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成年人身上的擔子顯得更加的沉重,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奔波勞碌中還有兼顧孩子,可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在這樣競爭壓力如此大的社會,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成龍望鳳,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孩子的學業問題。
生怕一不小心孩子沒有得到良好教育,輸在了起跑線上,也在未來丟失了很多可能,所以父母對待孩子的學業和生活格外的焦慮,家長也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中,這樣也給孩子帶去了很大的精神壓力。
中國家長式的焦慮形成的原因:
1.對孩子的期待過高
很多父母在培養的過程中,曾不斷的幻想孩子以後的未來,對於孩子抱有的未來充滿了很美好的幻想。比如《小歡喜》裡的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能好好地走自己的人生路,有個好的工作,成績,大學等等,但是這其中卻不斷地在忽視孩子的感受,也無法減輕自身的焦慮感。
成年人對於家庭的壓力很大,再加上現如今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每位家長一生的辛勤只為培養好一個孩子,也是許多家長的焦慮所在。
2.攀比心理
在現實中,很多家長所有的焦慮感都源自於自身的"虛無攀比心理",在看到很多家庭裡的孩子多才多藝,便抱以同樣的態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這麼優秀,於是給孩子參加很多的興趣特長班。
把未來的"寶"壓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家長也把這種行為換了個美稱"一切為了孩子",其實這樣的行為只不過是給家長自己的心理帶來些許的安慰。
3.對未來的恐懼
在當代的思想中,很多家長還在固思維的認為成績代表著一切,再加上家長自身的原因,所以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害怕孩子重蹈覆轍,隨後焦慮感也隨之而來。
很多家長因為自身焦慮感會給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內容,不希望落於人後,再加上孩子自身的莫名緊張和壓力,這也正是家長親手把孩子逼向絕境,別再在慢慢地"毀掉"孩子。
在家長的焦慮症中對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1. 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長中自信心的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成為那個最優秀的人,永遠會有比自己更加出彩的人出現,而家長在這些光彩奪目的孩子出現後,便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不起眼,沒有用處,這也促使孩子內心遭到傷害。
2.孩子情緒的失控
當家長以不正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的時,孩子有可能會失去自我情緒的控制,當在不喜歡的事情發生後,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發洩方式而危害自己,形成一種"反社會人格"。
3.自卑的心理
在家長焦慮的心理影響下,孩子會失蹤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缺乏可信度,而產生自卑,對自己也是極度不安。總會覺得自己不是個正常人,演變成自卑,孤僻的心理,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
家長的"焦慮"無處不在,應該怎麼做才合適?
1.適度把握不給孩子過高的壓力
家長對於孩子的把握要呈現出一定的程度,不可過高的期許給孩子帶來壓力。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對孩子做出相對的要求和期許值。而不是有模有樣的照學別人,覺得別人的孩子學得怎麼樣,自己的孩子也一定可以。
2.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室外的活動,構建健康快樂的心理情緒,這樣也能很好的培養親子之間的關係環境。
蒙臺梭利說過:當孩子在舒適的自然段環境裡會更好地顯示自己的能力。放開孩子的手,不用焦慮捆綁孩子,讓孩子更快樂的生長。
3.焦慮情緒不向孩子發洩
家長的焦慮情緒或者是不良好的情緒不許向孩子"傾瀉",家長的焦慮情緒會使孩子麻痺自我,做無用功,減少對孩子無形的傷害,學會管理情緒。
結語
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到來都承載著慢慢的希望,可是因為父母的不正當教育常常會讓孩子"淪為"一個工具孩子,父母們一定要把孩子的生活和內心放在首位,這樣才能讓孩子受益匪淺,充滿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