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正確握筆,OT這樣教
陳炯珊 粟小蘭張偉鋒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進行,而距離孩子們復學還有一段時間。書寫是兒童在校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成年後重要工作能力之一。一般而言,2-6歲是兒童握筆動作技能迅速發育階段。靈活運用手中的筆,是孩子們繪畫、書寫的前提。在孩子居家學習時,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孩子握筆的動作是否正確,或是家長們想引導孩子正確握筆卻又無從下手。
作為一名兒童作業治療師,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普及兒童握筆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與小朋友們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出一手好字!
一、握筆知識
指導孩子練習握筆,首先我們要對握筆姿勢有一定的認識。
筆的抓握方式分為成熟型握筆方式、過渡型握筆方式和原始握筆方式三類。後兩種握筆方式又稱為未成熟型握筆方式。我們平時經常說的正確或標準的握筆方式,其實指的是成熟型握筆方式——動態式三點握筆,即拇指、食指指腹將筆固定在第三指(中指)橈側,拇指與食指成完全對掌(虎口張開形成一個圓圈),第四、五指稍微彎曲。
135
很多家長都會把未成熟的握筆和除了動態式三點握筆外的其他成熟型握筆方式均歸為錯誤的握筆方式,如側邊式三點握筆、動態式四點握筆以及側邊式四點握筆。事實上,目前認為上述的三種成熟型握筆方式都是可接受的替代握筆方式。這四種成熟型握筆方式是絕大多數6-7歲兒童採用的握筆方式,以動態式三點握筆方式佔大多數。
二、如何教兒童握筆?
理想的握筆方式通常為:虎口張開的動態式三點握筆。一旦兒童建立握筆方式,想要改變就會變得相當困難,因此,建議在兒童握筆動作技能發育階段,即孩子握筆姿勢沒有定型前,家長可以按照動態式三點握筆方式去引導、訓練孩子的握筆方式:在書寫時使用動態式三點握筆,虎口張開(形成一個圓圈),通過握在筆上的拇指、中指與食指就能畫出最大的彎曲、伸直以及旋轉的移動軌跡。
三、何時需改變握筆?
兒童有許多不同的握筆方式,有些握筆方式會使書寫更加困難,且缺乏功能性。當出現以下狀況時,我們可以考慮改變兒童的握筆方式:
1.感受到肌肉緊繃以及疲勞,也就是一般熟知的書寫痙攣;
2.字體結構不佳或是書寫速度不佳;
3.手的虎口呈現緊閉狀態,手指精準控制動作受限;
4.握筆力量過大,或筆尖壓在紙面上的力道過大。
溫馨提示
孩子進入小學二年級後,要改變其握筆方式,有一定難度。因此,要改變兒童握筆姿勢時,需要仔細考慮其年齡、配合度,以及動機。
四、如何藉助輔具改善握筆姿勢?
正常兒童通過正確的指導及練習可以較快掌握良好的握筆方式,但對於一些特殊兒童,特別是手部失能的兒童,則比較難掌握正確的握筆方式。根據兒童的手部功能情況,除了康復訓練外,我們還可藉助輔助器具來協助兒童手指擺放,以完成良好的握筆姿勢。
以上是各式握筆器、三角筆、可塑型筆桿以及使用外部支持等輔助器具,都有可能會促進三點握筆姿勢的形成。
書寫是兒童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而正確的握筆是書寫的重要基礎,讓我們一起為孩子掌握正確握筆方式加油吧!
主審:杜青
參考《兒童職能治療》第6版、《兒童職能治療參考架構》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