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5日,位處商業中心的「港澳8號」。(資料圖)南都記者 陳以懷 攝 |
原羅湖「港澳8號」樓盤開發商老闆何建華,因為涉嫌行賄罪,已在上周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據悉,何建華犯罪線索系由省委巡視組在巡查工作中發現。捲入該案的一名受賄人,系深圳市委市政府方面的一名處級幹部,該名幹部疑在何建華運作「港澳8號」項目中提供了幫助。
知情人稱何在盤活項目時請託公職人員
「港澳8號」地處羅湖東門,系深圳市52個問題樓盤之一,常年爛尾。它原名首都大廈,原設計為地上34層,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度為122.65米。其中1至5層主體和裙樓為商場,6層以上標準層作辦公用途,採用「核心筒」結構,於1995年興建至5層裙樓主體後停工。2002年由新任開發商續建,要求將標準層改作商務公寓用途,層數增至36層,而建築高度則減至114米。2004年前後,何建華控制的港豐集團介入盤活這一項目,這一項目此前進入預售階段。
在項目入市前後,因相關債務問題,港豐集團先後與長城融資擔保公司、國融公司、中裕財富以及普通投資人和小業主等產生了極其複雜的股權質押和債務融資的糾葛,使得「港澳8號」權屬問題陷入泥沼。
就在上周,原港豐集團控制人何建華涉嫌行賄罪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知情人透露說,何建華在盤活該爛尾項目時,請託了公職人員提供幫助。
涉事的國融公司在昨日發布的消息則顯示,何建華的問題或出在免除有關滯納金方面。根據披露,早於2004年深圳發布爛尾樓盤盤活方案之前,何建華就已介入「港澳8號」項目,當時該項目已經因拖欠地價被國土部門處罰滯納金過億元,為了盤活,何建華先期支付了1000多萬。
不過,2004年深圳市政府出臺盤活方案,給出免除滯納金等優惠政策。國融公司發布消息稱,何建華通過相關領導協調將已繳納的滯納金予以退還。該公司稱,這一免除程序是否存在嚴重瀆職及其他違規行為,尚有待調查。
前高管曾在受訪時稱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2004年前後,港豐集團接手該樓盤,再次投入建設。據當時的報導稱,港豐經受讓取得該大廈75%的開發權益,由於該爛尾樓債權債務一併由公司承接,該項目的土地證用於抵押擔保的1.5億元債務,也需由港豐公司清償。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年港豐集團副總裁王湘慶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為了盤活該樓盤,政府方面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一是把2005年8月31日之前的所有批地的建設文件全部改掉;二是給出了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讓港豐集團接手。隨後,港豐則對整個爛尾樓進行了重新規劃,以小戶型為主,含一房一廳單身公寓和兩房一廳商務公寓;大樓裙樓作商鋪。該項目於2010年竣工面市。
昨日,王湘慶接受南都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他此前已經離開港豐集團,對此事並不知情,但是「港澳8號」運行前期並無問題,取得了不錯的影響力,只是後期因投資者的運作方式和心態原因,導致在公司管理、帳務處理、合作者糾紛等方面出現問題。但他同時認為,已經購房的業主無需擔心房產證的獲取,因為項目已經通過驗收,而預售許可證也正常獲得了國土部門的批准,即使受到債務糾紛影響,拿到房產證也只是時間問題。
記者觀察
佳兆業事件後地產圈再受衝擊
近期因佳兆業事件升級,深圳地產圈已是風聲鶴唳。1月20日,同心俱樂部主席陳紅天還特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市場流傳一份涉及13名同心俱樂部成員的名單被稱為「預警名單」,導致各家企業損失預計超過千億,而陳紅天指稱該名單為謠言。此次何建華被捕,同樣發生於省委巡視組巡視期間,該消息令業界再次震動。
一位在福田操盤的開發企業高管表示,通過目前已公開的信息顯示,「港澳8號」事件與佳兆業事件不一樣。但是,該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將會影響項目和公司的運作,「私營企業老闆就是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錢袋子還是精神支柱,民營房企的老闆一旦出事,對於企業的整體影響都會很大,老闆即公司,公司即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