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他們做老師是為了掙錢的嗎?

2020-12-23 蛋蛋說江湖趣聞

社會上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一邊在感慨教師的無私付出,一邊又想著教師做這些還不是為了掙錢,這二者兼容嗎?所以這兩者相加就新出了一個矛盾:教師扮演著蠟燭的身份,難道不是為了掙錢嗎?

當老師是為了掙錢?一年工資56000(實到手42000),平均下來,一節課一個學生2.5元(實1.9元)!那麼一個班一節課進帳450……不過一年21萬6,也可以了。這就告訴你了,按市場規律如果老師要掙起錢來是個什麼樣子。

事實上很多民辦學校、私立學校包括貴族學校已經這麼幹了:有點臉的學校都會挑選好學生(差點的就甭做夢了),教起來容易,結果也好看;黑心的只要你有錢,智障都按天才模式培養,教完了告訴你這已經是最好結果,其它學校比這還差,讓你把虧吃了再打包帶回去。

如果教育產業化了、按質量付費的話,近八成的孩子在受教育生涯中甭想見到一個好老師,結局什麼樣誰都看得到。返回來說,公立學校老師的工資連市場價的四分之一都達不到,他們真是為錢來的?為什麼總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他們做老師是真的是為了掙錢來的嗎?

相關焦點

  • 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不,現在老師更像一個燈泡
    一直以來,老師都被認為是紅燭,是那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與此同時,人們還習慣於用春蠶來比喻老師,也是屬於奉獻類型的。甚至,對於一些年紀大的老師,兢兢業業的老師,還設立了紅燭獎。然而,這樣的觀念真的是對的嗎?
  • 老師,你不要做蠟燭,要做電燈!
    一個老師,只有先溫暖自己,才有餘熱溫暖學生;只有先學會善待自己,才有能力善待學生。編輯的這句總結,說到了每一位教師的心坎上。02 一直以來,不管是社會還是老師自己,對教師的要求總是過於強調奉獻。人們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為了教育事業,不惜付出青春乃至生命,無怨無悔。讓教師這個職業在高尚之餘,又多了一層悲壯。帶病堅持工作成為了他們的常態,舍小家為大家成了他們的座右銘,這樣的事例,每年都太多太多。
  • 高三老師,是要做兩頭燒蠟燭,還是做照亮他人又節能的LED燈
    疲憊、睏倦、焦慮與職業倦怠是高三老師們、班主任們的常態,這份職業似乎令他們筋疲力盡。有高三教師在我們的學習群中發表感慨,認為自己和同事們像一根兩頭燃燒的蠟燭,拼命照亮他人。張道龍老師講到:有時候,一根精神狀態不好的蠟燭能做的只是拼命燃燒了自己,而難以照亮他人。那能不能輕鬆點,做個照亮又節能的LED燈呢?
  • 教師職業是「蠟燭」最終「毀滅自己」?鍾南山一番話老師心服口服
    鍾南山院士的說法讓老師們心服口服很小的時候,寫作文就喜歡讚美老師,還喜歡把老師比喻成「蠟燭」,因為蠟燭燃燒了自己蠟燭意味著犧牲,意味著奉獻,把老師比作蠟燭,我們覺得理所當然。那個時候,在很多的職業中,老師這個職業還是很受尊重的,家長和學生看到了老師,畢恭畢敬。後來,「老師像蠟燭」這個比喻,受到了教師群體的質疑。有人直言,老師像蠟燭,那不就是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毀滅了自己嗎?對於這種說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 蠟燭燃燒為什麼會有火焰? 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幾層?
    蠟燭燃燒為什麼會有火焰? 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幾層?時間:2016-12-11 10:0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蠟燭燃燒為什麼會有火焰? 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幾層?
  • 蠟燭燃燒時為什麼會有火焰出現? 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麼?
    蠟燭燃燒時為什麼會有火焰出現? 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7-03 16:17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蠟燭燃燒時為什麼會有火焰出現? 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麼?
  • 蠟燭燃燒為什麼會有火焰?
    最後在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可以看到一縷白煙,用燃燒的火柴去點這縷白煙,可以使蠟燭復燃。將短玻璃管的一端放在火焰的焰心處,用燃著的火柴放在玻璃管的另一端,你可以看到玻璃管的另一端產生了火焰。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中提取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石蠟燃燒時的溫度約為600℃,高於其沸點。當你用火柴點燃燭芯時,石蠟固體先熔化再汽化。蠟燭燃燒實際上主要是石蠟蒸氣在燃燒。
  • 新學期,請做個這樣的老師
    4一邊教書一邊美做老師,滋養自己就是潤澤孩子,你一旦頹了,學生就廢了。再高的書山,再深的卷海,也不要讓自己頓失光彩。總要有一些時間,要眯著眼睛虛度,讓自己忘了課裡課外那些事兒,清空重來。一生就做一部轉個不停的教書機器嗎?當然不是!試著把課文讀出詩篇的韻味,把幾何教出生活的妙趣,再把英語秀出域外的風情萬種……你教得有趣,孩子也就學得過癮。
  • 6組數據告訴你——為什麼說老師是蠟燭 燃燒了自己 照亮了別人
    年收入不到8萬 選擇當老師「不是為了高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年工資約為6.8萬元,平均月工資為5667元。教育行業的工資略高於平均水平,但與金融行業、計算機行業相比,差距超過60%。
  • 在家長眼裡掙錢多的老師,為什麼都不願讓自己子女繼續當教書匠?
    提到工資高的工作,相信很少會有人會把老師這個工作算入其中,畢竟相比於程式設計師這樣的高薪工作,老師的工資可謂是九牛一毛,但唯獨這一類人,卻認為老師這個職業掙錢很多--家長!說句不好聽的話,在很多家長的眼裡,老師這份工作的錢是最好掙的,也是掙錢比較多的,因為很多的家長寧願自己吃點苦
  • 一根蠟燭難倒了95%的學生!老師傻眼,網友吵開了……
    讓孫老師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訴學生「這是蠟燭」,還有人在實驗報告裡寫「蠟燭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說,有不少孩子還沒明白蠟燭是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孩子們給出的理由是,沒見過這種白蠟燭。不認識蠟燭,到底是為什麼?這個問題讓孫老師思考了許久。
  • 盧璐:我們要的是專業老師,不是專業蠟燭
    說話的時候,最好留個餘地,否則隨時被打臉,不甚美麗。  到了法國,法語差不多可以表達清楚之後,我就開始教中文。教中文畢竟比洗盤子錢多。去年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一個我們都認識的,為了留在中國,改行教法語的法國人。這個朋友說:「我一直覺得,淪落到利用自己的母語去混飯吃,這是件多麼Low的事情。」  我沒接話,因為我不但在法國時Low,回國之後還繼續Low。中文我已經教了十多年了。
  • 老師,請首先把自己的靈魂放穩當吧
    「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比喻,在物質生活貧困、生活資料平均分配、以精神感召為主、不計報酬的年代,的確激勵了很多老師,心甘情願地為教育捨棄自己的一切,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有的老師為教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有的老師有病不醫治,結果倒在了講臺上。
  •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實驗探究
    在做實驗之前,還是要說,安全無小事,認真仔細學習實驗的基本操作,是我們安全地進行實驗並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每一條看似簡單的安全操作要點的背後,都有很多實驗結果的支撐,也同樣有許多實驗人員的血和淚甚至生命。
  • 老師體罰學生是為了教育學生?還是在借教育美名發洩私憤?
    人們經常把老師比喻成蠟燭,老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何等的無私,為了學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然而一些老師並非如此,他們更希望燃燒學生,自己從中漁利,把學生當成自己壓榨的對象或者發洩私憤的出氣筒。然後又講解了一遍叫我起來解答,我還沒說完一句話老師直接拿起講臺上的塑料尺在我頭上猛敲,我頭上立馬起了一個大肉包,我知道自己答錯了。我疼得都哭了一下午,當時我不理解老師為什麼這樣下狠手,現在想起來也理解了老師。
  • 點蠟燭上網課的老師,驅散的是黑暗,照亮的是孩子們人生!
    微博熱搜#五旬高中老師遇停電點蠟燭上網課# 學生被感動:她就像面前的那支蠟燭
  • 將蠟燭默默奉獻、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境界賦予敬意
    這就是老師們的陣地,在這不太大的沙場之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以粉筆做鋼槍,盡情揮灑皚皚白雪,終成天下桃李之美;人間冷暖、天地方圓、茫茫天空、無盡大地於鏡前品鑑。李商隱做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他將春蠶的執著、不屈與奉獻毫不保留的展現於世人,千古流傳;將蠟燭默默奉獻、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境界賦予敬意。
  • 老師是燭光,燃燒自己釋放光芒,學會感恩,感恩老師給予的一切
    老師是燭光,燃燒自己釋放光芒;老師是翅膀,能讓學子在太空翱翔;老師是奠基,構築人才大廈高萬丈;也有人說,師恩如山,因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那種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關係,像長江水流源源不斷,奔向大海,最後融入一家,壯大實力,積蓄力量。
  • 鍾南山談教師精神:老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自己
    提起「老師像蠟燭」的比喻,鍾南山說:「常聽說教師像一根蠟燭,一輩子照亮別人,『毀滅』自己。我看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而是體現自身價值。社會和集體因你的存在而美好,這才叫有意義。」
  • 莫讓教師成為只為「燃燒」的「蠟燭」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11月8日,周四下午4點左右,武漢鋼城十一中數學老師張明舉從學校教學樓四樓一縱而下,跳樓身亡。社會對於老師的期望和要求很高,但並沒有為之提供相應的待遇。目前,教師的待遇問題,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首先是地域差別,在某些地方,教師的收入可能相當不錯,這主要是與當地政府對教育行業的財政投入有關,因為教師工資是地方財政負擔,東部省份和中部、西部省份相比,老師的工資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