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徐雁菁
9月9日上午,下城區第36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在區行政中心隆重舉行。除了表彰了省市區各級各類先進單位和個人,大會還宣布了三件下城教育的喜事:一是下城區教育局與杭州師範大學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籤約;二是「北京鍾南山創新公益基金會院士創新班」授牌成立;三是下城「跨虹橋」教育聯盟成立。
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是經浙江省教育廳批准設立的杭州師範大學校級研究機構,承擔全省現代化質量監測工作和教育滿意度調查工作。本次下城區教育局與杭州師範大學就下城區「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編制項目展開合作,將更清晰地把握下城教育在全省的定位和作用,更精準地繪製下城教育發展藍圖,科學引領下城教育未來發展。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在教育管理研究、智慧校園建設、科技信息創新等方面具有優勢,本次籤約將推動下城公辦教育特別是初中教育的創新型發展,更好地發揮高校對地方基礎教育的指導與促進作用。
在疫情期間,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醫護人員勇敢逆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責任擔當、愛國之心為人民築起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鍾南山院士頒授共和國勳章。此次教師節表彰會,北京鍾南山創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羅凡華教授來到現場,為杭州杭州市風華中學、杭州觀成實驗學校、杭州春蕾中學頒發了「小院士創新班」匾牌,鼓勵三所學校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羅教授表示,鍾南山基金會旨在傳承這樣的「南山精神」——科技育人、創新實踐、勇敢擔當。鍾南山基金會在下城區這三所學校授權成立「北京鍾南山創新公益基金會院士創新班」,目的是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近日,羅教授已經到杭州風華中學與100多名初中同學交流發明創造;在杭州觀成實驗學校現場組建了三個7人小衛星製造團隊;還在杭州春蕾學校與300多名學生一起樹立培養百名小院士計劃,開展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發明展活動,用自己的智慧設計系列太空發明作品。
「別以為衛星離我們很遙遠,有傳感器、電源和具備通訊功能的無線電就能做出一顆『功能衛星』。」羅教授已經給創新班裡預備製作衛星的孩子布置了任務,「買3本和衛星有關的書,搜集3篇和衛星有關的論文並閱讀,採購製作衛星必備的三樣零件。」據說,學生們積極性超高。
杭州下城「跨虹橋」教育聯盟成立儀式,也在此次大會上舉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為積極響應中央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號召,全面助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下城教育人在「區縣所需,下城所能」的精神指引下,與貴州黎平、湖北巴東、青海德令哈、新疆阿克蘇進行結對幫扶,還與阿聯杜拜建立起教育文化的紐帶,把杭州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源源不斷輸送到對口結對幫扶點,用心用情抒寫著教育扶貧的動人篇章。
下城區教育局局長黃偉表示:「今天,我們成立杭州下城『跨虹橋』教育聯盟,『跨虹橋』意味著跨域幫扶、共築理想、情感聯結,這也是下城教育結合改革開放,順應時代洪流,體現教育人擔當與作為最好的證明。聯盟成立後,將形成『以點帶面』的聯繫,加強下城區與結對地區在教育幫扶上的粘性,提高手拉手合作效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