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隱秘的角落」,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2020-10-14 新女報

近年來,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對低齡未成年犯罪的處理也往往面臨法理和倫理之間的大討論。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

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淇淇(化名)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實施3年收容教養。今年8月,法院對民事訴訟做出判決,判決兇手家屬賠償受害者家屬128萬餘元,並在遼寧省級平面媒體上向受害者家屬道歉。

2019年10月26日下午,淇淇的母親和家人在淇淇的遺像下痛哭

淇淇遇害後近10個月,賀美玲夫妻倆終於等來了法院的判決結果。但夫妻倆仍深感悲痛,「我的孩子都死了,賠償的錢能換回孩子的命嗎?」孩子母親賀美玲說。這起惡性案件,造成的惡劣後果不僅是失去了一個生命,更是對一個家庭毀滅性的打擊。

淇淇生前和哥哥一起獲得的獎狀

女兒遇害後,賀美玲家裡的蔬菜水果店就出兌給了別人。丈夫的頭髮幾近全白,淇淇的哥哥情緒有時會失控,他參加了中考,但成績並不理想。

他們的代理律師田參軍表示,「對低齡惡性刑事案件,對於年齡的評估不該只限於生理年齡。以蔡某某為例,在本案中,蔡某某多次展現出超越自身年齡的行為和規劃。近年來,未成年人惡性刑事案件頻發,以年齡來進行硬性的劃分會引發公眾的恐慌和不滿。立法機關應針對類似案件進行走訪調研,對相關法律進行補充修改。」

定州少年殺人焚屍案

2017年8月10日,河北定州男孩張強(化名)死在了天成花園小區的天台上,涉案的四個嫌疑人均未滿18歲,警方通報中,他們因為一點「瑣事」,以打撲克為由,將張強騙到了天台進行毆打,隨後將張某東勒死並焚燒。

罪案現場

「就是瑣事,他們之間的一點小矛盾」,辦案警方在接受某媒體詢問案情時,這樣回復。有人看到被帶到指認現場的四名嫌疑人,摘下面罩,一臉稚嫩。

神木少女被殺案

被害少女

2018年10月初,14歲少年張某告訴朋友劉雲菲,自己殺人了,很後悔 。9月23日,在強迫一名15歲女孩賣淫、將其毆打致死後,他和幾位同伴將女孩分屍、掩埋。

2019年12月5日,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案件中的第一被告人、17歲的楊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其餘5名未成年涉案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十五年不等。同時,6名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經濟損失35591.3元,互負連帶賠償責任。

「神木檢察陽光檢務」微信公號曾披露,2017年,神木縣人民檢察院受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件11人,其中強姦案6件9人,7名嫌犯為未成年人;被害未成年人呈低齡化趨勢,14周歲以下的有4人,14至16周歲的有2人。作案手段以喝酒、玩遊戲後誘騙性侵為主。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大舉措來了

不僅僅是未成年人惡性案件,以校園霸凌為代表的各類輕微刑事、行政類案件的視頻不斷湧現於網絡之中。

網劇《隱秘的角落》劇照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草案規定,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微博認證為專職律師的吳向東律師認為,年齡調整一兩歲,刑法往前一大步。他認為,未成年人犯罪為什麼一定要治理?有兩個原因。一是小孩子太不懂事兒,釀成悲劇了甚至都不知悔改,卻能夠憑藉未成年人的身份和年齡全身而退;二是小孩子太懂事兒了,比如大連侵犯鄰居女童的男童,有可能憑藉社交網絡獲取的知識起歹心,模仿犯罪。

所以要結合小孩子成長情況適當調整刑事政策,哪怕這次只有故意殺人調整了,也是刑事政策調整的一大步。

讓我們攜手,助力未成年人的清朗空間。

文:陳薔

部分資料來自於:央視新聞、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你看過《隱秘的角落》嗎?今年,這部家庭懸疑倫理劇大火!劇中的人物朱朝陽是個外人眼中的「乖崽」但卻在「隱秘的角落」裡走向犯罪……但「隱秘的角落」並不是一日造成的,只不過都被大人忽視了……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令社會痛心的同時,也發人深省。
  • 最低刑責年齡擬「個別下調」是一種「必要糾偏」
    即將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 重磅: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你看過《隱秘的角落》嗎?今年,這部家庭懸疑倫理劇大火!劇中的人物朱朝陽是個外人眼中的「乖崽」但卻在「隱秘的角落」裡走向犯罪……但「隱秘的角落」並不是一日造成的,只不過都被大人忽視了……對此,10月12日(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
  • 最低刑責年齡「個別下調」很有必要
    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向媒體介紹,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介紹,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未成年人犯罪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點擊查看詳情)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降至12周歲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歲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如何理解最低刑責年齡「個別下調」?
    即將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14歲以下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發的血案,每每成為輿論關注熱點,引發巨大社會爭議。
  • 最低刑責年齡「個別下調」是合適調整
    即將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14歲以下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發的血案,每每成為輿論關注熱點,引發巨大社會爭議。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 2020-10-13 14:57:06針對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從事收養看護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人、暴力襲警、冒名頂替上大學、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等社會熱點問題,草案二審稿進一步織密法網保護民眾權益,包括擬降低最低刑責年齡、對暴力襲警單獨入刑、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入刑,將組織、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認定為犯罪等。
  • 刑責年齡擬下調,勒緊低齡犯罪「韁繩」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責年齡擬下調,「小惡魔」更難逃
    今天(10月13日),一則新聞刷遍網絡:「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降至12周歲!」另一方面,現在只是「擬下調」,草案還在審議階段,它還沒有正式形成法律。儘管如此,「下調刑責年齡」依然登上熱搜,表現出公眾對此的關切。核心在於,部分公眾對14歲的「分水嶺」不滿已久。對此不滿,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作出回應。據媒體報導,在今天,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點藍色字關注「棗莊婦聯」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從事收養看護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人、暴力襲警、冒名頂替上大學、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等社會熱點問題,草案二審稿進一步織密法網保護民眾權益,包括擬降低最低刑責年齡、對暴力襲警單獨入刑、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入刑,將組織、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認定為犯罪等。12至14歲犯故意殺人罪情節惡劣擬負刑責實踐中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案件較為突出,引發社會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