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醫療垃圾綁晶片、「稱體重」,浦東這兩家醫院的醫廢管理向「學霸...

2020-12-23 浦東發布

疫情期間,

有個問題你可能也想到過,

醫療廢棄物都管牢了嗎?

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種地段醫院,

病毒又不管分級診療,

大醫院嚴防死守,

小醫院會不會在這裡出紕漏?

小布還真去打聽了一下這個事,竟然發現,浦東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早在2019年7月,就用物聯網技術把醫療廢棄物(醫療垃圾)管得「一克」也不差,原來他們抄的是「張爸」所在的華山醫院的作業,而且完全拷貝不走樣!

這是一套「學霸高分」作業,沒有之二。「作業」的精髓就是:

1. 每袋醫療垃圾都要用RFID扎帶密封,這根扎帶內藏晶片。

2. 扎帶綁好後就稱重,重量實時錄入後臺;即刻,這袋醫療垃圾就開始了數位化旅程,後臺隨時跟蹤其軌跡,稍微「不規矩」就立刻報警。

作為感染科「學霸」,華山醫院早在一年半前就開始做這套「作業」了。

目前,「抄作業」的浦東「學生」有兩個,一個是公利醫院,有兩個病區在試點;另一個就是合慶衛生服務中心,整建制試點,「全盤照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合慶的這套「作業」顯得特別有先進性,來「查作業」的環衛、衛監等部門都感覺新鮮:「這可真是個好辦法,以後跟我們的後臺聯網,都不用來實地『查作業』了。「

來看看合慶的「作業」

這是檢驗科窗口的公共區域,

患者抽血後的廢棄棉球應該扔進黃桶裡。

(小布提醒,不要再把生活垃圾扔進去啦!)

收運垃圾的阿姨帶著智能手持終端

來到檢驗科,

確認垃圾是「誰」的,

啟動流程。

掃描成功了,將垃圾分類,

才能啟動藍牙秤。

垃圾裝袋,打包。

這個藍色的是RFID扎帶,

密封垃圾的同時

就開始了物聯網連接。

藍牙秤與手持智能終端互聯,

重量實時錄入並進入後臺。

同時產生唯一的標籤。

這個標籤被貼在剛才打包的垃圾上,

成為可追溯的身份標籤。

所有的醫療廢物

都會按照規定路徑送到醫療廢物暫存處,

每天會有專業人員來運走,

絕不過夜。

小布為2月29日的

「作業」拍了個照

用嚴謹的專業語言來說就是:智能終端實時上報醫療廢物的產生量、產生時間、轉移時間及處置去向等信息,一個個裝有醫療廢物的黃色轉運箱,經過消毒液噴灑消毒後,整齊有序地存放在醫療廢物暫存處。隨後,醫廢回收處置公司安排專車專人收集和運輸,嚴格按標準進行高溫滅菌處理,做到日產日清。

合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花迎雪告訴小布,物聯網管理醫療垃圾有三大好處:

1. 及時發現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廢棄物的情況。如果哪個點的醫療垃圾異常增多,很大的可能是混入了其他垃圾;

2. 垃圾在收運的時候就進行了分類,假如感染類垃圾持續增多,就提示感染類疾病風險上升;

3. 每一袋醫廢都可以通過RFID晶片進行追溯,並在醫療機構出現管理隱患的時候,第一時間自動報警。

小布了解到,下一步,

醫院還會在醫療廢物暫存處等

關鍵點位安裝視頻系統,

實現與管理部門平臺聯網

和對醫廢產生、貯存、轉移、處置的

全過程可視化管理。

編輯:趙婧

郵箱:pdxinwenchu@163.com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抗疫另一道防線:高標準處理醫廢
    蘇明亮把護士打包好的醫廢再次打包,然後拖運到醫院的醫廢轉運處,進行第三次打包,裝入專用轉運箱、稱重,最後協助轉運師傅裝車運走。處理醫廢工作一般要進入到隔離病房,接觸的都是汙染垃圾,自身防護尤為重要。醫院要求進入隔離病區的工作人員都必須穿隔離服,由於隔離服密不透風,穿著行動不便,而對醫廢要進行迅速打包,不然會增加感染風險,往往一個病區還沒收拾完,蘇明亮就已經氣喘籲籲。
  • 築牢疫情防控醫廢安全屏障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打造醫廢智慧管理
    智能轉運車的使用,讓醫療垃圾採集朝著合法合規,高效便捷,全流程追溯監管且安全有保障的目標發展。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總務科主任楊傑介紹,醫療廢棄物全流程閉環管理系統通過智能轉運車、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智能物聯套件真正實現360°安全監管無死角,讓醫廢管理實現智能化。
  • 醫廢最終去了哪裡?口罩、防護服廢棄後的隱秘產業鏈調查
    醫廢的最終去向在業內,醫療垃圾被稱為醫療廢物,簡稱醫廢,一般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由於醫廢屬於危險廢物,處置需要申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使用過的口罩是一種典型醫廢,在醫院,它會被扔到黃色的垃圾桶中。「醫用垃圾扔黃色垃圾袋,普通垃圾扔黑色垃圾袋,針頭等尖刺物扔在銳器盒裡。」
  • 淳安試點醫廢「分裝聯運」破解垃圾分類處理頑疾
    近日,淳安縣石林鎮茶園村衛生室門口,一輛印有醫療廢物標識的環保清運車停靠在路邊,鄉村醫生洪富梅用專用鑰匙打開車體下方的一個固定鐵箱,取出黃色醫廢專用箱,隨後將一袋醫療廢物放進專用箱內,並與駕駛員籤字交接確認
  • 什麼是垃圾焚燒車?它是如何處理醫療廢棄物的?
    2月17日,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已處理了約為兩噸醫廢垃圾。據了解,在未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將協助武漢當地處理因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廢棄物。什麼是垃圾焚燒車?這種焚燒車是如何處理醫療廢物的?能夠發揮哪些作用?帶著這些疑問,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繫到了該團隊的負責人。
  • 上海逾百噸醫療廢物日產日清
    他是上海城投集團下屬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處公司」)收運員,每天要和同事們穿梭於上海的4100餘家醫療機構、115家發熱門診醫院、1家定點醫院,還要動態對接集中隔離點及機場、道口。「日產日清,全程無害。」固處公司總經理李傳華介紹,公司要收運處置全市每天產生的100多噸醫療廢物。
  • 垃圾桶裝小晶片 浦東農村的「物聯網+」初體驗
    ,「向河裡一填了之」、「往田裡一埋了之」現象時有發生。自從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浦東航頭鎮的村民們驚喜地發現,自己與「物聯網+」的親密接觸竟從垃圾分類開始了。  白色部分即為晶片  垃圾桶裝晶片,保潔員上門回收垃圾  早晨五六點,天蒙蒙亮,長達村環保合作社保潔員王慧仙開著特製的收運車來到長達村九組,挨家挨戶上門收垃圾
  • 20多袋醫廢堆滿7平方米暫存室 吉祥村附近多家診所醫廢清運難
    診所負責人稱,西安衛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即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也是西安市唯一一家處置醫療廢物的機構,診所多年來一直和衛達公司籤訂合同籤,「醫療廢物不能隨意丟棄,需要經過專業無害化處理,我們診所面積87平方米,醫廢處理費用是600元/年,最新的合同從去年8月籤到今年8月。
  • 醫廢處置系統餘熱回收發電的解決方案
    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爆發,這一年註定是讓人永生難忘的,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與此同時,醫廢處置、汙水處理站等後勤工作人員也成為了抗疫戰線上一群特殊的「戰士」,他們負責定點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安全及時有效處置、汙水處理設施良好運行,防控病毒傳播,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 醫廢處置難在哪?如何「日產日清」「應處盡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產生量大幅增長,對醫療廢物進行安全、及時、專業的處置清理,是確保不發生二次感染、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環節。為實現「日產日清」「應處盡處」,科技環保企業作為醫廢垃圾處理中的一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生活垃圾焚燒爐混燒醫療廢物的利與弊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通過對上海御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前後5a的運行數據的比較,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燒爐混燒醫療廢棄物後運行參數的變化及其系統對運行工況、設備壽命及生產成本的影響。依靠完善的管理和現代化的流程,御橋發電廠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操作。2007年初,經上海市環境保護局、上海市危險廢物處理中心和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政府職能部門和有關專家建議由御橋發電廠在上海市醫療廢物焚燒爐新舊設備更替過度期間負責對醫療廢物(簡稱醫廢)焚燒處理。該廠於2007年9月到2009年12月正式焚燒醫廢。
  • 上海市暫停浦東醫院日常門急診醫療服務
    上海市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在11月21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新增的病例2在浦東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為病例1的妻子。針對這一情況,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向浦東醫院派出了市工作指導組,指導浦東醫院落實各項防控工作。
  • 醫療廢物如何處理?看看最新回復怎麼說
    醫療廢物怎麼處理?防疫一線人員吃住怎麼解決?近日,不少市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諮詢疫情防控相關問題對此,《三峽日報》記者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採訪來聽聽他們怎麼回答公共運輸何時恢復?醫療廢物如何及時、無害化處理?市生態環境局近日編制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預案,確保全市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理。目前,全市有兩家醫廢集中處置企業,宜昌桑德環保負責處置西陵區、伍家崗區的醫廢,湖北七朵雲負責其他所有區域。
  • 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一場醫療廢物處置戰正在悄然打響,衝在前線的既有一線環衛工人、也有各地方的環保管理部門和各個環保企業。  每天,大量的醫療廢物從醫院產生,之後便通過環衛作業單位收集、運輸至指定的醫療廢物處置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事實上,在2003年SARS疫情爆發後,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便提上了日程。2003年6月,國務院發布並實施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 城東一寵物醫院丟棄醫療垃圾 將面臨3000元處罰
    亂扔動物醫療廢棄物 最高罰3000元  附近一位居民稱,8月12日晨練時在景觀路看到的地上扔著黑色垃圾袋,裡面是小動物的治療藥物,猜測是附近哪家寵物醫院丟棄的醫療垃圾。  經過內部調查,才知道是在8月12日晚,該寵物醫院一位實習生在幫助當班醫生打掃衛生時,因為不了解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處理規定,將一部分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丟棄,事後也沒有向當班醫生匯報,直到醫生問起,這名19歲的女實習生才知道違反了相關法規規定。王先生表示,確實是醫院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將以此為鑑,向醫護人員強調醫療垃圾處理規定。
  • 鎮江兩家三甲醫院啟用醫療電子票
    「煩心事」說再見了——鎮江兩家三甲醫院正式啟用電子發票,患者掛號就診付費之後,只需動動手指,即可通過手機輕鬆獲取和查驗電子票據。根據今年6月我省下發的《關於全面推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精神,鎮江財政、衛健、醫保部門聯合制定了「統一部署、分級分步實施」的行動方案,決定由市級三級醫療機構先行實施。江大附院、市一院經過半年的準備,完成了自身業務系統的改造和省財政電子票據管理平臺的對接,開發出適合自身需求的醫療電子票據管理平臺,並成功上線運行,我市其他各公立醫療機構也將相繼啟用醫療電子發票。
  • 2021年中國醫療廢物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分析(圖)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快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完善醫療廢物和汙水處理。安全妥善處置醫療廢物,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尤其在疫情背景下更凸顯出醫廢處理行業發展的必要。
  • 北京電視臺北京直通車報導—北京佑安醫院
    近日全國醫療信息化防疫抗疫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落下帷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獲得表彰。今天帶大家看一看北京佑安醫院是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助力抗疫工作的。北京佑安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疫情期間涉「疫」垃圾從每天1600公斤驟增到1800公斤左右,同比增長13%,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壓力巨大。
  • 動物醫院亂扔醫療垃圾 周邊居民:擔心健康受到威脅(組圖)
    垃圾壓縮後送到郊區填埋  「師傅,袋子裡都是什麼呀?」記者向這名清潔工詢問時,他顯得異常慌亂,口中念叨著:「我不知道,我要工作,沒工夫和你聊。」記者趁他清潔公共汽車站時,將黑垃圾袋打開,一股難聞的氣味立刻散發出來,裡面有一次性的醫用帽子、手套、焦黑的布條、灰色的動物毛和帶血的紗布。整個袋子足有20斤重,佔據了半個垃圾車車廂。
  • 全力以赴湖北省持續推進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工作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大量包括隔離服、醫用口罩等在內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隨之產生,而這些垃圾是否得到有效處置,處理流程如何,成為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湖北省各地高度重視,全力做好安全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