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A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你這樣賣保險是在騙人哦!

2020-12-23 Alisa談保障險與健康

點擊上方

知保學園」關注我們

保險江湖從來都是腥風血雨的。

銷售套路防不勝防。

其實我們不怕套路,我們更怕欺騙。

我們不怕不專業,就怕偽專業。

而偽專業這一塊的氣質,

某A的部分業務員給捏的死死的。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們同事發來了一個PPT,是客戶發給他的。

客戶同時諮詢兩家的方案,其中一家就是某A公司,其業務員發來了一個XX福優勢概述,裡面講了很多看起來非常專業的內容,不知情的人看了就會對某A的產品大喊:哇!太牛了吧!

但是事實上,這些伎倆在我們業內,真的逃不過專業的火眼金睛。

我們來看看PPT裡寫了什麼。

這一頁滿滿的所謂病種優勢,差點沒把我笑過去,真的是「滿紙荒唐言」。

上面有多達19條病種優勢解讀,我就不一個一個去給大家說破,我們挑其中三個來說。

第7個:植物人狀態。

某A說別的公司要12個月以上的植物人狀態才可以賠,而他們只要1個月。

口說無憑,我們來給他找證據。我隨便找了另外兩家公司的條款,看看是不是真的要12個月。

我驚呆了,也是30天啊!不論是中國人壽的產品還是天安人壽的產品,植物人狀態的時間要求都是30天。我又看了其他公司,也沒有發現誰說要持續12個月的。某A公司的業務員啊,你這個牛可真敢吹!要是真的植物人12個月才理賠,那重大疾病保險的意義何在?

第15個:腦中風後遺症。

某A說他們沒有指標要求。這個說法真刺激,這句話把行業協會的臉面置於何處?腦中風後遺症屬於必須使用同一定義規範的25種重疾中的一種,其理賠標準是全國統一的,每家保險公司的描述必須一樣。

我們看看某A的條款是否真的這麼神奇,啥指標也沒有呢?

哎呀,這裡不是也寫著肌力要求嗎?難道條款寫錯了?(條款寫錯這個梗,也是某A公司創造出來的哈哈,知道的可以留言說一下)

第16條:急性心肌梗死。

某A說,其他公司這條算輕症,而其他公司的輕症標準,已經達到他們重疾的標準。

我真的一臉問號???急性心肌梗死和腦中風後遺症一樣,在25種規範定義裡,每家公司的產品描述必須一樣!必須一樣!

(有點被某A氣到,感覺要失去理智了哈哈哈)

我們先看看其他公司的關於心肌梗死的重疾和輕症分別是怎麼描述的吧。

那麼某A呢?我們來看看他重疾裡對心梗的定義吧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認字是沒問題的,明顯某A心梗的重疾標準和別人的重疾標準是一樣的啊。居然敢誇口說自己的重疾標準和別人的輕症一樣?且不說在2019年以前,某A的重疾險的輕症還不包含「不典型心肌梗死」這個項目呢!

除了這三條,其他的就不拎出來繼續說了(生氣ing),我想這三條足以說明整個內容的不可靠!

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業務員的問題嗎?不!

這幾年,我們不止在一個某A業務員這裡見到類似這種「專業」的說辭。並且形式也不僅局限於這份PPT。我們還看到過長篇的微信文字消息的。甚至還有人在網上說發生腸癌時,別的公司要求切除一定公分才可以理賠,而他們不需要。

並且這份PPT,裡面有公司的名字和LOGO,我謹慎地懷疑:這會不會是他們公司的培訓就是這樣?細思極恐。

到底是某A的業務員都不會思考,還是有人就這麼給他們洗腦?但凡花個5分鐘看看條款,也不至於糊塗成這樣的啊。要麼就是公司就這樣培訓,因此業務員才深信不疑!

對於完全不了解保險的客戶,當看到這樣詳細的PPT時,一定對某A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他們實在是太好了!

但是在我們專業的人看來,這簡直就是無恥的欺騙。一個在銷售保險的時候就這樣忽悠客戶(且背後可能是公司培訓如此),我們還敢相信他們的任何服務嗎?

一定要靠這樣的欺騙才可以籤單嗎?

偽專業業務員簡直比無知業務員更可怕!更可怕的是,這種偽專業似乎在這家公司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我想,曾經有多少客戶,被這種偽專業欺騙然後買了他們的產品......心痛!

公司是一家正經好公司,產品也是在銀保監備案的產品,可是,咱們可以正經賣嗎?希望某A公司可以好好查查這些偽專業的內容源頭在哪裡,如果真的是公司主導的,那麼,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及早收手吧!

作者 Alisa

CFP理財規劃師

誤打誤撞進入保險行業

從此著迷

獨立思考 謹言慎行

有你想看的精彩

在支付寶/微信上買保險靠譜嗎?當我們談論「保證續保」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貪便宜買了一份49元的保險,出險後卻得不到理賠,這是為什麼?

知保學園

工作郵箱:alisa@zhibaoxueyuan.com

投稿、轉載申請、簡歷投遞請發郵件至工作郵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保險公司拼命招人,求職的卻都不願意幹保險業務員
    我在某公司幹過兩個月保險,裡面打雞血嚴重不說,一天到晚就是打廣告,搞得朋友見到我都跑完了,幹這工作需要強大的內心才行,而且沒業績讓人很苦惱!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市場是的保險公司那麼多,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的,你不主動就會被動,與其讓客戶到時候自己去選保險公司,為什麼我不提前去聯繫客戶讓客戶去選我們產品把這錢給賺了,競爭必然導致一部分成本的輸出,保險業務員就是這部分成本。
  • 保險業務員自述:做保險後,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負債纍纍的
    正好當時有一個朋友是做報銷業務員的,也就是保險銷售,她知道我當時也在找工作,就給我說:正好有這個契機,你可以去保險公司學習學習,也能看看什麼樣的保險適合,為自己去配置好保障;正好試試是不是適合自己的職業,如果適合,自己也算找到工作了,也找到了發展方向,自己的未來也更有一個選擇方向了。於是,我選擇進入了。
  • 保險業務員:想賣保險,更想站著把保險賣了
    不會提供服務,只會強勢推銷➤案例:很多人認為做保險銷售,就是要會說話,就是要多與客戶接觸,所以一上來就喋喋不休地介紹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公司有多強。➤分析:保險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種價格不低、能幫客戶解決個性化需求的金融產品。如果客戶對你不信任,會信任你的產品嗎?
  • 保險公司為促進就業,大量招保險業務員,為什麼很多人不去賣保險
    但是,保險公司的招聘力度有增無減,依舊大量招聘保險業務員,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去賣保險呢?由於高脫落率已經成為保險行業的新常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保險業務員招聘一直是廣招聘,但是,卻都是招聘難!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去賣保險呢?這是由於很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 某體檢機構,請你把實話告訴保險業務員和客戶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我們你真的很特別你放心,我們XXX體檢中心數據絕對保密,保險公司是查不到的。你們放心,我們公司的數據跟保險公司不聯網,他們查不到。這樣的話,我相信很多業務員聽過,特別是在某些體檢機構去保險公司推銷自己的體檢卡的時候。儘管我一直都會告知體檢中心數據,但是也沒有證據和渠道去求證體檢中心說的是不是真實的。但是,今天,找到了證據。
  • 人壽保險到底能不能買?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呢?
    ---嘻嘻,親你知道了,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清楚的呢。剛好也有人在問,所以就直接變專題咯。---哦哦,那今天我就光看不說話了。問:人壽保險到底能不能買?為什麼那麼多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呢?作為一名保險從業者兼消費者,我們不妨從客觀的角回答下這兩個問題:第一:人壽保險到底能不能買?我的回答是,先看需求,再看口袋,最後看你所面對的保險產品本身和相關的合同文本內容。
  • 保險公司簡訊通知答謝會 現場卻賣保險
    上午10點45分左右,「答謝會」開始,然而首先上來的並不是飯菜和熱情的問候,而是一名業務員開始在講臺上喋喋不休地推銷起了泰康人壽的一款保險產品,一講就是半個多小時,不少消費者詢問業務員,「答謝會」怎麼變成了推銷會。「本來不知道這是賣保險的呀,進來了只能認真聽一下了。」坐在商報記者身邊的一位先生表示。
  • 46.8%的保險業務員月收入還不如普工,為什麼他們還在堅持賣保險?
    很多保險業務員開著小轎車,穿著西裝,戴著手錶,拿著超大智慧型手機,可誰能曾想到這樣一個群體,46.8%的保險業務員月收入還不如一個普工的工資待遇高呢?很多人也都很奇怪,既然保險業務員收入那麼低,為什麼他們還在堅持呢?因為他們這46.8%保險業務員看到了別人年薪百萬,看到了保險公司高佣金的產品。
  • 案例說保險:保險業務員被自家公司拒賠9萬保險金,打官司中……
    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保險業務員的錯導致的。那麼,是業務員急著要業績,所以忽悠客戶麼?不一定,也許是保險公司的錯。例如本文的案例,就是保險公司培訓方面除了問題,導致業務員坑自己的保險糾紛。通過本案例,我們會講明白以下幾個保險相關的知識:一、保險公司拒賠,是不看人的,即使是自己公司的業務員也照拒不誤,說明保險公司理賠是按合同來的,而不是關係來。二、發生了重大疾病,社保能報銷好多?本案例總費用不多,但是算比例真的嚇人。
  • 業務員自曝內幕:保險公司借搞聯誼會「賺錢」
    而今天,一位在職的保險業務員反映說,這種情況不僅僅存在於代理人,保險公司為了業務量,有時候也會搞一些特別的活動。這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訴記者,許多保險公司會定期的舉行一種名義上叫做聯誼會的客戶活動,而這種活動的目的卻並不僅僅是聯誼。知情人告訴記者,整個活動的前半部分看起來是一些保險理念的傳達,而最終的目的卻並部簡單是這樣。
  • 有一種剩女,叫保險業務員
    也有不少人對小a感興趣,但得知是在保險公司工作後,就再沒下文了。父母一個勁地跟人解釋小a的工作性質:不是業務員、沒有銷售任務,是內勤、是講師、是校招考進去的……小a跟我吐槽說:一瞬間都有些懷疑人生,我大學就是學的保險專業,不去保險公司工作能去哪?
  • 為什麼很多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卻又有說不出保險是怎樣騙人的呢?
    為什麼很多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卻又有說不出保險是怎樣騙人的呢?造成這種現象,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主觀原因主要由人們個人的原因造成。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平時大家都喜歡聽到好話,說吉利的話。對於談論生,老,病,死的話題都十分謹慎和忌諱。
  • 案例說保險:保險業務員返傭被罰1萬元,香港業務員因此判刑!
    都和X華人壽保險公司有關,一則是處罰該公司監管不力!一則是處罰該公司業務員因為給客戶「返傭」做出監管罰款!該公司的保險代理人,也就是保險業務員姜某,違反了《保險法》存在:「保險代理人、經紀人和從業人員,不得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的行為。
  •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大量招聘業務員?揭開真實原因
    在招聘的時候,總能夠看到保險公司的招聘,在各種招聘會上總有不同的保險公司在招聘,招聘的時候,基本沒有什麼條件限制,招聘的人數量挺多,不像很多企業,有各種條件來篩選人,招聘的人也不多。只要學歷差不多,不要太低,說話能說清楚,保險公司就願意招聘你進來工作,可以說,保險公司招聘業務員的門檻真的是非常低了。那麼為什麼保險公司的標準這麼低,招聘這麼多的人呢?今天就告訴你裡面的門道。1.招聘客戶保險公司招聘員工,其實也是在招聘客戶。
  • 案例說保險:保險業務員不負責,拒保職業買意外險遭拒賠!
    遇到一個自帶坑屬性的業務員是什麼感覺?案例始末:2013年4月,李某向某保險公司業務員楊某購買了一份意外險,其中:意外身故/傷殘保額30萬,航空意外100萬,意外醫療3萬,意外住院津貼100元/天。保費380元一年。保障期限1年。
  • 女業務員為賣保險被騙至旅館 躲避強暴半裸脫逃
    輕信  李某提出要找個地方談保險的事兒,孫某稱去附近一家快餐店,但是李某不同意,「還害怕我把你怎麼樣了啊?」李某說著,把孫某帶到了一家旅館內。警方介入調查才發現,年輕女子原本是一名保險業務員,為了賣保險,隨男網友來到旅館,誰知男網友到了房間後凶相畢露,欲對其實施強暴,好在她趁機逃離了房間。  賓館房間跑出半裸女子呼救  趙先生在中山區經營了一家旅館,去年5月10日19時30分許,旅館裡走進來一男一女,趙先生當時還以為兩個人是情侶關係。
  • 客戶起訴保險公司獲賠,後者馬上起訴業務員追償!一分不少
    在二審中,吳先生申請保險業務員郭某出庭作證,郭某做以下申明:我在平安人壽處做保險業務員至今一年半,現仍未辦理正式離職手續,我一共代理了10多份保險合同。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的訴訟主張是,賠給吳先生的所有錢,都由業務員郭某出。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也好理解,我委託你合規銷售,是你自己違規在先,憑什麼客戶跟我打官司,輸了要我賠錢?要賠也是你來賠。
  • 不期而遇的保險業務員你是否值得珍惜
    在經濟發達的國外每一個家庭,都會有這麼幾個特殊的人,如果家庭或個人出現了問題,自己不方便解決的事,會聯繫律師來解決維權,聯繫醫生來挽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聯繫保險業務員來支付救命用的錢。在他們心裡,買了保險的房子住進去是自己的,發生火災、水災損毀房屋時,那是保險公司的事。
  • 獨家:保險業務員給自己投保都被拒賠 氣的業務員起訴公司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運營商財經網從一份裁判文書獲悉,泰康人壽黑龍江分公司一業務員給自己買了份保險。可是當這位業務員患病需要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拒賠,還要解除合同退保費。業務員被公司拒賠2017年1月11日泰康人壽黑龍江分公司業務員車女士和公司籤訂
  • 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句話到底對不對?看完後明白了!
    「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句話不對。正確的應該是「保險不都是騙人的」。 當然了,說「不是所有保險都騙人」,或者「部分保險不是騙人的」都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