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吃燒烤和火鍋的時候,有沒有點過奶黃餡的饅頭呢。小編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喜歡吃甜品的人,所以每次到火鍋店,基本上都要點一份奶黃餡的饅頭。即使是在平時,家中晚飯的飯桌上,也可以經常性地見到。今天就來給大家做一下奶黃餡的饅頭吧。讓你在家也能自制美味,喜歡的朋友一起來做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把買回的紫甘藍清洗乾淨並切成末。大家可以看到我上圖所展示的成品,裡面紫色的「顏料」用到的就是紫甘藍,我們在做的時候是沒有添加任何色素和香精的,所以吃起來也會特別健康衛生。我們把切好的紫甘藍榨成汁。
大家可以看到我準備的汁大概有半個容器。除了加入一整顆紫甘藍切成的末,我在裡面倒了大概五百毫升清水。榨成汁後,我們會發現,紫甘藍的顏色特別重,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是一種紫色顏料,給大家看一下我剛榨成汁的樣子。
顏色是不是太濃了,所以為了讓之後的奶黃餡饅頭外表看起來顏色淺一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妙招,可減輕紫甘藍的這種藍紫色讓它更好看。倒入一些白醋就可以了,倒白醋的時候大家會發現,湯汁突然就變色了,隨著攪拌,會變成這種玫紅色,然後放置一旁備用。
接下來就在做糕點的「慣用手法」了,我們要準備的當然就是低筋麵粉了,雖然饅頭更勁道為好,但是我們這裡重點突出的是奶黃餡,所以用低筋麵粉,做出來會更加彭松,吃起來口感也會更好。在300克低筋麵粉中放3克酵母粉,2克泡打粉和一把白糖,白糖的量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定就可以了,這裡可以多放一些,因為我們剛剛的紫甘藍汁中放了白醋,所以吃起來會比較酸,這裡我們多放些糖中和一下。不要忘記攪拌均勻。
大家可以記住低筋麵粉與酵母粉泡打粉之間的比例,我們在做其他一般糕點的時候都是適用的。然後準備150克左右的甘藍汁,也就是麵粉的二分之一的量,疇昔度大概類似於老酸奶。然後少量多次倒進碗裡用來和面,期間不要忘記繼續攪拌。
攪拌成上圖所示的棉絮狀就可以用手揉了,需要揉均勻並且揉成光滑的麵團。揉的過程中相信會有很多朋友覺得面有點硬,這個時候不要加水,因為我們做饅頭的話,硬一點的麵團比較容易成型,在外觀上會更好看。
麵團揉成上圖的均勻狀態,醒發備用。再準備一個透明玻璃碗,在裡面放約65克鹹蛋黃,可以直接放進去三個,再放25——30克白砂糖,倒入30克左右熟油,用勺子壓成泥攪拌均勻。攪拌均勻後在碗裡放入十克澱粉和十克純牛奶,攪拌均勻,成糊狀備用。
接下來我們在案板上撒少許乾麵粉,放上醒好的麵團。揉面排氣,揉的時間越長越勁道。同樣的,我們取出發好的紫甘藍面,揉面排氣。然後擀成如下圖所示的餅,兩種麵團都要擀成這麼大的餅。
在白麵餅上撒上少許清水,塗抹均勻,把另一張紫甘藍麵餅放上去,這樣會粘的更加均勻。從靠近自己的一頭開始捲起,然後切成跟饅頭差不多大的劑子,下刀的時候儘量快一些,這樣才不會粘上去。
把切好的段側方,撒上乾麵粉,用手按壓,擀成餅。把調好的蛋黃餡舀進去一勺,用包包子的方式封口。搓圓後放在面板上備用。
在鍋裡燒開水,水開後放入饅頭蒸熟。蒸熟再燜五分鐘左右,今天的奶黃餡饅頭就做完了。
大家都學會了嗎?期待你們的分享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