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臺灣日月潭晨曦。 中新社發 諸有鈞 攝
中新社南投六月十六日電 題:日月潭的船家和酒家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耿軍
層巒疊嶂,潭清水靜,燈火點點。被譽為臺灣八景之一的日月潭,傍晚時分顯得十分寧謐。
導遊林先生介紹,日月潭平時遊客並不多,節假日和學生寒暑期,才會較熱鬧,是「假日旅遊」。
記者乘坐的遊艇剛停靠碼頭, 「阿爸!」一位著淡粉色上衣的小女孩走上前來應接船長。「幾年級?」記者問。「二年級」女孩靦腆答。
「家裡有幾個孩子?」問船長。「三個,她是老大。」頭髮已顯花白的船長說。看著周圍數十艘遊艇,記者順口探詢:「今天開了幾趟船?」「一趟!」船長有些無奈,「最好的時候一天才三趟。」
這位名叫陳春溪的船長是土生土長的日月潭人。他告訴記者,半年前,他投資八百萬新臺幣,把原來只能容納十一人的小船,換成現在能乘四十人的新遊艇,希望能踏上臺灣開放大陸觀光客的步子。
陳船長說,在日月潭經營旅遊生意的遊艇有一百三十多艘,其中許多家和他一樣,近年翻新擴大。但目前遊客未見增加,日月潭的旅遊業處於停滯狀態。為了維持生活,除了開遊艇,家中還必須兼營副業。陳船長的太太自己加工檳榔,在自家門前開店兜售遊客。
走進日月潭小鎮,一條石級路蜿蜒斜坡向上,兩邊是林立的旅社酒家。來到一家「翔喜餐廳」,門前玻璃漁池上赫然帖著三個大紅字「總統魚」。
檳榔花、山蘇、過貓、山拼……一道道菜,不光菜名新奇好聽,味道也很可口,滿桌的客人齊齊叫好,其中的「總統魚」尤受歡迎。
請來廚師兼老闆張水源,一聊才知,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他曾在臺北著名的圓山飯店當廚師,他的師傅是給蔣公做菜的大廚師。後來他輾轉來到日月潭開小餐館。
「日月潭的曲腰魚,肉鮮刺多量少,來此休假的蔣公生前非常喜歡吃。後來魚量增大,普通人也能吃到,大家遂以『總統魚』稱之。」
張老闆從廚師到老闆,深諳攬客之道。「日月潭餐飲業是假日經濟,遊客多是臺灣本地人,口味較雜,因此,餐廳江浙菜、川菜,臺菜,日本料理等各種菜別都有一手,形成『混合菜』的特點」。
得知記者來自祖國大陸,張老闆笑咪咪地表示,餐廳常有大陸來的旅遊團,包人頭費每人約三百元臺幣,如果不夠,一定加菜讓客人吃飽喝足,但增加的飯菜不另外收費。「對家鄉人有親切感嘛!」祖籍江蘇常熟的他說,「近兩年,從內地來的客人稍多些,生意也比以前好些!」
今天清晨五時多,記者被樓下一群遊客的聲音「叫」醒。推開陽臺門,放眼相望,薄霧迷濛下的日月潭山水別有一番美。
七點四十分,第一艘遊艇載著十餘位遊客駛向潭深處,迎著一輪晨曦,導遊的聲音通過喇叭從潭裡漂過來,「太陽升起的這邊叫日潭……」
「九二一」大地震震陷的日月潭珠仔山正在重新修築中,潭邊地震遺下的廢墟旁,一幢幢新房正在修建中。陳春溪船長的太太通過電話對記者說,他們在等待日月潭旅遊的起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