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矯正領域中,大舌頭總能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發病率高、症狀多變的它給孩子及家庭帶來不小的影響。原本可可愛愛、胖嘟嘟的人見人愛的小寶貝怎麼說話就不清楚了呢?是孩子本身就有生理疾病還是天降災禍?
當孩子出現說話不清、發音不準的問題時,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尋找病根。比如四肢疼痛有可能是尿酸高而痛風,後背隱痛大概是心絞痛,肚子痛也許是潰瘍。孩子大舌頭的病根是什麼呢?這就眾說紛紜了。
有說是舌系帶天生過短的,有說是語言中樞發育不良的,有說因為隱性顎裂的,還有的說是父母沒有教育好的。在這麼多的可能性中,父母會選擇或者說傾向於哪種說法呢?在我看來,家長的胡思亂想和一廂情願是毫無用處的,到醫院檢查才是正道。
其實,孩子大舌頭和疾病有關與否是非常容易辨別的,檢查結果一到手就全部明了了。有一個問題例外,就是舌系帶短。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所有語言障礙類型中,幾乎每一類都跟先天生理異常有關,是可以在新生兒檢測中檢查出來的。唯獨舌系帶是要等到兒童接近一歲時才能看明白的。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舌系帶短意味著什麼,它標誌著孩子舌尖音的發音一定會出現問題。我們曾經問過某家三甲醫院的兒科主任,她告訴我們說近年來無緣無故就給孩子剪舌系帶的家庭數量並沒有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而降低,反而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有愈演愈烈之勢。
根據我們的了解,舌系帶手術目前在國內還是比較普遍的。在遺留災禍和一剪了之中間,很多家長寧可選擇讓孩子忍受這一時的疼痛,也不想寶寶未來會發生任何的問題。
新生兒的舌系帶不像我們成年人,它們天生就非常靠近舌尖甚至與舌尖相連。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嬰兒的口部,他們是做不出伸出舌頭「舔」這個動作的,這是因為這時的他們還不具備完整的舌部能力。大約在8-10個月的時候,舌系帶才能完成縮回舌根的整個過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正式發育的。
其實,孩子的舌系帶手術放到接近1歲時再進行也是不晚的。兒童的語言發育總歸是一個過程,孩子學習各個發音也有先後順序,像舌系帶過短會引起的舌尖音發音不準最起碼也是2歲之後的事情了,而舌系帶是否有問題在10月齡就能發現,家長不必過於擔憂。
大舌頭從根本上說,屬於構音障礙的一種。絕大多數孩子的大舌頭和自身的生理狀況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是一些嘴上說疼愛兒女卻不懂如何科學育兒的父母造成的。可千萬別說小編這是甩鍋行為,幾乎每家醫院的兒科醫生和專業機構都會這樣告訴你。
孩子從1歲開始的學語期到4歲的語言定型時期內,家長沒有盡到語音糾正的責任,或者很少做這方面的工作。再加上有些孩子本身對語言的敏感度就比其他孩子低一些,這才共同形成了大舌頭問題。
雖然我們在很多資料中看到大舌頭的病因有很多種,但主體還是家庭。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通過鼓勵模仿和多說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發音,但4歲之後就很難了,這時寶貝已經形成錯音的條件反射,只能通過語言矯正扳回一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