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過於年輕,到底好不好?聽聽導師的看法

2020-12-13 帥小西De

小西看了下時間,部分省份的高校11月份正在進行碩士生導師的遴選工作,相信不久又會誕生一批新的碩士生導師(博導遴選已結束)。

之前,我也聊過類似的話題,高校體系的職稱(講師-副教授-教授)和碩士生導師的遴選是分開的。比如說,不少副教授並非是碩導,教授並非是博導。

通常,碩士生、博士生導師2年遴選一次,區分學術學位型、專業學位型。主要考核條件是在研課題、科研成果(論文、專利、獎項等)、到帳經費。因此,不少講師同樣可以遴選為碩導,指導學生開展課題。

在考核要求中,到帳經費通常要求15-20萬。做科研,很多時候就算節約,也得「燒」錢。畢竟,培養一個碩士研究生(理工科)不耗費10萬+的科研經費,學位論文也很難出來啊。

聊回青年碩士生導師是否值得選擇的話題。小西也是這麼過來的,博士畢業後在高校工作。在協助課題組帶頭人指導多名學生之後,自己順利通過遴選成為碩導。

在正式帶自己的學生(研究生系統內確定的導師)之前,其實還是比較難的。作為導師,需學生在導師-碩士生雙向選擇中選定自己。而青年教師往往在課題、學術和指導經驗上都沒有足夠優勢吸引學生。

我們學校的一個專業,之前進的幾個新青椒(青年教師)在順利遴選為碩導後,第一年都沒有學生願意選擇。部分是後期學院隨機協調分配的,剩餘的就沒有缺生源一年。

其實,我個人覺得青年教師值得選擇的。別著急反駁,我來聊聊我自己的經歷和認為值得的理由。

以我個人為例,在讀研時,我的導師也是剛來學校工作3年(副教授),衝勁很大,願意帶著學生一起前行。當時,在我前面只有一師兄、一師.姐(同一屆),中間一屆沒有招到學生。

入讀後,其實導師對我幫助很大,後期我又繼續在課題組攻讀了博士學位。博士入學時(掛在專業內其他導師名下,我的碩導指導),那一年導師剛晉升為教授,第2年遴選為博導。

回想過去,和我同批選擇幾個年輕導師的博士同學都「混」的挺不錯的。反而是3個選擇年齡較大,且課題經費不太足的導師,畢業時比較艱難,都有不同時間的延期。

個人認為青年導師值得選擇的原因:

能遴選為碩導的青年教師,要不個人能力出色,要不「背景」不淺。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導師體系內,部分優秀導師,如千人(留學歸國)、優青、青長、青拔(四青)的年齡同樣不大,35歲以下。一般,這類優秀青年導師所在的大學平臺也不會低喔。

跟著這樣優秀的導師,會接觸到國內國際科研的前沿,讀研過程中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前提是自己肯努力)、科研成果。當然,讀研過程中也會比較忙、累。

另外,一旦有機會跟到這樣的導師,甚至是「大師兄」、「大師姐」,未來導師起來後,自己走科研之路會更加順利。比如說,在碩士畢業時,還可以繼續跟著導師讀博。

當然,並非是所有青年導師都能如此優秀。不過,能遴選為碩士生導師的青年教師,基本都已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科研起步的第一步已踏實走好。

不過,四青(人才計劃/帽子)優質導師可能成為獨立的科研PI(課題組帶頭人/老闆),組建自己的團隊。而其他青年教師引進後,也會歸屬於某個團隊。

在團隊中,青年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協助帶頭人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出科研成果等。在這個過程中,協助指導學生一樣很出色,對自己名下的學生會更用心。

在經費上,也不需要擔心。團隊的意義就在於經費是由帶頭人掌控、靈活處理的,不會缺少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所需要的費用,助研津貼也不會少的。

說的直白些,就是能遴選為碩導的青年教師自身和團隊實力都不會差。真要是又沒有經費,又沒能力,碩導就算遴選上,2年後也會被刷的,別擔心。

還有就是,很大時候選擇青年教師並非是學生的意願,而是課題組內的靈活調整(類似的學生真不少)。比如說,你想跟某個學術大牛讀研,但是他的招生名額已滿,就會安排你跟課題組某個青年導師,由他一起指導(本質上是青年教師一起指導的概率較大)。

職業規劃也是導師選擇的因素之一。後期有心深造的話,可能跟隨學術大牛繼續讀博會更好些。求職的話,掛在某個青年導師名下,要是學術大牛(大導師)器重(資源更多),肯幫忙推薦的效果會更好些。

其實,做科研也有「燒冷灶」的說法。在導師成長之前,一起前行會收穫更多的師生情,也有機會在科研路上走得更紮實、更遠。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研究生雙導師制好不好?聽聽過來人的建議
    很多研一新生在入學後,往往進入的是導師組團隊管理,而不是單個的導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團隊對研究生管理往往採取雙導師制管理,即就是一個大教授作為研究生的第一導師,而大教授手下的年輕教師作為研究生的第二導師。
  • 英語不好的研究生是不是不適合讀博士?聽聽導師的看法
    說到英語,很多研究生甚至博士都覺得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個短板,總是覺得自從學了英語以後,就從來也學不好這門語言,有的人甚至覺得自己學不好的原因,是沒有學英語的天賦,所以永遠也學不好。塔主當年在考博士時,遇到這樣一個情況:碩士班裡的一個同學,本身學習成績非常的優秀,還拿了國家獎學金,但是因為他從小學的是俄語而不是英語,所以對英語是一竅不通,當年有一個碩博連讀的機會,非常的適合這位同學,但是他的導師告訴他,讀博期間要發很多SCI,但是優質的文獻基本上都是英文的,中文和俄語的非常的少,所以說如果英語不好,那麼讀博期間就特別費勁,甚至畢不了業,最終
  • 【導師「十戒」】最讓人討厭的十種研究生導師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研究生導師十戒」,看看研究生討厭哪些導師。研究生培養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研究生導師責任重大。導師不只是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方法,還負有傳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謂帶學生,就是和學生一起探求、開發,不是說有學問、學術地位高就能帶好學生。導師要時刻牢記重任在肩,如何當好導師是大學教師的一個重要話題。
  • 考研挑選導師,老教授好,還是年輕導師更勝一籌?
    但是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夥伴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選擇導師,是選擇年齡偏大的老教授還是年輕的教授呢?今天就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這個時候導師的年齡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導師即使年輕,但他依然有能力帶學生,要看重導師的經驗。3.導師的工作情況有的導師比較忙,不僅要帶研究生還要帶博士,所以對於研究生可能會出現放養的模式,定期出去開會和出國,所以對於研究生的培養相對比較少。
  • 考研如何選擇導師?選年輕的老師好,還是選老教授好呢
    考研如何選擇導師?選年輕的老師好,還是選老教授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研究方向學生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研究的方向,找到自己感興趣想學的方向,這關係到將來的職業計劃和研究計劃,研究生對某個專業方向深入研究,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看看哪個導師的研究方向。
  • 導師太年輕好不好?年輕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實力,給你3點建議!
    所有的考生在決定考研的時候,肯定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包括學校、專業甚至是學校的地理位置等等,除了學校方面的問題,大家都希望能跟隨一位科研能力強、人品好的導師,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優質資源畢竟是少數,有的同學認為年齡大一點的導師無論是科研能力和脾氣秉性都會好一些,其實研究生導師年齡和科研能力沒有必然的聯繫
  • 研究生初試結束後,需不需要提前聯繫導師,聽聽學姐怎麼說
    他們不知道研究生初試結束後,需不需要提前聯繫導師,聯繫導師之後說什麼,亦或是什麼時間點聯繫導師合適等等?作為一個考研上岸的老學姐,聽聽學姐是怎麼說的吧!    導師決定著學生未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若是遇上負責任且認真的導師,那學生的研究生生涯也將受益匪淺,但若是處於被「放養」狀態的話,那估計研究生生活也會很難熬。
  • 研究生有必要專門花時間學英語嗎?聽聽導師怎麼說
    但是在這些工作中,很多人發現有一個問題:無論是閱讀文獻、做實驗、開例會、還是寫論文,都要用到英語,也就是說導師建議大家多讀英文文獻,讓大家撰寫sci論文,甚至開例會匯報的ppt也要求全英文的,而且匯報也要用英文不能用中文,這樣就給新來的研究生有一個這樣的印象:就是說英語已成為做科研的必備工具。
  • 考研選擇導師,是選年輕的老師好,還是老教授好?
    研究生對某一專業方向進行深入研究,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看看哪位導師的研究方向與自己相符,還要看看導師側重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應用方向。如果導師經驗豐富,人品端正,對學生認真負責,就可以選擇這位導師。即使是年輕導師,也可以滿足學生的深造需求。如果你有兩三個鍾意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在比較導師之間的差異了。
  • 26歲中傳研究生黃靜怡疑因導師刁難墜亡,導師發聲:徹底怒了!
    我也差點就自殺了,是我媽媽來學校陪讀,才好起來的。 @Winnerzaizl:我始終堅信,一個人說導師不好可能是個人問題。一群人說導師不好可能是沒有換位思考,可是一群畢業好多年已經工作的人還說他有不好,那真的應該好好看看導師人品了。
  • 中國6大類研究生導師盤點,你的導師是哪一類?
    生活上,關心你的生活費夠不夠,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和同學朋友相處的是否融洽-----不過,上麵條件全符合的神仙導師,大家還是在夢裡想想就行,反正我是沒見過,應該是「此導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吧!現實中,能達到三點以上的,我覺得都是親爹親娘型的優秀導師了。
  • 研究生導師雙選會在即,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
    2020年考研的學子的錄取情況基本塵埃落定了,接下來大家可能要面對選導師的事情了。根據無數研究生學長們的經驗,選導師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選得好,不僅影響你未來三年讀研,甚至未來一生,選得不好,也不會很差,最差也就混個研究生文憑。
  • 研究生導師怎麼選,是選年輕老師還是學術大牛?
    你是如何選擇你的導師的呢?研究生導師怎麼選,是選年輕老師還是學術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選擇一個好的導師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體講一下該怎麼選。1、忠於人品!首先說一點,我們選導師的第一點,不是要看他的專業能力、不是要看他是不是院長是不是大牛、不是要看他發了多少篇SCI,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這個老師的人品。很多同學可能會忽視這一點,而在我看來這一點確是非常重要的。真人真事,某某大學的導師出去請公司老闆吃飯,然後叫了幾個自己的研究生(女生)一起,其實就是去陪酒。
  • 研究生剛開學就想退學?讀研到底有多難?導師:要調整好心態
    未入學之前,你可能對研究生生活很嚮往,甚至在本科畢業後的暑假就進入實驗室幫導師的忙,對讀研充滿了激情。但真正入學後你會發現,那時本科畢業的你還是太年輕。學碩的畢業要求是發表核心期刊至少一篇,畢業論文的要求也不低,開題可能就會被各種修改,短短兩年半左右的時間,中英文長篇文獻、期末考試、專業證書考試、科研課題、核心期刊、畢業論文……一直不停轉,壓力很大,這也是很多研究生抑鬱的原因之一,如果碰上的導師不好相處,真的是難上加難。
  • 研究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
    小編我今年也是剛剛上岸,很多事都不太懂,包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很多學長學姐們提出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比如到底是選擇年輕一點的導師還是學術大牛,這對於很多剛上岸的研究生小夥伴們來說都非常糾結,如果選擇年輕一點的導師,那麼這些導師可能剛畢業沒多久,對學術的熱情也不減,對自己所帶的學生也是特別負責任,能夠教你一些真正的東西;如果選擇學術大牛,那麼這些導師可能每天非常忙,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 研究生期間,學究型導師好,還是放養型導師好?
    考研成功上岸後,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選導師。導師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研究生三年以何種方式度過的,論文發表的快慢,畢業是否容易等等。一般而言,導師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心一意鋪在科研上,專心搞研究學究型導師,另一種是導師到處出差,對學生放養型的導師。作為這兩種導師的學生各有優勢,也各有自己的苦衷。
  •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郵導師張宏梅:讀研時如何選擇一個好導師?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郵導師張宏梅:讀研時如何選擇一個好導師?如今南京郵電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意外死亡的事件在網上持續升溫,研究生導師的師德問題也飽受爭議。自從小水上篇文章提到南京郵電大學導師的事情,不少考研的同學私聊小水說出了他們的擔心。即便如今還沒有到複試的時候,他們也擔心自己未來讀研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導師,那麼研究生三年豈不是過得很煎熬?還有一些女生覺得這樣讀研,整日在導師的淫威下飽受折磨,還不如老老實實工作,心態不好、抗壓能力不強的人很可能選擇走入歧途。
  • 研究生過年是否要給導師送點禮物?答案出乎意料
    關於是否要給導師送點禮物(或拜年),不同課題組間差異性很大,之前已形成的氛圍非常關鍵。小西畢業後留高校工作,自己也是研究生導師,算是兩重身份都有經歷過,來簡單聊聊自己的看法。後期活動導師也在的話,學生們放不開,通常都是離開的。相信不少在讀研究生有過上述類似的經歷吧!另外,非得琢磨給導師送點貴重禮物,真心沒有必要。導師自己的收入不低,對某些學生偏向也是看科研潛力、產出,如發表高水平論文。
  • 導師首選院士長江傑青?直博生談對研究生選導師的見解
    作者:一木同學 隨著疫情結束,研究生複試和保研夏令營也逐步有條不紊的開展,不管是為了眼下順利入學,還是日後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選擇一個合適的導師都是重中之重。近日來,許多學弟學妹私信問我關於研究生導師選擇的心得經驗,看到大部分人一說到導師還是希望首選院士長江傑青,一心想進大佬的課題組,我感覺有必要談談自己對於選導師的一點不成熟的見解。各專業和學校差異較大,僅供參考,如有不妥,歡迎諸位批評指正。
  • 研究生三年學習什麼?怎麼學?聽聽導師的解答
    對於一心考研的同學來講,你們知道研究生三年到底學哪些內容?是怎麼學的嗎?或許大部分同學,只是簡單地認為讀研就是對所選專業進行學習和研究,但具體要學哪些課程,如何學習,卻一知半解。下來我們看一下過來人是怎麼說的,以便同學們對研究生三年學習的內容,以及如何學有個全面的把握。