媽開口說 「媽媽,老師今天稱讚我了,他說我麵團揉得很好。」

李柳南開始覺得,女兒開口就是一種成功,她索性把女兒做甜點拿給鄰居分享。這些都被女兒看在眼裡,在女兒眼裡,媽媽開始肯定她了。

女兒通過了烘焙專業考試還獲得了專業證書,她對李柳南說「我第一次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接下來,其他事也都辦得到了。」

女兒的改變突然,卻又順其自然,李柳南發現,與其天天逼著孩子學習,倒不如激發孩子學習的原動力

後來,女兒通過了高中學力鑑定考試,還參加了大學入學考試,考上了以烘焙著名的大學。但讀了兩個月,女兒又放棄了。

李柳南再次按捺自己想要脫口而出的責罵,安慰自己:女兒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她和顏悅色地問女兒:「你覺得烘焙不能當做主修課啊?那你想做什麼呢?」

女兒又提出要去美國讀心理學。李柳南又想爆發,但這次

控制住了自己,嘗試接納、尊重了孩子的意願。還陪女兒在美國體驗了一段時間的課程。

在平靜的陪伴中,女兒徹底敞開心扉,在給李柳南的信中說:

「媽媽總是相信我、信任我,不停地等待我。我以你為榮。」

兒子也對她說:「多虧母親,我才能以現在的模樣成長並且活著,身為您的兒子,我真的非常驕傲。」

多年來,李柳南學做教練型父母的過程,就是與孩子的和解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照顧孩子的情緒,激發孩子學習原動力,給予孩子自主選擇權,並讓孩子感知到什麼是成就感。

事實上,隨著孩子的成長,爸媽在孩子生活中的話語權是逐漸減少的。任何試圖通過強制手段,增加對孩子統治力的方法,都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李柳南的例子,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05 總結

《天空之城》中的黃教授說:「你知道神為什麼賜給我們孩子嗎?是為了讓你體會一下,有些事情是你也無能為力的。」

孩子是有生命的獨立個體,不管父母怎麼努力,他可能都不會隨著父母的心意成長,而這也可能,恰恰是一個家長最需要努力修為的地方。

李柳南最後總結到,在絕望的盡頭,她領悟到,最好的教練式輔導基礎是放下,最優秀的教練式輔導技巧是信任與等待。

相關焦點

  • 媽媽的悔過書:我是如何毀掉兩個孩子的?
    我有些遲疑。給孩子寫文章,告訴他們生命有多麼寶貴,生活是如何充滿著希望——這樣真的有效麼?我看未必。最近看了一本新書,叫《媽媽的悔過書》,講的是一位受人追捧的校長,家裡兩個在外面表現優秀的孩子陸續休學,因而開啟了痛苦的自我反思之路的故事。
  • 好書推薦《媽媽的悔過書》
    《媽媽的悔過書》,作者李柳南(韓國首爾一所知名小學的校長,也是出色的教育專家)。腦科學學者保羅·麥克蘭(Paul D.MacLean)認為人類的大腦是「三位一體腦」,第一部分的腦(腦幹)、第二部分的腦(邊緣系統)與第三部分的腦(皮質大腦)會相互作用,並以此來維持我們的生命。
  • 家長,請不要親手殘忍的毀掉你自己的孩子(家長必讀好文推薦)
    不少孩子天生麗質,天性聰穎,如果自小採用正確的方式來培養,讓其正常發展,健康茁壯成長,日後考上「211」「985」「雙一流」等重點大學,甚至讀上碩士、博士研究生,根本就沒有問題。但是,由於家長錯誤的培養思路、教育方法,或者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處置不當,以及家長自身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等,一個很有前途的孩子就極有可能被家長親手毀掉。
  • 可能會「毀掉」孩子的3種媽媽,一種就能讓孩子難受,希望你不是
    但是,這其實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毀掉」孩子,它只會讓孩子更加挑食,更加不喜歡吃原本就不愛吃的東西,同時也會變得討厭媽媽。,總以為這樣對孩子是好的,但實際上卻是在一點點親手毀掉孩子。育兒是一場父母的修行,作為和孩子相處最多的媽媽來說,媽媽更需要成長,只有不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媽媽,孩子才會成為好孩子。
  • 書享|《媽媽的悔過書》,韓國重點小學校長的自我反省
    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本文作者李柳南校長寫的《媽媽的悔過書》,在韓國引起轟動。寫這本書,李校長走過了10年的心路歷程 ...李柳南是韓國著名小學—首爾明新小學的校長,家長們擠破頭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她帶。
  • 《媽媽的悔過書》
    3、在巨大的壓力下,我曾三次昏倒被送往急診室,三次被車撞,三次開車撞人,其中有兩次還動了大手術,但兩個孩子看到我仍舊像看到蟑螂一樣嫌惡。4、孩子的話語中蘊藏了無數的意義,連自己孩子的內心都不懂,擁有碩士、博士學位又如何?如果不明白孩子說的話有什麼含義,就是有欠缺的父母。
  • 您親手毀掉了我的白月光,時至今日早戀仍是禁忌
    「您(指班主任焦某)的辱罵,讓我想撞死在牆上,您親手毀掉了我的白月光,毀掉了我的救贖。」這是泰州一名高二學生在自殺前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文字。除了對父母的愧疚之外,對未來愛情美好憧憬及初戀女友的依依不捨刺痛了許多人。1.
  • 小學生好書推薦徵文選登——我把好書推薦給你
    我把好書推薦給你——夏銘慧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真的是非常喜歡,也讓我很震動:書中一個個小故事很平凡很質樸,但其內容卻十分真實,其中蘊含濃濃的「愛」,更是激蕩於胸,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 如果只能給自己的高中生孩子推薦一本好書,您最應推薦哪本?
    ——《忽然七日》如果只能給自己的高中生孩子推薦一本好書,您最應推薦哪本?每年爸爸媽媽們給我們推薦很多書,但真正讓零零後們產生觸動、產生共鳴,最重要的是產生改變自己的決心,並付諸行動的好書少而又少。原因很簡單,因為年齡和文化代溝,父母很難了解自己孩子心靈深處的東西。
  • 知名小學校長寫《媽媽的悔過書》引發思考!
    她開始自我反省,並寫了一本書叫《媽媽的悔過書》。  在這本書裡,這位母親把她的家庭比喻成動物園,把她自己比喻成兇猛的老虎。孩子從補習班回來,開始狼吞虎咽的吃東西、看電視,而媽媽覺得上了那麼貴的補習班,回來應該好好溫習功課才是,所以在媽媽命令第一遍無效的情況下,媽媽開始變成了老虎,只要孩子做的不如媽媽意願,媽媽便會「娃不聽話一聲吼」,家庭裡時刻充滿了火藥味。
  • 【覺知養育h】十歲女兒出版了自己的書,這位媽媽是如何陪孩子閱讀和寫作的?
    這篇文章來自一位長期堅持親子閱讀的媽媽,她的孩子不僅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在10歲那年出版了自己的一本書。她是如何陪孩子閱讀和寫作的呢?我的孩子在10歲的時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很多人都為此感到好奇。於是,我寫下這篇後記,和大家分享女兒的閱讀史以及我對親子共讀的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 推薦下這些年我自己家買過的後浪童書,希望好書能被更多孩子喜歡
    推薦下這些年來我自己家買過的後浪童書,全部都是家裡原有藏書,不是看看頁面介紹就來推薦給大家,More媽實拍,希望好書能被更多孩子喜歡~我是在More妹中班左右就拉班上媽媽們一起買的,內容我覺得不管大人、孩子都能從中受益的。是一本隨著年齡增長常讀常有不同感悟的書,讓我們思考如何控制住那不可自拔的欲望。適合全年齡段。
  • 我看了100本育兒書後,親手毀掉了我孩子的童年
    有個網友曾問道:&34;生完孩子後,自己變得特別的上進。想到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所以加入了一堆的家長群,育兒公眾號也關注了很多。孩子弄得一身髒兮兮的,是因為他們在探索這個世界,不能嫌衣服難洗,要保護孩子的求知慾......打罵孩子的父母是最無!能!的!我們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堅決不能吼,不能打。無數次,我都感覺自己都要忍成忍者神龜了。但是想著我馬上就會擁有一個書裡那樣天使般的孩子,覺得再堅持一下就好了。
  • 愛是溫暖,愛是陪伴--《媽媽的悔過書》讀後感
    《媽媽的悔過書》,韓國作者李柳南所作,她既是積極爽朗的校長,也是受人尊敬的教師,只要是她負責的班級,總能拿到第一名。你看電視那麼久,我就知道成績一定不會好了......」她連三分鐘都不曾與孩子好好對話過,與孩子說的話無外乎:「作業做了嗎?日記寫了嗎?去補習班了嗎?習題都解開了嗎?書念完了嗎?考試考的好嗎?」孩子拿了全校第一名回來大聲告訴媽媽想求得媽媽的肯定和表揚,她卻說「喂,小聲一點,把上個月的成績單拿過來。」比較後會皺著眉頭說「數學退步了,你知道你報名的數學補習班有多貴嗎?
  • 暑假推薦給小孩子好書——草原上的小木屋
    我們都知道讀書的好處,一本好書,滋養一生。閱讀會讓孩子擁有豐富的心靈,高級的快樂。閱讀並不難,關鍵是要讓孩子閱讀品質上乘的書,有意思的書。那麼哪些是品質上乘,有意思的書呢?我們很多家長,孩子為此而煩惱頭疼,不知道選哪本書?我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就是很適合小孩讀,或者家長讀給孩子們聽,這本書就叫《草原上的小木屋》。
  • 「快餐作文書」破壞孩子想像力,6-12歲孩子身心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四、多看故事,處理人際關係鼓勵孩子多看書。這裡所說的說是和孩子有關的書籍,不是那種「快餐作文書」好詞好句,滿分作文等。這類書被千萬孩子背誦模仿,結果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孩子應該多看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成長啟示故事。從故事中看到自己,提高自己。
  • 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成就一個孩子卻很難
    ,注重孩子個性發展,家長喜歡「放任」孩子成長;而東方的教育是世界公認的紮實,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開始焦慮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主導著孩子的生活。她在她的教育方式上讓孩子與她之間的壁壘越來越高。李柳南萬般無奈,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為何自己培育的「完美」兒女卻都在讀高中的時候紛紛休學,視自己如仇人一般?為此,她寫下了一本《媽媽的悔過書》。內容引起當今家長的重視,你到底是在教育一個孩子,還是在毀掉一個孩子。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讀什麼書?好書推薦
    親子共讀教育研究者餘治瑩指出:「為孩子選書,要特別注重適齡性,不要選擇超乎孩子理解與愛好的圖書,更要為孩子選擇多元內容,讓孩子享受聆聽不同故事的樂趣。」  孩子能讀到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這不僅可以有助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的成長,同時也更可以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學會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給孩子讀,已經成為家長們必須學習的一項重要功課。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寒假好書推薦系列(五)
    在前幾期裡我們的好書推薦官們精心挑選了自己閱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大家,不知道同學們是否也拿起來閱讀一番呢?相信你會從這些書中汲取營養,開闊眼界。       本期還有最後的五位同學給大家帶來了五本好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寒假好書推薦系列(三)
    這夫人帶著一個病孩子乘船旅行,她對雷米無比親切。實際上,這夫人正是雷米的親生母親,這病孩子正是雷米的親弟弟。但是,他們互不了解,仍然分手而去。師傅終於從牢裡出來後,帶著雷米掙扎到巴黎,但不幸又患了病,雷米又一次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雷米同在巴黎認識的拉小提琴的少年瑪卡繼續旅行,再次回到養育自己的石屋。在這裡,他聽說有一個人在找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