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請不要親手殘忍的毀掉你自己的孩子(家長必讀好文推薦)

2021-01-21 丫哥視角

不少孩子天生麗質,天性聰穎,如果自小採用正確的方式來培養,讓其正常發展,健康茁壯成長,日後考上「211」「985」「雙一流」等重點大學,甚至讀上碩士、博士研究生,根本就沒有問題。

但是,由於家長錯誤的培養思路、教育方法,或者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處置不當,以及家長自身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等,一個很有前途的孩子就極有可能被家長親手毀掉。家長成為無意間扼殺自己子女的「劊子手」,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爭的事實。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靜靜(化名)的爸媽從內地到沿海城市打工,不算富裕,收入也還可以。她得到父母遺傳,個子高挑,長相甜美。讀小學時,她不僅學習成績在年級名列前矛,而且能歌善舞。學校有文藝匯演什麼的,都少不了她。她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也是大家公認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

轉眼到了初中,讀七年級。1米70的個頭,姣豔的面容,長大了的靜靜越發出類拔萃,也更愛美,經常穿很漂亮的衣服到學校,學習成績依舊保持優秀,成為師生眼裡的姣姣者。靜靜的突出引起了班上另一個女同學倩倩的妒嫉,倩倩常常斜眼不屑的看著靜靜,偶爾拋幾句話冷嘲熱諷。天長日久,有一天放學後,她們倆終於互揪頭髮,扭打在一起,靜靜的臉被撓破了皮。

靜靜的媽媽性格暴燥,爸爸也是個很孤傲的人,自己的獨生女兒在學校受了這麼大的委屈,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情,那還了得。他倆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學校,先衝到教室,把倩倩抓到走廊,指著鼻子臭罵了一頓,然後找校長,找班主任,請家長。

事畢,靜靜的爸媽又抱怨班主任,說她辦事不公,偏向倩倩,班主任怎麼解釋都不管用,流下了眼淚。此後,班上的同學都對靜靜敬而遠之,集體活動誰也不願意和她在一組。靜靜的媽媽又到學校,斥責班主任,懷疑是老師故意孤立她的女兒。

打那以後,靜靜犯了錯誤,只要不影響到別的同學,班主任和老師們都不敢聯繫家長,任其自然。班上的同學也不敢同她有任何交往,怕招來誤會、麻煩。

靜靜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初中畢業,連高中都沒考上,到超市做了個收銀員。初中三年,她媽媽從來都覺得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完全正確的,是出於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她要麼抱怨靜靜的命運不好,要麼抱怨老師不好,學校不好。恐怕往後餘生,她們一家子只能在後悔與抱怨中度過了。

基礎那麼好的靜靜,其無比美好的前程為什麼被毀於一旦?罪魁禍首當然是她的父母。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學生、師生之間發生些碰撞、摩擦是常有的事,如何正確的面對和處置?再有錢、有權的家長也不能過於強勢,家校雙方應抱以教育的目的、諒解和寬容的心態、平等的協商和溝通,來積極的向善的處理好問題,切不可歪曲事實和胡亂猜忌。家長逞一時霸道之快,在家校關係上打了個解不開的死結,使孩子在學校的師生、同學關係上陷於一張日益束緊的網中作繭自縛,最終勢必影響孩子的健康進步,甚至把孩子徹底毀掉!

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自由生長的優越環境,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不知道孩了成長環境的重要性,僅因一件小事,就肆意破壞了本來很好的家校關係,從而自掘墳墓,徹底毀掉孩子前程,甚至至死執迷不悟,真是可悲、可嘆又可憐哪!

除此之外,家長的以下一些做法也是極端錯誤的,也會親手把自己的孩子美好未來徹底葬送於無形,甚至於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之中,還美其名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拼命報校外學習或補習班。葫蘆絲班,二胡班,古箏班,普通舞蹈班,拉丁舞班,肚皮舞班,書法班,美術班,跆拳道班……凡是別人報的,一定要給自己孩子報一個,別人沒報的也報一個,不惜重金,一到周末、寒暑假,就領著孩子緊急穿梭於各大學習班之間,孩子疲於奔命,家長也身心俱疲。

家長的理由是,多報一個班,孩子將來就多一條出路,報的班越多,孩子的素質就越高。果真如此嗎?太多太雜的學習內容,擠佔了孩子學科複習鞏固的時間,很容易導致學習偏科。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給偏差學科又報個補習班,課堂學不好,靠補習班能長期有效提高成績嗎?恐怕不僅不能,反而更加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會導致學生對文化課學習的厭倦心理,更不用說提高閱讀、寫作等核心素養了。

久而久之,必然的結果是,特長因多而雜學藝不精,連中高考特長考試都入不了圍,文化課成績每況愈下,甚至一落千丈,學科學習沒有後勁,只能跟中考高考上線無緣了。

在日常孩子管理中走兩個極端。要麼簡單粗暴,要麼放任驕縱。

提起孩子的管教,有的家長自鳴得意:「我對孩子的管教是很嚴的,如果不聽話,我就罰跪,拿皮鞭抽,拿麻繩捆。」有的家長還常備著一套「刑具」,一旦孩子犯錯,就大刑伺候。這是「家暴式」管理方法,它會導致兩種截然相反的後果,要麼孩子極度自卑,永遠抬不起頭,要麼孩子上行下效,也學會了粗暴。暴力之下,孩子身心常遭摧殘,對生活都沒有信心,更何況是學習。

而有的家長卻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孩子溺愛,放任,驕縱。在物質條件上,有求必應,在學習方面,則不聞不問。只要孩子不受委屈,學習成績好不好無所謂。這是「散養式」管理方法,它會導致孩子自私狹隘,品行低下,自由散漫,學不精進,一事無成。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個精細化系統工程,它需要不斷的平等交流,需要科學的思想激勵和情感疏導,上述兩種極端化的做法,猶如懸在孩子頭上的利劍,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嚴重妨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給孩子買一部智慧型手機。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智慧型手機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工具,本身是無可非議的。它對於少年兒童的危害性在於「沉迷」二字。

中國的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痴迷於手機,這已經成為世所公認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它危害學生視力,影響學生思維和想像力的發展,因中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容易在虛擬世界中上當受騙,時時沉醉於手機上網、聊天、遊戲,親子之間少交流,家庭關係不和諧。

沉迷網絡,會導致學生興趣轉移,無心向學,成績極度下滑,升學無望,還會導致學生性格孤僻,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教育部已頒布相關規定,嚴禁電子產品進課堂,全國各地都制定了相關政策,禁止手機進校園。如果孩子的自控力不夠,如果家長不能有效加強對孩子手機的管理,如果想孩子能學業有成、健康快樂長大,家長就不要給孩子購買智慧型手機。

家長不盯著,孩子就不寫作業。為了加強監督,不少老師都提出要求:學生寫完作業,家長要檢查並籤名。家長配合老師,監督學生在家學習,這是一種非常正確的做法。

但有些家長卻錯誤的理解了老師的要求,變檢查作業為盯著寫作業,一發現錯誤,就絮叨不止,苦口婆心說教一番。由於家長不是專業老師,基本不懂得教學方式,常將簡單的內容講解得很繁瑣,弄得孩子一頭霧水,家長自己也雲裡霧裡,逢人便說現在的教材內容如何如何難,自己是個高中生都看不懂小學的內容云云,叫苦連天。

長此以往,孩子一方面養成了不盯著就不寫作業的壞可慣,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越來越差,另一方面,寫作業時總有一雙眼晴在盯著,心情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思維不靈活,思路不敏捷,緊張之致,腦子一片空白,就啥都不會了。成績急劇下降,家長著急萬分,不住的數落,又想新的辦法,給孩子更大的身心壓力。結果事與願違,孩子表面上敷衍應付,內心直接就「罷工」了。

認為上不上高中、大學無所謂,有意無意向孩子灌輸「讀書無用」的思想。有的家長,本身文化水平很低,因偶然的機會,掙了些錢,做了老闆。於是不分時間場合的自我炫耀:「瞧,我才讀小學三年級,照樣掙很多錢,照樣做大老闆。」這種「暴發戶」思想逐漸向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滲透,孩子逐步認同了家長的觀念,認為讀不讀書長大了照樣有出息,於是在學習上稍有困難就退縮,成績好不好無所謂,上不上高中、大學目標不明確,毫無學習動力。

另一種說法,認為現在大學生也好,研究生也好,國家都不包分配工作,反正都要自己找工作,耗費那麼多年,不如早走入社會,早參加工作,說不定碰到個好機會,就早早的發達了。尤其是女生,學得好不如長得好,長得漂亮,嫁個有錢的老公,有沒有文憑學歷無所謂。

這些讀書無用論,完全徹底的封殺了孩子們追求學業夢想的空間。

家庭發生爭端與變故等,孩子成了犧牲品。父母等家庭成員之間因瑣事發生吵架,不避著孩子。孩子本來在學校就承受著學業的壓力,回到家,耳聞目睹的是父母的唇槍舌戰,是摔盤子摔碗的聲音,是雨花一樣飛濺的唾沫,幼小的純潔的心靈一次次被撕裂,溫馨的家變成了可怕的硝煙瀰漫的戰場,這樣,孩子能安心學習嗎?孩子能正常健康的成長與進步嗎?有的家長,連夫妻生活也不遮不掩,對孩子的消極心理影響也不容小覷。

發生了家庭變故,優先考慮的應該是孩子,離婚雙方都應該保護小孩,都應該繼續履行父母職責。但現實是,不少離異夫婦把孩子當作籌碼,來獲得經濟利益,甚至把孩子當作出氣筒,非打即罵,為了在婚姻大戰中爭個輸贏,他們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協商不成,將孩子搶來奪去,甚至訴諸法院,孩子根本就沒有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

重組家庭中的繼母或後爸,要麼對孩子表面化,假惺惺,逢場作戲,要麼直接就凶相畢露,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毫不關心,態度惡劣,從生活起居到學習成長,與親生子女形成鮮明對比。重組家庭的孩子本來就心理脆弱,如果幾次三番的遭遇冷落,不但學習成績不能保證,會不會一念之下走向極端都很難說。

不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懶惰成性的孩子長不大。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艱巨而繁雜的勞動,要想有個好的學習成績,不付出艱辛與努力是不可能的。

有的家長「護犢子」成性,孩子都快小學畢業了,還經常餵著吃飯,父母不給穿衣就起不了床。從來不讓子女參加任何力所能及的勞動,就連與孩子本身生活和學習相關的簡單勞動也全部包攬下來,如削鉛筆、整理書包等,都由父母代勞,更不用說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了。孩子儼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

這樣對待孩子,表面上看充滿著對孩子的愛,其實不然,它會使孩子滋生好逸惡勞的思想,致使孩子勞動能力極低,怕吃苦,怕困難,面對挫折與壓力無所適從,猶如養在溫室裡的鮮花,見不得驕陽與風雨。

這樣的孩子,抄兩段課文都甩手叫累,上學連書包都背不動,如不改正,將來長大了能擔大任嗎?

總是拿別人孩子的優點比自己小孩的缺點,比得孩子一無是處,灰心喪氣。每個人都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也有閃光點。

鼓勵和讚美象溫暖的陽光,它照亮孩子的心扉,給孩子帶來樂觀、自信的品質。具備了這些優秀的品質,孩子猶如插上奮飛的翅膀,必將飛向成功的彼岸。

有的家長談起鄰居家小孩、親戚家小孩、某某名人的小孩眉飛色舞,頭頭是道,羨慕嫉妒恨,又是欽佩,又是讚賞。他們怨恨老天不公,為什麼送給自己一個最差的小孩,又笨又呆,又醜又衰,不惜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在眾人面前對自己的孩子大行批評之能事,來肆意顯示自己的威風。

自己的爸媽都瞧不起自己,還有人會覺得自己好嗎?一次次惡意譏諷,一次次自嘲一樣的對比,一刀刀戳在孩子心上。學習的信心,生活的熱情,甚至生命的火焰,都會被那一盆盆冷水潑得連一點火星都沒有了,孩子還有什麼光明未來可言嗎?

按家長的意願規劃孩子的發展道路,並強迫子女在那條不歸路上走下去。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絕不一定是父母理想的延續,或職業的延續。孩子如何規劃學業、職業、理想、人生,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加以指導,提出合理化建議,但將自己的理想或意願強加於子女,並一定要子女向著那個方向努力,這是很愚昧很可怕的做法。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大連女律師梁素素從21樓一躍而下的身影和臨終時留給媽媽的話,刺得媽媽劉毓心頭滴血,精神徹底崩潰。梁素素自小是一個智力一般的孩子,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按照自己的設想,採取高壓手段把這個「笨」女兒送進全國知名學府,再讓她進入大連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但父母一手規劃的學業和職業路線,不是素素本人所喜歡的,從小學到大學,她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走上社會後,感到父母幫她安排的工作根本無法適應,才上班一年多,就用這樣的方式回報母親的「深恩」。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是做家長的共同心願,但你為孩子選擇的路符合孩子的實際嗎?能使孩子幸福嗎?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做父母期待的工作,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出類拔萃,如果孩子的智力或能力真的很一般,我們與其逼著他們在職業道路上「高尚」的艱難爬行,不如任他們甘於平庸,享受一份普通的他們喜歡的職業帶來的樂趣與幸福。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責任有義務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但培養的過程一定要科學,方法一定要恰當,思路一定要正確,並要拿出平和的態度、最大的耐心,細緻認真的指導,真誠的溝通和交流,我們的孩子才會沐浴陽光雨露,從一棵柔弱的幼苗健康成長為一棵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

相關焦點

  • 家長必讀的10本書排行榜!《讓孩子做主》上榜,強烈推薦家長看
    三、《愛與自由》《愛與自由》是不少家長極力推薦的,有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太缺乏溝通,有時候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愛、如何關心,這本書就給出很不錯的建議,而且還有好些顛覆性觀念。五、《讓孩子做主》做一個不規劃自己孩子人生的家長,《讓孩子做主》這本書有著最真實的案例,獨到的想法很有實用的價值,如果慢慢品味可以說是會受益匪淺的。
  • 中國家長式的焦慮,正把孩子逼向絕境,別親手「毀掉」孩子
    比如《小歡喜》裡的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能好好地走自己的人生路,有個好的工作,成績,大學等等,但是這其中卻不斷地在忽視孩子的感受,也無法減輕自身的焦慮感。成年人對於家庭的壓力很大,再加上現如今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每位家長一生的辛勤只為培養好一個孩子,也是許多家長的焦慮所在。
  • 五種父母毀掉孩子自信,長大了越來越怨恨父母,家長必讀!
    文/教育界的領跑再遠的路一步一步也能到達,再近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在現在這個時代,大部分孩子都是屬於不太自信的那一種,而現在的父母卻喜歡為孩子設立一些不適當的目標或者對比這樣非常容易毀掉孩子們的自信心,父母帶來的一些消極情緒和過度保護孩子的行為也能夠毀掉孩子的自信,今天來給大家分享如何會毀掉孩子的自信,看看你是否踩坑了。
  • 日本兒童教育「殘忍」課程:親手養,親手宰,親口吃,哭也要吃掉
    本期話題:日本兒童教育「殘忍」課程:親手養,親手宰,親口吃,哭也要吃掉!日本幼兒園的這一種教育方式不僅另類,甚至還帶有一些殘忍,也是讓很多家長都直呼「變態」教育。老師要求學生親自動手養育各種家禽動物,比如:小雞、鴨子、豬等等。
  • 可能會「毀掉」孩子的3種媽媽,一種就能讓孩子難受,希望你不是
    ,大多都是一副兇巴巴的面孔:「你不吃這個就不要吃那個」、「你再挑食就長不高了」、「不吃就喊警察叔叔來把你抓走」這樣的媽媽會讓孩子逐漸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會變得缺乏主見,遇事不喜歡表現自己,過度依賴家長,這就是「慈母多敗兒」最典型的表現。
  • 家長必看!別讓畸形性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
    你知道中國式教育中家長最避諱的是什麼嗎? 房思琪被猥褻後,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寫道:「世界上有兩種事情,父母不會跟你談,一個是死亡,另一個就是性。」而恰恰就是父母對於性教育的羞恥心,毀掉了成千上萬的孩子。
  • 「高考結束就解放」,這句謊言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家長教師必讀
    02 「高考結束就解放」,是如何毀掉孩子的?一、「高考結束就解放」會讓孩子錯把手段當目的,停止對未來世界的探索,從而患上「空心病」。確實,如果孩子在過去18年的人生中從來沒有探索過自己和外部世界,也沒有自己為自己做一個生涯決定,那麼高考後立刻讓他選專業是很殘忍和不負責任的。當然,更殘忍更不負責任的方式是家長將自己的選擇凌駕在孩子之上,替孩子做選擇,這是連孩子之後探索自我的路都給封了。
  • 校園裡的資本騙局:家長和學生該買誰推薦必讀的課外書?
    如果你是中小學生的家長,你一定知道「快樂讀書吧」是什麼。它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的,推薦必讀的一系列課外閱讀圖書——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共出版了推薦必讀的36本圖書。誰推薦必讀的圖書才是真正必讀的?誰都沒有義務必須去讀誰推薦的任何一本書。讀書應該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專業學習的需求,自由做出選擇。當然,總有人會互相推薦好書,有些人是真心推薦好書,有些人是為了賣書才打著「推薦必讀」的大旗,大家一定要明辨「推薦必讀」背後的動機,不要中了資本的騙局。
  • 家長的這種「禮物」正在一點點毀掉孩子,請停止你的愛,別不在意
    導讀:家長的這種「禮物」正在一點點毀掉孩子,請停止你的愛,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的這種「禮物」正在一點點毀掉孩子,請停止你的愛,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當心: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本來半小時就能吃完一頓飯,但三歲的孩子吃吃停停,一個小時也吃不進去多少;本來一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但七歲的孩子寫寫停停,兩個小時都沒完成……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無法集中精力吃飯、上課、寫作業等感到焦頭爛額,甚至求助於專業醫生。
  • 家長們,請不要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
    網絡截圖,如有不拖,請聯繫作者刪除後來家屬和學校在這位學生墜樓原因和賠償方面在協商處理,但是不管如何處理,賠償多少,這個學生的生命已經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網絡截圖,如有不妥,請聯繫作者刪除多好的花季年齡,在過兩年,畢業談戀愛,參加工作,為國效力,但是卻因為被老師抓到通報處理,結果卻出現如此不可挽回的後果,在感傷這位學生的生命消逝的同時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總視而不見
    總是習慣性犧牲大寶,要求大寶忍讓,但家長要知道一味的追求這樣的禮貌是會傷害孩子的同理心,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必須無條件退讓。家長常讓孩子做這3種「中國式禮貌」,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不要視而不見。
  • 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你看你說過幾句?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在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績了,而孩子的成績又和專注力有。專注力高的孩子,成績往往也比較好,專注力差的孩子,成績也要家長多操心。很多家長都很憂心,怎麼自己的孩子專注力這麼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和家長息息相關,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即使是開玩笑,家長也千萬不能說。
  • 想毀掉自己的孩子很簡單,每天陪著他就夠了,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
    孩子已經上小學的家長,可能會有很多麻煩的事情要處理,一邊會擔心孩子自己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另一邊還要承受著孩子對自己的抵抗。其實做了家長之後才明白,在學習上孩子有很多事情需要家長,因為他們想偷懶,想讓爸爸媽媽輔助自己學習。
  • 家長毀掉孩子,是從懟老師開始的,你還在提各種無理要求嗎
    文/小魚 今天看到一個問答:孩子才一年級,學校讓交印刷卷子的錢,又讓訂學生報,這個錢我該交嗎?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嗎?
  • 家長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一種表現,卻被絕大部分人盲目的遵循至今
    家長和老師對於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就是學習成績。只不過家長更加關注的是結果而老師則關注學習的過程比如作業環節。當老師在外人眼中是一個高大上的職業,但具體怎麼樣誰當誰知道。每天要備課,在講課至於還得批改作業,晚上還得操心學生最近的精神狀況,最後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比工廠工人待遇還差了一點點。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和專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那麼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走神。在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最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毀掉自己的孩子有多簡單?這些事,家長千萬別做!
    太多例子告訴我們,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成也家長,敗也家長。公園中的一株樹苗,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取決於園丁的修剪方式。大多數家長當然希望家中的這株小樹苗能漂漂亮亮健健康康地長大,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裡,正於無形之中毀掉自己的孩子!
  • 中小學推薦必讀書目,家長需要注意引導的一些書,別跑偏
    權威部門推薦的中小學九年必讀書目,內容非常豐富。從四年級開始,大多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極有分量的著作。即便是成年人,也少有讀全的。如果真能做到在9年義務教育期間,全部讀完。就已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了。但是,之所以是好書,都因為其內含極為強烈的思想性。在孩子閱讀時,家長最好做一定的輔導。後面我們簡要講解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書。一二年級都是繪本,三四年級是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